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被白月光套路之后-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中原人,到了匈奴的阵营当中,还处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来就让人匪夷所思。
  这位又是个什么来历?现在这里是没有人清楚。
  陈子惠眯缝起眼睛,瞧着那身影渐行渐远。
  黑衣女子缓慢地走着,一边走还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陈子惠带来的一批人。
  明知他们极大概率是无动于衷,却还是极其谨慎,直到转过了一个拐角,寂静的黑夜中赫然出现了响动。
  她淡定地往前走,鞋尖里几具尸体的距离不过一寸。
  蓦地,在前方,有数十个人从地上鲤鱼打挺似的起来,围到她的跟前。
  这样子活像诈尸。
  她抬起眼皮,扫了一圈他们,微抬起手臂,露出一截皓腕,腕上带着一支羊脂玉做的镯子,在这暗夜当中,甚至盖过了火把的光亮。
  “回去罢。”
  声音甚是懒散,手一抬一放,玉镯又滑落。
  “为何?”
  有人不甘心,其实算起来,他们的人不比陈子惠的少,干什么要这么轻易地放陈子惠走,他们清楚,将来陈子惠极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最大的威胁。
  “我埋伏了人,你当他们就没有埋伏人?”
  她的眉毛轻挑,话语里已然有了斥责的意味。
  “我瞧着那树影之后都是人,这么大的风吹过来,小树的支叉会一动不动?”
  “那秦县丞……”
  “我不来,他的命也当在此时尽。难道你们觉得陈子惠会留下他?至于卫国,我不动手,也要亡,不过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儿。”
  提起卫国,她更是不屑,仿佛这一切都在她所布下,能稳稳掌控的局中。?


第72章 故乡
  黑衣女子说得甚是笃定; 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这回转过了弯,到了开阔的地带; 确认陈子惠的人是绝对不会追过来了,一行人的脚步才快了些。
  这开阔的地方便是方才交战过的战场; 放眼望去,乌压压的一片; 全是尸体。
  那一边卫国士兵在清理尸体,隔了半个山头; 这边还没有清理到; 一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地上的血迹有的凝固了,有的还流淌着,空气中弥漫了一股子血腥味。
  几十只乌鸦“扑扑拉拉”地飞过来; 落到尸体上,尖锐的喙剥开一片片还未腐烂的肉,啄食着,发出“哇哇”的叫声,仿佛是在吊丧。
  这些死去的人有匈奴人也有中原人,生前是死敌; 死后葬在同一片土地上,来得及掩埋的,睡在同一片土地上; 等着几十年后尸身共同腐烂; 来不及掩埋的; 便一起被过往的鸟兽啃食。
  黑衣女子的目光扫过这人间地狱般的惨状; 淡淡地出声:“这回交战; 死的人真是不少。”
  手握住了那个羊脂玉做的镯子。
  午夜之时,乌鸦,黑衣人,与这黑暗格格不入的,一是半隐在云层背后的圆月,二便是这洁白无瑕的镯子。
  月光落在其上,平添了一丝清冷,也彻底将她这个人从这一片黑暗中□□。
  风呼啸而过,吹得她衣袖飞扬,碎发乱舞。
  脚踏上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往前走,压根不去瞧那惨状,亦或是说,在她的眼中,那些都称不上是惨状。
  手垂下来,玉镯碰到了腰间的玉佩,叮当作响,不过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只出现了几秒钟,很快,就被乌鸦沙哑的叫声所取代。
  又是悲怆与死亡的声音。
  “走吧,再不走就回不去了。”
  她的声音悦耳,可话偏是用冷清的调子说出来的,就如同一夜寒风起,骤然将溪水冰封。
  她的话一出,后面的几个人才挪动脚步。
  由她走在前面,掠过这一片尸体。
  走过这片空地,到了黝黑的山脚下,这座山是界山,翻过这座山,就是出了中原,到了匈奴的境内。
  此处匈奴与卫国交界的地方是连绵不绝的群山,陈子惠带领的卫国士兵暂时顾及不到这么大的地方,山上又有匈奴人在这里接应着。
  这一路,她暂时是安全的,不过要尽快离开这里,等陈子惠反应过来,带着乌压压的士兵来,她这些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她不带一丝犹豫,将那些躺在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抛到身后,疾走了几步,在黑暗中,由几个人引路,顺着土路上了山。
  有人想到那些被乌鸦啄食,无处安葬的尸体,有些不忍:“那些尸体就这么放着,不找人过去收收?”
