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宛启天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无忧微微蹙眉,深吸了一口气,恨恨地道:“当初柳清元主审此案,也只是找到了父亲与吴王私下见面的证据,并没有证据表明父亲参与了谋反之事,柳清元以此判定父亲属吴王一党,本就判罚不公。但是,若不是皇上授意,他又岂敢明目张胆地抄了宁家,在宁府大肆搜刮”

    周昌英面现痛苦之色,点了点头,道:“当年,你父亲在皇上面关,亲口承认是他给吴王传的口信,皇上一气之下,当场就下了这道抄家灭门的圣旨。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宁无忧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以当时情况,只要父亲不承认,至少还有挽回的余地,至少还能给那些想帮他的人,争取一点儿时间。可是,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说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样说的后果吗

    周昌英看着满脸困惑的宁无忧,闭了闭眼,艰难地道:“其实给吴王报信的人,是允衡,而且是我让允衡去的。那时,皇上知道我与吴王亲厚,所以派人死死地盯着我,我只好让允衡去。后来吴王事发,正好我又怀了身孕,允衡在府里陪我,并不知道你父亲帮我们顶罪的事情。等我们知道的时候,皇上的旨意已经下了。”

    宁无忧这才恍然大悟,周昌英虽然是皇上的亲姐姐,可是如果参与谋反,也是罪不可赦的。即使不死,在那样的情况下,周昌英肚子里的孩子,还有二叔宁允衡的性命也是难以保全的。

    而且,当时只要与吴王谋反有关的所有官员都被判了斩刑。宁府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是会受到牵连,说不定结果还是一个死字。

    所以,宁允文才决定背下所有的罪名,保全了周昌英、宁允衡,和他们的孩子。

    宁无忧心中悲痛,口中喃喃地问道:“可是,婶婶,您和二叔的孩子呢”

    周昌英闭上眼睛,微微摇头,道:“宁府受刑的前一天晚上,允衡帮着我,拼命冲出了大长公主府。我一路冲进了皇宫,侍卫们不敢拦我,禀报给了母后。母后见了我,却没有答应我的请求,反而将我困在了皇宫里。我当晚在寿禧宫外跪了一夜,最后昏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宁家的一百多条人命,已经没了。而我的孩子,也已经没了”

    说到此处,周昌英已经泪流满面,冯掌宫也转过身去,悄悄拭泪。宁无忧和林宛也眼眶通红,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

    过了许久,周昌英才平复了情绪,继续讲述道:“后来,母后答应饶允衡一命,却要我与允衡和离。我宁死不肯,绝食了五天,母后最后才将我送了回来。”

    天色渐渐暗沉,厚重的云层仿佛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周昌英望着远处的山影和天空,不知不觉又陷入了回忆里。紧锁的眉头,紧抿的双唇,悠远的目光,那深深的痛刺伤了每一个人的心。

    宁无忧拭去眼角的泪水,仰头望天,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然后缓缓走到周昌英的面前,蹲下身子,握住周昌英的手,低声唤道:“婶婶,一切都过去了。当年父亲做出那样的决定也是希望您和二叔能好好地活下去。虽然二叔没过几年也离开了您,但至少,给您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相信父亲在天有灵,也不会后悔当初做出的决定。婶婶,我们还活着,就要好好地活着,不能让父亲和二叔失望。”

    周昌英回来头来,双手握住宁无忧的手,四目相对,重重地点了点头,用鼓励的眼神给对方打气,勾起嘴角,微微一笑。

    宁无忧站起身来,走到周昌英的身后,缓缓推着轮椅,向落英苑走去,冯掌宫和林宛缓缓跟在她们的身后。

    路上,周昌英又接着讲述今日在勤政殿发生的事情。

    原本,皇上并不打算再审此案,只是碍于三皇子的提议和两位御史的支持,打算借着太后大寿,解除当年对宁氏一族下的禁制令,重新允许宁氏族人入朝为官。

    可是,周昌英入宫求见,当着勤政殿所有人的面,向皇上说明了宁无忧的情况,和宁家当年的冤屈,坚持恳求皇上为宁家平反,并且昭告天下,还宁家一个公道。

    柳清元早朝时替周天正求情,只是想要向周天正卖个人情,他心中十分笃定,周昌安一定不会答应给宁家平反。因为,当年的旨意是周昌安亲口下的,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宁家一百多条人命都已经没了,皇上若是下令重审此案,要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呢

