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幼窈点头,让春晓抱着匣子,就回了窕玉院。
  匣子里摆了一摞的书,拢共十二册书,其中九册是忠烈公编撰,还有三册是《天工开物》。
  虞幼窈知道这本书。
  小时候上家史的时候,族里上课的族老就专门提过这书。
  这本书极受老祖宗“忠烈公”的推崇,称它为“富国强民”之作,是千百年来唯一一部“百科全书”。
  也是因这本书,“忠烈公”入仕之后,便也极重视农、工、商,后期编写了不少相关书籍,也都是受了《天工开物》的影响。
  虞幼窈取了上册打开来瞧。
  书里用词谴句通俗易懂,但里头涵盖的知识量太过庞大,所涉及的知识,大多都是她不曾了解的层面,读起来委实吃力。
  但《天工开物》确实是市面上难得实用性极强的书,比如第一卷 《乃谷》,就讲了农作谷物的土壤、气候、栽培方法。 
  读起来也不会枯躁烦闷。
  读了一会儿,虞幼窈有些累了,手中的书冷不妨就叫人抽了去——
  虞幼窈愣了一下抬头,就见表哥拿着《天工开物》翻看:“《天工开物》,确实是难得的好书,当年忠烈公读了此书,便留下了“得窥了一斑,而知了全貌,从而天下万事万物,皆在掌内”这话。”
  说到这儿,他话锋一顿,就又开了口——
  “忠烈公入仕为官之后,前朝内忧外患,一片腐朽,他大力发展农、工、商,改革朝政,起衰振隳(huī,辉)、力挽狂澜,延长了前朝国祚,却被指越权专政,受奸党排挤、陷害,以致政权分化,此时前朝烽烟战起,外忧内患尽数爆发,已经是回天乏术,这才有了弑君一事。”
  前朝就是亡于朝臣结党营私,朋党倾轧,内外斗争不休。
  而如今的大周朝,与前朝又是何其相似?
  便有夏言生平衡朝堂、政权,有虞宗慎治理户部,解决国库空虚的财政危机又能如何?
  内忧一爆发,外患必起,这朝堂,这天下也该乱了。
  虞幼窈好奇:“表哥也看过《天工开物》?”
  周令怀颔首:“忠烈公深觉,《四书五经》义理深大,偏教化,《道典》玄之又玄,偏人治,文人寒窗苦读,却也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如何治理朝堂,平天下之事?而《天工开物》实用性强,却也弥补了这一点,所以这本书在文人学子之中很受推崇,大多数人都会去看。”
  虞幼窈恍然大悟,顿时精神一振:“表哥,祖母今儿送了我一匣子书,让我好好读一读,可只一本《开工开物》,还是最基础的,我读着已经很吃力,小半个时辰,也没读上几页。”
  见小姑娘一脸期待看着他,周令怀止不住地笑:“《天工开物》虽然基础,但知识量很庞大,你读着吃力也属寻常,以后我每日抽半个时辰帮你解读,也能轻省一些。”
  虞幼窈挽着表哥的胳膊,笑容甜软,像含了蜜似的:“表哥,你真好呀,多亏有了表哥,不然每天要学这么多东西,可不得把人都要累死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噘了嘴儿。
  现在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知识量也越来越庞大,她连头皮也是一麻,苦巴巴着一张小脸儿。
  哎,我真是太难了。
  自从长兴侯府的花会后,一切都变了。
  周令怀忍不住蹙了眉:“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感受到表哥的担忧,虞幼窈连忙摇头道:“许嬷嬷重新帮我安排了每日学习的作息安排,仪礼时间减了一盏茶,药理课取消了,合并在药香、药茶、药膳里顺带了一起教,加起来每日一个时辰。女红课也取消了,加了描红,这样一来,我每日学习的时间,大约二个时辰左右。”
  “另,表哥每日指导课业、练字、学琴艺,差不多一个时辰。”
  “管家、看账、做事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差不多要有一个时辰。”
  “小憩,看书差不多半个时辰……”
  “累不累?”周令怀的眉越蹙越紧,上午还要去家学上两个时辰的课。


第310章 护你心如琉璃
  算下来,小姑娘每日忙碌的时间,加起来竟有七个时辰,休息的时间也只五个时辰,连玩乐的时间也没有。
  虞幼窈想了想:“时间还是比较宽松,能保持每日四个多时辰的睡眠,白天也不会觉得累。”
  以前有祖母护着她,她就想做一条无忧无虑的小咸鱼。
  但是!
