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栖与夏云桐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眼底里都带着笑意。
    夏云桐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她发现沈栖的笑意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什么不甘。
    沈哲扬起小脸,有些期盼的看着沈栖。
    沈栖低垂着头,眉眼带着赞许,点点头:“皇上,您的想法很好,等回去之后我们就拿到朝堂上讨论,通过之后就可以对全天下颁布了。”
    如今的摄政王沈栖在称呼沈哲的时候都是皇上,他叫皇上是他作为臣子的本分,而沈哲称他为沈四哥,是这孩子的态度。
    这两点是不能混淆的。
    既然他已经站在这个位置了,就绝对不能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儿。
    而这时候,夏云桐已经带着沈栖去瓜地里摘瓜了。
    北方可以种西瓜,还可以种香瓜,京城附近土质不错,尤其庄子里,有一片是沙土性质,种出来的香瓜,又甜又脆。
    拿着小篮子也让沈哲体验一下农家生活的乐趣。
    沈栖看着那一大一小蹲在瓜地里,桐桐也不知道怎么的,经常会忘记他的弟弟阿哲是个皇帝,是九五之尊,大部分时间待他,就像平常的弟弟一样。
    桐桐对皇权敬畏不大,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敬畏之心,这个他早就看出来了。
    怎么说呢,也好也不好。
    但在他这里,就算是不好也没关系。
    沈栖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夏日的风温柔的吹过他的长衫,他的眉眼愈发的温和。
    其实,如果说他一点都没有不甘,这话并不准确。
    他不是圣人也不是无欲无求的神仙。
    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意难平的。
    如果不是阿哲是个可造之才,这沈家的江山他会眼睛都不眨的夺过来。
    如今他有了桐桐,那最后的一丝不甘早就烟消云散了。
    ……
    天气依然很热,尽管已经是秋日了。
    夏家的大门被敲开了,夏良打开门,万万没有想到门外站着的竟然是张婆子和夏云敏。
    一时之间夏良都有些愣住了。
    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将两个人带了进来。
    张婆子站在院子里,眼睛都不够用了,她知道她这儿子在京城过的是人上人的日子。
    因为从前的那些事再加上女儿夏茹也在这儿,她更没有脸过来,但不妨碍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象他们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说不羡慕是假的。
    如今梦里的想象成真了,可以说比她想象的要好一万倍。
    夏云敏更是如此,真是又嫉妒又忐忑。
    尤其是看到穿的如千金大小姐的夏云双夏云朵还有林杏花,再看看自己,尽管穿的也非常好,可与她们比,就是天地之别。
    一时之间,夏云敏心里都有一些羞愤和恨意了。
    但她不敢让别人知道。
    只是低垂着头跟在张婆子的身后……
 第293章 老家
    得到消息的连氏和夏茹也从屋里出来。
    夏良不是个忘本的人,从凉水湾村出来之后,经常写信回去也经常稍东西。
    春天的时候还从凉水湾村收了大量的黄花地丁,马车去的时候给张婆子他们带了很多布匹米面等,他还偷着给张婆子三百两银子。
    如今,夏满囤家的几间草房早已经翻盖成了五间青砖大瓦房。
    院里院外都重新修缮了,还买了一辆马车。
    别说在凉水湾村了,就在镇子里也是头一份儿。
    而且村子里人得到好处,对张婆子也是非常热情。
    因为等到秋天的时候,夏良他们还会派人来收黄花地丁,而山林里那一片金银花就直接给老族长管理了。
    如今村子里办了启蒙学堂。
    是夏良拿银子办起来的,从镇子里请了一个多年没有考中的老秀才。
    本来夏坤是想去的,可村子里人不同意,原因是他考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考上。
    如果是夏天赐还好一点。
