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盏宫灯,殷怀玺也是挖空了心思,直到不能再好了。
  就这,还说不是送给喜爱的姑娘。
  啧啧啧,他可算是明白了,不光女人会口是心非。
  男人若是口是心非,绝对不是人。
  殷怀玺轻扯了下嘴角,宫灯不难做,却难在时间太赶了。
  因为初学,他花了一些时间练习,直到彻底掌握了制灯技法之后,这才真正动了手。
  光是宫灯上纸敷的《采莲图》,便花费许多时间。
  小姑娘应是十分喜欢。
  热闹过后,战士们抬头望月,不禁想起了家人。
  “我想我娘……”
  “俺也想……”
  “我也是……”
  “……”
  年仅十来岁,刚参加不久的小战士们,看着天上玉盘当空,想着今儿是中秋节,又想起从前在家里时,不管家里有多穷,每到了中秋节,总要准备月饼,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团圆饭。
  老战士们拍了拍身边小战士的肩膀:“谁不想家呢?等山东的战事平定了,回到家里何日不是中秋?”


第456章 大恩大德
  他们这些老战士,也是这样熬过来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告诉这些小战士,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会埋骨他乡,永远也没有机会与家人团聚了。
  有个小战士哽咽着问:“我能活到战事平定的那一日吗?”
  营地里倏然一静——
  寂静的夜色里,只有一簇簇地篝火发出辟里啪啦地声响。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回答。
  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一天,也许这一别,就是与家人天人永隔。
  营地里响起了小声呜咽声。
  “会的,我会带你们活着回去与家人团聚。”沉默悲凉的气氛里,倏然响起了清冽又淡薄的声音,与皎月银辉相呼应,如月一般清冷。
  战士们抬起头朝声源处看去——
  殷主将坐在轮椅上,月华溶溶,落了他一身的霜白皎色,当真是日是月入怀,他一身黑袍,在篝火的映照下,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殷怀玺!
  一个年仅十五岁残腿,病弱的少年,此时正用坚定不移的口吻,对他们说:“我会带你们活着回去与家人团聚!”
  有一个老战士泪洒当场。
  他们打了几十年的仗,跟过无数的大小将领,只知道战场上刀箭无眼,朝不保夕,所有人关心的,只有这场仗能不能打赢,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死活。
  老战士突然大喊道:“殷主将,我们相信你。”
  “我们相信你……”
  “相信你……”
  “……”
  他们相信的不是殷主将这个人,而是那个在人月团聚的夜里,告诉他们,我会带你们回去与家人团聚的人。
  这一觉,虞幼窈睡得甚为安心。
  第二天醒来,她第一眼就看向了床头边上的宫灯,灯火已经熄了,上面的《采莲图》生动别致,十分好看。
  表哥亲手做的宫灯真好看!
  春晓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好奇地问:“小姐,这盏宫灯瞧着十分别致,怎么以前没见过?”
  虞幼窈也没瞒着,语气里难免透了炫耀:“表哥送我的中秋礼物,我昨儿才收到,听说是表哥亲手做的。”
  “表少爷可真有心,便是远在幽州,也还能记得给小姐送中秋礼物。”春晓也没怀疑什么,表少爷虽然去了幽州,但是托驿站给小姐送些东西,也实属寻常。
  这一句话,可算说到虞幼窈心坎里去了。
  虞幼窈这边才用完了早膳,夏桃就过来禀报,老夫人请来为秋姨娘把脉的郎中,已经进了府。
  这是家里的头等大事,虞幼窈连忙带着夏桃一起去了雨秋院。
  秋姨娘靠在床榻上,瘦白细弱的手腕,从天青色的帷帐里伸出来,有丫鬟拿了一块薄如蝉翼的丝帕,轻覆在她的手腕上。
  郎中也是府里用惯的,不紧不慢地为秋姨娘把脉。
  虞老夫人坐在房里,手里不停地捻着佛珠,便是知道许嬷嬷的判断不会出错,心里难免也有紧张。
  半晌过后,郎中收回了手。
  虞老夫人已经耐不住,出声询问:“大夫,怎么样了?”