  它们就这么曝尸荒野,总感觉与道德相悖,为国牺牲,还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不必,卫国人会管。”
  反正这里是卫国的领地,任由它们在这里腐烂,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卫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且她打听过,陈子惠的父母死于瘟疫,他一定不会由着大规模的瘟疫再一次在他的家乡爆发。
  “再说,我们过去,派谁过去?谁知道卫国会不会又从这里找个借口挑起争端?或者我们派过去的士兵染些瘟疫,让他们再带到我们的都城来?”
  她向来是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卫国的,明明立誓说要善待前朝皇帝,拉拢住了一堆摇摆不定的前朝近臣,稳稳地接过了皇位。
  可等到位置坐稳之后,毫不犹豫地以莫须有的谋逆之罪把他们诛杀了三族,一个都不留。
  让他们把瘟疫传播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反正两边的人已经是撕破了脸皮。
  在他们的眼中,百姓的命如蝼蚁,多几万少几万都无所谓,反正死了再生,如此无穷尽。
  冷冷地说完了这番话,她加快了脚步,催促着前面的人赶紧沿着之前安排好的小路往上爬。
  山并不是很高,但是险峻,紧赶慢赶,半个多时辰,一行人才将将爬到山顶上。
  入夜山顶风大,能听到风“呼呼”地咆哮声。
  向北走,是逆风而行,风从山顶上迎面过来,狠狠地拍到人的脸上,要把上行的人往下翻,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
  在将近山的最高处时,她放慢了脚步,这里便是匈奴与中原的界限,本来在这群山当中,山南山北没有多大的区别,可在寻常人的印象中,山北是苦寒的荒原,山南是繁华的中原。
  与她来说,亦是如此,山北是他乡,山南是故乡,可是她与故乡的一切联系已经被生生割断,亲故不在,天人两隔,唯有身上流淌的血,生的这副容貌,是与中原一脉相承的。
  在即将登到山顶的时候,她的脚步由缓慢到停下,蓦地回头。
  离得太远,战场上的场景已经看不太清楚了,远远地看去,只有一片黑暗,在黑暗当中还掺杂着几点暗红。
  再往远了看,是山起伏的轮廓,那是中原的山,翻过这山往南走,是并州的治所晋阳,前朝龙兴之地,接着脚步不停地往南,到了最繁华的地方驻足,便是卫国最繁华的地方——洛阳城。
  只可惜,这一切只能刻画在她的脑海当中,在脑中描绘着京城的繁华,只有思绪能飘过山川河流,到那么远的地方。
  风呼啸而过,鼓吹起她的衣服,本就系得不太紧的面纱落到了地上,露出了她的容颜,好这是在夜晚,一行人潜伏而行,连火把都没有举,故而谁也瞧不清她的容貌。
  一颗泪珠从她的眼角淌下来,滑过脸颊,落到地上。
  一滴热泪留给了故乡。
  那么好的地方,为何要落到周恒的手里,被他的后辈们所糟蹋。
  她的手蹭干了眼泪,接着往前走,离了故乡,到了匈奴的境地,她不必回头,对于经过的土地,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秦县丞在离了这座山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站着,见她上了这座山,身影消失在黑夜里,再也不见。
  陈子惠是不叫他过去的,可他执意要去,最后是这几个人一起过来了,连带着韩昭昭。
  好在随着他们的离去,匈奴人已经撤开了所有的人马,故而这一路上没有遇上人,除了躺在地上的死人。
  他们离开,卫国的人想抓住他们,为时已晚,秦县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叹自己的一生活得像个笑话,本想为自己的故乡求个和平,没想到把所有人拉下了深渊,带来了更持久、更残忍的乱世。
  “她走了。”
  将来的战乱还会继续,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止。
  当这一队人最后的身影隐没在山间时,秦县丞才回过头来,又看向韩昭昭。
  与此同时,陈子惠一把拉住了她,到底是不愿意让她与秦县丞有过多的接触。
  见此情形,秦县丞一笑,再未向前走一步。
  “记住,冤冤相报何时了,有些仇怨,该抛去的便抛去吧,总该有个了结。”
  他意味深长地瞧了一眼陈子惠。
  圆月西移,清辉斜斜地洒向大地,不多时,便该是黎明了。
  秦县丞看向近处的黄土地与远处连绵的群山,忽然眼泪留下来。
  这是他从小生活过的地方,在生命终点的时候又想起了生命起点时的事情,回忆一连串地在脑海中涌现。
  他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泪,离了这山前,往屋子里走。
  陈子惠警惕地盯着他:“你去做什么?”
