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阙韶华-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意一定,他的神情也就温和下来:“凭渊,你刚回来,便好生休息几日。你的宁王府七月完工,内务府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不妨先去看看,待钦天监定下吉日,朕自会下旨赐你入住。”
  “是,多谢父皇!”洛凭渊领旨谢恩,心里一阵怅然,意料中的安排还是来了。不过现在,住在哪里只是一件相对次要的事。
  召见已将结束,他陪着天宜帝又说了几句家常闲话,便适时地告退,离开御书房,脚步匆匆,很快出了重华宫。
  作者的话
  因为要处理一点事情,下一章要晚几天,只好让皇兄再等一等,会尽快回来。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若有情 上
  出了宫门,洛凭渊命等候在外面的护卫先回静王府。他这次谒见用了不少时间,脸色看起来又不大好,几名亲卫都道是五殿下在君前挨了训斥,要去散散心,也不敢提出跟随,眼看着他单人独骑,径自离去。
  皇觉寺位于城南,距离宫城十数里,洛凭渊骑着乌云踏雪,不一刻就赶到了寺门外。知客僧见是宁王前来,连忙恭敬接待。
  时辰已将正午,温暖的阳光自半空洒落,穿过树木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举目四顾,寺内香客寥寥,殿宇檐角悬挂的串串铃铛在风中摇曳,不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响,更衬出远离尘嚣的宁静。
  洛凭渊穿过一重重佛殿,逐一拈香礼敬,默默祝祷,最后来到寺院最深处的皇觉正殿。一年零一个月前,他就在这里看见了被刺客杀死的姚芊儿,遇到吓坏的杜棠梨,与纳兰玉一决生死。而今,殿中血污早已为佛光涤清,如来佛祖盘膝而坐,慈和庄严。
  洛凭渊照例上了三炷香,拜了一拜,再抬起头时,只见到巍峨的佛祖像眉目低垂,仿佛含着无尽悲悯,一时间百感交集。时至今日,痛悔、绝望、希冀,仿佛一切都将到尽头,前方等待自己的,又将是何种判决?
  他伫立良久,直到身后脚步声响,一名僧人走到近前才回过神。
  “五殿下,师傅正在等您,请移步叙茶。”那僧人年约三旬,面容清癯,乃是了尘大师的亲传弟子寂融。洛凭渊点了点头,随他出了正殿。
  住持的禅房周围松柏叠翠,室内窗几明净,一尘不染。寂融轻敲了两下房门,做一个请的手势,待宁王入内,便重新掩上门,悄然退了下去。
  了尘大师盘膝坐在房间中央的小几旁,见到客至,只略微颔首示意,并不起身相迎。洛凭渊依样在另一只蒲团上坐下,鼻端传来檀香与书墨混合在一起的幽沉气息,再看到窗前的书案上摆设文房四宝,以及一叠叠纸张经卷,知道是在抄录佛经。
  “一别经年,皇觉寺中再逢施主,老僧甚为欣然。”了尘亲自斟上一杯清茶,缓缓说道,“五殿下风采不减,然而眉宇含郁,似有无尽烦恼,可是遇到了解不开的难题?”
  洛凭渊确实无意掩藏自己的困顿,望着茶盏上方袅袅升起的水气,隔了一会儿才道:“心有所系,故不能无忧无怖,正要请大师指点迷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了尘道,“施主以天下为己任,倘若无所挂碍,又何存敬畏?故今日之忧怖,实乃苍生福泽。”
  洛凭渊不由苦笑,轻声道:“但盼天意垂怜,在下日后,必当深思恭行。”昔时骄狂,动辄指点江山,妄谈天下,可自己何尝不是芸芸众生中一粒微尘,渺小却不自知。
  了尘不再接话,取出一只长约尺许的精致木盒,置于几上:“施主千里传书,欲求名墨,想来必有一段缘由,老僧幸不辱命。”
  洛凭渊伸手打开木盒,里面丝绒为衬,赫然是一块两寸余长的椭圆墨锭,墨色沉暗,花纹精致古朴,一端以梅花篆文雕有“琉光宝墨”四字,另一端则是沈云清的名讳印章。墨香馥郁,沉而弥清。
  他心中一阵激荡,将木盒复又盖好,小心收入怀中,才起身深深一揖:“多谢大师援手相助,凭渊铭感于心,没齿不忘。”
  庄世经的《徽州宝墨考》上记载有琉光宝墨的来历和线索,这块沈云清视为平生技艺精粹的墨锭很可能被徽州知府进献给了皇帝,收藏于宫中。
