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桐心里有数,但此时却不是掰扯这事的时候。

    小山子乐呵呵的将马车赶出来,这马喂的真好,膘肥体壮,皮毛发亮。

    说多了就太客气了。

    刚才朱大夫已经就伤害完,简单的跟夏雨彤说了一下京城里的六王爷太管事,亲自过来查看。

    人也是刚刚走,很是满意,估计是没什么问题了,再就是省政府这里,如今正好与他细细商量一番。

    夏云桐指着这辆马车对夏金水说道:“金水哥,其实这辆马车是黎老夫人送给我的,只不过前段时间不方便留在家里,如今正好,咱们赶着去大同州。”

    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那肯定是不一样啊。

    本来就很眼馋这辆马车,夏金水此时眼睛亮晶晶的,围着马车转了好几圈,接过马鞭喜滋滋的坐在车辕上。

    笑的合不拢嘴。

    于是朱大夫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子还有一个药童,夏金水赶着自家马车,夏云桐舒适的坐在马车里,一行人朝着大同州的方向驶去。

    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到了大通州。

    马车再舒适,坐了两天之后,也变得不舒适了。

    好在也终于到了。

    大同州里自然也有朱家医馆,不过这里只是单纯的卖药材与药丸。

    后面有专门给主人们准备的院子。

    提前没有得到消息,可院子也是天天都在打扫收拾。

    夏云桐洗漱一番,也没多休息,跟着朱大夫扮作少年人的模样,坐着马车就去了知府的衙门。

    此时的沈栖正在大同州驻军大营里。

    面前放着南梁国的舆图,他负手而立,目光落在了丘州州与金州的交界处。

    如今北鞑国使臣团因为发生各种的意外,无功而返。

    北鞑国内部争斗不休,但还有一部分声音说,这些都是南梁国的责任。

    有斥候送来密报,很可能今年冬天有一场大战。

    在他的身后,站着的就是大同州的黎总兵。

    这是一个大账,四周重兵把守,五里之内连飞鸟都不敢飞过。

    大帐内只有两个人。

    就听黎总兵声音低沉的道:“殿下,冬日一战,至关重要,大同州十万大军,随时等候殿下吩咐!”

 第117章 同生同死

    黎总兵十八岁那年,给十三岁的南梁国皇太子做了常随。

    也可以说是皇太子沈栖的伴读。

    黎总兵的父亲当时是御林军的统领。

    祖父黎瑾瑜是世家大儒,在先皇时连中六元,他在殿试时被点为状元,后娶了六王爷的姐姐。

    也是康元帝的姑姑。

    黎瑾瑜曾入主文渊阁,后来辞官而去,在京城的东山开了书院。

    东山书院名闻天下,当朝不少官员都是从东山书院走出来的。

    三年前,蓝贵妃与那康元帝说,这世上有一种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每次只结三十个果子,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熟悉吧,好熟悉喔!

    蓝贵妃说那个果子的形状宛若刚出生的婴儿。

    康元帝信以为真。

    他开始暗中搜寻,不知道怎么的,线索就落在了黎家。

    黎家是百年的世家大族,根基颇深,传说他家有镇族之宝,是一种神秘的果子,长得宛如刚出生的婴儿……

    因为这个所谓的人参果,黎瑾瑜被叫进了宫里,一呆就是三天三夜,水米未进,不让休息,形同拘禁。

    这对于才名满天下的大儒来讲,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侮辱。

    得到消息的黎统领进宫求见皇上,却被康元帝当场打入天牢,康元帝大怒,说他有谋逆之心想要造反。

    黎府获罪,黎瑾瑜为保黎家,碰壁而亡。

    却没想到康元帝恼羞成怒,不但没有放过黎家,反而要将黎家满门抄斩。

    当时的沈栖与康元帝据理力争,因年少气盛就有些咄咄逼人。

    当天晚上京城下起了大雨,康元帝指着殿外说,你要是能跪到明天这个时辰,我就放了黎家。

    沈栖果真在殿外跪了一夜一日。

    不得已,康元帝准备放了黎塘的父亲黎卿,围着黎府的兵将也退了。

    哪里想到黎卿莫名的死在了天牢里。

    黎卿这一死激怒了天下的文人,康元帝迫于压力给了黎塘副总兵的职位。

    然后将黎家赶出了京城。

    而这所谓的人参果哪里有呢?

