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白月光套路之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处,这一处决堤,危害最大。”
  中山郡属冀州,冀州多为平地,河道交错,据近日各地来的消息说,这次降雨覆盖的范围很大,几乎波及冀州全境,以及临近的并州、冀州,就连京城也难以幸免。
  若是那一处河水决堤,洪水顺着修筑好的运河,以及冀州的平底和交错的水网,当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对中原带来的是不可磨灭的灾难。
  她当即召集人马去了那处。
  沿着河道逆流而上是最快的,但是这么多人的马蹄声如雷,他们怕打草惊蛇,再换一个地方炸毁,那时他们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只好绕了个道。
  一行人马行了些时候,视线之内便能看到山峦了,逐渐放慢了脚步,大部队在林子里,只派了几个士兵到河道边查探。
  人还在逐渐走着搜查的时候,不远处的林子间忽然传来一声爆炸声,闷闷的。
  林子间便是河水流过的地方。
  “快!”
  十几个士兵飞快冲到前面,狠狠抽了马一鞭子,一群马吃痛,狂奔起来,马的嘶鸣声震天,马蹄踏在地上,“咚咚”的声音如雷鸣。
  要赶快!
  依照匈奴现有的技术,他们应当是在柴火上点了火,扔到大坝上,单是一下,响了一声,应当是不能完全炸开大坝的,他们还会接着炸。
  大坝炸开一个小口,与大片被炸开冲出来的水量的速度是不同的,修补的难度是不同,危害也是不同,她要竭尽所能将危害降到最小。
  果然,不久后,又响了一声。
  与此同时,他们这一行人到了河水边。?


第132章 要做什么
  ◎他来这里,是要做什么◎
  韩昭昭一行人赶去的时候; 大坝被炸开一个小口,待要寻人的时候,只见到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尸体。
  尸体的胸口处被捅了刀; 衣服上一片血迹,更有甚者; 头颅直接被割下来,丢到地上; 血水流出来,淌到河里; 杀人的手段可谓惨不忍睹。
  “你们几个手下的兵马去追击; 看看还有没有残余的人埋伏在附近,其余的人去拿沙石堵堤坝,尽快!”
  还好这是刚出山谷的位置,沙石易得; 现在堤坝只被炸了一个小口,现在修补,为时不晚。
  吩咐完手下人后,韩昭昭又将四周打量了一遍,她觉得这事情极为诡异。
  从血肉模糊的尸体当中,还能勉强看出他们的长相来; 确实如当初她猜测的那样,费劲全力要摧毁堤坝的正是匈奴人。
  匈奴人身上一道道的伤痕却也都是由弯刀所刻划,而弯刀; 是匈奴人使用的工具; 一般中原人根本使用不熟练。
  由此可见; 这似乎是匈奴人当中的一场内斗; 匈奴人当中有想要摧毁堤坝的; 也有反对的。
  那这么说,刚才给她信件的,又往后面写上几句汉文的,也该是匈奴内部的人。
  按说,不摧毁堤坝对于匈奴一方没有什么好处,可是,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韩昭昭百思不得其解。
  “你们找到人了吗?”
  “没有。”
  派去搜索的人皆摇头。
  明明刚才这里还放了火,要炸堤坝,可是几乎转眼的功夫,人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不必找了,人应该走了,不会再来了。”
  逃跑这种事情,匈奴最擅长做。
  这些匈奴人杀了另一些与他们一同修补堤坝的人,又迅速地逃走,想来也是要帮他们的,走了之后,应当也不会再到这里为难他们。
  何况,匈奴人深入中原腹地炸毁堤坝,必然不可能带太多的人过来,与他们遇上,便是寡不敌众,必然不会自讨苦吃。
  “行了,那边不必守了,撤了,同他们一起搬沙石,先把堤坝被炸毁的这块儿给补上。”
  天阴沉沉的,又下起雨来,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下着下着,天空中积压的黑云越来越多,越来越重,雨也是越来越大。
  豆大的雨点击在河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来。
  往河水的上游望去,一片雾蒙蒙的,看不清山,大片大片的黑云积压在那里,河水似乎也是渐渐涨起来,一下一下地冲击着堤坝。
  堤坝被炸了一个小口,但是附近的地方也因为方才受到火的波及,再加上水的冲击,温度骤变,愈发不牢固。
  沙石已经运来,一大堆都堆在岸边上,还有一群群地人在源源不断地从山里铲过来沙石,一点一点儿地往这边运。
  “谁去前头修补堤坝?”
