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玉川当然是住在主院。
    不过并不是他父亲母亲住的地方,而是他从前住的院子,然后夏云桐在院子里就看到了两个美貌丫鬟。
    这两个一看就是挺有志向的那种。
    如今这个时代,一个男人拥有很多个女人,那是正常而又合法的。
    有的女人不喜欢,可是还有一些女孩子渴望着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生活,哪怕只做一个通房丫头,她们也是乐在其中。
    夏云桐再迟钝,也看出来,眼前这两个就属于那种想要往上爬的。
    回过头看了一眼刘嬷嬷,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这脑回路有些清奇,按照常理,假如真想让自己的孙女嫁给杜玉川,不是更应该在他身边放老实可靠而又安分守己的丫鬟吗?
    或者一个都不放。
    夏云桐眉头皱起来,而这两个丫鬟显然并不认识夏云桐,她们却知道刘嬷嬷,连忙过来给刘嬷嬷见礼,有一个丫鬟竟然有些警惕的看着夏云桐,心里在猜测着这个小姐是谁?
    甚至在那一瞬间想了很多,猜测夏云桐没准是未来的当家主母,所以连忙将头低下,不准备让夏云桐看自己美丽的容貌,万一看到自己这么漂亮,将她赶出去那可怎么办?
    她是想当姨娘的,等过两年主子大了,再给主子生个一儿半女,她这一辈子也都有靠了。
    夏云桐扫视了一眼这两个美貌丫鬟,回头看向刘嬷嬷,只扫了一眼,刘嬷嬷脸色就有些尴尬起来。
    夏云桐那一眼,带着冷意和了然。
    夏云桐甚至都懒得和与她讲道理。
    她又不是这里的主人,明白不明白的也没必要。
    她吩咐站在身旁的小九:“去看看大管家回没回来,回来的话让他马上过来。”
    不大一会,大管家就匆匆忙忙的赶过来。
 第313章 越俎代庖
    大管家也是刚刚回来,然后知道郡主来了,心里就很不安。
    最近宅院里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可他是管家,没人给他这个权利,也只能隐晦的提醒公子,如果觉得为难就去找他的师父,就算他少年聪慧,可也毕竟才十岁出头。
    刘嬷嬷以及她的儿子儿媳一开始还很本分,可如今心也是越来越大了。
    假以时日,杜府会不会名存实亡,都是很难说的事儿。
    夏云桐同样也没有与他讲什么道理,直接吩咐将这两个丫鬟调到针线房去。
    然后将院里院外又重新给调整了一遍。
    刘嬷嬷脸色很难看,两只手一直紧紧的攥在一起,脸上虽然看着很慈和,可是眼底里的阴沉,是挡都挡不住的。
    将这里都安排好之后,夏云桐又回到厅堂,杜府这么大肯定需要开销,日常维护,还有这些下人们的月例银子,以及吃吃喝喝的,都要不少钱,而杜家的铺子也还了回来,谈不上日进斗金,但每天进来的银子也不少。
    夏云桐看了一会儿账本,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她是能看懂,但却不大喜欢看,心里想着,就算再不着急,过个三两年也该给杜玉川定一门亲事,这孩子的亲事可是一点都不能含糊。
    刘嬷嬷并没有跟到厅堂,她也没这个权利,说到底她就是个下人,包括老管家在内,都是签了卖身契的。
    只不过因为当时杜御史一家出事儿了,这些下人们有的被卖了,有的逃跑了,而康元帝只不过就是想杀鸡给猴看,对这些下人们,他一个皇帝也不可能去斩尽杀绝,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所以才让他们轻松的逃了出去。
    但是卖身契还是在杜家,如今的衙门里也是有一份留存的。
    此时的夏云桐在厅堂里正在交代管家一些事物。
    然后就听到院子里有吵闹的声音。
    声音很熟悉,有些尖利,是刘嬷嬷,然后还有一个很陌生的妇人声音,再就是小九隐忍着怒意的声音。
    想来,小九在门口与刘嬷嬷起了冲突。
    夏云桐提高了声音:“小九,谁在吵闹?”
