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子里倒也是清明了,这事儿肯定和梁氏没关系,因为根本就没必要,反倒是元氏,按照大丫所说,到真有这个可能。
一时间,张婆子心头恨意升起,可这事不可能说实话,她灵机一动,忙解释道:“这事儿是误会,元氏将你给的桂花糕偷偷的藏起来,然后拿她放在柜子里被老鼠爬过的充数……都那个岁数了,还嘴馋的要命,忍不住吃了一块,这不,一下子就吃坏了肚子了……”
元氏没有想到族长竟然来了,她心里不安,就也一声不吭,显然默认了这个说法。
而张婆子自然没提大丫,倒不是为赔钱货着想,是不想再得罪小儿子。
况且,本来就是元氏不安好心。
张婆子又对着族长斩钉截铁的说道:“族长,这事和翠娟没关系,都是我那馋嘴的大儿媳弄出来的,我会收拾她的。”
夏家族长虽然不满意,可夏满囤和夏坤都没在家,他冷哼一声,意有所指的道:“满囤家的,圣人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很重要,但夏氏一族的名声更重要,该管教就得管教,可别连累了天赐和金桂读书。”
“是是是,我肯定会严加管教的。”
张婆子忙不迭的答应着。
那头,夏云桐根本就没想轻易的放过,她指了指放在窗台上的桂花糕:“婶子,那是剩下的,另一块被大伯娘给吃了。”
她倒也没有明说,关键是夏云桐也不确定元氏换了桂花糕之后换没换油纸。
梁氏虽然解脱了嫌疑,可还是有些糊涂的。
她走过去,低头看着桂花糕,
几息之后,她有些惊悚的看着元氏,这女人到底要干啥啊,这可不是她给她的桂花糕,但是油纸却是的。
她记得很清楚。
看梁婶子的神情,夏云桐就知道油纸没换,她意味深长的道:“婶子,这是大伯娘准备给我娘吃的呢。”
梁氏惊得倒退一步,拍着心口,不由得一阵后怕,她很聪慧,要不然也不能嫁去族长家,她清楚这桂花糕肯定有问题,这要是被连氏吃了,可不得出大事啊。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连氏好端端的,而元氏却闭着眼睛装死,梁氏也忙抬腿就走,嘴里还说着:“这事儿说清楚了,我得回家做饭去了。”
夏云桐在她后面凉凉的添了一句:“婶子,有个词叫借刀杀人,您以后可要小心了。”
梁翠娟脚步一顿,回头惊诧的看了一眼大丫,这丫头今天和往日可不一样,这是被气到了?
她不想被卷进去,而且这事儿邪门,多说多错,回去后可要和夫君好好商量一下,假如元氏真的这么狠毒,拿她做挡箭牌,她梁翠娟也不是吃素的。
梁氏穿过人群迅速的离开了。
族长让围着的众人赶紧各回各家去,他则是等了一会,看夏满囤还没回来,就也离开了。
不过离开前,脸色阴沉似水,显然也猜到了什么。
张婆子虽然恨大丫的多嘴多舌,可更恨不得杀了元秀文,这个搅家精这个毒妇,竟然胆大包天将脏水泼到族长的孙媳妇身上,族长这次肯定不会轻饶了他们家的。
此时的元氏却突然看向窗台,却见夏云桐拿着桂花糕递给了夏良,还对她勾了勾唇。
元氏真是又恨又悔,她竟忘了将另一块桂花糕给毁掉了。
夏家终于暂时安静下来,然后张婆子除了臭味还闻到了一股糊味,她对着夏云桐扯着脖子喊道:“大丫,你还不赶紧看看熬的粥去,是不是都糊了……”
夏云桐倒是没有反驳,拿了野菜去了灶房。
果然,稀稀的糙米粥都熬干了水,不过,火也灭了。
也不知道刚才二丫躲哪里了,此时她跟在夏云桐后面也进了灶房,小姑娘眼睛里有活,忙蹲下来开始生火。
夏家的饭好做,一天两顿,野菜和糙米一起煮上一大锅,里面不放油,会放一点点盐。
炒菜是不可能的,酱菜也很少吃,因为吃酱菜会浪费野菜粥。
反正,按照张婆子的意思,不需要厨艺,越难吃越好,那样省粮食。
夏云桐将洗好的野菜扔进了重新沸腾的锅里,让二丫看着锅,她起身就出了灶房,径直去了鸡窝,伸手一摸,还真有一个。
鸡蛋拿在手里,张婆子警惕的问:“你拿鸡蛋干啥,给我,这是留着给天赐和金桂补脑子的。”
“我娘受到了惊吓,合该吃个鸡蛋补一补,再说了,这几只鸡可都是我们二房喂的呢。”夏云桐慢悠悠的道。
张婆子脸色铁青:“大丫,不要得寸进尺。”
“奶奶,这话就可笑了,我做什么了?”夏云桐清亮的目光紧盯着张婆子,冷声反问道:“我娘也就是这几天歇一歇,从她怀孕就没得闲过,大伯娘每日最多就是绣帕子,但她是为了她自己的儿子,而我娘忙里忙外做饭喂猪,辛辛苦苦却连个鸡蛋都吃不得吗?”