    不得不说,夏天赐倒挺争气,终于考中了秀才。
    在他考中秀才的时候就去了大同州,那里也有一个半免费的学堂,里面读书的都是秀才。
    交一部分银子包吃包住,很是省心。
    学堂的夫子说让夏天赐学上两年,三年之后再去考举人才好。
    夏天赐也同意了,他的天赋与赵俊生不能相比,只能稳扎稳打。
    而他走之前,倒是与夏坤还有元氏长谈了一番。
    所以现在的夏坤很是知趣,老族长没用他也没有生怨怼之心,老老实实在家里照顾着老爷子老太太,毕竟这两人手里银子可是很多,再不管他,他也能跟着住好房子过好日子。
    至于元氏不提也罢,早已经蹦达不起来了。
    夏良又买了三十亩地,收成都归族里所有。
    这就跟整个村子没关系了。
    毕竟这是一个不光姓夏的村子,还有姓赵和其他姓氏的。
    但这三十亩地的收成也足够族里开销了。
    夏氏族人对夏良也只有感激。
    这里说一下,因为夏金水在战场上奋不顾身,因此也立下了战功,如今是八品校尉,夏家也算是改换了门庭,如今夏金水守在野狼山,不过朝廷给夏金水家盖了房子还赏了五亩地,可将他们高兴坏了。
    如今凉水湾村村民的生活与去年相比截然不同。
    就连女孩子如今也受到了重视,毕竟有夏云桐在那做比较。
    女孩子厉害了不比男孩子差。
    然后他们在田间地头采摘的黄花地丁以及其他的药材,夏粮会固定派人去回去收,价格很公道。
    这对他们也是一笔固定的收入。
    再加上夺回金州胜利之后,还免了三年的赋税,凉水湾村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
    那么水涨船高的张婆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不过,此时此刻的张婆子虽然穿的很好,但精神很萎靡。
    夏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连忙让妹妹带他们去洗漱,然后连氏去后院灶房,吩咐赶紧做饭。
    他则是跟送他来的车夫说话。
    马车夫是镇子上的,很是拘谨的站在那儿不敢坐下。
    他并不认识夏良,不知道他以前什么样,可现在发现,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个富贵老爷。
    夏良强拉着他坐下来,给他倒了薄荷茶,又拿了糕点说道:“我也不是什么富贵老爷,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可千万不要这么客气。”
    马车夫这才好了一点,他也确实有些饿了,不过夏良只让他吃了几块糕点,就说灶房已经在做饭了,一会儿陪他喝几盅……
    马车夫的情绪就彻底的缓了过来。
    关键是夏良本身就是庄稼汉出身,还没彻底学会富贵老爷的做派,这马车夫与他说着说着就亲切起来。
    “……我们是跟着镖局的人来的,镖局的人很客气,送到京城还将我们送到您家的大门口,老夫人和小姐一路上也没遭罪,就是老夫人情绪不大好,听说与你家老爷子闹别扭赌气出来的……”
    说到这里又连忙加了一句,“我这是在半路听说的,我也不识字没法送信,那镖局的人说已经打发人回凉水湾村送信儿了,让他们不要惦记,会将老夫人跟小姐平安送到京城的。”
    夏良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但不知道问题是出在父亲身上还是大哥身上?
    应该不是大嫂,如果是她的话,自家母亲不会来京城,而是就地将她给收拾了。
    张婆子洗漱好之后很是感慨,富贵人家的生活就是好啊。
    儿子如今是真发达了。
    瞧瞧那通身的气派,如果不是相貌没变,她都几乎认不出来了。
    家里有丫鬟有婆子,都对她恭恭敬敬的。
    有人伺候的日子的确是好,但说到这个,她真是又气又怒又伤心。
    其实她手里银子不少,好几百两呢,元氏手艺一点都不好,她也不想做饭,伺候这些老的老小的小。
    可她也不想买下人,觉得家里住个外人不舒坦。
    于是就雇了村子东头的张寡妇给她家做饭。
    本来可以让她也洗衣服的,但张婆子觉得过意不去,况且元氏什么都不做可不行。
    洗衣服做家里活,元氏还得去干。
    就这,也很轻松了。
    如今有人给做现成的饭菜,放眼整个两水湾村,谁家有她家这样的日子。
    做人该知足,她就是这么想的。
    张寡妇很有一番姿色,当时她是叮嘱自己的儿子不允许有什么小心思,如果敢给夏天赐和夏金桂脸上抹黑,她就敢将他赶出家门去。
    反正她这两个孙子也很出息,小儿子虽然对她有怨言,但也不敢不管她,这大儿子有没有又能怎么样呢?