第六百六十三章 尽弃前嫌

    然而,当周昌英出面时,柳清元就慌了,他知道这位大长公主的脾气。虽然这么多年,周昌英都没有在人前出现,让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位英勇果敢的大长公主殿下。可是,周昌英当年的无所畏惧和坚定执着,却让柳清元不得不为柳家感到担心起来。

    仔细追究起来,当年柳清元是主审官,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更何况,宁家府邸和财产虽然都入了国库,但是,却有很多名贵的古玩和字画,直到如今还在他的柳相府中。

    于是,柳清元第一个站出来,向皇上进言,建议皇上仍然以大赦天下的名义,赦免宁家的罪行,并且体恤宁家遗孤,将宁府旧宅还给宁无忧。

    可是,周昌英和周天正都立即提出了反对,说绝不能让宁家的遗孤继续受委屈,一定要为宁家正名,一定要还宁家一个公道,要让宁家的后人都能抬起头来做人,并且给他们合理的补偿。

    周天宏以为周天正如此做,只是为了讨好周昌英,得到周昌英的助力。他当然不愿意让周天正得逞,于是,当众直言道出周天正的目的,斥责他的亲弟弟为了讨好姑母,让父皇为难,令朝局动荡,闹得人心惶惶。

    周天正却当众说出宁无忧是他的红颜知己,在还不知道宁无忧的身份之时,就已经与宁无忧交情深厚。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她的身世和经历,知道了她这么多年来所受的苦难都是周氏皇朝欠她的,是朝廷欠她的,就无论如何不能坐视不理,不能袖手旁观了。

    接着,林之淮也出来打圆场,说既然如此,不如就让刑部重审此案,看看到底是否真有冤情。即使是当年判罚不公,也是因为当年情况特殊,为了稳定政局,为了天下太平,才造成了冤假错案。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愿意还宁家一个公道,绝不会有人对皇上当年的旨意产生质疑,而只会认为皇上宅心仁厚,公正严明,敢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百姓们只会对皇上更加赞不绝口,对朝廷更加信任。

    林之淮此言一出,立即受到了周天正、赵正祥、王御史和沈御史的支持,不约而同地上前一步,齐齐跪在皇上面前,恳请皇上下旨重审此案。

    周昌安看着眼前跪着的儿子和大臣,心中反复纠结。昨日,太后就已经向他说了周昌英要为宁家平反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答应,太后也没有勉强。可是今日早朝,周天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提此事,如果他强行将此事压下,又要如何向臣子和百姓交待呢何况这些御史们也不会放过他。

    周昌英见周昌安犹豫不决,一字一句地缓缓开口,道:“皇上,难道你也要我这个皇姐,拖着病腿向你下跪吗”

    周昌安眉头皱紧,大感头疼,他这个皇姐向来是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如果让她给自己下跪,自己最终还是要答应,而且还要背负着不仁不义的骂名,岂不是得不偿失

    周昌英说着,就已经双手撑着轮椅的扶手,想要站起身来了。

    周昌安连忙上按住周昌英的手臂,点头应允,道:“皇姐何必如此朕答应就是。”

    周昌英心中大喜,欣喜地大声谢恩,道:“谢皇上隆恩”

    周昌安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向赵正祥吩咐道:“赵爱卿,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要查明真相,还宁家一个公道。”

    赵正祥立即磕头领旨,道:“是,皇上,臣遵旨”

    周昌安点了点头,感到无比疲倦,挥了挥手,令大家都退了出去。

    众臣告辞离开,周昌安却叫住了周昌英,情真意切地道:“皇姐,这么多年来,为了宁家的事情,你一直生朕和母后的气。如今,朕已经下令重审此案,必定会还宁家一个公道。朕只希望,我们姐弟之间,不要再有隔阂,希望你能多进宫来陪陪母后。母后她经常念叨你,昨日还把朕叫去,向朕提了给宁家平反之事。皇姐,朕知道你性子刚烈,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也应当能够体谅朕和母后的难处了。”

