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妃的后花园-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一些。她身在宫中虽然也常收到请安的帖子和礼物,年尾总览的时候只要上点心思,一样能瞧出不同来。好在康熙对于后宫之事都持平得很好,没有过于的抬举了钮钴禄氏一流,自然也就少了一些流言蜚语。
  像她这样,一开始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以色侍人,到后来的母凭子贵,根基终究是不稳的。家中阿玛和博启的官途也走得格外艰难,一举一动皆在众人眼里。或许在康熙看来,也是有许多或好或坏的考量,这些都不是旁人能够置喙。这些婉绣都记得,不怪康熙,也不觉得他会凉了将士的心。
  可至亲在外搏命,这一年里胤祾也因着离得太远没有团圆,心里难免有些不快。偏偏今日康熙表露这么多的好意体贴,但都是临行前的恩赐和许多东西换来的,她一时气不过,又想到他愿意让她走到外臣眼前来,索性就顺势发了脾气。
  或许有些恃宠而骄,但是结局不糟糕的情况下,反倒是她自己有些不大明白。
  康熙三征葛尔丹的故事是他皇帝生涯里重彩浓墨的一笔,婉绣已经不记得细处,但这三征似乎没有如今的顺利。放着葛尔丹负伤败仗的大好局面回京潇洒度年,怕也只是做个样子,回宫做些安排罢了。
  相信最多过一个月,康熙也该启程再出征了。
  白晋说的不多,只是说了博启在法国里每日做的事情。他本是兵部人,这些年掌着不少的军火技术和权利,只等着战事平复下来即可加官进爵。但博启万里而至,显然不想只当个皇子跟班的意思。不知道是性格原因还是故意而为,白晋的话语描述让婉绣察觉到博启这些年来的长进,他避开胤祉的锋芒,暗中招揽人马技术,已经在自己的底下有了极大的优势。
  更何况,博启亲笔的本子里还说了几处藏宝地。
  若不是吃到了甜头,博启怕不会这样念念不忘,还特意在本子里做了记号。
  婉绣为博启的这些而骄傲,却也担心他是否真的留在前线,还是被康熙派去的别地?还有就是,出去过的人心思肯定和以前是不同的。他是甘心就这样被四处调遣,还是另有筹谋?
  更重要的是,康熙还把梁九功这个烫手山芋扔过来。
  婉绣没想到一个把手伸到外朝的官宦,竟然把自己混成了这样的地步,她不由得冷笑着回过神来,“他来了也好。”
  “娘娘是打算?”
  “进了永和宫,那就是永和宫的人。只要皇上没有反悔,就容不得他半点脾气。”
  梁九功在前朝的手伸得极远,胤礽和胤禛就曾针对的提过几次,虽然谈多浅显,却也足够让婉绣警惕和猜疑了。康熙这么体贴,把两面刀子送过来,要没人在背后折腾是不可能的。
  就像康熙说得,几个儿女都像他。既然像他,那脾气就不是小的。不论是哪些人闹得事,也算是出了口气,而眼下最重要的是,“格格们呢?”
  “格格们在慈仁宫里,说是今日演武场有比试,要晚些才能给您请安。”知夏在侧低着头回话。
  婉绣落了一眼,发觉她身后站着的丫头高挑了不少,“这个丫头?”
  “春冬。”
  知夏回话,“这是奴才新挑的小宫女春冬,不是很机灵,但性子安静做事认真。”
  这位春冬似乎年幼处境不好,长发发黄,人也是干瘦的模样。听知夏说她,懂事的请安过个脸也算不错,面上很是沉稳,就是底子差了些。
  还有就是名字吃了亏。
  不过这些都不是婉绣打算干预的,“那你就好好教着吧。至于梁总管,皇上想着什么就什么,可后宫里的规矩不能破,小庙难以容下大佛。”
  “娘娘言重,奴才只是奴才,一切不过仰仗主子恩德。”
  婉绣的话没有遮掩,梁九功站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他到底是奴才,这些话传出去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他现今已经被发落边疆了。
  “后宫里的事情确实用不住你,不过你是皇上的人,本宫也着实不好打发了。”婉绣端着茶杯,她斟酌后道,“皇上也没有叫人传旨过来,证明事情另有回转。梁总管也莫要气恼,事情总会好的。”
  “娘娘仁善,奴才定能借您吉言!”