  郎中:“老夫人大喜,秋姨娘确实怀胎两月有余,胎像也是十分安稳,好好养着,是定能为府里添丁进口。”
  虞老夫人脸上透了喜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郎中摇了摇头:“秋姨娘身体不错,倒也不必刻意进补,平常多吃些温补的膳食即可,要特别注意,一些活血寒凉的东西万不可入了口。”
  虞老夫人心里安稳了,连忙拿了赏银,让柳嬷嬷将郎中送出了门。
  丫鬟拢起了帷帐,秋姨娘要起身给虞老夫人请安。
  虞老夫人连忙阻止:“快躺下,好好躺着,你怀胎不满三个月,这胎轻得很,可得多注意些。”
  秋姨娘也没勉强:“妾身谢老夫人体恤。”
  虞老夫人脸上透了笑意:“咱们家已经许久没得这样大好的喜事,你是功臣,且安心养着身子,好好安胎。”
  虞幼窈也笑道:“祖母别光顾着高兴,秋姨娘身子重,身边是不是要再添几个人伺候着,妥当起见,是不是还要挑个知事的嬷嬷过来,贴身照料秋姨娘的生活起居?雨秋院这边,也是仔细检查一道,以免一些不好的东西冲了胎气……”
  可把虞老夫人说得一愣一愣地。
  虞老夫人也都是过来人,哪儿不懂这些?她意外的是,这话是打孙女儿口里说出来的。
  想来是昨儿一得知秋姨娘怀了胎,就问了府里知事的嬷嬷,该怎样来办这事。
  秋姨娘突然从床上起来,不由分说就跪到了虞幼窈面前。
  虞幼窈连忙伸手就要去拉她,却又担心没个轻重,又把手收了回来:“这是做什么,你都是双身子的人了,可不行动不动就跪,快起来。”
  话说完了,见秋姨娘还没起身,虞幼窈看向了祖母。
  最在意家子嗣的虞老夫人,反倒坐着没开腔。
  秋姨知道自己赌对了:“妾打小的时侯操劳了身子,寒了体质,深受老夫人大恩,和大老爷怜爱,多年来却始终未能为大老爷开枝散叶,妾心中深感惭愧,”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对虞幼窈磕了一个头,“是大小姐请了大夫,为妾诊脉,每日以药膳替妾调理身子,妾才有了今天,大小姐对妾的大恩大德,妾铭记于心。”
  操劳身子,寒了体质,这都是面上的话,却是杨淑婉管着她们的肚子,不让她们生。
  从前,她们晚上伺候了老爷,第二天一早,李嬷嬷就会端一碗补汤过来,给她们补身子,盯着她们把补汤喝完了才走。
  补汤确实是好东西,只是里头加了一些寒凉活血之物。
  久而久之体质也就寒了。
  虞幼窈表情淡淡地:“母亲身体病重,一直在静心居里休养,往后你谨记着本份,好好伺候父亲,为家里添丁进口,就是对咱们家最好的回报,你起来吧!”
  秋姨娘无疑是个聪明人。
  做通房的时侯,谨记着与祖母的主仆情份,安份守己,连杨氏都顾忌她从前伺候过老夫人,不敢对她怎么样,以免落了老夫人的面子。


第457章 祸害三代人
  抬了姨娘之后,更是第一时间过来,向祖母表忠心,见她如此懂事,祖母少不得也要给几分体面。
  如此一来,杨氏就更不敢拿她怎么样,府里上下也要高看她几分。
  怀了胎之后,也是迫不及待向她“表恩德”,表示自己就算怀了胎,也会安份守己。
  因为这个孩子能不能顺利生下来,不在老夫人,也不在虞宗正。
  而在于她!
  秋姨娘松了一口气,让丫鬟从地上扶起来:“妾,谨记大小姐教悔。”
  虞老夫人面色缓和了些:“雨秋院这边的事,我一会儿就让柳嬷嬷亲自过来安排,你仔细养着身子罢!”
  秋姨娘柔声应下了。
  虞幼窈就扶着祖母出了雨秋院。
  虞老夫人偏头瞧了虞幼窈:“你觉得秋姨娘怎么样?”
  秋姨娘怀了胎之后,虞幼窈就猜到了祖母会问这个问题。
  也没正面回答,只道:“母亲病重,想来今后是没法再出面管家了,家里的事我虽然能代劳,可官面上的往来,却不是我能凑上去的,得需要长辈出面才妥当。”
  虞老夫人微微一叹:“杨氏住进了静心居,我就与你父亲商量过了,打算再给他纳一个家世和教养都不错的贵妾,可是你爹他,”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也是一脸无奈:“他虽然品性有瑕,但是对杨氏也是很有担当,爱重和信任半分不少,也是因为杨氏,受了不小的打击,一时也不愿再纳新人。”
  不管是杨氏当年的算计和欺骗,还是谢氏的死,以及对虞善思的纵容,对老大来说都是过不去的坎。
  老大在杨氏身上栽得彻底,却是凉了心。
  再加之,窈窈管家之后,家里也是井井有条,处处妥当,老大是担心又娶了个能搅家的,将家里头又折腾乱了。
  虞幼窈有些意外:“祖母就没劝父亲?”
