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怀玺这人惯常打蛇上棍,分明是长了一副乖戾狡诈的心性,却惯会在长辈跟前讨好卖乖,脸皮也是真厚。
  她突然觉得好笑,恍惚想到了,殷怀玺似乎是元月的生辰,也只比虞幼窈大五岁,今年也刚满十九,还未及冠。
  老帽山比较陡峭,马车行了一段路,实在太过颠簸,殷怀玺直接命人停了马车,掀了车帘,果真见虞幼窈轻蹙着眉,脸色不大好。
  他直接伸了手:“后面的路不好走,我带你骑马。”
  虞幼窈陡然想到了,撤离泉州那一晚,殷十带着她策马飞奔的画面,当时她坐在马前,凛烈的寒风刺面而来,她眼前一片模糊,耳边尽是呼啸的寒风,呼吸间,尽是倒灌进口鼻里的寒意,马儿扬蹄砸落,哒哒的声音,像是重重地砸在她心里,令她心惊肉跳。
  她有些害怕,却还是将手递给了殷怀玺。
  殷怀玺拉着她,跳下了马车。
  脚落到了实地,虞幼窈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满目的青翠环碧间映入眼中,令人心旷神怡,脸上不觉就透了笑容。
  为了方便出游,虞幼窈今儿穿了一身,略带了胡服款式的衣裙,对襟窄袖短衣,考虑到初春,山上风大,又搭了一件杏色的半臂袖衣,下身搭了碧绿的宽幅折褶裙子,裙子前后左右开叉,露出了脚下一双短口的羊毡翘头小靴子,靴口里所了绸裤。
  大周朝不行胡服,但无论哪朝哪代,女子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胡服与汉服相结合,揉杂出了另一种大方秀俊的美,完美融合了汉人女子,柔中带刚的坚贞美好。
  殷怀玺陡然将她抱起,虞幼窈吓了一跳,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坐到了马背上。
  马儿打了一个响鼻,在原地打圈儿,吓得虞幼窈赶忙,抓紧了马鞍,颤着声音:“十九哥我怕……”
  殷怀玺蹲身,抬起虞幼窈的脚,放进了马蹬里:“用力踩着马蹬,就能稳住了身形,不会从马背上跌下来。”
  虞幼窈连忙照做了,脚上踩踏了实物,顿时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身体依然在摇晃,可心里却踏实了许多。
  殷怀玺翻身上马,坐到了马背后面,一手握着缰绳,一边揽着虞幼窈的小腰,极自然地将她圈在怀里:“放松一些,背不要绷得那么直,身体略向前倾,着力于双腿。”
  男人透了笑意的声音,就在耳边,不似从前淡冽,却含了一缕清润,仿佛春江水暖,缱绻而清朗。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的呼吸就在耳边,说话的时候,声音伴着似有若无的湿温热,撩动了她耳边的碎发,似若若无的痒意,透着细微的酥麻,令她有些颤栗,心慌。
  虞幼窈下意识就顺从了殷怀玺的话,身体略前微微一倾,稍稍躲开了令人心慌意乱的亲昵。
  但她,还来不及松一口气!