  “准备晚膳吧。”
  孩子们说来都是不一定的,婉绣也不想整日里围着她们转悠,便自己把时间都安排了。大半天的光景,闲来无事秒了一张底画,借着微薄的暖阳垂下在院子里转悠着修剪了花枝。这个季节的花儿大多都是精心培养,等着春暖花开了才能盛放。
  婉绣换了一身衣裳,将袖口和腰间都束了起来,站在暖房里清爽自在。
  直到他他那氏三姐妹前来请安。
  “格格们把梁总管叫走了。”
  女儿们没有回来,却让身边的姑姑过来了。婉绣将剪子放下,“她们又要闹什么?”
  “奴才听了一耳,似乎和四爷有关系。”他他那氏最小的妹妹答话,她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皇宫,里头的很多事情都了如指掌。
  知夏说几个丫头去了演武场,婉绣目光在三姐妹劲装身上一溜,豁然笑道,“这几个丫头就晓得玩闹,也不知道和她们大姐姐学着点本事。”
  “娘娘客气了,大格格今日夸了九格格,说九格格很有将帅之才呢!”大他他那氏神情骄傲的说着,她接手管教格格有几年之余,眼看着她越发有满洲姑奶奶的气势和作风,她是难以言喻的得意。
  这句话放在两年前,她只敢放在心里。可大格格在前,就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婉绣一怔,将帅之才她固然欣慰,但是再添一个送到前面去,她心里还是有些堵。但思量后确实缓缓轻笑,“那小七呢?”
  “七格格心思敏锐,慧心妙舌,乃是大才之人。”二他他那氏笑着说道,她知道七格格性子沉稳不爱出挑,在德妃娘娘看来或许不过是个较听话的公主而已。若是因此失了机会,就可能成为遗憾终生的错失。
  这两个丫头是自己亲生的,她们有什么样的本事,婉绣不说完全知道却也心之有数。至于最小的那个,懒懒散散的还极度爱美之外,着实没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
  “既然两位姑姑这么看好,那就有劳你们了。”
  “娘娘客气了,这都是奴才们应该的。”
  “也不要谢的太早,姑姑们的本事本宫都看在眼里,这往后还要你们更花费心思了。”
  “娘娘吉言,听闻因着外交公主的缘故,俄国沙皇批了国书,使者也都在来的路上了。”三他他那氏显然听到了什么,她声音里透着股悦色。
  显然这一次的俄国使者来往是一件好事。
  婉绣对这件事情确实不知,但这道消息来得也实在有必要。有些事情不用再问,她似乎也明白了一些过来。脑海里电闪雷鸣般想明白过来了今日的事情,她顿时心生懊恼,自己的脾气发的太快了些。
  对于女儿们的安排,她和康熙早就通过了气,只是因着许多原因一直耽搁着。没成想到转过头来,第一个落到实处的确是康熙。
  婉绣有些惭愧,尤其是梁九功转了道弯从胤禛的阿哥所里出来后的第三天,她听到了一则小道消息,得康熙御旨在京中辟了三处院子,年后将设为公主幕府。
  作者有话说:
  周末休息,再加上山竹来袭,终于更新了(#^。^#)?


第167章 玛莎将抬正
  事实上; 封建皇朝的皇族公主身份地位向来不低。只要是得帝心者,一辈子荣华富贵是最基本的,但凡有野心的都不止步于此; 但这也要和当时皇帝的眼界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主幕府始于唐朝; 最先是平阳公主因为掌兵而开幕府; 其后唐中宗年间,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均开幕府。
  公主们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连带着当时的女性权利也在无形之间也越来越大。当然; 这并不代表说清朝的公主们地位不高,只是渐渐地名大于实。像以前那样的风光和实力,也还需要各方的努力才行。
  婉绣虽然信得过康熙; 但对于他一口气开三处公主幕府的气势,她却是自叹不如。
  许多事情细细想来,她似乎都只能侧面的徐徐渐进; 真的敲定和行使主张的仍旧是康熙一人。难以想象; 若是换了任何一个封建皇帝; 他是否能有这样的胸襟和眼界来包容这一切?
