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幼窈想到了儿时的好友,心中好一阵伤感。
也不知道何时能再见。
女学堂为整个北境带来了不小的震荡。
质疑的人多,支持的人更多。
不少世族豪绅,重视家中姐儿们的教养,请女先生也是常态,对创办女学堂并不排斥,对韶懿长郡主的先生叶应秋也十分推崇,希望家中的姐儿们,能得叶女儿生的教导,还公开发起资助。
北境民风本就彪悍,并不觉得女学堂离经叛道,反而认为韶懿长郡主为境做了这么多好事,办女学堂,肯定也是好事,支持就对了。
加之辽东一带,涌入了许多流民,识字和懂一技之长的,会得到优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人,认为读书,识字,才带来真正的实惠。
韶懿长郡主解决了粮食问题,鼓励养蚕,推广绿肥、沤肥法,提高作物产量,推行《饲牧志》,鼓励畜牧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家里渐渐有了余钱,也渐渐把心思放到,子女的教养上。
第1054章 大战已至
当然,主要还是女学堂的本质,也没有离经叛道,让女子明理明德知礼懂艺,也符合当下民情。
加之闲云先生和湖山先生摆明了支持的态度,一些酸儒学子也不说话了。
这一切,都在虞幼窈的预期之内,平民的意识思想,还有社会尊卑、阶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循徐渐进,慢慢进步,没有进步到一定的层次,强行去灌输,只会导致社会动乱,引发惨烈的后果,受苦的还是百姓。
知识才是第一生产力量。
有了知识,一切皆有可能。
与其是折腾一些有的没的,倒不如让他们多学一些知识、技术,来得更实惠。
士绅们资助的银钱,远远超出了预算。
也大大超出了预期。
虞幼窈思前想后,买下了一座山头,办了女山院,山头上原就有一个占地不小的庄子,仔细修缮一番,再改一改布局,可以暂时投入使用。
女山院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虞幼窈没打算铺得太大,否则容易出纰漏,还是等将来女山院步入正轨之后,在考虑扩建事宜。
叶女先生也没闲着,每天忙着整理书籍、教案,招募女先生等各项事宜。
黄太太和安远将军夫人等人,都被她拉去帮忙清点,各方捐助的各种学习物资。
就在虞幼窈为了女山院忙得脚不沾地时,京里传来消息——
虞宗慎病逝了!
临死之前,他留下遗言:死后不入祖坟,就一把火烧了干净,把骨灰洒向泉州海里,也是自在!
死后,他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朵石榴花,如火似荼的石榴花,成为他生命最后一抹亮色。
石榴花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开放,喻意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虞宗慎曾于三月南下泉州,在石榴花绽放的季节,遇到了一抹如火似荼,明媚了整个人生,却也黯淡了整个生命。
和虞宗慎的死讯一起传来的,还有端郡王战死,河北失陷,梁贼剑指京兆的消息。
虞幼窈轻叹一声,不禁想到了殷怀玺。
也不知道前线怎么样了?
自去年十二月,北狄大军压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双方数次试探交手,各有死伤,殷怀玺没有正面迎敌,北狄也不敢贸然进攻。
一时间,战事陷入僵持。
战士们受够了这种你来我往,仿佛小孩儿过家家的戏码,纷纷请求出战。
殷怀玺唇角一勾,淡声道:“我们不缺物资,该急的是受雪灾影响,不得不杀羊宰牛斩马的狄人,北狄六十万大军,携了破釜沉舟之势攻伐大周,是锋芒正盛时,我们在兵力上本就不如北狄,避其锋芒,方为上策。”
安远将军是个急性子:“就一直避着?”
殷怀玺摇头:“错,避其锋芒只是一时之计,有一句话叫,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想要大败北狄,先破其势,北狄缺乏物资,眼见着粮草消耗,他们一急,军心士气必衰。”
安远将军深以为然:“王翦伐楚时,因没有必胜的把握,故一直按兵不发,比的就是谁比谁急,后来楚王急了,命项燕出兵,项燕无奈出兵,才让王翦寻其弱点败之,人一急,就容易露出破绽。”
殷怀玺颔首:“这只是其一,二来我军新旧兵交替之际,许多新兵苦训三年,实战经验却十分缺乏,利用这个机会,练一练新兵,再实践一下,我们这两年来针对狄人弱点,制定的各种战术。”
安远将军心中一动:“还有其三?”
