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19章 旧事重提
  临走前,他瞧了虞幼窈一眼。
  小姑娘坐在舅母身边,乖巧了低着头,露了一截儿玉颈,似是感受到他的目光,她下意识抬头。
  两人的目光,猝不及防地撞在一起。
  殷怀玺不由一怔,只觉得这一眼,仿佛天雷勾动了地火,仿佛有火光迸出,令他心跳一急,微微一敛目,这才出了屋子。
  虞幼窈也愣了一下,殷怀玺临走前不经意的一眼,透了灼灼之色,她仿佛吃了一口酸涩的青梅果一样,热意冲到了脸上。
  屋里静了一瞬间。
  谢老太太这才瞧向了虞幼窈:“你这个表哥可不可信?”
  虞幼窈低敛了眉目,乖巧道:“我与表哥向来亲近,感情也要比家里他兄长,弟妹要亲厚许多。”
  一个表兄,竟比府里的手足还要更亲近?
  这样亲厚的关系,显然是虞老夫人纵容,甚至是刻意为之。
  王氏蹙了眉,就问起了周令怀的事。
  虞幼窈知道他们不放心殷怀玺,将外祖母和大舅母带去了窕玉院,将她从前练字的笔墨,拿出来一张一张地给她们瞧。
  满满的一箱子,每一张都记录了她长进。
  又取了她学过的课业书本,有《四书五经》,各种史书,经论,厚厚一摞书,每一本上面一字一句的注解,全是殷怀玺花了时间,精力,心血写下来的。
  还取了韶虞琴。
  桃花冻章印。
  各种画作。
  雕刻。
  ……
  事实胜于雄辩,周令怀到底虞幼窈好不好,从这点点滴滴之中,已经表露无疑了,便是亲兄长也多有不如。
  “你们,”谢老太太表情有些复杂,总觉得周令怀对外孙女儿的态度有些不对,不太像普通的表兄妹关系:“你们一直都是这么亲近?”
  到底是外男,虞老夫人就这么干眼瞧着,纵容了?
  虞幼窈颔首:“祖母让我与表哥多学一学,说表哥本领大,学到就是赚到,将来是要受用的。”
  这话倒是实在,谢老太太也不好多说了。
  孙女儿和表哥一起长进了,如果她是虞老夫人,只怕也会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明面上礼数没有差错,怕也不会拘了去。
  反正礼数那都是做给外人瞧的。
  哪家都是关了门过日子。
  谢府在京里头置办了宅院,只留在府里用了午膳,就走了。
  虞幼窈重新回了孝堂。
  接下来几天,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家过来祭拜,虞幼窈和虞善言,带了家中的弟妹披麻戴孝,男女各一边,跪在祖母的灵前,有客人过来祭拜,若是男客便有虞善言,带着家中的幼弟,起身见礼、送客、再跪回灵前。
  若是女客,便由虞幼窈这边见礼。
  几天下来,虞幼窈连腰都要断了。
  一转眼,虞老夫人的头七就过了。
  谢府再次登门,找了族里的老叔公。
  谢老太太先发制人,拿出了当年虞老夫人亲手写下的保证书,上面还有虞氏族里几位族老们的签名。
  “柔嘉当年到底是怎么去的,你们虞府心知肚明。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柔嘉尸骨未寒,虞宗正连这百日夫妻恩义都等不得,也不顾忌姻亲情面,在柔嘉孝期,就迎新人进府,我们家都忍下来了。”
  此言一出,莫说虞宗正抬不起头,就连虞氏族里的族老们也都闹了没脸。
  谢柔嘉好端端的姑娘,嫁进虞府不过三四年光景,就去世了,不管怎么说,虞府已经理亏了。
  后来虞宗正在孝期续娶杨氏一事,还瞒了谢府。
  谢府虽然不能干涉虞宗正续娶,但谢柔嘉是原配嫡妻,续娶是先要问过亡妻家人,这才符合礼数。
  因此,当年这事闹得很大。
  原本谢府为了外孙女儿,忍下了谢柔嘉早亡一事,后来得知,虞宗正要在孝期续娶,直接逼上门来,要谢府给一个交代。
  续娶的事已经定下了,杨氏还没过门。
  谢老太爷抓了虞府这一错处,要将外孙女儿接回泉州。
  虞老夫人因为理亏,失了底气,只能求助族里。
  也是族里出面,与谢老太爷掰扯,谢府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又担心闹得太过分,孙女儿将来在府里、族里,里外不是人,无奈放弃了将虞幼窈接回泉州的打算,但也逼了虞老夫人,写了要善待虞幼窈的保证书。
