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可能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第671章 倭患
  殷七硬着头皮道:“少主没事,此次交易双方都很重视,并未起【任何】冲突,”对战一事,是双方约定好的,这应该不算是冲突:“北狄是大部族,但部族里还有支族,支族之间为了抢夺资源,也时常争斗,北狄遭了旱,物资严重缺乏,支族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哈蒙这才迫切地与少主达成交易合作,缓解北狄内部矛盾内耗,同时也要借机拉拢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话只是为了解释,此次交易势在必行,不会出什么意外,也好让表小姐放心,以免大小姐问东问西,他顶不住,暴露了主少身受重伤的事。
  却误打误闯,让虞幼窈以为哈蒙之所以受伤,与北狄内部各支族的矛盾有关,也放心了许多了。
  虞幼窈给表哥回了信,信中的内容也延续了一惯的喋喋不休,絮絮叨叨。
  先提了这段时间,朝野内外发生的事。
  又提了家中一些琐碎的事。
  最后说了许多关心的话。
  这一晃,就到了八月!
  虞宗正去浙江赈灾也近了三个月,在这期间,因为水患,浙江暴发了三次小范围的暴乱,都被叶寒渊镇压了。
  后面,因泉州谢府和虞幼窈主动协助朝廷赈济灾民,起到了带头作用,全国各地许多仁商,也都出钱出力,又有叶寒渊稳定浙江大局,浙江的灾情暂时稳定下来。
  只不过,浙江暴乱造成了不少死伤,就连虞宗正也受到了波及,被暴民砍了一刀。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八月初六,京里再次传来浙江急报,倭寇大举进攻台州,叶寒渊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歼倭两千余人。
  与此同时,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联合当地水匪,先后攻陷了宁德等地。
  这还没完,广东一带的倭寇,进犯了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东南沿海一带倭患四起。
  倭寇所到之处,宛如蝗虫过境,杀光、烧光、抢光,就连襁褓之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家破人亡的惨剧,在东南沿海一带血腥上演。
  消息传进了京里,皇上勃然大怒,当朝下了圣谕,怒斥直浙总督纵倭成患,不堪重用,勒令停职查办。
  并擢升叶寒渊为兵部左侍郎,兼直浙总督,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并令其追击倭寇,剿灭匪患。
  叶寒渊从一个四品参将,直接荣升一品大员。
  就在这时,夏阁老在早朝议事的时候,突然晕倒。
  醒来之后,就直言自己年迈,不堪朝事,想要辞官回乡。
  皇上收下了夏阁老的请辞折子,却没有恩准夏阁老回乡,让夏阁老留在京城颐养一段,等身体养好一些再说。
  虞宗慎正式接任首辅。
  配合浙江大势赈济灾民,剿倭灭匪。
  浙江一片乱象,但因为叶寒渊,局面暂时还能控制。
  但谁都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叶寒渊的擢升,也直接撕开了“浙氏家族”的冰山一角。
  夏阁老的倒台,让“浙氏家族”失去了保护伞。
  浙江的清流们,预感到“浙氏家族”倒台的时机到了,也不再隐忍,联合河道监察御史、吏部左侍郎兼都察十三道监察御史,并巡按御史虞宗正,兵部左侍郎兼直浙总督叶寒渊四方势力,清查河道贪墨,军晌额亏空,兼并百姓土地等上百罪状。
  河道监察御史主查河道贪墨,又有尚方宝剑在手,但凡与河道有牵连的官员,杀的杀,收押的收押,无一幸免。
  虞宗正更是权力滔天,代天子巡察,考察吏治,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什么都能查,能管。
  有了羽林卫的手段,就没有查不清的人,也没有找不出来的脏银,是一查一个准,一抄一个底。
  一通清查下来,便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家中也能搜出十几万两的雪花银,简直震惊了朝堂。
  这段时间,虞老夫人的精神越发不好了:“浙江彻底乱了。”
  虞幼窈轻声道:“二叔继任了首辅,朝廷全力配合赈灾,治吏、剿倭灭匪,浙江的乱局迟早会稳下来,您别胡思乱想。”
  她心知,这话也只是自欺欺人。
  事实上,要乱的何止是浙江?