  “拿一壶酒,拿了后便回来。”
  说罢,就去了屋里,很快,就拿了一大壶酒出来。
  拧开塞子,抱着酒壶,先是面朝北,弯下腰。
  前面的这半壶是敬给他自小生长的地方——云中郡,给他生活过的村落,给把他带大的养母的。
  云中郡在雁门关以北,越过这片横亘在东西向,阻隔南北的山便是云中郡。
  这半壶,敬的是匈奴。
  他略微偏过头来,见韩昭昭正在瞧着他,笑了。
  剩下的半壶,敬给了中原,给生下他后又在灾难中被迫丢下他的亲生父母,还有那些或直接或间接死于他手中的冤魂,以及这些年的阴阳差错,弄巧成拙,引来的乱象。
  不多时,这大一壶酒就洒完了,附近的一大片土壤都浸润了酒水。
  提着这空空的酒壶,他望向韩昭昭。
  “你以后去云中,若是愿意的话,帮我祭奠一下我养母的坟墓。”
  他是用求着人的语气说出这番话的,他自知自己对不起韩昭昭。
  手抱着那壶酒,望着韩昭昭。
  韩昭昭点了点头,缓缓地道了声:“好。”
  她若是能去云中郡,也应该是中原重新将云中郡纳入版图,她还记得前朝开国之时版图就是这般辽阔。
  云中郡到了匈奴人的手中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此时此刻,她对于秦县丞谈不上有多大的恨意,他的初心是好的,因年少轻狂而酿下了大错,少年时的梦也被现实碾得稀碎。
  她也算是被他带大的,哪怕他站在匈奴一方,也未伤害过她,危急之时,还想着要保她一命。
  他愧对的人很多,却未愧对过她分毫。
  见到韩昭昭,他笑开,脸上还残存着泪痕。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31 22:20:11~2022…04…02 23:18: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3299245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破晓
  ◎      接着,秦县丞说起了他养母所埋葬的位置,说得极其具体,到了哪条街后往哪个方向走几里,到了摹◎
  接着; 秦县丞说起了他养母所埋葬的位置,说得极其具体,到了哪条街后往哪个方向走几里; 到了哪个山头,山头上有什么树。
  描述得历历在目; 他说,这么多年来; 每当路过云中郡的时候,他总会去养母的坟墓前拜一拜; 拔去长在墓前的野草。
  只可惜; 年轻的时候他作为周恒的亲信,常年在京城,等年纪大了,被边缘化之后; 他常在晋阳,为了更好地隐瞒自己身份,越过边关,回到故乡的机会并不多。
  “我养母只有我一个孩子,我去了,便真的是后继无人了; 也不会再有人打理她的坟墓。”
  云中郡原先本就是中原的领土,又在中原的边境,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 很多习俗都相近; 譬如十分重视一个家族传承一事。
  “她是匈奴人; 可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其实; 在战争面前,中原与匈奴的百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他们在战争的面前全都表现出无力来,全是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你答应我便好,我知道你会答应我的,就像我教你的那个“和”字一样。”
  十几年前,教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他并不抱希望自己讲授过的道理,这个孩子会记住。
  可是当韩昭昭见到他,与他说自己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教给她“和”字的含义,他便知道这观念是深深地扎根在了她的脑海当中。
  他的志向有可以托付之人,他这一辈人完不成的志向,在他死后还有晚辈来接替。
  如此,他便放心了。
  又瞧了一眼紧紧挽着韩昭昭手臂的陈子惠,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