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同州在他的治理下正是蒸蒸日上,而且朝廷对大同州也很重视,那里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所在,今年的夏天和秋天,知府大人赈灾有功,朝廷是准备嘉奖他的。”

    夏云桐将自己知道的娓娓道来。

    她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沈老夫人。

    果然,沈老夫人迷茫的眼睛,愣了一会儿之后,然后一点点的清明起来,随后她就有一些惊恐不安,她哪里想到还会这样呢?她不要儿子守孝三年,在家里待三年,儿子这个年龄,出来之后,就像夏云桐所讲,还怎么再去当官啊,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变数实在太多。

    人都有生老病死,可她这是故意的,那就不成了。

    “所以,沈老夫人,别觉得你做的都是为了别人好,那是你自以为是,现在,你好好的活着,您这寿数且长着呢。”

    夏云桐让周婆子拿来笔和纸开了一个药方,对她说:“拿这个方子去回春堂,柳大夫知道怎么处理。”

    说着夏云桐就站起身子,今天出去办事儿,在外面停留时间长了,她也该回去了,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顿住脚步,转身看向巴巴的瞅着她的沈老夫人,慢悠悠的说道:“好好养病吧,三天之后我再来看你。”

    本来虚弱无力的沈老夫人,这时候好像有了精神,竟然躺在那里连连点头,眼睛也有了光彩,再也不是刚才进屋那一心求死的模样。

    站在门口的夏云桐心里叹了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回家之后的夏云桐对夏良和连氏说了沈老夫人的事儿。

    连氏脸色有些难看,眉头皱着,她不由得看向夏良。

    夏良想起岳父岳母与他说的话,就说道:“玉兰,前几日岳父岳母单独将我叫过去,让我劝你,上一代人的恩怨就终止在上一代了,和你是没什么关系,那老太太虽然可恨,但也可怜,你想怎么做,你就随自己的心意,不用考虑太多,而且不管你怎么做,岳父岳母说了,他们都不会怪你都支持你的……”

    夏云桐看了一眼夏良和连氏,也没说什么,扭身就出去了。

    外公外婆说的对,这件事儿就是上一代人的恩怨,但是母亲怎么做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夏云桐摇摇头,不愿去深想太多。

    她站在院子里跺了跺脚,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很多人家都挂上了红灯笼,红色的灯笼,映衬着皑皑白雪,这京城像是一个繁华的童话世界。

    听说丘州的军队与金州的鞑子,这两个月来经常有摩擦,大仗没有,小仗不断。

    难道这是在做前期热身?

    ……

    而此时此刻,沈栖骑上一匹快马,穿过皇宫的大门,沿着金銮殿广场前的青石板路,朝着慈宁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沈栖此时脸上带着激动之色,双眼明亮得好像夜空中的繁星。

    在他的胸口有一封信,那是通过秘密渠道送回来的,长公主沈昭,如今已经穿过燕山山脉,进入了密云草原,沿着达沃尔部落开辟出的一条秘密通道,绕过金州,平安顺利的到了丘州。

 第218章 大才

    如今,沈昭已经在苏晟的护送下,前往京城。

    这封信是在丘州写的,是沈昭的亲笔信。

    沈昭就是他的姑姑,他迫切的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祖母,从他幼年起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将被送去和亲的姑姑接回来。

    然后将可恶的鞑子打得再也不敢侵犯中原。

    从此之后,南梁国的公主,再也不要送去北鞑国和亲。

    这是男人之间的战争,为什么要牺牲女人一生的幸福?

    在皇宫里疾驰的摄政王惊呆了守护皇宫的禁卫军。

    站在另一侧栏杆之后的罗仲炎正正的看着那个方向,他还头一次见到摄政王竟然骑着马进皇宫。

    这在皇宫里其实是不允许的,难道出了什么事?