  随即,殷怀玺宽阔的胸膛,就追了上来,壁垒一般地坚实、森严,贴覆在她单薄的后背,揽在腰间的手臂,倏然收紧,就将她细瘦的身子,将她严丝密缝地扣在怀里。
  虞幼窈有些不自在。
  殷怀玺的声音,立时在耳畔响起:“别乱动。”
  声音罕见地,透了一丝强硬,虞幼窈心中一慌,也不敢再乱动了,殷怀玺用力踩了马蹬,马儿仰头,嘶鸣了一声,“哒哒哒”沿着山道上山。
  春晓打算跟上去。
  殷十却上前一步,伸手将她挡住:“前面山势陡峭,马车走不多远,就无法通行,老帽山西面有一处峡谷,春晓姑娘带人从南面绕道去峡谷,先行安置,届时殿下会带郡主过去小憩。”
  春晓有些为难:“小姐身边……”
  殷十道:“殿下会照顾郡主。”
  春晓无语,她当然知道,表少、殿下会好好照顾小姐,但孤男寡女的,难免有些不妥,出门的时候,老太太特意让小姐,多带了一些人在身边,临走时还将她叫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要时刻跟在小姐身边,不能离开太远了。
  可这还没有上山呢,殿下就将小姐“拐”上了马,先跑了,丫鬟、妈妈、婆子十几个人,也只能干瞪眼。
  春晓等了一会儿,见上山的马儿渐行渐远,小姐也没有旁的吩咐,只好听从了殷十的安排。
  马儿走得很慢,沿着一条天然的石板、石条的小径,拾阶而上。
  虞幼窈很快就适应了马背上的颠簸,放松了心情,欣赏着周围的景致,或千奇百状的奇石,或一簇山花烂漫,或一株老树古松……
  薄薄地衣裳,挡不住早春瑟瑟地寒意,越往高处,寒意愈浓,虞幼窈下意识靠进了殷怀玺的怀里,后背坚实温暖的胸膛,连身上的寒意也一并驱散。
  又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山势平坦开阔之处,虞幼窈如履云端,极山远眺,看到了远处山峦葱郁起伏,流泉飞瀑,气势磅礴,有一条河流,宛如一条银带,环山绕谷,飘落西去,有一种星河倒映。
  殷怀玺道:“那是复州河,连城有一部分适合耕种的耕地,都集中在那一带,百姓们多以耕种为,周边有自然生长了大片的柞树林,你名下的一百万亩山林都在那一带,包括莲镇、复镇在内,附近有十余多个乡镇,可以安置灾民。”
  连镇和复镇算是比较大了,一个镇可抵寻常一个小县。
  虞幼窈蹙了一下眉:“连城拢共有多少人口?”
  殷怀玺道:“辽东一带多战乱,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连城耕地少,粮产不足,居住人口则更少一些,大约二百万人众。”
  确实是地广人稀,虞幼窈又问:“复州河一带十余个城镇加起来有多少人呢?一下收这么多流民,会不会对当地造成一定的负担?”


第811章 牵手
  倒不是虞幼窈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是这段时间,又有不少流民涌向了连城,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流民人数还要激增。
  连城耕地少,粮食产量也有限,养蚕能换粮换钱,却也要保证当地产粮,是否能养活这么多人,各地粮食都是供不应求,关键还要自给自足。
  殷怀玺:“连城辖下有三个县级镇,庄河、复镇、莲镇,连城的蚕业都集中在庄河,复镇和莲镇以耕种为主,还有一个海岛县,岛上居民以渔业为生,连城有很大一部分海产,都是出自那里,单以地域大小,以及当地物资划分情况,农工发展情况来看,安置二十万流民绰绰有余了。”
  这样看来连城的发展潜力确实很大,虞幼窈心中一松:“连城耕地少,农业受地域所限没办法大力发展,就要以蚕业、海产为主,但民以食为天,至少要保证当地的产粮能够自给自足。”
  殷怀玺也知道她的顾虑,解释道:“养蚕是精细繁琐的活儿,也不是人人都擅长,到时候也会安排一些人开荒种番薯,也会安排一些力气大的人,去海岛县上打渔为生,饶是如此,还是养蚕的人居多,过度养蚕会破坏山林环境,你今后要多注意,林木规划养护。”
  殷怀玺心中有成算,虞幼窈也没再多问:“可能头两年因为没有耕地,又是背井离乡,没有别的活路,会有大批人养蚕过活。”
  “最多一两年,流民们在连城扎根了,就可以尝试寻摸别的活路,一些真正掌握了养蚕技术,并从中获利的人,会继续养,一些只能靠养蚕勉强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的人,就会放弃养蚕,另谋出路。”
  而且,大户人家的庄子上,都有专门规划养护山林的护林人,会定期巡山、伐木、植树、养树、造林,以保证庄子上林木能可持续发展,年份好的木料,一直都十分紧缺,如此也能避免主家受到损失。
  殷怀玺点头:“也好,种田产粮才是头等大事,多一个人开荒,就多一个人产粮,番薯贱活,就是在荒地也能种活,多种几年番薯,开荒的地也能养活了。”
  他决定接纳更多流民,并非士绅们的钱粮,而是番薯。
  番薯能活命,还能养荒地。
  种两三年,辽东一带的农业就发展起来了。
  虞幼窈又想到辽东一带,还有十余个县区要开劈蚕场,虽然有了连城的先例,后面的事就好办了,却还是关心地问了情况。