殷怀玺也没否认:“北狄大小部族虽多,却以扎莫王部、哈达王部,蒙氐王部,胡羌王部四个部族实力最强,此次四族联合,推选了从不显露山水的胡羌王部的首领拉达为汗王,此人是什么数路,还是要摸一摸才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一军将领指挥作战的风格,往往能推断出他的为人,了解他的为人,才能寻其弱点,设下相应的战术。
当然了,北狄也不是傻子。
很清楚粮草消耗,战事僵持对他们很不利,只是北狄屡次损兵折将,拉达汗王未必不想摸一摸武穆王的底细。
这是其一。
其二,拉达汗王虽然推选为汗王,可部族内的声音仍然并不统一。
这也为拉达汗王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其三,大周军的神奇军阵变化莫测,能克制北狄,每当他们想出了应对之法,到了战场上,阵形又有了新的变化,令他们有些束手无策。
种种原因,导致原订的进攻计划,一再推延。
可不管怎样,北狄确实等不起。
三个月已是极限。
高吭的号角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那是狄人在宣战。
在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僵持和消耗后,北狄终于急了。
“来了,”殷怀玺唇边逸出了一缕笑意,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竹在胸:“继续战斗!”
两军在狄裕关对垒。
殷怀玺目光一扫,首先看到了拉达汗王,他身披重甲,整个人武装到了牙齿,在高头大马上,宛如一座巍峨的大山,气势沉沉。
之后,又将目光移向了对面军中的蒙多,仍然是一军将领,比起从前的意气嚣张,如今却消沉了许多
殷怀玺拨刀相向,扬声道:“敢不敢与我一战?”
大周武穆王在战场上公然向下战帖挑衅北狄。
北狄军中一片哗然,纷纷叫嚣着应战。
蒙多却脸色微变,早前中箭的位置,有些隐隐作痛,他身后背着万钧弓,这张弓是他实力的象征。
垂在身侧的臂,隐隐有些发颤。
拜大周武穆王所赐,他已经拉不动这张万钧弓了。
殷怀玺盯着蒙多,字正圆腔道:“你与我一般,也曾是一军统帅,单实力而言,足与我一战,但未免有以上欺下之嫌,我让你三招,三招之后,不论生死。”
身为一军统帅,向一个将领约战,确实有些不合适。
但蒙多以前也是一军统帅,自然有一军统帅的实力,让三招,是为免胜之不武,难以服众。
第1055章 若水山院
然而,高手之间过招,往往一招半式之间,就足定生死,殷怀玺让蒙多三招,是蒙多占了便宜,不论胜败,北狄自然无话可说。
蒙多没有轻易应下,转头看向了拉达汗王。
拉达汗王认可蒙多的实力,让三招也确实是蒙多占了便宜,此一战蒙多胜算很大,加之大周武穆王把话说到这份上,如果蒙多不应战,岂不是成了北狄不敢应战,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北狄军心何在?
士气何存?!
这一战,不能拒绝。
汗拉汗王看向了蒙多:“就陪武穆王玩一玩吧!”