夏良听到此话,心里不舒服极了,看着夏云桐:“大丫,将鸡蛋煮了给你娘吃。”
张婆子看着夏良,眼底里闪过一抹忌惮。
小儿子今天是真怒了。
连氏肚子里的不管男女,那都是夏良不能碰触的底线。
还有这大丫,今天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说的话能噎死人。
张婆子一声不吭,只是用手抚着胸口似乎在顺气。
“娘,我们这些年为了大哥和他的儿子们没命的干活,我夏良对得起他夏坤,怎么着,我媳妇身体不舒服,吃了鸡蛋都没资格吗?”
说着说着,夏良的声音就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
张婆子脸色一变,几息后,颓然的挥挥手,似乎一下子就老了十几岁。
她步履蹒跚的进了屋子。
二丫兴奋的小脸通红,本来站在门口偷看,此时跟着夏云桐进了灶房,伸出小手,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大姐,给我摸摸鸡蛋。”
夏云桐挑挑眉,却也将鸡蛋给了她。
第08章 结伴
二丫两只小手合在一起将鸡蛋在手心里轻轻的滚了滚,随后又贴在了脸上,嘴角不禁漾出一抹天真的笑意,声音和之前比起来,显得几分雀跃:“大姐,我还是第一次摸到咱家母鸡下的蛋呢!!!”
夏云桐失笑,却又心酸。
某种意义上,夏良和连氏这对父母一点都不合格。
二房真是全家都在为大房做奉献。
二丫小心翼翼的将鸡蛋洗干净扔进了锅里,糙米粥不大好煮,再煮一会正好将鸡蛋煮熟。
她扯了扯夏云桐的衣袖,心有余悸的道:“大姐,得亏了你,要不然咱娘就出事了。”
“元氏那女人自私狠毒,根本就没将咱们当成亲人,记得不要相信她的话,也不要跟她出门……”夏云桐还是特意嘱咐了一下。
夏云巧看着夏云桐的眼神亮晶晶的,还带着崇拜,今天的大姐好厉害,她以后一定更听大姐的话,她乖巧的点点头。
院子里,夏良脸色阴沉的扶着媳妇回了西厢房,看到这又破又烂的环境,夏良只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真心都喂了狗。
都说长嫂如母,他对元氏一直很尊敬。
却原来,她竟然是这样对自己的。
夏良让连氏去炕上躺着,看她的脸色不好,就安慰道:“别担心,我会护着你的。”
连氏没有像往常那样点头,她安静的看了夏良一眼,却将脸扭到了一边。
夏良脸色涨红,他知道,媳妇已经不相信他了。
搓着双手想要解释,恰在此时,夏云桐端着大碗进了屋子,将一大碗干糊糊的菜粥放到了炕桌上,粥的上面还有一个剥了皮的白生生的鸡蛋。
看着很诱人,就连糙米粥都似乎带着鸡蛋的香味。
同时夏良和连氏也很诧异,他们还从来没在屋子里吃过饭。
夏云桐不以为然:“娘,这是给你的,你就在屋子里吃,不用管别人。”
连氏坐在炕沿上,眼睛有些湿润,今天如果不是大女儿警醒,她现在不定怎么样了。
她摸了摸女儿的脑袋,慈爱的笑了笑。
夏云桐却有事要和夏良说,她先是问道:“爹,事情闹到这种地步,你打算怎么办?”