    可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动了心思的竟然是夏满囤那个死老头子。
    说到这里的张婆子坐在椅子上嚎啕大哭。
    连氏与夏茹都惊呆了,真的没想到,这也不过一年的时间,夏家老爷子竟然娶了二房了,而且还怀孕了。
    这……
    可真叫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尤其是连氏,觉得太匪夷所思了,她只能干巴巴地安慰着,然后说道:“我去灶上看看饭菜,马上就好了,总是要吃点东西呀。”
 第294章 膈应
    室内沉寂了一瞬,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尴尬。
    连氏给夏良使了一个眼色,她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毕竟那是她的公公,就算是娶了二房,有谁说的也没她说的。
    而且她是真不想说什么。
    张婆子知道连氏能说话了,现在是知府的亲闺女,还是唯一的一个,早就不敢小看了,但她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是跟小儿子和女儿哭诉了自己的委屈。
    “……我防着老大倒不是为了你大嫂着想,就是不想让他弄出乱七八糟的事儿给天赐和金桂丢脸,可千防万防,我都没防你们的爹呀,那个老东西那个老不死的那个老色鬼呀,把我们家的脸都丢尽了……”
    夏良的脸色真的是铁青铁青的。
    倒不是说他爹娶二房就是天怒人怨的事儿,说句实话,在这京城里,稍微有点钱有点权势的,家里怎么可能就一个原配?
    大部分都好几个小妾,不说别人了,就沈家那二郎三郎都娶了好几个小妾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人都很双标,这事情轮到他爹身上,夏良还是不舒服的。
    尤其是张寡妇。
    其实那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早逝,在老张家也是挨打受骂,带着一个女儿艰难的度日。
    她家的女儿今年也该有十岁了,饿得骨瘦如柴。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喜欢管张寡妇叫小娘。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膈应。
    看人家可怜困难,说句实话,以他家的能力,哪怕偷偷给上十两银子,也是九牛一毛,还能让对方过上好日子,可怎么就将人给娶进来,还怀了孕,真是丢人现眼。
    夏茹却想到其他的了,皱着眉头问张婆子:“娘,你先别哭了……”
    张婆子慢慢的就止住了哭声。
    夏茹问道:“那张寡妇是心甘情愿还是我爹强迫人家了?”
    夏满囤眼里从来没有她这个女儿,她也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他。
    张婆子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女儿:“你这说的什么话,咱家是什么样的日子,连县里的老爷都比得上,她巴不得嫁进来呢,还能把那个拖油瓶也一起领进来,你爹帮她脱离了火坑,她感谢你爹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是强迫的?”
    “娘,你别说可能不可能,你问过是怎么回事了吗?”夏茹还是觉得这里有猫腻。
    张婆子咬牙切齿的:“你爹起了色心,那个老贱人想过好日子,还能有什么,就这么简单,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夏茹皱着眉头,细想一下,好像也能解释的通。
    老家的人都知道大哥不管事没能力,嫁给他未必有好日子过,倒不如嫁给夏满囤,生了孩子,还能分点家产。
    毕竟,夏满囤是夏良的亲爹呢。
    夏茹就又问道:“你该不是将张寡妇给打了一顿吧?”
    “她不该打吗?那个贱妇,我好心好意拉她一把,结果呢,她就干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儿。”
    夏茹脸色也不好:“既然出了这样的事儿,你怎么就没往这里捎封信呢?”
    “当时家里乱糟糟的,就算给你们捎信,你们能怎么样啊?那肚子都大了起来,不将她娶进来,张寡妇就要去县衙告你爹……那样的话,天赐都得受连累。”
    听到这话,夏良和夏茹两个人的脸色更不好了,看样子这事闹的挺难看,也不知道老族长怎么没有将信送过来。
    “老族长怎么说?”夏良还是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