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非朝廷赐了婚,就不需要媒人。
  订亲需要有媒人从中说和,才能顺理成章,成亲更需要媒人出面保媒,这桩婚事才算明正言顺。
  隆郡老王妃保了媒,后头三书六礼,都会交由官媒出面。
  朝廷直接让隆郡老王妃过来保媒,就表示朝廷已经和殷怀玺通过气,虞幼窈红着脸儿:“婚姻大事,自古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事便也由长辈们做主。”
  隆郡老王妃笑容一深:“既如此,等我回了京里,就亲自走一趟虞府,见一见你父亲,把礼数给做足了,再请官媒准备三书六礼,保管不会委屈了你。”
  虞幼窈轻轻点头,她的婚事,由不得虞宗正做主,礼数上却越不过他去。
  隆郡老王妃没提婚期,是要先将三书六礼办妥了,北境战事没定,钦天监会挑几个黄道吉日,哪个日子适合办婚,就定哪个日子。
  隆郡老王妃也不含糊,还亲自去了一趟武穆王府,见了温管家:“周厉王夫妻仙去,皇上身为伯父,三书六礼上的礼数,应由伯父出面周全,但皇上贵为天子,一应礼数理该移交宗室代为筹办,我儿隆郡王,就托个大,接了这事,定将这礼数办得妥妥当当。”
  包括公主出嫁,皇子娶妃等一些,本该由皇上出面的礼数,都是交由宗室代办。
  温管家连忙道:“殿下早前来了书信,提及了与长郡主的亲事。”
  信中字字恳切,uu看书皆是对韶懿长郡主的溢美之词,口口声声长郡主人品贵重,爱慕长郡主才德品性,感念皇上和太后娘娘成人之美的恩德,直言此生,非长郡主不娶,又表达了前线战事胶着,脱不开身,对此深感遗憾,便恳请宗室尽心操办婚事,切不可怠慢了长郡主……
  除此之外,信中提了三书六礼的操办事宜,附上了三书六礼的礼单。
  人虽然不在,可婚事该怎么办,礼数该怎么周全最体面,也都钜细无遗,交代得清清楚楚。
  可见武穆王对韶懿长郡主十分看重。
  隆郡老王妃粗略看了礼单,拢共九张礼单,礼单丰厚不说,里头的讲究,那也是方方面面,毫无错漏。
  明眼人一瞧就知道,这礼单不是一天两天准备下来的,恐怕在太后娘娘赐婚开始,武穆王就开始在准备礼单了。
  最叫人惊讶的是,礼单上的一应礼物,都放在京里的武穆王府别苑里。
  可见武穆王早就在为婚事做准备。
  隆郡老王妃笑容不由一深:“长郡主是我大周第一贵女,亲事理应慎重了办,好叫武穆王放心。”
  保媒之事成了,隆郡老王妃启程归京。
  虞幼窈安排了人在路上精心照应,感激又不舍地送走了隆郡老王妃一行人。
  骊山公主则留在了襄平。
  虞幼窈也开始忙活防范雪灾的一应事宜。
  ------题外话------
  和编辑商量好了,这个月会完结,具体时间待定。。。


第1044章 拉达汗王
  雪灾的防范无非是粮食、保暖、伤寒药这几个方面。
  山陕地区的煤矿和炭窖产业十分繁荣,大周朝各地区的煤和炭,几乎都是从山陕地区供应,当地老百姓住窖洞,防风保暖强,安全性也高,加之北方地区冬天气侯严寒,老百姓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也有良好的耐寒抗逆,保暖这一方面,可以暂缓一些。
  粮食和伤寒药划重点。
  另外,关中地区接连旱了三四年,便是下了雪,旱情得到了缓解,可长久的干旱,导致土地沙化严重,与荒地无异,需要精心种植、伺弄,才能把土质养回来,这对第二年的春耕影响很大,毛叶苕子也要赶在十月里种上。
  若是等到温度急剧降低,种子也不能成活。
  虞幼窈心中有了计较,当即联合了谢、白二府,及辽东的世族、豪绅,开始筹备防范雪灾的物资。
  州府衙门也张榜了,有关雪灾防控的诸多事宜,并且定下了赈济灾民的一应举措,鼓励百姓捐助物资。
  同时,还下达文书,鼓励关中地区种植毛叶苕子。
  一来毛叶苕子可以越冬、养地,能为来年春耕做准备,提高收成;
  二来到了冬天,粮食缺乏之时,还可以食用。
  不是没有考虑到,倘若雪灾严重,毛叶苕子不能成活,但毛叶苕子耐寒性强,种子成本低,不怕浪费,也不需要花时间伺弄,就算不能活下来,冻死在地里,也能腐烂在地里肥地,怎么看都有利。
  张榜的同时,州府衙门的一应文书,也都下达了各县。
  官府有了动作之后,虞幼窈适时以捐助的名义,将筹备救灾物资交由官府处置,其中就有一批毛叶苕子的种子。
  消息一经传出,辽东又是一片哗然。
  辽东接连三年丰收,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许多,有了韶懿长郡主牵头,家家户户都自发到衙门组织的捐赠地点捐赠物资,或多或少,都是一份心意。
  消息传到了山陕地区,世族豪绅们也坐不住了。
  西安韩氏虽然倒台了,可因案件牵涉实在太广,至今仍没结案,陆陆续续牵连了不少世族豪绅。
  抄没了大批家财,物资全部充公做为军需,真金白银全部送进了户部,一车车雪花银,生生让大周朝抗住了,伐梁大军和幽军两支大军的花销用度。
  也让朝廷彻底盯上了山陕地区的大肥羊,哪儿舍得让西安韩氏的案子轻易结案?!