夏良虽然脑子里乱哄哄的,可有一点是清明的,眼里闪过一抹痛苦,咬牙道:“大丫,爹刚才想过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我准备跟你爷奶提分家。”
夏云桐有些意外,但是却也欣慰,只要不是个一味愚孝的就有救:“爹,族长太爷爷还算是公正,他晚点肯定还会来咱家,今天就将家分了,明天我要出门去京城。”
连氏和夏良都愣住了。
不等他们问呢,夏云桐接着说道:“大伯娘心肠太狠毒,她想让我娘落胎,却不曾考虑我娘会不会有危险,那么她牵线将我小妹让她的娘家侄女带去京城,就一定会安好心吗?”
连氏的脸刷的一下变得惨白,急的站起来,一把抓住了夏良的胳膊,也不比划了,嘴巴张张合合的。
夏云桐诧异的看了一眼,倒也奇特,夏良竟然是看得懂的。
两个人的感情确实很好。
“你别着急,肯定会将三丫接回来,别急别急。”夏良好声好气的安抚着。
其实夏云桐本不想跟连氏说,毕竟她有孕在身,可明天她必须要去京城,三丫的结局最惨,也侧面证明了元氏的娘家侄女元若烟没照顾好夏云朵,更有可能她还是其中的一个罪恶的推手。
“大丫,你个姑娘家孤身去京城太危险,等分家之后爹去。”夏良声音艰涩的说道。
“爹,你得留在家里照顾我娘和二丫,放心,我肯定会将小妹带回来。”
连氏坚决不同意,不停的摆手,而夏良更是不同意。
夏云桐不想因为这个与他们纠缠,可想要安全的将大丫带回来,非她不可。
她眼眸微转,忽然压低了声音:“爹,娘,实话和你们讲,明天沈四郎也要去京城,我正好与他结伴而行,只不过这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明天起早出发,你就跟我奶他们说我去外公家了。”
连氏的娘家在山里,是一个只有十几户的小村子,距离这里有十几里山路,平日里很少来往。
不过连外公以采药为生,只要到镇子卖草药都会来看看他们。
可连家太穷,所以张婆子一向瞧不上这个亲家。
连氏与夏良惊疑不定的对视了一眼,怎么又和沈四郎扯上关系了?
“大丫,你怎么知道他要去京城的?”夏良狐疑的问道。
“爹,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反正他明天肯定去京城,我跟着他走一路很安全,而且,元若烟是女眷,去了京城她要是不见你怎么办,这事我去正合适。”随后又接着解释道:“爹,我的力气也大,从这里到京城一路都是官道,安全的很,你就放心吧。”
夏良顿时沉默起来。
心里知道女儿说的是对的,可大丫是个姑娘家,就算有一把子傻力气,可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让她去京城找三丫,怎么想怎么不靠谱,这事儿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他虽然脸色正常,可是却也心急如焚。
万一呢,万一元若烟和元氏一样歹毒呢?
那他的小女儿岂不是掉进了狼窝里?
夏良的嘴唇有些颤抖,却不敢让连氏看出来,他该怎么办?
心里一时没了主意,却又更恨元氏了。
如果不是这个狠毒的女人,他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
与此同时的沈家村。
沈栖坐在西厢房擦拭着弓箭,眉目低垂,周身氤氲着淡漠的气息,陈氏站在一旁,对于这样的四儿子有些陌生。
她只当他大难不死改了性情。
“……四郎,你身体还没恢复,就别进山了,你三哥的拜师礼我借到了,等你好了之后再去打猎也不迟。”
对于想要改换门庭的农人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参加科举,夏家如此,沈家自然也不例外。
按理说沈四郎会打猎,家里还四个壮劳力,日子再苦也能过得下去,可沈家三郎一直在读书,只不过连童生都没过。
其实这也正常,有的就算是考中了童生,可直到须发皆白也还是童生。
第09章 诛心
沈家和夏家一样,是举全家之力供奉读书郎,为的就是将来有能光宗耀祖的那一天。
沈栖站起来,背起弓箭,垂眸看向陈氏,淡淡的道:“我明日要去京城。”
说完就大步流星的朝外走。
陈氏:“……”
沈栖与正要进院子的沈三郎打了个照面,沈三郎不似沈栖的短打衣服,他着了一件长衫,倒是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
看到沈栖背着弓箭似要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