  保证书里有明文,倘若虞府违背了,就让虞幼窈归母族。
  当时族里几位族老,都签了名。
  时隔十三年,谢府旧事重提。
  还是在老夫人的孝期,将老夫人当年写的保证书拿出来了。
  老族公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谢老太太提了女儿,当场痛哭:“任你们虞府薄情寡义,不讲情面,一个接一个的巴掌,打到我们家脸上,将我们家的颜面往地里踩,我们家也要忍耐,柔嘉已经去了,我们还要顾着柔嘉拼了命生下来女儿,不能让这孩子在家里,里外不是人,吃夹生饭……”
  老太太不顾脸面,当场就嚎啕大哭,哭得虞府,甚至是虞氏族里一干人都气虚了,到了嘴边辩驳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虞宗正顿时觉得,椅子上面凭白长了毛刺,一时间坐如针毡,连头也不敢抬了。
  倒不是他脾气好,而是谢老太太名义上还是他岳母,是长辈,长辈说话,没得他插嘴的份,再有就是,这话摊开了说,还是虞府没理。
  王氏也红了眼眶,哭道:“为了小窈窈,小姑子将名下三成的产业,都捐给了虞氏族里,二成的产业,捐给了虞府,每个季度,谢府的商船进京,各样的礼物,都是整马车,拉进你们府里的,逢年过节的节礼,更是从来没有卯过,谢府名下的渠道人脉,也是为虞府和虞氏族里行了方便,我们谢府掏心掏肺了对你们虞府,就是为了给小窈儿一个安身立命的之地。”
  这话都是实情。
  谢府每回送的礼,都是有礼单留存,这些天族里,已经帮着虞幼窈清理了老夫人的遗物,东西都摆在安寿堂里。
  宗长家的媳妇大太太连忙道:“亲家她祖母,您先别恼,你们心疼外孙女的心情,我们也能理解,我们有话好好说。”


第720章 归母族
  谢老太太低头抹着眼泪,并不买账。
  宗长太太面子过不去,士农工商,商最末流,谢柔嘉一个商户女能嫁入虞氏,给进士做嫡妻,那是祖上烧了高香,高攀了。
  诚然这其中,有谢氏攘助的情份在,可地位不同等,背景天差地别,虞氏就算禀着礼数,在面对谢府时,骨里头依然带了高高在上的优越和清高。
  到底是世族,叫一个商户落了脸面,叫人说得好像他们家占了谢府多大便宜,虞氏族人面色都不太好。
  宗长太太道:“这些年来,老夫人将窈窈疼得跟眼珠子似的,老大对这个女儿,也都十分器重。族里也不是白得了谢氏三成产业的捐赠,也补偿了不少字画,古董,珍本,是绝没有亏待过窈窈半分,现在怎么样,以后还是怎么样。”
  谢老太太寻了族里旧事重提,还不是担心虞老夫人去世了,虞氏会欺负了虞幼窈,想要一个保证吗?
  且不说,虞幼窈是嫡长女,族里本就十分看重,就单说她封了韶仪县主这一点,族里也不敢欺辱了去。
  谢老太太冷笑一声:“好听的话,谁不会说,”说到这儿,她目光凶狠地瞪向了虞宗正:“老夫人一病倒了,你们家就有人兴风作浪,想要污柔嘉名节,说柔嘉在泉州时,与她二叔子有染,意图混淆窈窈身世,这就是你们书香之家的家风?是你世家的作派,我真是领教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大太太脸色十分难看,之前她寻了柳嬷嬷说话,柳嬷嬷就提了这事。
  她一听就觉得荒谬。
  虞老夫人也是出身高门的嫡女,是受了教养的,若谢氏和二叔子在泉州就有染了,是绝不可能让老大娶了谢氏。
  分明是杨氏兴风作浪,故意挑拨离间。
  老夫人让柳嬷嬷向族里交代这事,就是希望族里出面,免得将来再生事端,到时候就真是祸家,乱家了。
  原是打算等老夫人丧事办完了,再寻了虞宗正好好说道说道。
  哪成想,谢府竟然也知道了。
  谢宗正瞧向了虞幼窈,不用想也知道,谢府会知道这事,定是这个女儿不懂事,在谢府跟前嚼弄了。
  心里也有些失望了,连忙道:“这只是一个误会……”
  “是不是误会我不管,只要有这回事,就成了,”谢老太太冷笑着,打断了他的话:“你也别瞧小窈儿,事关母亲的名节,说到天上去,也合该由我们谢府出面,窈窈若是不提这事,那才是大不孝,将来若是因此事生了事端,她又以何颜面,面对母亲在天之灵?”