  这也彻底给那些世族豪绅们敲响了丧钟,让他彻底认清,世族大势已去,整个北境是武穆王的天下。
  尤其是,北狄大举入侵,朝廷下达了辅战文书,给了武穆王生杀大权,人人惶恐自危,捐钱出粮,筹集物资,更是不遗余力。
  一听说韶懿长郡主捐助了赈济雪灾的物资,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准备物资,安排雪灾救护,生怕落后于人。
  雪灾刚刚冒出了苗头,北境就展现出了莫大的凝聚力。
  体现了韶懿长郡主在北境的号召力。
  更表达了,武穆王对北境的掌控力。
  关中地区的消息,一一传进了虞幼窈耳里,虞幼窈细细分辨后,再派人明察、暗访,到了十一月中旬,大雪接连不停,雪灾如期而至。
  关中各个衙门,送来了第一批雪灾死亡名册。
  虞幼窈看到上面一个个鲜红的名字,都代表了一条条逝去的生命,心里很难受,可看到总计的人数时,又不禁松了一口气。
  辽东的那些世族、豪绅们,总算是做了一个人。
  岳嬷嬷道:“官府送去的赈灾物资,以粮食为主,番薯肯定是能管够,灾民吃饱了肚子,身体抵抗力增强,就能减少生病,省了药物的消耗,死亡也会降低。”
  赈灾粮食才是重中之重,只有粮食才能安定民心。
  虞幼窈深以为然,又问:“十月种下的毛叶苕子,情况怎么样?”
  岳嬷嬷道:“毛叶苕子虽然有良好的抗寒、抗逆性,但在极端天气下,发芽率大大降低,每亩成活不到五成,若是持续降温,还会冻死一批。”
  也亏小姐反应迅速,赶在十月种了苕子,当时山陕下雪的地区还在少数,气温也没有大幅度跌降,要是再晚一些,种子都不能发芽。
  “比预期要好很多。”虞幼窈露了笑容,连色也轻松了许多:“熬过了这个冬天,大家的日子,就有盼头了。”
  苕子只要能在地里成活,多多少少对土质,会有一定的改善,明年的收成也会提高一些。
  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月。
  前线传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北狄各个部族联合推选胡羌部的首领拉达为汗王,称“拉达汗”,拉达汗王统一草原部族,并率六十万北狄大军亲征狭裕关。
  这一年多来,北狄与大周屡次交战,却屡战屡败,北狄一直没有退兵,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之策,双方战事一直在胶着。
  这并不符合北狄悍勇好战的天性。
  虞幼窈心中早有不好的预感,“汗王”的诞生,正好证实了这一点。
  北狄是游猎民族,大大小小的部族不下二百多个,部族居无定所,在草原游荡迁移,又因狄人崇尚自由,以实力为尊,所以部族之间,通常各自为政,为了争夺资源,内斗也十分激烈。
  推选汗王一事,肯定早就在进行,但因为各部族之间争斗激烈,一直没有定论,内部意见不统一,前方的战事,就有些捉襟见肘。
  故这两年来,战事一直在胶着。
  殷怀玺时常袭击草原各个部族,也令北狄束手无策。
  如今汗王诞生,北狄卷土重来,誓要一洗前耻。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堂。
  幽军拢共也才五十万兵马,真正能上战场的,只有三十万左右,而北狄有六十万兵马,双方兵马悬殊实在太大,这仗要怎么打?