    “大小姐,刘嬷嬷吵着要见你,我说你现在有要事,她不听,竟然想要硬闯。”
    大管家压低了声音说道:“因为这救命之恩,刘嬷嬷在府里越来越跋扈了,前段时间一个小丫鬟犯了错误,她竟然罚她在外面站了两个时辰,那丫鬟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夏云桐拧着眉头,声音里也带了一丝怒气:“那你为什么没来告诉我?”
    大管家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郡主,我已经给那小丫鬟请了大夫,现在已经好了很多,况且……”
    说到这里大管家就没有再说下去。
    夏云桐转念一想,就也知道大管家为什么为难了。
    “算了,这事不怪你。”
    她再次提高了声音,对门口的小九说道:“让刘嬷嬷进来吧。”
    然后与大管家说道:“你去忙你的,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来告诉我,如果找不到我,你可以让我的家人转达。”
    “是,郡主,老奴记住了。”
    大管家心底里很高兴,有郡主这话,以后什么事儿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与郡主汇报了。
    要说一开始还好,最近这两个月,刘嬷嬷的胆子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猖狂,不但没将他放在眼里,连小公子她都想捏在手心里。
    想到这里的大管家,心底里耻笑一声,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仗着救命之恩就为所欲为,迟早这点情分会被她自己给作没的。
    难道,她还真以为小公子就孤孤单单一个人了吗?
    错了,小公子可是有郡主给撑腰的。
    路过刘嬷嬷的时候,刘嬷嬷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嘴里说道:“你这个狗东西,是不是你与郡主告的状?”
    大管家懒得与她搭话,与小九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真将自己当成杜府的老太君了吗?是不是自己告的状,还要与她报备?
    刘嬷嬷带着她的儿媳妇进来了。
    这一次夏云桐没有客气,也没让她落座,夏云桐坐在椅子上,身子笔直,目光有些漫不经心的看着这两个人,声音也是如此:“刘嬷嬷,你也是府里的老人了,杜家以前的规矩听说是顶顶好的,你不能离开几年就都忘了吧?”
    刘嬷嬷愣了一下,她是没想到夏云桐恍如换了一个人一样。
    明明刚才对她还是很客气的。
    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就变了脸色?
    哼,一定是那个老狗东西告的状,她就知道,自从他们住进来之后,那个大管家就看他们一家不顺眼,认为儿子抢了他的位置。
    如今她的儿子是府里的管事。
    这大管家肯定是担心儿子会顶了他的差事。
    刘嬷嬷站在原地,忍着怒气说道:“回郡主的话,老身有话要跟你讲。”
    虽然夏云桐也不大喜欢听什么奴才老奴啊这样的话,可是刘嬷嬷这样一副自大的态度,她还是不大喜欢的。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谈不上入乡随俗,但既然规矩立下来了,如果冒然打破,肯定就会变得一团糟。
    夏云桐并不会干这样的蠢事儿。
    但她也并没有去计较这一个称呼。
    端坐在那里,示意刘嬷嬷接着往下说。
    刘嬷嬷咬牙,她知道,有些话现在不说,将来再说,可就晚了,规矩,就要从一开始立起来,否则的话以后就没机会了。
    “郡主,我知道您是小公子的师父,但小公子身边没有其他的亲人,我家夫君为了救小公子没了性命,我们一家与小公子也算得上是生死与共同甘苦共患难了,那两个丫鬟你赶走也就赶走吧,不过小公子翻过年就十四岁了,他上面没有长辈为他操心打算这些事儿,老身我就只好越俎代庖去操劳了。”
    夏云桐挑了挑眉头,问道:“刘嬷嬷,敢问你打算怎么操劳?”