  虞宗正顿时说不出话来了,女儿都是娘家教养的,名节上出了问题,都是由娘家出面,这也是合情合理。
  谢老太太陡然拔高了音量:“我倒要问问你们,我们家好端端的女儿,到了你们家里,落了一个红颜薄命的下场,死了还不能安稳,这就是你们书香世家的作派?!”
  虞氏族里一众人,当场闹了没脸。
  谢氏嫁进虞府,为虞宗正产下嫡长女,于族里有功,这没有半点证据的事,就是泼脏水,污蔑。
  虞氏也是世族,这种事不管怎么说,丢脸的都是虞氏,难怪谢府今儿气势汹汹,老夫人头七一过,就闹腾起来。
  谢老太爷重重地将杯子,搁到桌子上:“废话也别说了,虞宗正对死去的妻子,毫无敬重,对原配留下的女儿,也无喜爱,但凡他顾念了其中一样,就不该生出这样的怀疑,这让我们如何能相信,你们将来会善待窈窈?虞老夫人去世了,她当年写下来的保证书,由谁来保证?”
  他话锋一顿,锐的利目光一一掠过虞氏在场的所有人。
  “是虞宗正?还是由你们虞氏族里?”
  老族公闭口不言,倒不是他不想开口,而是开不了口。
  关乎谢氏的名节,这是虞宗正做得不地道。
  虞幼窈的身世险些被混淆,这也是虞府的错处。
  好险杨氏被休了,这事是遮掩了。
  但凡露一点风声,往小了说,谢氏的名节尽毁,虞幼窈名声尽毁,谢府鱼死网破,虞府脸面要不要了?
  老大和老二的前程要不要了?
  往大了说,及族里也要名誉扫地!
  但是,眼下没有露出风声,造成不堪的后果,就不代表它没有发生过,也不代表,谢府不会计较。
  果然是,娶妻要娶贤。
  虞宗正当年娶了杨氏,还真是祸害不浅。
  见虞氏族里一个个都不表态,谢老太爷也硬气:“我此次进京,一是为了取柔嘉灵位归谢府,二是为了让谢氏女归母族一事。”
  老族公蹙了眉,不得不开口:“这事不合规矩,谢氏一非休妇,二非和离之妇,嫁进虞府后,孝悌长辈,有功家、族,是贤妻良妇,哪有无缘无故灵位归娘家的?”
  “这事错在宗正,道歉也好,给柔嘉的牌位磕头认错也罢,写保证也好,该我们做得,我们定不推辞,是定要让亲家满意的。”
  “府里的大姐儿,生母一非休妇,二非和离之妇,既嫡又长,父族尚在,就没有归母族道理,大姐儿长了年岁,归母族对她也是名声有损。”
  “我们家也不是不通情理,亲家若是稀罕外孙女儿,我们虞府也同意,让大姐儿每年去泉州小住几个月,以慰骨肉亲情,叙天伦之情。”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大姐儿祖母去世了,家里没得长辈操持,将来大姐儿的前程,虞府也不会擅作主张,都要过问了谢府再做打算。”
  这话已经很有诚意了。
  老族公也不想开这口,向谢府一个商户示弱。
  可虞氏已经彻底理亏了,谢府当年是顾着孙女儿年幼,谢氏临终前,对老夫人有也托付,这才消停了。
  可如今虞老夫人去世了,虞府又叫人拿了把柄,这才给了谢府适当的借口。
  虞幼窈又长了年岁,还封了县主,谢府再闹起来,就没了从前的顾忌,到时候谢府是光脚不怕穿鞋,虞氏却是丢不起脸。


第721章 撕破脸
  不得不说虞氏每一句话,都挠到了谢府的痒处。
  若没有虞老夫人临终遗言,虞氏只要不放人,谢府顾忌小窈儿的名声、前程,最终还是要因为老族公这几句话而妥协。
  姜还是老得辣。
  自从进了屋之后,都是谢府在闹腾,老族公倒闭口不言,可一开口,就直切重点,令人难受反驳。
  谢府若是再闹腾,那就是谢府得寸进尺,不知好歹。
  谢府有理也成了没理。
  错得就成了谢府。
  谢老太爷一口回绝了:“这事没得商量,不然我们就一条一条地掰扯一下,柔嘉当年是怎么死的?虞宗正为什么急巴巴地迎了杨氏过门?府上的三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