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宛微笑点头,转身离去。苏子冉也对戚莫烟拱了拱手,互道珍重,迅速跟了上来。
戚莫烟久久地看着二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轻叹一声,转身回到戚莫林的营帐中。
后山林的火早已灭了,烧毁了一大半的树木枝叶。通过将士们一夜的努力,也仅仅只是保住了一小部分。山林中一片狼藉,今日将士们没有别的操练项目,整理善后已经是他们今日训练强度最大的功课。
小马倌已经将林宛、青桐、烈风、隐魂、苏子冉、书童小卓等六人的马牵到了后山的入口处。
远远的,林宛就看见红帆两只前蹄兴奋地踏着地面,仿佛要挣脱缰绳飞奔而来。林宛快走两步来到红帆面前,抱着它的脖子,爱抚了一番,才翻身上马。
红帆被主人骑着,就变得乖顺起来,跟在苏子冉的马后,绕开焦糊的地面和烧断的树枝,缓缓前行。
林宛用手帕捂住口鼻在烟尘未散的树林了煎熬了近两个时辰,终于走出了树林。
斜阳下,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修长身影,站在树林的出口外笑看着自己。林宛松开手帕,深深地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翻身下马,欢快地向那身影奔去。
奔到近前,林宛仰头笑问道:“承宽大哥,你来接我的吗你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到呢”
周承宽哈哈一笑,道:“我掐指一算,你一定会睡到中午起来,能在太阳落山前来到这里,已经算不错了。”
林宛也呵呵地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因为自己的贪睡,而感到有丝毫的羞耻,反而开心地道:“这说明承宽大哥了解我啊而且,能睡是福哦”
周承宽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侧过身,面向已经下马走来的苏子冉拱了拱手,道:“子冉兄,好久不见”
苏子冉饶有兴趣地看着与林宛似乎非常亲近的周承宽,点了点头,道:“承宽兄,别来无恙”
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世种种
周承宽、苏子冉、林宛三人信步向封黎江边走去,烈风、青桐、隐魂、小卓四人牵着六匹骏马,跟着周承宽的贴身侍卫先往先锋营行去。
波光粼粼的江水在斜阳的映照下,染上一层耀眼的金色,层层浪涛一波一波地向岸边袭来,又缓缓退去,退到更远更深的江水里。欢快的水花不厌其烦地来来去去,带走了谁的脚印,谁的愁绪。
林宛看着眼前的江水,远处的青山,隐在山后的太阳,还有满天的云霞。不由想起了住在长江边上的外婆,小时候放暑假,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去外婆家玩儿,那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江边光着脚丫踩泥巴,似乎就是最有趣的游戏了。
每年的暑假,妈妈都会给林宛报很多兴趣班,学习各种艺校女生必须从小培养的才艺。随着课业一年比一年繁重,去外婆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林宛离开那个世界的前一天,还跟外婆通过电话,答应除夕晚上会回去吃年夜饭的
刺眼的阳光照在林宛的脸上,眼前的景物变得模糊,一眨眼,泪水就流了下来。林宛抬手抹去脸上的泪水,对自己笑了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忘了吧,前世种种
“宛儿,你怎么了”周承宽心疼地柔声问道。
苏子冉也探究地看着林宛,突然很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年纪这么小,却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看似那么坚强,仿佛什么也难不倒她,却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林宛展颜一笑,道:“没什么,不过是被风沙迷了眼。”
周承宽淡淡地一笑,没有再追问什么,指了指不远处的几艘停在岸边的渔船,道:“昨晚死了不少鱼,渔民们今日也不敢出去打渔了,也不知道这水和鱼还能不能食用,还要再等多久。”