  在内库浩如烟海的宝物中,一块古墨就算再珍贵,也算不得什么,但其中关联的干系过于重大,绝对不容许失败。洛凭渊在获知讯息后,考虑过很多种方法:派人入宫盗取,通过吴庸从内库悄悄拿出来,让雪凝帮忙讨要,或者自己回京后以孝敬师尊的名义设法求取……但是无论哪一种,似乎都不够尽善尽美,或是存在变数,或者不能做到了无痕迹。含章失火以后,宫中就一直处于风声鹤唳的状态,即使提前取得李平澜的默契,潜入盗墨也是下下策;而另一方面,他并不能放心完全托付给吴庸,着意向天宜帝提起的话,又怕事有不遂,反而引起皇帝额外注意。
  时间紧迫,他最终想到了与自己和皇兄结下渊源的了尘大师,于是修书一封,交由关绫兼程带往洛城皇觉寺,同时秦霜负责联络李平澜,暗中疏通吴庸从旁促成,终于在返回京城之前,使得琉光宝墨顺利送到了尘手中。
  因为曾在书信中约定,抵达洛城后会亲至皇觉寺取墨,洛凭渊几日来没有另遣他人,沉着气一直等到了觐见之后。他要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波折,也不愿假手他人。直到此刻,才感觉心中稍定。
  为什么自己和琅環突然关注起一块古墨?琉光宝墨究竟有何用途?洛凭渊自然不能言明,但他知道李平澜和吴庸都是通透敏锐之人,自会有所猜测,看样子,内中玄机也瞒不过皇觉寺的住持。出家人不打诳语,了尘大师年高德劭,却为了自己的请托向天宜帝开了口,由不得他衷心感谢。
  “五殿下言重了。”就像明了他心中所想,了尘微微一笑,合十还礼,“老僧虽是方外之人,却非冥顽不知变通,若是不能懂得忧患疾苦、世间七情,如何参悟佛法真义。况且相较两位殿下之于皇觉寺的恩情,老僧今日所做实在微不足道,施主勿需在意。”
  洛凭渊饮过清茶,告辞出了皇觉寺。他已经掩不住脚步的匆忙急迫,明明天气干燥凉爽,额头和背心却止不住地一阵阵出汗。
  距离奚茗画对静王的病情做出生死判断,已经过去整整七十天,辗转求索而不得,琉光宝墨就是最后一线生机,如果仍然落空……他不敢再想下去。
  乌云踏雪在寺门外等着,洛凭渊手指颤抖不听使唤,好一会儿才解开缰绳,也不记得自己是如何上马,急急地朝西北方向奔去。怀里的木盒就像一块滚烫烙铁,灼烧着希望与恐惧,他对街上景物视而不见,几次险险撞到行人或踏翻路边货摊也浑然不觉,一路上如同腾云驾雾,不记得用了多长时间,终于看到了阔别半载的静王府。
  由于几名护卫已经先一步回到府中,守在府门的从人见到五殿下归来也不觉突兀,迎上前准备牵马,谁知洛凭渊停也不停,远远喝一声“让开”,乌云踏雪就像一阵风般卷了进去,留下两名从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洛凭渊没有去静王的澜沧居,而是直奔梦仙谷主居住的西院,下马的时候,不知如何脚下一绊,差点摔倒,以他的武功,这本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从江南到京城,一路上日夜期盼,当答案即将呈现,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怕到几乎没力气举步。
  他迟疑了一瞬,定了定神,终于迈进院落。
  奚茗画已等候多时,旁边站着面色紧张的关绫和秦霜。
  洛凭渊到了厅中,顾不得打招呼,从怀里取出木盒:“谷主,这就是琉光宝墨。”
  奚谷主接过盒子,将长约两寸的扁圆墨锭托在掌中,来回端详了片刻,却看不出端倪,皱眉道:“切一块下来,我再看看。”
  古墨坚比金石,洛凭渊接过来平放在桌案上,拔出纯钧宝剑。他心中忧急,出手力道竟失了准头,剑锋到处,不仅琉光宝墨一分为二,整张楠木桌也被穿透,险些跟着塌倒。
  奚茗画拿起半枚墨锭,凑近眼前,但见切面平滑,内里质地细腻,颜色不似表面一般乌沉,而是隐约泛着一层青绿光泽,仿佛有无数生机盎然的绿色小点分布其间;更奇异的是,一块漆黑的墨锭,凝视时间一久,却有温暖灿然之感,好似金色阳光在指间流淌。除了松墨特有的清香,更能闻到微苦药气,历经岁月而愈发沉厚。
  他细细查看了半晌,眉宇渐渐舒展,多日来不见笑意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欣悦,点头说道:“很好。”跟着又道:“不愧琉光宝墨之名,非常好。”
  洛凭渊的心已经提到半空,快要因为屏息而透不过气,奚茗画的几个字落入耳中,平生听到最动听的话语莫过于此,整个人都晃了一晃,一时间似真似幻,竟而不敢相信自己的听觉。
  “真的,里面真有雪蔓青果?”他颤声问道,“谷主,你不是骗我,当真能行?”
