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各执一词,白府因售卖次等药材,嫌疑虽大; 但是却缺乏有力的物证; 证明济民堂“抓错药”。
  双方在堂上的口供,经由刑事房堂审速录之后; 对照之前数次审问的供词,几份供词经过对照之后,基本一致,并不存在错漏; 差异等漏洞后; 当众宣读。
  双方当堂画押。
  叶枭慈做了陈词:“双方各执一词,就目前看来,济民堂存在抓错药,或因出售次等药材; 牛黄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而导致刘大根致死。”
  这一推断,引起了百姓们的激烈响应。
  百姓们为什么会认定,刘大根是白家夫妻害死的?
  还不是因为济民堂出售次等药材?不能保障药材质量?
  叶枭慈道:“相关人等; 皆已审问清楚,接下来也该出具衙门,连日来对此案进行调查,取证之后,得到的相关物证。”
  随着他话音方落,便有包括孙伯在内的七位郎中,其中还有两位来自幽军的军医,被请进了堂中。
  有衙役将印有代表衙门重要物证封条的盒子; 送到了堂上。
  叶枭慈道:“这是从济民堂内; 取得的牛黄,经由衙门证实; 此牛黄与张氏早前抓药时; 济民堂里的牛黄属同一批。”
  州府衙门还拿出了,济民堂内牛黄的进货单、进货数量; 及案发期间; 济民堂里牛黄的消耗药单等等。
  这一切都表明了; 牛黄确实是刘大根抓药时那一批。
  接下来; 叶枭慈就道:“各位都是襄平城内救死扶伤,颇负盛名的郎中; 便有劳各位仔细检查一下,济民堂内的牛黄; 是否存在因质量不过关,会导致用药者死致。”
  几位郎中颇有善名,大多百姓们对他们并不陌生,由他们在公堂上,公开检验牛黄,才能令百姓们更加信服。
  几位郎中纷纷取了少量的牛黄,当场检验。
  大约一刻钟的时候,包括虞幼窈在内的,在场所有人; 都看出来了,有几位郎中面带异色; 堂中的气氛,更是紧张到了极点。
  见此情形,衙门门口的百姓们; 更是众说纷纭:
  “济民堂的牛黄肯定有问题……”
  “刘大根就是白家害死的……”
  “一定要严惩凶手,为刘大根报……”
  也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声:“对;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不能放过杀人凶手,严惩白家……”
  白家夫妻心里一“咯噔”,当即软倒到地上,求救的目光看向了,坐在堂中一言不发,自顾喝茶的虞幼窈。
  这一幕,被眼尖的百姓们瞧到了,更是变本加厉地大喊道:“严惩凶手,严惩白家……”
  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在场的百姓们也纷纷跟着一起叫嚣高喊:
  “严惩白家!”
  “严惩白家!”
  “严惩白家!”
  “……”
  叶枭慈也没急着阻止,直到老百姓们发泄了一会儿; 这才猛拍了一下惊堂木,高喊:“肃静!”
  场中再一次安静下来。
  叶枭慈主动询问:“请各位将各自检验的结果; 当堂广而告之; 诸位所言皆是呈堂供证,一字一句皆会堂审记录,作为明辩冤枉的供词,请各位谨而慎之。”
  孙伯首先说了检查结果,他先对牛黄功效、性状、以及产出做了一个介绍,让在场的老百姓都知道,牛黄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功效,能治什么病,有什么禁忌等,又提了牛黄稀少、难得,市面上多有仿之伪之。
  之后,他语出惊人:“济民堂出售的牛黄,乃仿之伪之,是一种西域出产的骆驼黄,因和牛黄类似,极易得,亦能相乱,足以假乱真,时有人不能分辩,并不具备药性。”
  此言一出,场中一片哗然。
  这无疑证实了,济民堂确实出售次等药材,但同时不具备药性,又为白府洗刷了刘大根之死的嫌疑。
  骆驼黄都不具备药性,那么刘大根服用牛黄致死,又是怎么回事?