林宛看着远处的渔民,男人们都坐在岸边抽旱烟,女人们坐在沙滩上织渔网,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用小木棍在沙滩上写写画画。林宛突然来了兴趣,道:“我们过去看看吧。”
周承宽点了点头,道:“好。”说着,指了指那个年纪大的老汉,道:“那位是张大爷,是这个渔村的老村长,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有一艘大一些的渡船,做着摆渡的生意。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是渔民,都已经结婚生子了,那几个孩子都是他们家的。”
脚下踩着细细的沙子,嘎吱作响,迎着温柔的江风,发丝飞扬。不一会儿,三人已经来到了张大爷面前。
周承宽微微一笑,温和地道:“张大爷,您身体还好吗”
张大爷正吸着烟,拧眉沉思,听到问话才转过头来,见是周承宽,连忙站了起来,愁眉苦脸地道:“周将军,劳您关心了。老汉我身体倒是无恙,只是我那老婆子,昨日烧鱼时尝了一口,之后就开始腹痛、腹泻,直到现在还下不来床。”
周承宽皱了皱,看向林宛,也不知道针对腹泻的病症,她有没有办法医治。
林宛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张大爷,您不用担心,这位苏先生医术高明,您带我们去看看,一定能治好张婆婆的。”
苏子冉闻言一怔,却也没有推脱,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大爷高兴地点了点头,道:“太好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去。”说着,转身对自己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喊道:“我先带周将军他们回去给老婆子瞧病,你们也赶紧收工,回家做饭。”
远处正在补船帆的张老大,高声应道:“是,爹,您先回去吧,我补完这最后一个窟窿就回。”
张大爷带着林宛等三人往南边山林走去,走进山林,没走多久,就眼前一亮,只见眼前是一个很大的山坳,山坳里有几十户人家,家家现在都是炊烟缭绕。
在昏黄的天色下,依稀可见各家的媳妇们在灶房里忙碌,孩子们跟前跟后的忙着添乱。
林宛看到此番景象,心中一片柔软,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外婆的灶房里上蹿下跳。
走进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五间房,除了张大爷和三个儿子的房间,就只有一间大厨房,大灶的另一边摆着一张大桌子,看来这厨房也是吃饭的地方。
一个年轻的妇人在厨房里忙碌着,一阵微风拂来,带来一股米饭的清香味,还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
穿过院子,走进正屋,屋子中央的香案上供奉着一个一尺来高的佛像,香炉里还袅袅燃烧着三支已经烧了一半的佛香。
张大爷带着林宛等人径直往里走,撩开里间卧室的门帘,一股中药味扑鼻而来。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躺在一张五尺宽的木床上,闭着眼睛,口中发出痛苦地呻吟声。床边的矮凳上放着一只药碗,碗里的褐色汤药正冒着热气。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蹲在矮凳旁边,小心地往碗里吹气,嘴里念叨着:“奶奶,药就快能喝了,喝了药就不疼了。”
张大爷走进房间,对小女孩道:“兰兰,这药先不要给奶奶喝了,爷爷请了神医来给奶奶瞧病,你去告诉你娘,今晚多做几个菜。”
兰兰高兴地跳了起来,应道:“好勒,爷爷,我这就去”
张婆婆见来了客人,努力想要撑起自己的身子来,可是试了几次,累得一头是汗也没有坐起来。
张大爷快步走到床边,坐在床头,扶起张婆婆,让她半靠在自己身上,低声劝道:“老婆子,你就不要逞能了,就这样靠着吧,周将军他们也不是外人,你又病着,就不要拘礼了。”
张婆婆因疼痛而扭曲的脸上挤出了一丝抱歉的笑容,声音微弱地道“实在是失礼了。”
周承宽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道:“张婆婆,我也不是第一次来了,您就不要客气了。这两位都是我的朋友,也都是不喜欢多礼的人,您就不用和他们客气。”
苏子冉缓缓走到床边,端起矮凳上的药闻了闻,放到了临窗的桌上,解释道:“这药是止泻的,但是效果甚微,对张婆婆的病没有多大帮助。”
