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了,他颤巍着苍老的身子起身。
这一句话,是在提醒一些人,已经死到临头了。
不想死,也该去死了。
夏言生一边抖索着身子往门外走,一边叹:“人老啰,到底比不上年轻人厉害,一张字条,就在决定朝臣生死,操控朝中大局,这哪里是恶狼,分明是一条,”他深吸了一口气,慢悠悠地吁出来:“恶龙!”
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又轻又沉。
场中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皆是心惊胆颤。
夏言生又道了一句:“等着看吧,好戏才刚刚开场。”
幽王一案,内阁有人参与进去了。
为免波及到己身,内阁一些重臣,肯定会联同其他朝臣们百般阻挠。
皇帝未必能拧得过朝臣们的大腿。
为了彻底为幽王洗清冤屈,殷怀玺借了他一把刀,清除宁远侯其下一干党羽,但这是一把双刃刀。
伤了宁远侯,也伤了他。
只可惜,他活了大半辈子,竟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入了殷怀玺的算计之内。
如虞宗慎所说,最好的猎人,往往都是以猎物的形像,进入猎人的眼中,谁又能想到,一个年仅十五六岁,残病的少年,竟然是手握屠刀的真正猎人。
既已入局,便只能甘作棋子。
只希望,他能熬到致仕的那一天,而不是晚节不保。
大周朝风起云涌,朝堂上下也是暗潮汹涌。
九月底,山东再传捷报——
殷主将生擒李其广,不少与李其广联合的氏族投降倒戈。
殷主将联合当地的朝官,清理李其广其下一干叛党,及氏族在山东留下的一应积弊,并主持山东各府战后开仓振粮,善后百姓的相关事宜。
从李其广发动叛乱,到殷怀玺活捉李其广——
令大周头疼了几百年的山东,殷怀玺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
消息传进了京兆,皇帝龙心大悦:“好、好、好,好一个殷怀玺,当不愧为我天家子孙,颇有高祖遗风矣。”
一句“高宗遗风”,令朝堂上下一干朝臣,更是胆颤心惊。
夏言生揣磨圣意,老神在在地坐在椅子上:“幽王父俩皆是忠君节烈之辈,为我大周朝肝脑涂地,立下不世之功,确实有高祖遗风。”
既有高祖遗风,又怎能无端身染污名,夏言生只淡淡一句话,就表明了支持皇上,严审幽王一案,还幽王清白名声。
满朝上下无人敢跳出来反驳。
皇帝的意思十分明显,殷怀玺有高祖遗风,重用也是必然,幽王殿下自是不能有恶名在身。
夏言生此言无非是顺着皇帝的心意在说。
君臣俩你一言,我一言,已经决定了一干权臣的生死。
皇帝笑了,看着夏言生,意味深长道:“既然如此,幽王一案,就有劳夏阁老多【费心】一些。”
他将【费心】二字,咬重了一个音,里头渗了一丝阴冷。
第473章 报周之心(求月票)
但凡不是个傻子也该明白了,皇上对这一案的重视,且容不得半分疏忽,否则就是忤逆皇上,是要杀头的重罪。
夏言生瞌下眼目:“老臣自当尽力。”
大势已定!
朝堂上却静得落针可闻。
虞宗慎瞧了身边,已然面如死灰的老臣,撩了衣摆跪在地上:“皇上英明。”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跪到地上,高呼:“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消息传到了宫外——
闲云先生正在与湖山先生对弈。
黑白棋子棋盘交锋,无端却透了杀机暗藏。
湖山先生轻抚了长须,定定地看着棋局:“这一局棋,倒是精妙得很,黑白棋子明暗掩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却是环环相扣,杀机暗藏,布下此局之人,却也藏身局中,以己为棋,推动了棋局的变化。”
闲云先生抬眸看他:“这局棋是我方才布下,你为何如此肯定,我不是布局之人?”
湖山先生白了他一眼:“世人皆称你我“云山圣贤”,与古往圣贤相比,我们也不过多读了几本书,拾了前人牙慧,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得已窥之,他们眼中的世间,如何敢以圣贤自居?你我相交数十载,我还能不知道你?”
言下之意,我们俩半斤八两,我没这个本事,你当然也没有。
闲云先生微微一叹:“所言是极!”