  虞老夫人点头:“劝了,你父亲没松口,我估摸着,要多给他一些时间,等他想通了才行。”
  长辈的事,虞幼窈也不好多说。
  虞老夫人:“家里的事有你操持着,外头的事你也掺合不进去,我原也觉得为难,没成想秋姨娘竟然怀了身子,能为虞府添丁进口,倒也可堪一用。”
  这段时侯,家里头里里外外都是孙女儿在操持,老夫人心疼孙女儿,秋姨娘若能搭把手,许多事就不需要孙女儿出面,肯定是要轻省大半。
  虞幼窈颔首,没说旁的。
  虞老夫人皱了一下眉:“我仔细想过了,秋姨娘身份低了些,但家世清白,祖上也出过一个进士,也不算辱没了咱们家,主母病重,家里头的事总该有人出面才行,只要不失了礼数,外头也不会小瞧了咱们。”
  贵妾和妾都是妾,也就面上好看一些,其实没多大区别。
  京里头就有不少人家,因为各种原因正妻不能休弃,却又不好去外头走动,只能重新纳个体面一些的贵妾,代行主母之责。
  若是宠妾灭妻,抬举妾室,这就叫人瞧不起了。
  但像虞府这般,却是特别情况。
  杨氏身患恶疾,又是罪臣之女,是可以休妻另娶的。
  但老大顾念着夫妻情份,也算得上有情有义,外人不会因这种事小瞧了虞府,反而还会赞虞府家风。
  到了外头凡事都有姚氏照应着,倒也不担心什么了。
  长辈之间的事,虞幼窈不会掺合:“祖母看着安排。”
  让一个妾在外头走动,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叫人心里不痛快。
  虞老夫人想想都觉得糟心:“至少要等思哥儿年岁大了,娶个得体的媳妇儿回家,这个家才能名言正顺着来,都说娶坏一门亲,祸害三代人,瞧瞧这都什么事……”
  祸害了老大,让老大亏了德行,还故意养坏了虞清宁,大好的伶俐乖孙,生生成了眼皮子浅,又心气高的蠢人。
  甚至连自己的亲儿子也祸害了,也亏得虞善思年岁小,严厉管教了几个月,性儿是掰过来了。
  只是,从前的课业却是白学了,启蒙也要从头教起,已经落后了同龄孩子一大截。
  除非虞善思像窈窈这样天资过人,还勤学上进,半年的学习成果,能赶上旁人三五年。
  可她瞧着虞善思虽然有些资质,却也不算上乘。
  大约也是随了老大。
  若不能趁这两年,赶紧将底子打一打,将来也撑不起大房的门庭了。
  思及至此,虞老夫人对杨氏心中更恨了。
  莲湖里的莲蓬熟了,下人们采收了不少,打算晒莲子,莲心也收集了许多,虞幼窈就打算再一些莲心茶。
  莲心茶虽苦,但祖母却很喜欢。
  便在这时,青袖过来了:“大小姐,宋世子过来了,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麝药香丸救了宋明昭的命,宋老夫人和镇国侯夫人登门道谢,还送了谢礼,这代表了镇国侯府的立场。
  宋明昭养好了身体后,亲自上门道谢也是理所当然。
  虞幼窈身上只穿了常服,自然不好见客,便回房重新换了一身,这才与青袖一起去了安寿堂。
  见虞幼窈过来,虞老夫人连忙出声:“窈窈,快过来见一见宋世子。”
  害了一场病,宋明昭清瘦了许多,眉骨突显出来,无端给人一种锋利感,应是大病初愈,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穿了青色直缀,上头绣了竹叶纹,明暗交织,衬得他清隽无比,浑身上下都透了一股世家子弟的清俊贵气。
  虞幼窈垂下了眼睛,上前见礼:“让宋世子久侯了。”
  虞大小姐一身黄绿色的衣裙,向他走来,令宋明昭恍惚了一瞬,这才搁下了茶杯,起身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