  答案是未知,可婉绣心底莫名的觉得庆幸。
  但不论如何,幕府最后花落谁家,也就成了婉绣琢磨的点了。
  俄国的公主虽然立有寸功; 但她毕竟在身份上算是人质; 不论看着多么风光,实质是不会变的。就算康熙有这样的自信,满朝文武和公主怕都不会答允。而首当其中的应该是大格格,她早年在宫中已是表率; 又作为头位出征的公主; 幕府若没有她的份子; 那决计说不过去的。
  其次往下则是马佳氏所出的三格格,这位存活下来康熙亲生的最大女儿向来很得青睐,按理说她是少不了这样的好处。可问题是在大格格冲锋陷阵引起很大非议后,早已沉寂的马佳氏受了大惊,煞费苦心的各处使劲,最终在得封和硕荣宪公主后不久宣了婚事,下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衮。
  紧跟着年岁近的五格格也随之封了和硕端静公主,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
  上面的两个出嫁而去,往下的就是郭络罗氏家的糖包和她家蜜糖了。
  “刘嬷嬷。”
  “娘娘有何吩咐?”
  “我记得这回皇上送来了一套黄宝石的头面?”
  “是有一套,似乎是法国那里传来的。”
  法国那里传来的,那大抵就是博启等人盘算着送过来的好东西。婉绣笑着点头,“荣妃肤白,她若戴着定然好看。”
  “娘娘要送给荣妃娘娘?”
  头面首饰向来是圆枣的心头好,哪怕她如今常在宫外,但是知春同事多了,也都习惯的将其收好备着哪天有用的时候让主子梳妆打扮。那套黄宝石拢共就一套,进京后就从皇上的手上转到了主子的手里来,旁人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说送了。
  婉绣看着宫人都看向了自己,顿时幡然醒悟说的太快了,让人不明不白的,“这回宫宴是荣妃主持的吧?”
  宫里的人总会找点事情打发时日,尤其是宫妃们想要名正言顺的和各家福晋来往。马佳氏到底是四妃之一,前些年因为三公主荣宪的事情更是成了宫宴主持的一把手,像这样的事情是不胜枚举,婉绣也从未太看重过。但是平心而论,蜜糖的年岁也都接近,宫里这些宫务也都渐渐有了沾手的机会。
  不论是什么意思,永和宫都不能毫无表示才对。
  刘嬷嬷低声道,“是这么回事,听闻内务府特意裁量了一声衣裳,正愁着该配些合适的首饰。娘娘若送礼过去,应该是锦上添花了。”
  “宫里的事情都让荣妃忙了不少,送点东西也没什么。”婉绣不以为然,反正她表态就是,底下的人自然会看眼色说话。
  知春闻弦知雅意,起身领命,“荣妃娘娘定然会很喜欢的。”
  “嗯。”婉绣想了想,“宜妃那里……就送一副玛瑙吧,还有年前送来的玉珍珠就给惠妃。”
  婉绣不想厚此薄彼,只能表面上做到一视同仁,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来。
  “那皇上那里要不要送点什么?”
  刘嬷嬷忽然说道,她从来不上心这些东西,但是眼看着婉绣盘算了不少,莫名的为某个人心酸起来。毕竟做了好事的那个人,还没得到什么好处不是?
  这句话让半路进来,还不大明白的知春狐疑。只是她领了命,遂只能压下心底好奇悄声退下去。
  婉绣知道刘嬷嬷只能算半个自己人,心眼里还是顺着康熙那里的。只是这样的建议还是头一回听到,她蓦地有些不自在起来,“嬷嬷的意思该送些什么好?”
  “奴才愚钝。”
  刘嬷嬷自始至终都垂首肃立的站着,闻声后也不动如风的把话丢了回来。
  婉绣听了荒唐一笑,“是该送点什么。”
  可是康熙有什么缺她送的?
  婉绣想了想,“干清宫有什么消息?”
  “并无。”
  已经是酉时时分,往常里不是忙碌政事也该传出夜里的消息。而至今都没有的话,那多半就是没有侍寝的人了。
  婉绣不想和年轻嫔妃闹,天时地利人和也恰好合意,“走吧。”
  永和宫的仪仗缓缓直到干清宫宫门前,原来的红人梁九功率先成了领路者,他昂首阔步的踏至门前,“德妃娘娘求见,麻烦通传一声。”
  梁九功的名头到底没有从干清宫处抹去,宫门前的奴才不敢有半丝怠慢之色,连忙请着人进去了。
  婉绣下了仪仗,一路直达康熙跟前都没半点耽搁。她的消息来得隐秘,按理说旁人是不得知的。可刘嬷嬷能够猜到,没道理康熙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