    那个少年一向沉稳淡定,断不会做出这样昏聩的行为。

    想到一个可能,他眯了眯眼睛,紧紧的攥起手,压住心头澎湃的热血。

    旁边的禁卫军校尉小声的说道:“统领,摄政王也太胆大包天了吧,就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宠爱于他,也不能视法令为无物,竟然敢骑马在皇宫内肆意奔跑,这是没将咱们的皇帝放在眼里啊。”

    罗仲炎转过头,冷冷的看着这个禁卫军校尉。

    这是老王爷的小儿子,守护皇宫的禁卫军,可没有一个平民百姓,大多是宗室与世家的子弟,他们对皇室有着绝对的忠诚,很多儿郎加入禁卫军,都是为了搏一个好前程。

    他也知道,他这个手下对于一个农家子出身的沈四郎多有不忿。

    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前段时间在比武场,他被这个农家子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给打的趴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要知道,他可是前年的武状元啊。

    罗仲炎不咸不淡的道:“那又怎么样呢?”

    这名校尉冷冷的哼了一声,不再去看那道矫健的身影。

    罗仲炎再转过头去,已经看不到摄政王了。

    他抿着唇又看了一眼东宫的方向,神情特别的复杂,眼神也很幽深,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也许他知道了什么,但却不敢去相信。

    而此时此刻的太皇太后也是不可置信的。

    她正在慈宁宫佛堂里礼佛,然后她的孙儿阿栖就闯了进来,那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神情,一向沉稳的少年郎,此时就像一个莽撞的孩子。

    他拿出一封信,但是在看信之前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瓷瓶,让她吃下去一粒,说这是保护心神的。

    然后,跪在她的面前,拿出药水撒在那封信上,随后交给了她。

    太皇太后只看一眼,她就双手颤抖双眼模糊起来。

    这是她的女儿阿昭的信啊!

    那字迹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她也记得清清楚楚,女儿的字是她教的,一笔一划,从小到大,她又如何不记得呢?

    所以,阿栖成功了,他派出的那个表面是商队,其实是高手云集的队伍,终于将她的女儿带回来了。

    按照行程,再有三日,她的阿昭就会回来了。

    可是,信的末尾,却恳请她这个母亲,不要将她的行踪披露出来,她就这么悄悄的回京城,悄悄的来看她,然后给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度余生。

    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回京城了。

    这时候的太皇太后,又惊又喜,又是悲痛,她大放悲声。

    她知道,她的阿昭为什么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她活着回了京城。

    那是因为,她在北鞑国伺候了父子二人。

    如果被朝廷的某些文人知道,或者被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知道,哪有什么名声可言了,唾沫星子都会将她的女儿给淹死的。

    可这是阿昭的错吗?

    不是啊!

    但凭什么让她的阿昭一个人承受呢?

    而这时候得到消息的皇太后也急匆匆的赶来,看到信之后也是泪流满面,看到最后,神情复杂也非常难受,她看着太皇太后没说话。

    太皇太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声音沙哑的说道:“就依照阿昭的意见办吧。”她看向沈栖:“阿栖,你的姑姑就交给你照顾了。”

    沈栖点头:“祖母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安排的。”

    他将这封信留了下来,又让宫里的御医在外面随时等候。

    皇太后陆婉晴柔声的道:“阿栖,你忙你的吧,你皇祖母这里有我和你妹妹呢。”

    沈栖点点头,他是男子,在这件事情上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皇祖母。

    世上最可怕的就是流言蜚语。

    那也是能杀人的利器。

    杀一儆百吗?

    却也不是万全之策。

    他沉默的退了出去,总有一个好办法的。

    但是接下来他就要开始行动了。

    正午时分,穿着便装的沈栖来到了给这些寒门学子提供一餐以及抄书的地方。

    正是人多的时候,屋子里很是温暖,读书人素质都很高,尤其是寒门学子,格外珍惜朝廷所赋予他们的福利。

    每天都会自动自发的打扫房舍,挑水担柴,清扫院里院外的积雪,帮着灶房做饭,只要能动手的,他们都不会袖手旁观。

    听管事禀报,到目前为止,还真没有看到不知好歹的学子。

    而这些人里赵俊生尤其出色。

    他会编织会木工活,甚至利用闲暇时间在地火龙的角落里弄些泥土,种了一些菜。

    没人笑话他。

    也没人敢去笑话他。

    就算他洗手做羹汤,也没人去鄙夷他。

    这就是一个人的实力!

