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宛轻叹一声,站起身来,告辞道:“爹爹,娘,女儿我聪明又识趣,就不打扰你们了,女儿告退”说完,向林之淮和赵丽娘一本正经地行了一个礼,也不等林之淮和赵丽娘点头应允,就笑着转身向外走去。
背后传来赵丽娘娇嗔的声音,和林之淮哈哈大笑的声音。林宛会心地一笑,带着冰儿往回走去。
回到宛心阁,林宛吩咐烈风备车,换了一身衣服,就坐着马车向大长公主府而去。
在马车上,林宛补了一个午觉,到达大长公主府的时候,已是申时了。
周昌英似乎早就已经料到林宛会来,早已换好了衣服,备好了马车,在大长公主府门口等着了。
林宛下了马车,又上了周昌英的马车,师徒二人坐在一辆马车上,缓缓向皇宫行去。
今日早朝上,邢寒被皇上下旨委任代福建知府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邢寒受皇上青睐,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一个去年才进户部当了一个小郎中的新科状元,竟然没过几个月,就平步青云,突然当上了代福建知府。虽然还只是代知府,有一年的考察期,但是,这样的破格晋升,也已经是从未有过的殊荣了。
当然,也有知情的人心中有数,这是因为邢寒在户部任郎中时,为皇上立下了大功,查出了户部左侍郎刘志承亏空国库的证据,揪出了大封国这些年来最大的驻虫,所以,才得到了皇上如此重用。
周昌安的旨意已经传到了邢府,等邢寒三天婚假结束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安排到福建去上任了。所以,林宛如果想求皇上答应让赵静儿随邢寒一起去福建,就一定要尽快进宫去向皇上求旨。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眼高于顶
当大长公主府的马车停在皇宫门口的时候,已是申时末。
今日守宫门的正好是跟着周天启刚在北疆县城立了大功,如今已经官复原职的羽林军副将李平。
林宛对李平点头微笑,淡淡地问道:“李副将,大长公主殿下有要事,必须立刻面见皇上。请问你可知道,皇上现在何处”
李平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地道:“回宛心公主的话,皇上此刻在玉琳宫里,是否需要末将去通传一声”
周昌英闻言,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本宫正好也去玉琳宫看看玉妃娘娘,走吧。”说完,也不等李平再说什么,就吩咐白公公将马车往后宫驶去。
林宛向李平微微摇头,李平会意地躬身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
大长公主是有权随时进宫的,羽林军也不得阻拦。至于没有事先通传一事,就算皇上怪罪下来,李平可以说是大长公主吩咐的,顶多也就是被冯其正责备几句。
羽林军中关系复杂,冯其正这个统领也不是好当的。
先说羽林军的副统领是六皇子周天仲,这个副统领平日基本上都不到羽林军中来轮班,只有当羽林军被委派了重大的任务之时,才来露个脸。比如,之前各国使臣来访时,他负责隔三差五地到驿馆巡视一番;举行狩猎大典的时候,他负责到现场走个过场,履行他副统领的职责。
不过,像六皇子这样身份贵重,又不管事儿的羽林军副统领,倒是没有给冯其正添太多麻烦。
而羽林军的四个副将中,吴奇是京都府尹的儿子,冯志刚是冯其正的儿子,这两位还是来历非常清楚,身份比较简单的。
李平是七皇子的人,已经是明摆着的。否则,七皇子殿下也不会在去北疆之前,亲点一个犯过错,被革职了的羽林军前副将,跟他一起护送军粮和军饷去北疆。
而羽林军中的另一个副将陈寅,来自海宁陈家,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陆国公府的关系都非同一般。他不仅武功高强,眼高于顶,而且胆子很大,经常连冯其正这个羽林军统领也不放在眼里。
所以,前些日子柳士奎回来之后,皇上有意让柳士奎接任羽林军统领一职,对于冯其正来说,倒是并没有什么怨言,反而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别人都以为,他会希望自己的儿子接任自己的职位。但是,冯其正却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儿子冯志刚干不了这个处处受到制肘的羽林军统领一职。