    刘嬷嬷没想到夏云桐直接问她,神色一怔,不过,却还是咬牙硬着头皮说道:“郡主是不喜欢美貌的丫鬟伺候小公子,那我这里还有两个老实本分的,她们肯定合适,都是家生子,父母也在府里做事……”
 第314章 不知好歹
    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李氏也开口说道:“郡主,你是个姑娘家,这方面的事儿想的不周全,我们都是过来人,在府里做事也很长时间了,府里的其他公子当年都是这样安排的。”
    夏云桐直接干脆利落的说道:“我不管别人怎么安排,我徒弟这里不可以,对他我有别的安排,刘嬷嬷年龄大了就应该好好的颐养千年,这些事儿你就没必要去操劳了。”
    “可是郡主,我家夫君生前是最疼爱小公子的,要不然也不能为了救他,将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夏云桐声音依然很平静,但是她的目光很是犀利:“刘嬷嬷。你知道小公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写信,让我派人去找你们吗?”
    刘嬷嬷与李氏对视了一眼,这个她们咋能知道呢?
    虽然她觉得有救命恩情在,在这府里以后都要归她管。
    可是,毕竟是主仆有别。
    她也不可能对待小公子,像对待自己的孙子一样随便。
    两个人一时没有说话。
    “……当时正是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刀剑无眼,生死难料,我徒弟感念老管家救命之恩,他在信里说他很可能再也回不到京城,所以一定要报答老管家的救命之恩,想办法将你们找回来,然后将卖身契还给你们,从此之后你们就是良民了,子孙也可以去科考,他在信里说,这是他们给你们最好的打算。”
    刘嬷嬷愣在原地,原来小公子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写信,让郡主派人找他们吗?
    夏云桐仔细的观察这两个人的神色,其实这两个人如果能听懂她这番话,那是最好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老管家,也就没有杜玉川的今天,这一点还是要承认的。
    做人不能没良心,可是如果对方一直消费着这份救命之恩,那也让人很讨厌。
    相信九泉之下的老管家,未必就会同意。
    “我派人将你们接回来之后,就安顿在了府里,具体如何处置也要等我徒弟回来之后再说,也或者他真的回不来,那么我就按他信里吩咐去做,但是我徒弟福大命大造化大,立了功,也回了京城,而且也为杜家平反昭雪。”
    说到这里,夏云桐直直的盯着刘嬷嬷:“我徒弟刚回来的时候,可是与你们说过,想放你们一家出去?”
    刘嬷嬷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站在她旁边的李氏脱口而出:“做什么良民,这么大个宅院,怎么就没有我们住的地方?”
    说到这里,李氏也有些理直气壮:“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在这里住着也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给你们买个宅院,还了你们的卖身契,从此以后你们就是南梁国正儿八经的百姓。以后你们的儿子可以读书参加科考,从而改换门庭,当时为什么不同意?”
    李氏还要说什么,被突然回头的刘嬷嬷给狠狠的瞪了一眼。
    刘嬷嬷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郡主,我这媳妇不大会说话,但她说的有一句是对的,我们本来就是杜府的人,让我们出去,我们也不放心小公子一个人在府里呀。”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在我家安排了一个院子,以后我徒弟可以过去住,那就是他的家,虽然我比他大不上几岁,但我也是玉川名正言顺的师父,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就是他的长辈,他住在长辈的家里,没有任何问题。”
    刘嬷嬷没有想到小公子以后要住在夏家。
    如果是普通人家,她还有话说,可是那夏家也不是个寻常门第,不说家里富的流油,就那大宅子,比他们杜府还要大上许多。
    而且郡主说的没错,虽然她年龄比小公子大不上几岁,但她的的确确是小公子的长辈。
    夏云桐这么安排完全没问题。
    可是,她的心思岂不是落了空。
    她是准备小公子通晓人事之后,将自己的孙女小桃推出去的。
    尝到了女子的好处之后也就是开了荤,这小公子就放不下了,然后找个机会让他们两个人成了好事,再加上有救命之恩,完全可以逼迫小公子娶了小桃。
    可是这该死的郡主竟然说从现在开始小公子去她家住了。
    “那怎么行,这可是杜府啊,这是他的家。”
    刘嬷嬷有些着急了,这话也是想都不想的就说出来,夏云桐蓦然就变了脸色,人也腾的一下站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站在那里的刘嬷嬷,声音带着严厉:“刘嬷嬷,你是一定要将救命之恩天天挂在嘴边吗?”
    夏云桐生气的时候气场十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