蒙多呼吸轻微一滞,一夹马腹,驱马来到两军对垒处,中间的空地上,殷怀玺已经在空地上等候。
双方甫一照面,蒙多挥刀直击要害。
殷怀玺抬刀格档。
二人纵马来回,刀影交错,一片铮鸣,每一刀都碰撞在一起,溅出一阵火花。
殷怀玺缓声道:“三招已过,轮到我出刀了。”
蒙多力大无穷,刀势大开大合,正是大拙方为巧,一刀一式皆是纵横沙场,从千军万军之中杀出来的,威力无穷。
殷怀玺也丝毫不逊,刀法攻于技,以求其利,疾如闪电,势若奔雷,转瞬就与他斗了十几个回合。
一时之间,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两方助威叫喊声不停。
殷怀玺观其弱点,很快就发现,蒙多左臂有些不对劲,就猜到当年那一箭,蒙多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箭头淬火、抹有乌毒,便是伤好了,也留下了暗伤。
这点暗伤平常不显,可在生死相搏的战场上,足以致命。
于是,在蒙多一刀劈来之时,他假意被刀势震退,露出了破绽,蒙多趁胜追击,殷怀玺虚晃一招,从左面出刀,蒙多下意识侧身,殷怀玺手腕一翻,一刀削掉了他的头颅。
胜负已分。
北狄军中发出声声悲鸣、痛骂。
幽军势如中天。
战鼓声、号角声,在风中交织,大战全面爆发。
这一仗从日升打到日中。
狄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幽军却越战越勇,杀声连天。
三月下旬,前线传来捷报。
武穆王率军在狭裕关,斩了蒙多的头颅,为明威将军报仇,俘虏扎莫王部首领扎莫赫,及四部族众将三十余人,狄军士兵三万余人,歼敌五万余人,拉达汗王不敌,败退狭裕关,武穆王率军追击。
捷报一经传出,整个北境都沸腾起来。
这一场实力悬殊之战,终于变得明朗起来。
虞幼窈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女山院终于建成,虞幼窈亲自寻了闲云先生和湖山先生,请他们二人为书院取名、题字。
闲云先生和湖山先生商量了之后:“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便作若水山院。”
虞幼窈十分满意:“先生高见,女子当如水,水性柔而善下,不居高和寡,随物赋形,静其心,洁好其身,柔其质地,
清其性情,亦居下而不卑下,安下而不争强,不争而无不争。”
说到题字,二人纷纷笑着拒绝:“长郡主贤德之名广传,乃天下女之范尔,若水山院,乃长郡主创办,理应由长郡主题字,方显其名,彰其德,人皆效仿之,故为范尔。”
时至七月,若水山院正式招生。
第一批招收三百名女学生,其中有一百个名额,给了资助书院创办的士绅们。
其余二百个名额,不论出身,却只招收有一定基础的女学生。
消息一经传出,惹来了不少人的明嘲暗讽。
虞幼窈对此并不在意。
百姓们支持归支持,但生活刚刚得到改善,仍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将家中的女儿送到书院读书,便是家中有余钱,也要先紧着家里的男丁,之后才是女儿。
国情如此,观念需要慢慢改变。
若水山院只踏出了第一步。
只是宣告世人,女子也能读书识字。
等第一批、第二批女学生,在若水书院完成学业,取得了不错的名声,得了不错有前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渴望读书,改变命运。
那时候各种女学堂,才会遍地开花。
女子读书认字,才会成为常态。
虞幼窈在若水书院山下,搭建了十余个草堂,普通人家的女子交纳十文钱,就可以去草堂读书认字。
草堂只为启蒙。
嘲讽之声,渐渐平息下来,众人也明白了韶懿长郡主的良苦用心。
然而,令虞幼窈没想到的是――
草堂的建立,对北境的影响很深远,一些识文懂字,却家境不是很好的妇人,悄悄在院子里办启蒙女学堂,赚取家用。
这一切,都是在私底下进行。
八月金秋,辽东迎来了一场丰收,若水山院正式开课。
女学生们洋溢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离开家中,uu看书来到了若水书院,瞻仰着若水书院恢宏的大门,看着上头的题字。
是韶懿长郡主亲自题字。
“若水山院”四个字,透着一股子水意磅礴,呈连绵不绝之势,婉如游龙,收锋之处仍有意犹未尽之态,似柔还坚,颇有大家风范。
没想到长郡主的书法竟也这样出色,一手行楷令许多男儿,都要自愧不如。
学生们心中变得激荡。
这一天,她们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叶大家。
她的学生韶懿长郡主,以贤德之名,誉满天下,人们对她的称呼,也变成了‘叶大家’,没有人再去关注,她曾是和离之妇。
不管男女当以德立世。
叶大家是德之典范。
她们也见到了,崇拜景仰的韶懿长郡主,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