  百姓们本能地不信。
  但接下来,六位郎中纷纷给出了,与孙伯一样的结论。
  白家夫妻逃过一劫,瘫倒在地上不可置信地看向了韶懿郡主,再一次为韶懿郡主的城府所震惊。
  他们都记得,张氏告状当天,衙门传唤张氏,要连夜审问张氏,韶懿郡主在得知,济民堂出售次等药材,当即让孙伯去检验济民堂的药材。
  有一瞬间,他们几乎要以为,韶懿郡主为了替白府脱罪,提前替换了济民堂里的牛黄。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张氏没有传唤到衙门之前,州府衙门首先是,从襄平县衙调取了,张氏去县衙鸣冤的案卷,在看到了案卷之事,得知事涉济民堂,当时就派兵,将济民堂戒严了。
  孙伯的一举一动,是在衙门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若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
  那么韶懿郡主很早就知道牛黄是假的,接下来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迷惑韩氏族,进一步让韩氏族泥足深陷,直到万劫不复。
  几位郎中当庭给出了牛黄的结论,刑事房记录了证词内容,当众宣读。
  几位郎中当堂画押。


第914章 无罪
  叶枭慈就牛黄一事,做了陈词之后:“现已审明,济民堂内现存的牛黄,是出自西域的骆驼黄,并不具备牛黄的一应效用,那么刘大根服用济民堂牛黄致死,就不成立。”
  场中又是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案子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反转。
  甚至还有人叫嚣着,官府和韶懿郡主同流合污,包庇白府。
  但这一番话空口无凭,比起州府衙门方才出具的各项人证、物证,实在太没有说服力,而且刘大根的案子,幽军也参与了,堂中的两位军医,已经说明白了一切。
  叶枭慈让大家肃静之后,又道:“济民堂内的牛黄有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济民堂出售次等药材也是实情,刘大根也确实是因,服用了从济民堂内抓的药导致身亡,也不能就此断定,济民堂和此案没有关系。”
  接下来,州府衙门又命人; 出示了张氏当初抓药的药方; 取来了从济民堂内查封的,有关药方上所用的药材; 并且公开出示了,济民堂里的货单,确认药材系同一批,命几位郎中进行检验; 是否因质量不过关; 而存在令人致死的因素?
  结果也不出所料。
  “药方上所用药材,皆为普通药材,不存在药方上用药不当等情况,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次等药材没有药效; 实则不然,次等药材不如上等的药材,但同样备具一定的药性; 只要善加利用,也是救命良药,经检验济民堂内的次等药材,是备具一这的疗效。”
  事已至此,百姓们彻底没话了。
  冷静下来后,刘大根的死与济民堂没有关系,百姓们对白府没那么仇视了,在发现次等药材; 也有一定的效果后; 他们对白府“利用次等药材,大赚不义之财”的愤怒; 也渐渐平复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北境药材价格偏高; 导致许多百姓吃不起药这是事实。
  案子到了这一步; 再一次陷入僵局。
  刑事房做了判词; 叶枭慈宣布:“……本期宣告; 原告张氏状告济民堂及背后东家,因抓药不当; 导致其丈夫刘大根死亡不成立,判济民堂及背后东家白府无罪。”
  白家夫妻喜极而泣; 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谢恩。
  张氏瘫倒在地上,一时间泪流满面。
  百姓们又有疑惑,刘大根显然是死于牛黄,既然济民堂的牛黄是假的,那么刘大根究竟是谁害死的?
  叶枭慈也道:“有关刘大根的死因,仍然存在众多疑点,本庭将继续调查取证,直至水落石出; 还刘大根一个公道,以正律法; 恳在场的诸位,积极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他话音方落,就见方才喜极而泣的白老爷牙一咬; 心一横:“启禀大人,小人有证据要提供,小人要状告西安韩府; 草菅人命,陷害白府。”
  此言一出,场中更是一片唏嘘。
  叶枭慈也知此事非同小可,顿时面色一变,厉声道:“你此言可有证据?若无证据,信口开河者,是以污蔑、诽谤,当以处以三十廷杖……”
  白老爷巍然不惧,拨高了声音道:“启禀大人,证据就在小民家中,大人可随时到小人家中取证。”
  叶枭慈立马派了衙役上前; 私下询问了证据所在之地; 然后命人去白府取证。
  这下,混迹在人群之中的一些士族眼线,察觉了不对劲,一个个都不淡定了。
  早前安排刘大根之死时; 也是确认了,济民堂内有牛黄,只要他们做得滴水不漏,案发之后,在衙门的配合,和“铁证”之下,做为出售次等药材的济民堂,也就百口莫辩了。
  万万没有想到,济民堂出售的牛黄居然是假的。
  明显就是,济民堂遭人冤枉陷害。
  白老爷还在慷慨激言:“韩氏族把持了,北境一带所有药材经营,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当年周厉王殿下,是怎么死的,相信在场的诸位,也是心知肚明。”
  提及了周厉王之死,场中之人无不心有戚戚。
  “士族为了谋取暴利,伙同当地药材商们,一起哄抬药价,以致于幽军战场受伤,无药可用,百姓生病了,吃不起药,白府固然出售次等药材,谋取不义之财,但济民堂也让穷困的老百姓,吃得起药,难道在场的各位,不是买不起,被士绅把持的药材经营,这才买了济民堂的药吗?”