    尤其让他惊喜的是,赵俊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对于军事上还颇有见地。

    也不知道是谁在一本书里竟然翻出了一个南梁国的舆图。

    他竟然带着几个会手工活的学子用沙子泥土还有石头做出了南梁国沙盘模型。

    这个东西宫里也是有的,在兵部也有一个。

    只是与赵俊生做的这个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今赵俊生带领学子们做的模型沙盘已经放在了兵部的议事堂,然后周边在不断扩充。

    西摩国,北鞑国的舆图也在其中。

    真的是一目了然。

    他看着在那里认真抄书的赵俊生,神情有些复杂,不过还是让管事将他悄悄地叫过来。

    两个人坐在书房里,沈栖开门见山:“赵俊生,我现在需要个书吏,你可愿意跟在我身边?”

 第219章 高门

    今年北鞑国的雪很大,而南梁国这里更是如此。

    这么大的雪不利于战争。

    但是鼠一给他的信里也告诉他,鞑子今年遭了雪灾,冻死了不少的马匹和牛羊,据说还有还几个部落被风雪给淹没了。

    他们开春肯定会南下抢掠的。

    也就是说春上之后,局势就非常紧张了。

    他想在这段时间将赵俊生锻炼出来,这人有大才,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等他离开京城,就让他跟在吴阁老身边。

    其实应该在殿试之后再用他的,但现在已经等不得了。

    他想先带他一段时间。

    而且他的才学还好,别看年龄小,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他给阿哲当老师也是可的。

    而赵俊生听到沈栖的话之后,真的就是愣住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不可置信的看着沈栖,随后人也连忙站了起来,神情有些激动。

    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都有一颗报效朝廷,报效国家的心。

    都想用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去造福一方。

    赵俊生也是如此,而且他心里也知道,如今朝堂甚至京城的不少达官贵人对他很是赏识,都纷纷递来了橄榄枝,但他坚守本心,是想一步步的完成自己的理想的。

    他也知道沈栖有些赏识他。

    但是没有料到,竟然赏识到了这样的地步,一时之间除了激动还有些惶恐。

    沈栖挥挥手让他坐下,沉声的说道,你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赵俊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之后,又缓缓的吐了出来,然后就坐在了沈栖的对面。

    明亮的目光看着沈栖:“……王爷,学生只怕会辜负了您的信任。”

    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可空有才学不知变通,路是走不远的。

    所以,沈栖对于赵俊生最近的表现还是很满意。

    此时的沈栖神情有些温和,他看着赵俊生,安静的在等他的答案。

    赵俊生没有迟疑,也没觉得这沈家村的沈四郎和他一样的出身,如今只因为给皇后当了义子,就飞上枝头做了贵人而瞧不起他。

    相反,他很是钦佩他,不说他所实行的那些举措,他的才学也让他很折服,而同时,赵俊生心里也是有疑问的,他与沈家村的沈四郎了解的并不多,沈家读书的是沈三郎而不是他,但偏偏有才学的人是沈四郎,也只能说沈家这是耽误了一颗好苗子。

    如果让他早早去读书,如果他们两个一起科考,他这第一名未必保得住啊。

    赵俊生甚至没有给自己多少考虑的时间,只是沉吟了一瞬,就又再次站起来,对着沈四郎深施一礼,声音恳切的说道:“承蒙王爷看重,学生愿意。”

    沈栖勾了勾嘴角,沉声道:“那就好,收拾收拾东西,现在就跟我走吧。”

    于是赵俊生就跟着摄政王爷走了,也成了摄政王爷跟前的书吏。

    空闲的时候给沈哲讲课。

    沈哲于他并不陌生,他给他讲课,沈哲听得认真,只不过是临时的,毕竟给皇帝做老师可没那么简单,那要有品阶要通过吏部手续很繁琐的。

    但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