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动静不小,连虞老夫人都惊动了。
等虞幼窈去安寿堂学“心术”的时候,虞老夫人就问:“你这是咋地,大动干戈的架式,又是在闹哪儿?”
连自己私库里的东西都拿去卖,怕不是穷疯了?
但是!
作为一个,在全国拥有一百零八间米行,拥有谢府名下十条商船,在两江,闽浙分别拥有一条商街,以及其余大大小小,零零碎碎产业的虞小富婆!!
她还能穷,能缺钱?!
第387章 人心险恶(求月票)
虞幼窈想好了说辞:“私库里积压了太多东西,好些东西用不上,也不好堆在库房里落灰,趁着这段时侯有空,就清理了一遍,拿到铺子上去卖,真金白银才是实惠。”
“另外,我娘的嫁妆铺子交到我手上也有一段时间,如今,我也彻底掌管了底下的人事,也是时候好好整顿一番,把威信立起来,这大好的产业,放着不好好打理,不好好经营,岂不是本末倒置?”
虞老夫人一听就笑了:“瞅瞅你这聪明劲,眼儿总比旁人瞧得透,你能这样想就对了,虽说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但是那都是虚得,唯有自己有底气,才能立得住。”
“什么是底气?是你自身的涵养、学问、本事,以及你名下的产业,前者决定你的才德品性,能获得旁人的尊重,后者则决定你的价值,你的地位,以及能获得旁人多少尊重。”
“所以你要记得,无论什么时候,要先己后人,自己妥当了,再去管别人,才能服众,服人,才能事事顺心。”
就是嫁人了,也要先将自己嫁妆管好了,就没人敢小瞧了去。
这句话,在虞老夫人舌尖滚了滚,就咽进了喉咙里,毕竟窈窈年岁还小,也不适合听这个,有些事儿,也是不能操之过急了说,以后再慢慢教着就是。
虞幼窈点头:“祖母的话,我都记下了。”
虞老夫人将小心肝搂进怀里,疼得不行了:“我原来担心,你娘名下产业众多,你会管不过来,现在看来,倒是祖母小瞧了你去,既然如此,我这些年陆陆续续替你置办了一些产业,都交给你自己去打理。”
她名下的产业有两份。
一份是虞府的公中产业,之前交了一部分给杨氏打理,另一部分是她自己在打理。
窈窈管家之后,她也不想孙女儿太累,就自己在管。
另一份,是她自己名下的私产,经营了多年,规模也是不小。
她将这份产业分成了四份,分家的时候,老二得了一份,老大是长子,她又跟了大房,独得了两份,她自己留了一份,是要给窈窈的。
虞幼窈愣了一下,就要拒绝。
虞老夫人却道:“没多少东西,也是祖母的一番心意,早早给了你,倒也省心,免得将来横生了枝节,交到你手里,我这个老婆子也能轻省一些。”
柳嬷嬷忍不住暗想!
东西是没多少,但全是老夫人名下最好的产业,全是米铺和金铺,庄子也全是良田,每年的出息,可不是小数目。
老夫人是把心给偏到心眼里了。
可府里没人敢多说,老夫人自个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当初分家的时候,二房那边就分得清清楚楚地,自然没资格再过问这个,大老爷不管庶务,手头上也不缺钱,自然不会和女儿争这些东西。
杨大夫人从前倒是想争,但是大老爷不争,她一个继室也没得脸争。
长者赐,不可赐,虞幼窈就扑进了祖母怀里撒娇:“谢谢祖母。”
虞老夫人搂着自己的小心肝,也是高兴:“你想得都对,眼下这世道,什么都比不上真金白银。”
等到了下午,柳嬷嬷送了产业单子和账本过来。
虞幼窈脑门儿一抽,就懵了:“说好的没多少产业呢?祖母是不是对没多少产业,有什么误解?”
柳嬷嬷忍不住笑:“大约是,相对谢大夫人名下的嫁妆而言?”
老夫人从前也是高门大户人家的嫡女,出嫁时,一百多抬陪嫁也是少有的风光,现下几乎将自己名下的东西全给了大小姐,每一样都是最好的。
虞幼窈一拍额头,一脸崩溃。
瞧着一大箱的账本,深觉从前舒舒服服吃喝玩乐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可这怪得了谁?