湖山先生又看向了棋局,指着上头一颗白子:“这是乾元一子,天为乾,元为首,这一局棋以罗天作棋盘,以天子作棋,目下棋子,皆作坤臣,我们不敢以“圣贤”自居,但布下此棋局之人,却足以称“圣”,你觉得呢?”
闲云先生点头:“然,这一局棋,只是布局者棋盘上的冰山一角,老夫惭愧,也只堪破了此冰山一角,正应了如今朝堂。”
湖山先生恍然惊讶,又不觉得惊讶:“最厉害的猎手,往往是以猎物出现在人前,殷怀玺以山东一战作棋盘,以己身为局,引当今皇上、夏阁老入局作棋,殷怀玺不称圣人,天下何敢以圣人自居?”
怕是当今皇上,也是他目下之尘。
当今朝局,尽在殷怀玺掌控之下,皇上被他玩弄在鼓掌之内,却恍惚未觉,依然在为他摇旗呐喊,名誉地位拱手相送。
湖山先生深以为然:“此前,我曾与殷怀玺一晤,聊过山东局势,他并未提及如何平山东之患,我也不曾问询,只因殷怀玺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就算是没有把握的事,他也能创造有把握的胜机,这才是此人最可怕之处。”
湖山先生并不了解殷怀玺,但是自殷怀玺进京之后,也是多有关注:“你所言是极,纵观山东一战的局势,殷怀玺将“智计”二字彰显得淋漓尽致。”
他话锋微顿——
“与山东各地官员连横,破氏族联合,奠基了这一战的格局;”
“策反氏族对抗李其广,是削弱其势;”
“杀叶家主,是为攻心立威之举,振朝廷之士气,灭李其广之威风,氏族人心溃散,活捉李其广顺理成章;”
“擒贼先擒王,李其广一捉,李其广其下一干叛贼,君龙无首,自作一盘散沙。”
闲云先生深以为然:“每一道计谋都是一针见血,毫无拖泥带水之象,而且算计精准玄妙,毫无偏差错漏之象,形成了环环相扣,缺一而不可的局面,最终达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胜果。”
“殷怀玺此局的算计,远不止如此,”湖山先生望向棋盘,突然拿了一枚白子,搁于棋盘北面一角:“你这里,应是缺了一枚棋子!”
闲云先生定眼一瞧,这一枚棋子与棋盘同气连枝,又形成了另一股势:“举长矢兮射天狼,此子有报周之心。”
湖山先下敛目自忖。
闲云先生此句,出自屈原《东君》,只是诗中的东君日神,伟大,灿烈,慷慨无私。
闲云先生口中的殷怀玺却未必如此。
闲云先生以此暗喻殷怀玺,大约也是希望殷怀玺也能如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举长箭射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操天弓以防灾祸降人间,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酒向大地,赐于与人间。
山东大局已定,殷怀玺之名遍传天下。
时隔一个多月,虞幼窈也终于收到了表哥的传信。
她没急着去打开殷三送来的信,先从樟木盒子里取了八月底,表哥寄给她的那封信,信笺上淡淡的麝香,混着笔墨书香,却是雅致得很。
信上只有一行字:“十万将士,以命相托吾一身,自以肝胆相筹。”
此后一个月,她再也没有收到表哥的传信。
虞幼窈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信,轻笑:“肝胆两相照,恩义两昆仑,以最小的损失,解决了山东之乱象,那些因为战事而不能回家,与家人们团聚的将士,终于可以了回家。”
表哥从来没将李其广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李其广尚不如手底下一兵一卒来得重要,他苦心筹谋,也不过是为了以最小的损伤,带更多将士回家,与家人团聚。
而他,也做到了。
闲云先生说表哥是在世修罗,可她却觉得表哥是东君:“暾将出兮东方。”
东方即将升起黎明的太阳。
虞幼窈拆开了殷三刚送上的信:“十月下旬必归,安好,勿念!”