  经过了一场噩梦后,她认真去看身边的人事,便也发现了,没有实力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小咸鱼。
  因为,会被吃掉!
  叶女先生说得很对,趁着年岁小多学一些道理总是好得。
  好在有表哥在,她无论学什么也不会太辛苦,不然她哪儿能吃得消?
  有表哥可真好呀!小姑娘看着表哥,眼儿也是亮晶晶地,充满了对表哥的崇拜和感激。
  周令怀抿了唇,他还记得,初进虞府的那日——
  小姑娘坐在虞老夫人身边,小小的一团人儿,精致、娇圆、玉润,比府里其他姐儿都要“圆胖”一些,瞧着也是娇俏又明亮。
  这也才三个月!她已经瘦尖了下颌,瘦细了身段。
  娇小的姑娘,连身量也拨高了不少,就连眉目间的无忧无虑,也被一抹横生的潋滟所取代,已经像一个大姑娘了。
  周令怀心头一颤:“以后琴艺课每三日学一次,你年岁小,多学些东西也是好的,但该玩的还是要玩。”
  从前那么娇气、散漫、贪嘴,又爱玩的一个人儿,不知不觉已经成长到,能承担责任的地步,而他心里竟一丝欣慰也无。
  只有对她的心疼。
  虞幼窈歪了头笑:“表哥这么厉害,我这个做表妹的,自然不能给你丢了脸去,便是做不到表哥这样厉害,也要多学一些。”
  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
  周令怀心颤得厉害:“你不必勉强自己,我从未来要求你……”
  从未要求你,为了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只想护你安然喜乐,一生无忧;
  护你心如琉璃,净无瑕秽!
  虞幼窈摇头,打断了表哥的话:“我才没勉强自己呢,表哥每日都要花许多时间教导我课业,要学东西的人虽然是我,可受累的人却是表哥呢。”
  她每日学习的课业,都有表哥写的注书,学起来并不费劲,如今要学《天工开物》,也有表哥帮忙解读。
  真正受累的人,是表哥。
  她都觉得有些对不起表哥了。
  周令怀轻揉了一下她的头发:“我如今也没有旁的事做,指导你的同时,也能温故而又知新,如此甚好,倒也不觉得受累。”
  虞幼窈看着表哥,笑弯了唇儿。
  转眼,端午节就要到了。
  这是京里头难得的盛事,每年端午节,京里头都要热热闹闹地闹上一回,以祈风调雨顺,消病除灾,袪邪避秽。
  端午节的日子,府里都有惯例,倒也不需要虞幼窈费心。
  虞幼窈也乐得轻松,与夏桃一道去了松涛院。
  松涛院已经差不多修整完了,家什、摆件、用具等,也都陆续搬了进去。
  院里很大,里头植兰种竹,松柏成萌,很是风雅,院里还设了湖泊,旁边累堆了一座清幽幽的小假山,淅淅沥沥的湖水,从假山上缓缓潺流进了湖里,一旁还设了八角亭,走进亭里一望,满目皆是雅致的景象。
  虞幼窈看了后,点头:“再仔细检查一遍,四弟年岁小,难免贪玩,尤其是小湖泊四周的围栏,一定要检查安全了。”
  因虞善思年岁小,虞幼窈吩咐府里的工匠,将湖泊四周围了一圈木栏,这样也安全一些。
  夏桃不敢马虎,忙声应下了。
  虞幼窈又交代了一些安全上的事,便道:“晚上父亲回来了,我问一问父亲,看看什么时候让四弟搬进来。”
  夏桃连忙道:“小姐请放心,今儿下午一准将松涛院的事安排妥当了。”
  虞幼窈点头,眼角便扫了松涛院院门外,有个小厮探头探脑地张望。
  见这小厮身量不高,也就八、九岁,眼睛上一团乌青,嘴角也青了一片,瞧着这伤,似是叫人打了。
  虞幼窈皱眉,转头问了夏桃:“你认不认得?”