想要赚钱的人是她自己,全是她自己作得。
想到这么多产业能挣很多很多的钱,又强行打起了精神,开始清点这些产业。
柳嬷嬷帮着一起:“老夫人说,这些产业一早就归到大小姐名下,和府里的产业也都分得清楚,都在衙门里存了底,大小姐自个儿经营着,不用顾忌旁的。”
言下之意是,不用担心和虞府的产业纠缠不清。
虞府包括虞氏族里,谁也夺不走这些东西。
虞幼窈心里很感动,祖母这是担心将来自己去了,虞氏有人借口图谋吞并她名下的产业,担心她护不住,更担心她吃亏,所以一早就开始谋划着,将这些产业与虞府彻底分开,也省了将来一切后顾之忧。
她开始明白了,为什么噩梦里大窈窈最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有一个太会算计的祖母,替她铺平了道,算计了婚姻,算计了未来,就是为了让孙女儿,后半辈子能安乐无忧。
只可惜,她为孙女儿算计了一切,也教导孙女儿规矩、管家、道理。
却唯独算漏了人心险恶。
即便如此,这么一分沉重的拳拳爱护,依然让虞幼窈触动不已。
这么一忙活,就到了月底,虞幼窈总算把名下产业整顿清楚了。
管事们将这段时间的经营的成果奉上来,虞幼窈看了各大庄铺的盈利,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当然也有亏损的,但总得来说成效还是不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里,闲云先生三度借口来虞府吃喝,也为虞幼窈贡献了一幅字,一幅画,还有一套《天工开物》的注书。
这都是钱啊!
庄铺上的事完了之后,虞幼窈又寻思着,自己名下真金白银不少,要不要钱生钱?
但是,她名下涉足的产业多而广,经营规模短时内也不宜扩张,那么经营什么营生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虞幼窈喊来了周永禾商量。
周永禾听了她的话后,大吃一惊:“你要开镖行,而且不止开一家?”
周永禾觉得她意想天开,镖师上路,不但要武艺高强,还必须懂得江湖唇典,行话,以便同劫镖的绿林人物打交道。
走镖时,要和黑、白两道打交道。
第388章 招兵买马
而镖行里,要有在黑、白两道都有威望的游侠坐镇,这等人官、黑两道吃得通,进了城之后,官府不能缉拿,入了山林之后,匪盗不敢得罪。
所以成立镖行,其一要有强大的实力,其三要有强大的关系,其四要有强大的大靠山。
不然没人敢做。
而眼下大周朝镖行的三分天下,最大的镖局叫“刃血”,听说背后的靠山,是宫里头的大宦官,出入南北,无人敢惹。
虞幼窈哪儿来的底气,说要开镖行?
虞幼窈淡淡道:“走镖时挂上谢府的徽记,相当于疏通了水、陆大部分商道,至于靠山,幽王世子殷怀玺够不够?强大的关系,强大的靠山我都有,现下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人手问题,这个我已经有些眉目。”
周永禾心下巨震:“江湖人事讲究情、义、礼,俗话说盗亦有道,匪亦有义,有些名号的盗匪都有三不劫,一情不劫,二义不劫,三礼不劫,若真能借殷世子的名号行事,大部分匪盗都不会劫道,再有谢府在江湖上的人脉,渠道,这镖行倒也开得。”
他也算明白了,开镖行也不是虞大小姐随口一说,而是真的经过了深思熟虑。
只是他有些好奇。
幽州府叶寒渊,击登闻鼓,状告长兴侯,意欲为幽王平反一事,这一个月里,是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每一天午门都有人斩首示众,每一天都有犯官家眷,路过长安街,要被送去流放,京里头闹得人心惶惶。
世子殷怀玺一直住在宫里,皇上不仅派了太医院最好的御医替世子诊治,还广纳天下名医,为世子殷怀玺治病。
谁都知道,只等神机营押解长兴侯进京,幽王的冤案就能彻底平反。
且不说,幽王镇守幽州的功绩,在江湖上也是赫赫威名,受人尊崇,有的是江湖人士替殷世子开道,单凭着皇上对殷怀玺的看重,也没有不长眼的,敢劫到殷怀玺头上。
虞窈点头:“我成立镖行,是为了聚南、北、东、西之财,但是我手头上能用的人不多,可以信任的人,更是少之有少,如果我派你去管理镖行,你能做到吗?”