短短的十个字,让虞幼窈大喜过望。
抱着信纸兀自开心了一会儿,她这才问:“快给我讲一讲,表哥是如何请君入瓮,不费一兵一卒,活捉了李其广。”
殷三解释道:“少主策反了以冷府为首的一干氏族之后,李其广疑神疑鬼,怀疑氏族里还有朝廷的奸细,本就没有多少信任,勉强以利益维持的氏族关系,已经是名存实亡。”
“叶家主的死,无疑是敲山震虎,氏族骇破了胆儿,有不少氏族退出了氏族联合,李其广自知不可力敌,明里假意与朝廷周旋了半个月,推了身边其余的一干氏族出去挡刀。”
第474章 冰冻三尺
“暗地里,李其广却意图转移朝廷的视线,策划潜逃,少主得了消息之后,就将计就计,把消息透露给了氏族,两方起了内讧,最后让少主一网打尽。”
虞幼窈撇了嘴儿,就知道从殷三嘴里听不出什么精彩纷呈,起伏宕荡的故事。
话是这么一个过程。
可其中的运筹帷幄,哪儿是三言两语就说完的。
不过,既然山东这么轻易就解决了,表哥大约半个月左右就能班师回朝,虞幼窈也就不纠结这些了。
铺了纸,蘸了墨,就给表哥回信了。
一个多月没给表哥写信,虞幼窈絮絮叨叨写了二十多页,如从前一样,大多都是府里的琐碎小事。
比如,今年恩科状元,取了寒门士子。
殿试的文章流传之后,虞幼窈也看了。
这位寒门状元,确实极有才华,通篇“治藩论”,以道教斋醮(同“叫”)仪式时,献给神明的章表奏文,简称青词为结。
用极其华丽的词藻,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以仁治,而藩王当俯首称臣。
藩王治民,当讼天子之仁德,拥兵而不能自重。
藩王治理封地,应讼天子之仁治之功,以免藩地只知藩王之统治,而不知天子之仁德……
其中表达了一个重点,藩王圈地为王,藩地百姓在藩王治下,自然不知天子之功德。
点出了治藩先治人,民心向了天子,就没藩王什么事了。
确实是言之有物,行为却颇为空洞,还不如虞善德的文章。
虞幼窈分明看出了,这篇文章以道家青词为结,字行间谀辞邀宠,分明是想走词臣一道,平步青云。
而他却是马屁拍到了马屁上,让皇上看了一个龙心大悦,尽展了才华,便是没显出“才干”,也被皇上钦点了状元。
虞幼窈又提了虞府一榜四进士,轰动了天下。
古有一门四进士,同门而不同榜,被传为佳话,像虞府今次般一榜四进士,是极少见的。
虞幼窈猜测,这大约与“忠烈公”有关。
“忠烈公”重工、农、商,有不少相关著书传世,虞氏世代承祖宗遗烈,先志,将“烈忠公”的著书当成了《四书五经》来研读。
今次科举,不少自诩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弟,皆因“治藩”二字削了胆气,行文难免畏首畏尾,不见水平。
而大周朝自高祖皇帝起,就推崇“忠烈公”在前朝时的政举,也是极重视工、农、商,无论从哪一点出发,皆能与“治藩”对得上。
在世家子弟科举失利之际,虞氏族里的表现就尤为突出。
加之虞氏人才凋零,文章虽无治国之经要,却也言之有物,颇为实干,加之国库空虚,工、农、商是丰盈国库之根本。
皇上也有心重用虞氏,扶持虞氏为己用,这才对虞氏族格外看重。
虞幼窈提了虞善德馆选庶吉士,入了翰林院一事。
还提了家里办了大宴,男女各三十五桌,险些摆不下,好在家里都有准备,不然就丢了脸。
说到这里,就忍不住向表哥抱怨,办宴太辛苦了,家里人少更是分身乏术,一人当成十个人使,还好有许嬷嬷帮忙……
还写了秋姨娘怀稳了胎,现在也能帮着理一理事。
絮絮叨叨写了不少,就准备提一提宋明昭上门的事,思来想去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宋明昭与她有什么干系?
干嘛要特别在意!
(青词:明代有“青词宰相”之说,因嘉靖皇帝沉迷道教,内阁里能成功上位的臣子,大部分都写得一手极好的青词阿谀圣上。)
待写完了信,虞幼窈甩了甩胳膊,又仔细看了一遍,红丝砚发墨柔润,写出来的字儿就是好看。
虞幼窈将写好的信,分装了两个信封,又取了一些灵露、药露、灵犀虫液,以及前几天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