林宛心中暗想,虽然柳士奎在狩猎大典中,没有获得第一勇士的称号。周昌安也暂时没有宣布让柳士奎接任羽林军统领一职,但是,既然周昌安已有此心,此事当然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正思索间,马车已经停在了后宫的门口。周昌英和林宛下了马车,缓缓向玉琳宫行去。
一路无话,直到玉琳宫就在眼前了,周昌英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林宛一眼,淡淡地道:“宛儿,虽然有我陪你来,还有玉妃帮着说话,但是,你也别为了这些儿女情长的小事儿,让皇上太过为难,明白吗”
林宛乖乖地点了点头,道:“是,师傅,宛儿明白。”
周昌英放心地点了点头,微笑着深深地看了林宛一眼,这才转身向玉琳宫的大门走去。
李公公在门外候着,见周昌英和林宛来了,连忙迎了过来,躬身行礼,道:“奴才参见大长公主殿下,宛心公主殿下”
周昌英微微点头,淡淡地问道:“李公公,皇上在这儿吗”
李公公毫不犹豫地点头,答道:“回大长公主殿下的话,皇上刚来不久,和玉妃娘娘正在里面说话。”
周昌英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抬步向殿内走去。林宛跟在周昌英的身后,李公公连忙走到周昌英前面领路。
李公公加快脚步,走到大殿门口,向里前的周昌安和玉妃,躬身禀道:“启禀皇上、娘娘,大长公主殿下和宛心公主殿下到”
走进殿中,只见周昌安和玉妃已经从座位上走了下来。
林宛上前一步,向周昌安和玉妃屈膝行礼,道:“宛儿参见父皇,参见玉姨,愿父皇和玉姨一切安好,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玉姨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昌安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宛儿,平身”说着,又转头看向周昌英,笑道:“皇姐,你怎么来了是找朕有什么要事吗”
玉妃跟在周昌安的身边,也笑盈盈地道:“大长公主殿下,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快快请坐,我去吩咐下人们泡壶好茶,再做些糕点送来。”玉妃向来识趣,知道周昌英找周昌安有事儿,就立即借故离开了。
走到林宛身边的时候,玉妃疑惑地看了林宛一眼,心中暗忖,林宛也来了,究竟是所为何事呢
林宛微微点头,给了玉妃一个安心的微笑,玉妃才放心地转身向殿外走去。
周昌安和周昌英已经走到大殿之上的主座坐下,林宛走到左侧,周昌英的下首坐好。立刻就有丫环上来奉茶,恭恭敬敬地将茶碗分别放在周昌安、周昌英和林宛的面前。
三人谁也不先说话,各自端起面前的茶碗,掀开碗盖,轻轻地吹了吹漂浮的茶沫,闻了闻茶香,又缓缓放下。
周昌英不喜欢拐弯抹角,对周昌安直言道:“皇上,我今日来,主要是为了带宛儿来向您求旨的,还是让宛儿自己说吧。皇上如果觉得此事太过为难,也大可不必看我的面子。”
周昌安眉头一皱,疑惑地看向林宛,淡淡地笑道:“宛儿,你向来十分懂事,处处为朕分忧解难,从来不会给朕添麻烦。这一次,你到底是有何事要求朕下旨竟然令皇姐都觉得朕会感到为难呢”
林宛赧然一笑,难为情地道:“父皇,您如此夸赞宛儿,宛儿都不好意思说了。”
周昌安哈哈一笑,道:“你这丫头,向来都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又岂会因为朕的几句夸赞,就改变你来此的初衷”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情之请
林宛展颜一笑,也不再客气了,起身走到周昌安的面前,屈膝一福,道:“父皇,宛儿这一次确实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父皇恩准。若是林宛不懂事,给父皇添了麻烦,也请父皇看在宛儿平日还算乖巧的份上,莫要责罚宛儿。”
周昌安听了林宛的话,心中更加疑惑,究竟是什么事情,让林宛如此郑重呢想了想,蹙眉道:“宛儿,你如此郑重,难道是你改变了主意,不想去西陵国参加选妃盛宴了若是如此,朕万万不能答应,此事关系到大封国的江山社稷,朕不能依你。”说着,又继续道:“前些日子,太后娘娘说,曼婷那丫头想要和你们一起去西陵国,也好有个照应。朕并没有答应,主要是不想让她去给你们添乱。朕为了你,连太后娘娘的意思都违背了,你可不能再来拆朕的台。”