  白老爷这一番话,生生将自己不义之举,扭转成了仁义,令在场不少人都不可置信。
  白老爷拍着自己的胸口说:“次等药材也分好赖,济民堂就在那里,白府不惧任何人的检验,确定以及肯定,药铺里所有出售的次等药材,都具备一定的药性,并没有拿那些假冒伪劣的药材,糊弄老百姓。”
  这一番话,是在公堂上,是在州府衙门,当着叶大人,以及在场诸多百姓的见证下说出来的,也显得格外有份量。
  百姓们有些动容了。
  在场确实有不少人,都用过济民堂的药材,能治病这也是事实。
  至于假牛黄一事,几位郎中也纷纷表示过,牛黄因珍贵稀少,与骆驼黄真假难辩,便是很多大药房,也经常中招,属于例外。
  官府方才也确实检验了,刘大根服用的药方上的十几味药,确实备具治疗效果,而百姓们平常用的药,也确实都是一些风寒小症,这几味药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就代表济民堂,确实还是有良心的。
  不得不说,白老爷做为一个商人,真正是深谱顾客的心理,一字一句没有避重就轻,显露出了一个商人,该有经营“担当”。
  白老爷接下来又道:“韶懿郡主要去龙凤寺上香,为灾民祈福,祈祷病疫不要降临,这打京里头来的贵人,谁不想瞻仰一下贵女风范?郡主待人温和大度,我太太是真受到郡主的点拨,在听了一位,来自宝宁寺六慧僧的慧济大师,讲了一篇《药师经》后,心有所悟,回来与我商量着,想要从懿向善。”


第915章 为郡主正名
  百姓们深以为然,韶懿郡主初来北境时,受到了北境所有人的欢呼,谁不想瞻仰一下贵女风采?
  当天就有不少百姓,跑到龙凤寺山下拜山,添香油。
  又想到,白府主动承认出售次等药材、降价、赠药、折扣,之后又冒着悠悠众口; 效仿谢府捐赠幽军和官府,也算与这话对上了。
  所以,白府不但和刘大根之死无关,而且韶懿郡主是真的引白府弃恶归正,从懿向善?!
  那么最近有关韶懿郡主的那些不利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刘大根的案子; 还没有经由衙门审理; 开棺定论,这些传言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百姓们都觉得有问题。
  甚至已经有聪明人,联想到了张氏公然拦截郡主的车驾,替夫鸣冤之后,韶懿郡主却抓了十几个人,去衙门告状,并且声称有人借着她圣善名声,恶意煽动,挑唆百姓,欲陷她不仁不义。
  随后衙门受理了此案,前些日子衙门已经张榜告示,确认此案属实。
  已经有人意识到此案背后,隐藏的猫腻。
  白老爷继续道:“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刘大根一案未经衙门审理,外头就有传言说; 刘大根是吃了济民堂的药致死,这个消息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是白府主动承认了出售次等药材,并且张榜告示,所售药材将永久降价开始的。”
  出售次等药材谋利,让白府的信誉一落千丈。
  那么刘大根被济民堂害死,就更有说服力。
  立马就有人反应过来了:“白府是辽东一带的大药商,白府得了韶懿郡主的支持,其名下药铺均永久降价,势必要冲击,整个辽东的药材经营。”
  “以白府在辽东药材商之间的影响力,并韶懿郡主圣善仁德的名声,辽东的药材商们,肯定会跟着一起降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