走回床边,在矮凳上坐下,苏子冉挽起了袖子,道:“我先给张婆婆诊个脉吧。”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下第一
张大爷连连点头,将张婆婆的手腕枕在自己的大腿上,掌心朝上,露出火热的手心、粗短的手指和厚厚的茧子。
苏子冉纤长白皙的手指搭在张婆婆的手腕上,只一会儿工夫,就有了结论,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痢疾,病情很严重,普通的止泻药是没有用的。不过,这位宛儿姑娘正好随身带着不少好药,不知道有没有正好对症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林宛,林宛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药包,翻找了一会儿,才拿出两个瓷瓶,有些纠结地皱了皱眉头,然后把两瓶都递给苏子冉,道:“苏大哥,你看看哪一种比较合适”
苏子冉淡淡一笑,接过两个药瓶,打开看了看,将其中一瓶递还给林宛,道:“用这一瓶吧,这瓶是粉末状的,化在水了可以救很多人,这附近应该有不少人等了这种病吧。”
张大爷听了,又是连连点头,道:“是啊,苏先生真是活神仙啊,什么都瞒不了您,我们村子里大部分村民的家里都有这种腹泻的病人,所以今日大家几乎都没有出去干活儿。”
苏子冉用桌上的另一个空碗倒了一碗凉水,再倒了一些药粉在碗里,轻轻晃了晃,递给张大爷道:“张大爷,给张婆婆喝了这碗药水,应该很快就没事儿了。”
张大爷接过药碗,有些不太相信这么简单就能治好老伴儿的病,但还是依言将水碗端到老伴儿唇边,小心翼翼地喂她饮下。
一碗饮尽,张大爷将老伴儿平放在床上,关切地问道:“老婆子,你感觉怎么样”
张婆婆微微点了点头,道:“好多了,喝了这药,感觉肚子里暖了起来,浑身都舒服了,不那么疼了,还感觉有点儿饿。”
张大爷听到老伴儿的话开心得眼眶都红了,一时也说不出感谢的话来,转身对着苏子冉就要下跪。
苏子冉眼明手快,连忙上前一步,扶住了张大爷,道:“张大爷,这可使不得,在下受之有愧。您要谢,也是谢这位宛儿姑娘,是她的药效果太好。”
张大爷闻言,连连称是,转身又要向林宛磕头拜谢。
林宛咬牙切齿地在心里暗暗将苏子冉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面上却完全是一副乖巧的模样,扶住张大爷,亲亲热热地道:“张大爷您也不要这么客气了。我听承宽大哥说您烧鱼的功夫可是天下第一,我们既然来了,当然不会错过。劳您给我们烧一顿鱼宴,就是最好的谢礼了。”
“好这烧鱼的功夫可不是我吹的,一定让你们吃了一辈子也忘不了。”张大爷满口答应,高兴地摩拳擦掌起来。
正说着,张大爷的三个儿子一起走了进来,看到张大爷这么兴奋,也不禁高兴起来,大儿子惊疑地问道:“爹,娘的病好了吗”
张大爷连连点头,激动地道:“多亏了周将军,和他的两位朋友,你们娘说喝了药,已经好多了。”
张老大、张老二、张老三闻言,转身向着周承宽一抱拳,又要说感谢的话。
周承宽连忙阻止,道:“感谢的话就不必了,我还需要你们帮忙。”指了指苏子冉手中的药瓶,道:“听说很多村民都得了这个病,麻烦你们三兄弟各打一桶水来,兑上药粉,给各家挨个儿送去,这病传染性很强,还是尽快帮大家都治好为妙。”
三兄弟纷纷点头,转身就往厨房里去打水。不一会儿就提来了三只水桶,桶里装着大半桶清水,水面上漂着一个圆圆的木瓢。
苏子冉拔开瓶塞,走到水桶边,在每个桶里都倒了一定份量的药粉,然后将药粉收进袖子里,道:“这些药水,每个人只需要喝一小碗就够了,没有病的人也可以喝,不够的话可以回来再取。”
三兄弟满口应下,提着水桶出了正屋,兵分三路,挨家挨户去送水了。
不一会儿,就听到原本沉寂的村子开始沸腾起来,欢呼声、笑谈声、道谢声。已经喝过药水的人,自发地帮着张家兄弟一起去给下一家送药水。
不到半个时辰,几十家村民就一个不漏的,都得到了救治。各家还派出了代表,到村长张大爷家来要亲自拜谢周将军和他的朋友们。
林宛和苏子冉躲在周承宽身后,无奈地看着这些一定要下跪的村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由着他们给自己磕了头,才在张家兄弟的劝说下各自散去。
几人回到院子时,张大爷和他的子孙们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两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菜碗、菜盘、菜盆。特别是最中间的那一大盆豆腐鱼,上面漂着一层金黄色的鱼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