  殷怀玺脱了外袍铺在平坦的地上,拉着虞幼窈坐下:“各地的蚕场已经派人去开劈了,其中以丹东的规模最大,大头留给你,及军中丹东的将士、当地的散户、外来商贾,剩下的才允许士绅沾手。”
  散户势弱,斗不过士绅。
  外来商户财力雄厚,但因为是外乡人,人生地不熟,会受到当地士绅的排挤和肘掣。
  引进外来商户的目的,是为了分化士绅利益,散户和外来商贾,分则各为其利,合则能制衡当地士绅。
  二方互相牵制。
  虞幼窈就成了制衡的关键,一旦有哪一方,损害了当地的利益,虞幼窈可以另联合一方,轻易对付另一方。
  虞幼窈一下就明白了其中关键:“因为旱情波及甚广,大周朝很多地区都发生了暴乱,商人蒙受损失,自朝廷颁发了国策之后,就有不少商人都涌入了辽东,势必会对当地士绅,造成一定的冲击,士绅们的利益分化成了必然,削弱了士族对当地影响力,进一步削弱了士绅的势力。”
  朝廷的国策,明显是在针对士绅,这让各地的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加之北境在殷怀玺的镇守下,还维持着太平景象,给商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北境大肆收容流民,人多同样也代表了生产力,对商业发展有利。
  她这才认识到,国策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也明白了,为什么外祖父会刻意提点她这一点,因为老辣的商人,早在提点她时,就已经预知了,这一国策会对整个北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力,也清楚一个国策,就能让殷怀玺在北境,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单刀直入,一击中矢。
  同时!
  虞幼窈激动道:“外来商贾身后代表的是更广阔的人脉、渠道、物资,就相当于,将外面的资源引进了辽东,辽东一带就不会在士绅的把持之下,进入内耗情况,进而发展成盘剥百姓,这对北境的发展十分有利。”
  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将为北境,创造了良好的发展优势。
  殷怀玺笑了:正是如此。”
  虞幼窈轻叹一声:“外祖父,可真厉害啊!”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外祖父没提这些,也是心存了磨练她的意思,等国策的事办成了,她就能明白,一件事这背后一连串的利益效应,是开拓了她的眼界和胸襟。
  殷怀玺深以为然。
  身为一个商人,谢老爷子比谁都清楚,北境士绅之间的水有多深,对士绅之间那点事,再明白不过了。
  也清楚,解决士绅不论是利诱威逼都不管用。
  官有官途,商有商道,盗亦有盗,勾连了士与绅的,始终还是利益,左不过一个商字。
  解铃还须系铃人!
  经商上面的事儿,还是应该由商来解决。
  朝廷颁发了国策,虽然能暂时压制士绅,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国策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了其他商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下山的路太陡峭,虞幼窈不敢坐马。
  “山路不好走,我牵着你。”殷怀玺小指,轻轻勾了一下她的手指,见虞幼窈没有躲开,他顿时胆儿肥了,连忙将虞幼窈的手握在手里。
  虞幼窈面颊一红,忍不住低下头悄悄瞧了几眼,两人交握在一起的双手,小声道了一声:“好。”
  手是没少握过,却从来没有这样明目张胆地握,感觉完全不同,殷怀玺耳根有些发红,却故作镇定道:“上山容易下山难,我是担心你不小心摔着了。”


第812章 我背你
  一边说着,殷怀玺又悄悄握紧了她的手,柔若无骨柔荑,宛如膏脂一般绵软细润,总担心一个没握紧,就要从手上滑开。
  他蹙了下眉,将手指塞进她的指间,与她十指相扣。
  虞幼窈低着头,眼睫止不住地轻颤,是花开却枝低时,那欲盖弥彰的娇羞。
  也不知道,是不是虞幼窈的手太软,握在手里紧了不行,松了一不行,轻了不行,重了更不行,让殷怀玺的心,也跟着一起,软得一塌糊涂,人也有些紧张,下意识就绷直了背脊,清了清嗓子:“你的手太软滑了,不握紧一点,会呃……”
  仿佛一下被人掐住了脖子,声音嘎然而止,白玉般抽搐了一下,猛然涨得通红。
  山风缱绻地拂过山林,树梢掀起了细细地绿浪,发出沙沙地声响。
  殷怀玺下意识看了虞幼窈。
  她低着头,从侧边瞧去,眼睫又长又卷,“扑棱”“扑棱”地乱颤,仿佛有一只蝴蝶停驻在眼上。
  殷怀玺这才注意到,她耳朵红得要滴血了。
  “咳!”他用力咳嗽了一声,眉眼有些无辜,眼神却有些飘忽,大约也没想到,解释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