  韩昭昭站在一处稍微高点的地方,问道。
  水溢出来,已经在往下流,在这里还不显,等到了平原上、洼地里,才能显出它们巨大的破坏力来。
  话音落后,没有人应答,哪怕给出了高额的赏金,也是没有人应答。
  水势越来越大,去前头修补堤坝的那一批人,必然是先被波及的一批,谁都不愿意做这种舍生取义的事情。
  “没有人修?一个人也没有?一会儿雨大了,水也大了,破了大片堤坝,那就任由洪水涌下去,流到平原,冲击良田去吗?这平原上住着的,是你们的家人,洪水无情,水流下去、冲下去,你们都难以免于难。”
  人群中已经有了动摇的声音,但是仍然没有人站出来,还在犹豫。
  韩昭昭已经缓缓走下高台,河水涌出来,沾湿了她的裙角,没过了她的脚踝,沾染了一片泥泞,水还在不断往外涌着,正巧聚在了一处洼地,越来越深。
  她的身形瘦削,衣袖宽大,被烈风吹得疯狂舞动,费力地扛起来一袋沙土,往河边挪去。
  这一袋的沙土太重,她扛起来后,身子摇摇晃晃,扛着走了这么几步,眼冒金星,几乎是把力气全都使到了胳膊处,跌跌撞撞地扛着沙石往前走,地上有水,有泥泞,这走了几步,更显艰难。
  她扛着沙土,走过人群当中,人群一阵寂静。
  片刻后,喧嚣起来。
  “你们瞧瞧,这位夫人是陈大人的妻子,这么瘦弱的身子板,也背着土去堵大坝。”
  “是啊,要说这河发了水,往下淹,淹的也是我们的土地,也是我们的家人,咱们不去,反倒让一位夫人承担起这重担来,像个什么样子!”
  “是啊,我去!”
  “我也去!”
  几个年轻的汉子看不下去,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目有愧意,更有痛哭流涕的,有一个人赶上前一步,一手接过了韩昭昭手中的沙土,扛起来。
  他踩着深水,一步一步向堤坝处走去,比起韩昭昭来,稳重了许多,胳膊使劲,抛出了一大袋沙土,这算是为堤坝填了一袋土。
  不一会儿,便陆陆续续站出来好几十个人,都说自己愿意去,纷纷学着他们的样子,往堤坝处丢土,甚至有人已经冒着涌来的水,大着胆子,去修补堤坝中央松动的部分。
  扛了一袋沙子过去,韩昭昭的手酸痛得要命,甚至有眩晕之感,不过,看着大批百姓自发去修筑堤坝,心里不由涌上一丝欣慰之情。
  只是,官员那边仍是不好办,若说河水决堤,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的牵挂大多是家里的田地、家人、今年的收成。
  而官员则不同,中山郡的官员都知道此处河水经常泛滥,因此,把官邸以及自己的府邸都修建在了高处,水冲下去,于他们的害处并不是那么大,手中握着权与财产,生活于他们来讲,有太多可以享受的地方,他们哪如百姓那样容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韩昭昭疲倦的眼神扫过了这一溜的官员,果然无一人出列。
  也是在她的意料之中,但是其中只有百姓,没有懂水利的当地官员指挥,定然是不行的,只有她一个人也是不够。
  她在琢磨着用什么办法来劝导这些官员,正在这时,一个老人站出来。
  “陈夫人,我去吧,在工部做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我还是有经验的。”
  老人年岁不小了,看样子身子骨也不太硬朗,韩昭昭有些忧心。
  “无事,一把老骨头了,怕什么,吃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办事,也是应该的。”
  老人摆了摆手,便要往下头走,他这个年纪,有的官员已经带着大半辈子在任上积攒的财富,回家安享晚年去了,而他,却步履蹒跚地走向水边。
  对于这位官员,韩昭昭还是有几分印象的,他是工部的官员,自从入仕之后,便一直在工部,一步步从小吏攀升到了侍郎的位置。
  “您这么大年纪了……”
  “不妨事的,做到了这个位置,就该尽到责任,当年,我刚踏入仕途的时候,陈司空就嘱托过我,心怀社稷便要心怀百姓,在京城里呆了大半辈子,自诩一生平凡,无功无过,还是不太有颜面去见故人。”