  而是整个大周。
  有叶寒渊坐镇浙江,浙江的乱局迟早会稳定下来,却不是现在。
  而是,要等到大周朝彻底乱了之后,表哥要利用浙江拢络人心,一开始就将东南沿海一带掌控在手。
  只是,近来祖母精神越发衰弱,御医、大夫频繁登门,却查不出大的病症,只让放宽心,仔细养着。
  祖母的情况不容乐观,朝中的许多事,到了祖母耳里,都打了折扣。
  虞老夫人脸色蜡黄地靠在迎枕上:“你父亲去浙江赈灾也有三个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浙江的灾情稳定下来了,巡按御史就该还朝向皇上复命,就是大功一件,拖得越久,浙江的事越多,大好的功绩,就要大打折扣。
  虞幼窈道:“浙江灾情初平,眼下正在闹倭患,父亲是文官,却是插不上手,估摸着近期就该回来了。”
  眼看就要到中秋节了,再继续耽搁,他这个巡按御史,就不好向朝廷交代。
  虞老夫人蹙了眉,也不提这糟心的人:“浙江闹了水患,还起了暴乱,如今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成祸,直接捅破了大周半边天,夏阁老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
  说到这儿,她气息一弱,就直喘气。
  柳嬷嬷连忙递了一杯茶给虞幼窈,虞幼窈伸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喂祖母喝了几口。
  虞老夫人平复了一些,继续道:“我听说,夏阁老就是浙江温州人士,早些年的时候,家乡里的老乡给他造了好几座功碑,”说到这儿,连眉稍都透了讽刺:“想来温州遭了大灾,他晚节不保,连功碑也保不住。”
  虞幼窈深以为然,夏言生的首辅,是倾轧了内阁里,那些真正有才干的纯臣才得来的。
  他的一些政绩,都是倾轧同僚,从同僚那里抢功,除了替皇上捞钱,满足皇上的私囊之外,其实并无太大功绩。


第672章 病危
  虞老夫人神色恹恹,就问:“听说,南方有人带头,扦插了一种从海外来的根块,叫什么番、番……”
  虞幼窈笑道:“是番薯。”
  “对、对,就是番薯,听说耐旱耐脊,随便往地里扦插就能活,而且发藤快,叶、茎、根都能食用,这个时节无论种什么都晚了,只有番薯,就算不出果子,发藤多,叶也能吃,”说到这儿,她脸上就露了笑容:“似乎听你提过这个。”
  虞幼窈点头:“我觉得这东西不挑土,产量也不错,就试种了,没想到试种成功了,庄上有经验的老农说,这东西早种早收,晚种晚收,能种到六七月份,只不过端午节前后最好,晚了时候,就要减产的,早前我还做了番薯点心,拿给祖母尝过了,祖母也说,这是好东西,管饱。”
  这段时间,虞老夫人忘性大,近处的事,总是记不住,反倒对从前的事,历历在目,只要精神一些,就拉着孙女儿的手,唠叨个不停,仿佛要将一辈子的话说完似的。
  叫虞幼窈一提,虞老夫人果然就想到了这一出:“软、糯、香、甜的那种根块,”她瞪了眼睛,笑得见牙不见眼:“是个好东西,晚种也没关系,只要有收成,百姓们就有了活头,好、好,好!”
  这一激动,就又有些喘不上气。
  虞幼窈连忙帮着祖母顺气,
  到了六七月,原先扦插的番藤,也发了藤,管事带人掐了藤,发给百姓们种,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就这样在浙江传开了,端午节后扦插的番薯多,番藤也多,没想到竟然在浙江广泛种植开了。
  当然,也不乏有叶寒渊从中推动。
  过了一会儿,虞老夫人缓过神来,脸色却变得灰败:“令、令怀什么时候回来?”