一旦镖行成了规模,走通了南北东西商道,将来就是天下乱了,掌握了一批武力值不弱,又黑、白通吃的镖师,物资,以及人身安全也都有了保障,这将会成为她立身乱世最大的资本。
所以,镖行只是掩人耳目。
她干的是招兵买马。
她有足够多的钱,手中也有足够多的产业,镖行不押旁人的物资,只押送她自己的物资,赚南、北、东、西的差价,也是暴利。
考虑周永禾,除了手头上实在没有得用的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周永禾够聪明,人情世故方面也是厉害,手段也不差,更别说他学识不低,适合委以重任。
“这……”周永禾起先有些犹豫。
首先,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让他去管理一帮身怀绝技的武功镖师,能不能服众都是一个问题。
但紧接着,他想到了为了供他读书惨死的父亲;
想到自己叫人毁了面,前途尽毁;
想到了家里因为没了顶梁柱,母亲在周庄里遭受了多少嘲笑,辛苦;
想到了弟弟妹妹们受了多少欺负……
“……”
他没有资格去怨恨任何人,因为他自己不够强。
而现在,就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摆在眼前,要拒绝吗?
他也知道,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这一次,以后他在虞幼窈面前,永远失去了可堪重任的机会了。
要放弃吗?
周永禾你饱读诗书,真的甘心永远只做一个庄子上的小管事吗?
心思电转间,周永禾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他弯腰,拱手便是一礼:“定不负东家所托。”
果然是个聪明人,虞幼窈笑了:“镖行的事你先操持着,我是官家女,不宜接触这些江湖人事,过两日,我使些银子,弄一个谢府旁支子弟的户籍,以后你们在外,便用我这个身份行事,镖行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你也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
周永禾点头:“好,我回头先整个人策案,回头再找你商议。”
虞幼窈点头:“如此便好。”
镖行的事有了决断,也算是了她心中一个大石,后续办立,兴许还要面临种种困难,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她最不缺的就是钱,有钱和关系开道,背后还有幽王世子,兴许以后就是幽王的撑腰,哪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想要赚大钱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可以用利的一切资本。
而她最大的资本,就是谢府。
还有,表哥呢!
虞幼窈眼儿转了转,吩咐春晓:“将我昨儿做的药枇杷膏拿过来。”
当虞幼窈拿了枇杷膏去青蕖院找表哥的时候,周令怀在书房里写书法,写得还是被长安吐槽了无数次“鬼都不认识的”的行草。
见虞幼窈在门外探头探脑,周令怀笔下微顿,笔尖上那股“笔未至,气已吞”的气势一滞,就彻底散去了。
这写了大半的行草书,终是一鼓作气,却气而竭,一念尽毁。
周令怀将笔扔进了笔洗里,抬眸,见虞幼窈磨磨蹭蹭在门口,也不进来:“怎么有时间过来寻我?账本都看完了?”
这阵子,虞幼窈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一门心思钻进了账本里头。
除了每日需要学习的课业外,剩余的时间全扑在账本上,甚至有时候,连吃饭都捧着厚厚的账本。
连青蕖院也没来几次。
每回见她,手里不是捧着账本在看,就是手里捧着账本,问他账目上不懂的问题。
虞幼窈拎着裙儿进了屋里:“之前不是说了,要给表哥做枇杷膏吃吗?我特地抽空做好了,就给表哥送来了。”
周令怀也不说话,就定定地看着她。
虞幼窈被看得心虚,眼神儿闪得慌,连忙到了桌子旁,倒了一热水,打开装了枇杷膏的瓷盒,蜜黄的枇杷膏,宛如蜂蜜膏脂。
第389章 胆儿也肥(求月票)
轻挑了一勺子枇杷膏化进了水里,虞幼窈捧着枇杷水,讨好地凑到表哥跟前儿,献宝似的:“枇杷膏里放了峰蜜有些甜,但化进了水里,味道应该清淡爽口,春秋季易养肺,宣肺,多喝枇杷蜜水对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