  举朝上下争论不休。
  甚至还有人,当堂提出要和北狄议和:“北狄不就是想要物资吗?辽东接连三年大丰收,想来也不缺物资,付出一点物资,把北狄安抚下来,待解决了梁贼,攘内再行安外……”


第1045章 大军压境
  当下就有不少人跟着一起附合。
  主战派气得破口大骂,将这一群人骂得狗血淋头。
  手里捧了一个暖炉的虞宗慎,听着满朝上下吵嚷一片,没一个正经主意,忍不住咳了几声,脸色倏地有些灰败:“好了,好了咳,咳咳不,咳不要吵了……”
  满朝上下充耳不闻。
  你指着我的鼻子骂,我喷你一脸唾沫,一片混乱。
  虞宗慎脸色一阵青白,有一种病入膏肓的死灰,他端起茶杯,猛地掷到地上,哗啦一声,碎片溅了一地。
  满朝上下,顿时噤若寒蝉。
  这候章汜。死寂一般的朝堂上,响起了虞宗慎断断断续续,隐忍的咳嗽声。
  半晌之后,虞宗慎哑着声音问:“我以为,这一仗到底要不要打,没必要争论,你们认为呢?”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透着一股子淡淡地慑人。
  朝臣们面面相觎,无人提出异议。
  “很好,”虞宗慎笑了,苍白的唇淡淡一扯,带着一丝病态的冷意:“看来大家没有异议,接下来举朝上下全力筹备军需送往北境。”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第二日,京里又传出虞宗慎大病不起,不能临朝的消息,一时间朝野上下,又是一阵人心浮动。
  朝廷是如何风起云涌,虞幼窈并不清楚,不管心中有多么不安,这场王见王的大战,始终还是来了。
  这一次,虞幼窈没有去前线军中。
  襄平城地处军镇的中心地带,坐镇襄平,可以保障连城、鞍山、丹东、奉天等物产较为丰富之地的物资,能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保障幽军的大后方。
  虽然,襄平城有叶州府坐镇,可她仍然不放心将五十万幽军的性命,交托于他们之手。
  狄人大军压境的第二天,虞幼窈以韶懿长郡主的身份坐镇武穆王府,召集了坐镇王府军师幕僚,与之共讨补给的诸多详情。
  自古以来,军队补给路线,都是军中最核心的机密,外人不得而知,更不容窥探,运送军需也是十分谨慎和隐秘之事,军需后方的调度、生产,更是重中之重。
  当下就受到了诸多质疑。
  虞幼窈并不在意,缓声道:“大军的食物补给,包括干馍、胡饼、面饼、番薯等,可以加一些酥酪,将酥酪切成糖块大小,随身携带,大军在战斗期间,因为饥饿缺乏体力,可以趁乱塞一块含在嘴里,随时补充体力的同时,也不影响战斗,我查阅了不少北狄的文献,狄人之所以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就跟这种随时补充体力的酥酪有关,听说一小块酥酪所补充体力,是一块干馍的数倍。”
  干馍却并不方便随时补充体力。
  酥酪可以。
  酥酪在战场上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虞幼窈命人端来了一盘酥酪,这种用鲜奶做成的酥酪,切成梅子大小,一口一个很方便,色泽蜡黄,透着淡淡奶香味,还带了一丝酸意。
  虞幼窈笑道:“你们试一试。”
  当下就有人按捺不住拿了一块含在嘴里,浓浓的奶香,在唇间化开,又夹杂着一丝酸意,中和了鲜奶的腥膻和腻味,味道十分独特。
  有一位军师身体比较虚,因为早膳未食,有点头晕气短,在吃了一块酥酪之后,当下就感觉出了好处。
  “粮食酒的成本太高,没办法在军中全面推广,马奶酒及羊奶酒的酿造不费粮食,酿造工艺也更简单一些,奶酒不仅可以御寒,还能补充体力,可以在军中推广起来。”
  强牺读牺。毛叶苕子的推广种植,
  也意味着畜牧业的高速发展。
  这两年,畜牧场的产奶量也渐渐增多,虞幼窈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成立工坊,钻研狄人的饮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汉人喜欢吃粥喝汤,对鲜奶并不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