  “最迟九月就回来了。”虞幼窈心中酸涩,祖母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问几次表哥什么时候回来了。
  虞老夫人倏然握住孙女儿的手,将孙女儿的手掐得青白一片,也没察觉到:“你给令怀写信,让他、他马上回来,不要耽搁,一定要、要马上回来。”
  虞幼窈眼眶一红,险些当场崩溃。
  昨儿祖母,也是这样拉着她的手,让她给表哥写信,让表哥回来,反反复复地交代。
  她深吸了一口气,哑着声音安抚道:“好,祖母别担心,我一会儿回去就给表哥写信,让表哥马上回来。”
  虞老夫人松了一手,还有些不放心:“现在就回去给令、令怀写信,让他回来。”
  虞幼窈喉咙一哽,只好点头:“好,我马上回去给祖母写信,祖母别担心,表哥很快就回来了。”
  虞老夫人点点头,终于放心的阖上了眼睛。
  虞幼窈吓了一跳,抖着手轻探到祖母的鼻息间。
  这时,虞老夫人又突然睁开了眼睛:“我差点忘记了,我库房里还有许多值钱的东西,一会儿让柳嬷嬷理个单子,清点好了,送去你屋里。”
  虞幼窈喉咙干涩,强忍着泪意点头。
  事实上,这段时间祖母经常昏睡,睡醒了,就要找她,喋喋叨叨地交代许多事。
  库房里许多东西,早就搬到了窕玉院。
  虞老夫人安心了,又睡了过去。
  虞幼窈帮祖母掖好了被子,快步走出了房间,眼泪顿时潸然而下,她用帕子捂着嘴,无声地流泪。
  她知道,祖母的日子到了。
  祖母早年丧夫,一个孀妇独自拉扯了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庶女,亏狠了身子,后来听说母亲去世之后,祖母大病了一场之后,身体就彻底垮了。
  无关病症,只是时间到了。
  这段时间,她已经住进了安寿堂,在安寿堂里侍疾,二婶娘也每日过来,但呆不了多久,祖母就开始赶人了。
  二婶娘也不勉强。
  祖母怜惜虞兼葭身子骨弱,不让虞兼葭侍疾,虞兼葭也怕自己给家里添乱,也是每日过来陪一祖母。
  虞清宁看过了祖母一回,虞幼窈就勒令不允她再进安寿堂。
  整个虞府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虞幼窈刚回到房里,只来得及喝一口热水,夏桃就过来禀报:“小姐,静心居里的杨大夫人,不好了。”
  虞幼窈忡怔良久,半晌才问:“可有请大夫看过?”
  夏桃点头:“请了,这几日,每日都请了大夫上门,大夫只说要吃人参养着些,让家里做好准备。”
  说白了,就是吃人参吊命,熬着日子,能熬几日是几日。
  熬了三年,杨氏也终于要熬到头了,虞幼窈很平静:“去取一支百年人参过来,这段时间忙着照料祖母,许久没去看过她了。”
  夏桃连忙应是。
  虞幼窈让春晓准备了笔墨,给谢府写了一封信,只交代了虞府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以及祖母的身体情况。
  看似什么也没写,但谢府看到了这封信,就会明白她的心思。
  不一会儿,夏桃取了人参,去而复返。
  虞幼窈站起身,轻理了衣裳:“去静心居。”
  一路从安寿堂,到静心居!
  虞宗正权势滔天,虞府也该是一片兴盛景象,可祖母病重,杨氏病危,她却有一种日薄西山的萧条。
  一切权名利地位,如露亦如电,不过梦幻泡影,转瞬即失。
  守门的婆子见大小姐过来了,连忙过来行礼:“大小姐好。”
  虞幼窈点点头:“我过来看看夫人。”
  婆子连忙从腰间取了钥匙,麻溜地开门。
  静心居还是老样子,狭小的院子里种了些花草,听说是虞兼葭亲自种得。
  说是多种些花草,对母亲的病情有好处。
  有没有好处,虞幼窈并不清楚,不过虞兼葭因此在府里,倒是得了不少孝名,甚至还传到了外头。
  虞幼窈进了屋里。
  这时,李嬷嬷端着吁盆,从内室里匆匆出来,见大小姐过来了,连吁盆也顾不得倒,连忙先行礼:“大小姐好。”
  一股酸臭的味道,一下冲进了鼻里头,直冲得虞幼窈脸色一白,除些当场作呕了,却还是隐了下来。
  夏桃皱了眉:“快将吁盆清理干净,小姐这几日在老夫人屋里侍疾,日夜也睡不安稳,身体有些不适,受不了这味道。”


第673章 诛心
  “是、是、是,老奴冒冒失失,冲撞了大小姐。”李嬷嬷哪敢耽搁,连忙端了吁盆走开了,心里却想着夏桃的话。
  大夫人名义上还是继母,继母生病了,大小姐不说侍疾,也不能嫌弃。
  方才大小姐冷不防就被大夫人呕吐秽物冲撞了,这也没什么,金娇玉贵长大的姐儿们,哪个受得了这个?
  夏桃姑娘却口口声声说,大小姐在老夫人跟前侍疾,身子不适,生怕旁人误会大小姐嫌弃继母,落人口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