  奚茗画瞥一眼他面无血色的惶恐表情,又拈起另半边墨锭,同样检视一遍,唇边笑意渐深,最终点了点头:“错不了,确实是雪蔓青果,而且是上品。虽然炼制过程中折损了一部分药力,但是我想,给江宗主配药应该够用了。”
  一句话,宛若天籁纶音,洛凭渊吁出一口长气,突然感到全身都没了力气。他慢慢后退一步,坐在一张椅子上,看着秦霜冲上前,连声询问,神色激动不能自已,关绫跟在后面,低头用衣袖擦拭眼睛,才开始有了真实感。
  上苍不负,皇兄果然命不当绝,那遍寻不获,仿若只存在于传说的解药,真的拿到了。
  惶然恐惧的感觉如抽丝般缓慢退去,留下死里逃生般的脱力空白,他一时居然缓不过气来。
  据《徽州宝墨考》记载,三十五年前,徽州黄山一颗古松为雷霆劈断大半,山民将之伐倒,沈云清其时正在当地采买松材,见状不惜斥高价购得。当古松即将运下山时,又发现树身附着青色藤蔓,于顶部结出两枚核桃大小的椭圆果实,色泽在青绿与金黄之间,表皮光滑,根蒂处覆有白色绒毛。其中一枚果实已被雷电烧焦半边,然而芬芳扑鼻,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沈云清深感有异又兴致大起,制墨世家往往传承有药方密法,配置适当药材入墨,乃是常见的做法,能令成品质量提升,历久不朽,这也是一些古墨能够入药的原因;伴随松木而生的药草则是上乘之选,须知藤蔓依附于树干汲取养分,又以自身精华反补,长年累月,水乳交融,乃是罕有的机缘。他尽管不能辨识眼前的果实为何物,然而见到果肉透明晶莹,质地坚实,用小刀切割不动,便知道必然不是凡物,遂晾晒研磨,配合古松的松烟,制造出一批上品成墨。
  过程中,那半枚果实分散融合在数十块墨锭中,倒还罢了,沈云清又有心要尽展才能,制出一方墨中绝品,不仅特地选取古松材质最优良的部分枝干烧制松烟,而且将另一颗未受损的藤蔓异果精心炼制,配以丹参、红花、白芍、麝香等十余味贵重药材,历经多日,终于成就了琉光宝墨。
  雪蔓青果最初长成时,颜色青绿,外侧覆有如霜雪般的白色绒毛,随着日益成熟,绒毛逐渐脱落,最终根蒂从藤蔓断开,坠落于地。洛凭渊在杭州驿馆中读到相应文字时并不敢肯定,等赶回白家庭院请教了奚茗画,才确认书卷中记述的果实特征与雪蔓青果两相吻合,而且,能够呈现出金黄色,证明沈云清得到的雪蔓青果实不但即将熟透,而且品质上佳。
  庄世经当日求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游说宁王放弃支持静王,为自身前程铺路,送上《徽州宝墨考》不过是为了彰显风雅,缓和气氛;他将其父笔记整理成书已是多年前的事,虽然博闻强记,只因全副心神都放在权谋上,哪里会将一则古墨旧闻与五皇子翻天覆地寻找的珍奇药材联系到一起?倘若他日得知,雪蔓青果原来是自己阴差阳错间双手奉上,不知作何感想。
  明日就是月中,琉光宝墨来得还算及时,奚茗画表示,鉴于静王健康状况不佳,只能徐徐进行,第一步先用三天时间化去碧海澄心的毒性,令病人摆脱生命危险,而后数月内还需隔日用针,才能尽数拔除体内寒毒。
  到了目前阶段,凡是他说的话,众人无有不遵。洛凭渊当即找来杨总管交代:“我身体疲乏需要休息,三日之内,所有外客一概挡驾,半个也不可放进府里!”
  他才不管那么多,反正训斥挨过了,靖羽卫也交还了,闭门生几天闷气算什么,谅来没人敢不识趣。
  静王在澜沧居,闻报五殿下回府,就下意识地等待皇弟过来相见,他很关心这次复旨是否顺利。然而大半个时辰过去,不仅洛凭渊迟迟未露面,秦霜、关绫、杨越、奚茗画,一个个全都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