林宛莞尔一笑,又向周昌安行了一个谢礼,道:“多谢父皇父皇处处为宛儿着想,处处维护宛儿,宛儿当然不会让父皇失望,更不会在这等国家大事面前临阵退缩。宛儿想求父皇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周昌安不由松了一口,点了点头,微笑着道:“既然如此,宛儿但讲无妨,只要朕能帮得了你的,一定也不会让你失望。”
林宛不由心中大喜,目光一亮,立即又给周昌安行了一个礼,谢道:“多谢父皇”
周昌安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你先别急着谢朕,朕也还没有答应你什么,你且先说说是什么事情吧。”
林宛高兴地点了点头,站直了身子,抬头看着周昌安,缓缓开口道:“父皇,您今日早朝封了我的表姐夫为福建知府,下月初他就要去上任了,对吗”
周昌安一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谁是林宛的表姐夫想着自己今日早朝时封了邢寒为福建的代知府,而邢寒昨日才与赵静儿成亲了,赵静儿又是林宛的表姐。周昌安蹙眉想了这一圈儿关系,才弄明白林宛说的表姐夫就是邢寒。于是,点了点头,笑道:“宛儿的消息倒是灵通,朕差点儿没有反应过来。原来朕封的前任福建知府是你的表舅舅,而朕今早刚封的新任福建知府却是你的表姐夫。他们竟然都和宛儿是亲戚关系,宛儿的关系网,可还真是不一般啊”
林宛莞尔一笑,道:“父皇,他们都是您的臣子,而且,往上数三代,和谁不是沾亲带故的连父皇也脱不了关系呢”
周昌安轻笑摇头,心道林宛说得也没错,王融刚是玉妃的弟弟,就是他的小舅子。邢家祖上也是出过皇妃的,谁能说完全没有一点儿关系呢
林宛顿了顿,言归正传道:“父皇,您也知道,我表姐和表姐夫可是昨日才成亲的,您就要让他们小夫妻二人尝受这离别之苦,是不是太狠心了呢”
周昌安一怔,摇了摇头,皱眉道:“宛儿,此事朕不能依你。朕已经下旨了,不可能收回成命,而且,委任邢寒当这个福建知府,朕也是顶着很大压力的。朕非常看好邢寒,朕相信他一定不会让朕失望。此事关系重大,宛儿不得儿戏。”
林宛勾唇一笑,摇了摇头,道:“父皇,宛儿可并不是要求您收回成命,宛儿只是想求您下旨,让我的表姐赵静儿可以跟着表姐夫一起去福建上任。”
周昌安这才恍然大悟,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你这孩子,这种事情怎么能来求朕呢如果邢家的长辈们同意让赵静儿跟着邢寒去福建上任,朕当然也不会去管臣子的家事。”
林宛轻叹一声,苦着脸道:“父皇,我二舅母和静表姐在太后娘娘给他们两家赐婚之前,就已经闹得很不愉快了,而且满城风云,相信您也一定有所耳闻。何况,表姐夫如今刚刚上任,还在一年的考察期内,邢伯伯和邢伯母又怎么会答应让我的静表姐跟着表姐夫去福建添乱呢”
周昌安哈哈一笑,道:“你也知道赵静儿跟着邢寒去福建上任,定然会给邢寒添乱,你又怎么能来求朕下旨,让赵静儿跟着去福建捣乱呢”
林宛听了周昌安的话,却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道:“父皇,也许别人都认为静表姐跟着我表姐夫去福建上任,会给他添乱。但是,宛儿认为,静表姐去福建的事情,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周昌安勾唇一笑,探究地看着林宛,好奇地问道:“是吗朕倒想听听,宛儿又有什么高见呢”
林宛微微一笑,道:“父皇,宛儿觉得静表姐跟着表姐夫去福建上任,有三大好处。其一,表姐和表姐夫刚刚成亲,不宜立即分开。这样不仅不利于夫妻感情,而且不利于家庭团结。试想,表姐夫刚刚到福建上任,本来就忙得焦头烂额了,还要担心家里的妻子与母亲闹矛盾,他又如何能安心政事呢”
周昌安不为所动,淡淡地看着林宛,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林宛想了想,又继续道:“其二,我表姐夫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福建的豪绅们又最是擅长给福建知府送美人,试想,如果表姐夫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