    周昌英沉默不语,听了周昌安这么长一段话的真情挽留,心中也不由感慨万千。当年他们的母后也不是那么容易当上皇后的,作为儿女,她和周昌安也经历了漫长的宫廷斗争,那时的他们,姐弟情深,团结默契,一致对外。可以说,陆琦姗当上皇后,甚至后为周昌安当上皇帝,这一切都有周昌英的一份功劳。

    虽然,周昌英与吴王的关系也不错,但是在争夺皇位时,还是全力支持周昌安的。只是,在后来周昌安登基之后,并不同意周昌安对吴王赶尽杀绝,所以,他们姐弟俩的意见才产生了分歧,最后造成了那样的惨剧。

    过了许久,周昌英才点了点头,抬眸看向周昌安,动情地道:“皇弟,你也知道皇姐我这么多年来一直活在内疚和忏悔之中。好不容易找到了无忧,也算是上天给了我一次赎罪的机会,我希望你能帮我。”

    周昌安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道:“这是朕欠你的,欠宁家的,朕知道该怎么做,请皇姐放心吧。”

    周昌英这才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今日不早了,改日我再进宫看望母后,我先回府去了。”

    周昌安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周天正亲自送周昌英回大长公主府去。

    周天正欣然接受了这个差使,将周昌英亲自送了回来,并且说要帮忙调查宁家当年的案子,只将周昌英送到府外,就立即赶去了刑部。

    听完周昌英的讲述,宁无忧心情复杂。这么多年来,她将心里的恨深深地埋葬,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为宁家平反,也没有想过要原谅那些害死她父母家人的刽子手。可是,如果真的平反了,却意味着她必须要尽弃前嫌,接受皇上的恩赐。并且,为了让宁家重返京城,她必须要面对京城这些权贵们的试探和怜悯。

    对此,宁无忧的心里有抗拒,也有胆怯,一时间忐忑不安。

第六百六十四章 无忧郡主

    回到落英苑,三人安安静静地吃过晚饭,周昌英回到寝殿去接受王琪的治疗。宁无忧和林宛也告辞,回到了她们的住处。

    今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宁无忧需要时间消化。回到她们的院子后,宁无忧就与林宛道别,回房去了。

    林宛也没有多言,回房洗澡睡觉。早早地就上了床,给自己催眠,沉沉地睡去。

    接下来的几日,变得十分平静,每日早起练功,去落英苑用过早饭之后,再到雾倚峰练字,下午再去水榭画画。

    周天正每日下朝之后,都会来大长公主府,向周昌英禀报宁家平反的案子有何进展,以及当日朝堂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周昌英对这个侄子是越来越喜欢,可是宁无忧却一直没有松口,周昌英对此也无可奈何。

    自从皇上下旨重审宁家参与谋反一案之后,赵正祥就翻出了当年的案卷,仔细核查,最后发现柳清元当初仅凭宁家一个刘姓管家的口供,就判定了宁允文的罪行,而那个刘姓管家却在最后因此得到了赦免,最终逃得一命。

    赵正祥立即派人去追查那个刘姓管家的下落,得到的结果却是那刘姓管家在十几年前就突然暴毙身亡了,而且,他的家人也都在不久后的一场大火中丧生了。

    虽然这很明显是有人动了手脚,而且赵正祥也可以猜到是柳清元干的。可是,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事与柳清元有关。

    后来,刑部的官差找到了那位刘姓管家的老街坊邻居询问,得知刘姓管家回乡时,带回了很多银两,大肆挥霍。而且,在一次醉酒之后,还向同乡的酒友吐露了实情。他说他被人威胁,陷害了他的主人家。虽然得了钱财,却心中苦闷,所以才不得不借酒浇愁。

    至于被谁威胁,他并没有说。不过,想来他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柳清元又怎么会露出狐狸尾巴,被人抓住把柄呢

    于是,三天后,赵正祥一大早就带着旧案卷,和刘姓管家的邻居、酒友去上朝。当着皇上和满朝文武的面,将此案的前因后果都交待清楚了。至于有人暗中陷害宁家之事,由于事情久远,暂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只能暂时搁置。

    当年周昌安之所以轻易地就下了圣旨,完全是因为宁允文当众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