  夏桃顺着小姐的目光瞧过去,就见那小厮缩了脑袋,却也瞧了清楚:“应当是四少爷跟前的小厮莫财,是四少爷奶娘的儿子。”
  虞善思马上就要搬到松涛院,他跟前的小厮提前过来打探情况,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
  虞幼窈目光轻闪:“去打听一下,莫财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夏桃有些欲言又止。
  虞幼窈瞧了,便也知道了,夏桃这个耳报神,大约一早就听了风声,就道:“有什么话就直说,不必吞吞吐吐。”
  夏桃这才道:“奴婢听说,四少爷在启蒙夫子跟前不学好,每回叫夫子责罚了,便拿了莫财撒气,还经常摔打东西。”
  听了这话,虞幼窈还真有些惊讶。
  父亲很重视虞善思,除了虞善思是他唯一的嫡子外,很大原因是,虞善思天资聪颖,小小年岁便是勤学上进,父亲常常以此为傲。
  从前,父亲哪回斥责她了,少不得拿了虞善思说话:“你这个做长姐的,尚不如你家中幼弟懂事,好学,上进……”
  她和虞善思没什么接触,虽然听说是养了一身富贵毛病,可想着,到底还是小孩子,应当也是真有几分聪颖,才叫父亲这样看中。
  可今儿听了夏桃这话,似乎完全不是这回事?
  虞幼窈蹙眉:“这话是打哪儿听来的?”
  夏桃道:“柳儿从前在主院里头伺候,虽然只是负责洒扫的小丫头,但这种事,多少也能听到一些消息,奴婢也在府里听了些似是而非的话……”
  柳儿沉稳,夏桃机灵,两人都不是信口开河的性子,这话既到到了她耳里,多半也不是空穴来风。
  回了窕玉院,虞幼窈唤来了柳儿,又仔细问了虞善思的事。
  柳儿低着头道:“四少爷屋里的事,都是大夫人亲自在打点,用的人也都是大夫人的亲信,院子里的丫鬟没经许可,连靠近四少爷门前也不允许。”


第311章 不想掺合
  虞幼窈听了,也忍不住感慨,杨氏对虞善思真是好一片慈母心肠。
  也怨不得,虞善思那儿没传出什么不妥的消息。
  竟连祖母也瞒了过去。
  杨淑婉这人确实有些上不得台面,但是在子女的事儿上,却总能更精心一些,这大约也是“为母则刚”。
  虽然她并不认同。
  柳儿继续说:“奴婢虽然在主院里伺候,但四少爷的消息,也是听得不多,只是呆得久,难免也能察觉一些端倪,奴婢就曾看到,四少爷的奶娘吴妈妈搂着一脸伤的莫财哭……”
  柳儿是谨慎的性子,便将自己从前发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端倪说了一遍,也没明着多说什么话儿。
  虞幼窈心里有了底,交代了柳儿几句,便又去了香房。
  主院的事,她虽然不想掺合。
  可是,若虞善思真有什么不妥之处,也该防备一些才是。
  等到了晚上,虞宗正回了衙门,虞幼窈就去前院大书房寻了父亲,提了虞善思搬院子的事。
  “松涛院已经修整好了,里头的物什也都一一归置,再有三日就是端午节,女儿寻思着端午节前后的日子都不错,便问一问父亲,看什么时候让四弟搬进去合适。”
  松涛院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修整好的,随了他的要求,大女儿做事尽心,颇有长姐风范,做起事来十分精心。
  虞宗正十分满意,略一沉吟就道:“也不行撞了端午节的日子,就明日搬吧!”
  端午节是难得的盛事,到时候府里也要仔细操办,事儿一多,难免就有疏漏,早些搬也更妥当一些。
  虞幼窈点头,也觉得明天日子好:“就依父亲的意思,只不过四弟搬院子是大事,少不得母亲出面操持,才能更精心一些,况且四弟年岁尚小,搬院子这等大事,也该重之慎之,不能没得长辈操持,您看是不是知会母亲一声?”
  松涛院修整妥当了,这后面的事儿,她也不打算再掺合。
  搬院子是大事,若是搬出了什么好歹,她也担不起这责任,还不如避了去。
  父亲重视虞善思,杨氏再不济,也是虞善思的母亲,便是顾着虞善思的感受,父亲也会同意这话。
  提及了杨淑婉,虞宗正便皱了眉,可听完了大女儿的话后,便也觉得这话也有道理。
  虞宗正就点头:“就依你的意思。”
  虞幼窈松了一口气,露了笑容。
  虞宗正心情大好,留了大女儿考校功课,《四书五经》都考了一些,大女儿不仅对答如流,而且颇有见解。
  虞宗正听了,又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窈窈认真学了一阵子,却是大有长进,你表哥没白教你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