  他口中的陈司空便是陈子惠的祖父陈乐康,猛地听到这么一个名字,韩昭昭实在是一愣。
  而他口中的平凡、无功无过,便是在工部兢兢业业,按照前人所给的方法指导各处工程的建造。
  “赵大人,您这么大年纪了,下去会受不住的,还是我下去吧。这堤坝怎么堵,您比我们知道的多,您在上面指导我们怎么做,我们在下面做就好。”
  说话的是一个圆脸的年轻人,衣襟被雨水打湿,紧紧地贴在一处,官帽戴在头上,压得低低的,湿了一大片。
  可是韩昭昭仍然是认出来他,他就是不久前还同她反驳要分流河道的那个人,他是楚王一党的人,同她吵得很激烈,不可开交。
  他在专注地望着赵大人,很快,便得来了一句许可,以及后生可畏。
  这个时候,是楚王一党还是支持皇帝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的这个破毁的大坝。
  他扛起一袋沙石便往下头走,路过韩昭昭站着的地方。
  “陈夫人,对不起,刚才是我草率了。”
  他抿着嘴,声音低了下来,雨还在下,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滑下来。
  “无事。”
  他年轻气盛,同她吵得激烈,其实话语中也不无道理,也是出于愤懑,实地勘测工事,大多数官员都是做不到的,大概也就是看两眼做做秀,之后甩手便走了。
  “你叫什么名字?”
  韩昭昭问罢,他说出来一个名字,接着又磕磕巴巴道:“我的家人……”
  “若有意外,我会帮你照顾好的,放心。”
  现在,没有党派,所有的人在中山郡,面对的只有这条决堤的河流。
  他从未想到最后愿意帮自己的居然是敌对势力的人,感动之余,泪水涌了出来,如决堤洪水,愈发抑制不住。
  “下官谢过陈夫人。”
  雨水打湿他的帽檐,滑过他的脸颊,在脸上的滑过的,一时间竟然也分不清楚这是泪水还是雨水。
  雨仍然在下着,天渐渐黑了下来,看不清堤坝的缺口,韩昭昭便着人点了火把,同几个人举过去,就在河堤的决口处,去照亮他们放置沙石的位置。
  水势越来越大,冲击力越来越强,堤坝没被炸毁的部分也是越来越不坚固,如同一栋摇摇欲坠的房屋,最后,几乎是提着沙石的人拿着自己的身体去阻挡汹涌冲过来的洪水。
  冷雨当中,看到此情此景,韩昭昭举着火把的手都在颤抖,太累了,想要寻个地方小睡一会儿,可是她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
  此时,挖沙石,再把它们运过来的速度大抵是与放到堤坝那里,又被水冲走的速度是相当的。
  她只好叫人加紧挖,还需要人,又抽调出几个人顺河流而下,到中山郡找人来,找的都是那批并州派过来的士兵。
  虽有楚王的人,但这个时候,她信不过,谁知道做出这件事,楚王一党可还是与匈奴人沆瀣一气的。
  她派出去了人,并没有过多长时间,林子当中便有马蹄声传来。
  若是并州的士兵,虽然驻扎的地方离这里并不算远,但若是去传个话,也不至于这么快的功夫便能赶过来。
  马蹄声渐渐地近了,林子当中一片明亮,那一队士兵的队列整齐,人数又多,在林子当中,马蹄声如作战时擂鼓的鼓点,甚是响亮。
  所有的人都抬头往那边望去,韩昭昭自然也是,可是,她看见领头的那个人是周翰。
  心中顿时警觉起来,这个时候,他来这里,是要做什么。?


第133章 另一个自己
  ◎在她身上,瞧见另一个自己◎
  韩昭昭的心下一沉; 望向这一批人,心中是愈发地警觉。
  见了他们这一行人,一群人勒住马; 这时候,韩昭昭才注意到了在这些骑马的人身后; 还陆陆续续地跟着走来的士兵,来的人远比她相象当中的要多。
  周翰翻身下马; 骑在马上的士兵皆是随了他,一时间马的嘶鸣声响起。
  韩昭昭见状; 从布满泥泞的土地上走上来; 与周翰行了礼。
  她衣裙的下摆上粘的全是泥土,虽是戴了顶帷帽,雨大,已是把她身上浇了个透; 一绺绺头发贴在脸上,其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