    那不过是蓝贵妃随口说着玩儿的。

    恰巧黎家早年得了一株人参,形状的确如人形。

    只是黎塘的太祖父生病的时候,已经被用掉了。

    黎瑾瑜与康元帝这样说了,但奈何多疑的康元帝并不相信。

    后来,黎塘用黎族秘法,与病中的皇太子结了血盟。

    皇太子生,他即生,皇太子死,他即死。

    并发誓一生效忠绝无二心!

    这件事就连靖远侯爷他们都不知道,他是皇太子沈栖最隐秘的手下。

    后来皇太子死了,他却依然活着,他百思不得其解心里如烈火烧灼。

    可当沈四郎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屏退众人缓缓的跪了下来。

    再抬头已是满面泪痕,他称沈四郎为殿下。

    沈栖从来没想与别人说自己的离奇经历,可既然黎塘认了他出来,也就默认了。

    此时的沈栖静默了一瞬,虽然黎塘都是在背后这样称呼他,却还是叹息的道:“莫要如此称呼了。”

    黎塘声音很轻,却异常的坚定:“殿下,如果连这个称呼都没了,您的痕迹会越来越淡的!”

    守卫森严的大帐寂静极了。

    几息之后,沈栖伸出手拍了拍黎塘的肩膀,转而说起了一件也很重要的事:“明日我要出去一趟,看看能不能得到药粉与治疗内伤的药方。”

    说到这个,黎塘也很激动,太子殿下拿回来的几瓶药丸还有粉末,看着不起眼,可经过他们实验,效果简直太好了。

    尤其是那防止伤口感染的粉末,虽然有些粗糙,可效果特别好。

    这意味着什么?两个人都清楚。

    冷兵器时代都是短兵相交,一场战争下来,伤亡人数都不是小数。

    士兵死亡的原因很多,但大多都会受外伤,血虽然止住了,后面因感染引起高热也会要了人的命。

    如果有了这种药,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这样的伤亡,战斗力也会提升,也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在这时,在大帐外巡逻的虎三接到一份密报,他火速的将这密报交给了沈栖。

    沈栖看完之后微微点头,低声的吩咐了黎塘几句,随后与虎三骑马离开了位于密山的大营。

    倒是没有想到,本以为几天后才会到的夏云桐,此时已经到了大同州。

    此时此刻的夏云桐跟着朱大夫,已经进了知府的后院。

    这是官家的衙门,按标准建的,上一任知府很是爱享受,院子里修了很多景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进了院子,哪怕是炎炎夏季,也不知道从哪里有凉爽的风吹过来。

    让热的心烦意乱的人,不由得精神一振。

    在前面带路的就是沈知府。

    气质儒雅但是却不怒自威,可以看出来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翩翩少年郎。

    他们要去的是老夫人住的后院,到了院子门口,一个保养很好的夫人迎了上来。

    夏云桐抬起眼帘,不动声色的扫视了一眼,这肯定就是沈知府的夫人韩氏了。

    当他看到跟在沈志博后面是朱大夫的时候,面色变了变。

    他应该是指导朱大夫的名声的。

    不过只是淡淡的扫视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夏云桐,就对沈知府说道:“老爷,那魏姨娘这几天不吃不喝,一直吵着要见你呢,要不你去见见她,我带着大夫去给娘亲看病。”

    沈知府可能是没想到他的夫人,竟然在外人面前这般直言不讳。

    脸色一下子沉下来。

    警告性的瞥了一眼韩氏,淡淡的说道:“你去告诉魏姨娘,如果她舍不得她的哥哥,那就回彩石镇吧。”

    这是要将魏姨娘给赶出去了。

    站在门口,朱大夫眼观鼻鼻观心的,只当自己不存在。

    不得不说这韩氏手段又阴又损。

    这是吃准了沈知府不敢当着朱大夫的面儿,说些什么软和的话。

    只不过韩氏并没有意料之中的得意,她的眉头皱着,刚才不过是转移话题和注意力,可因为这个大夫是朱神医,心里难免忐忑不安。

 第118章 必须醒过来

    可是韩氏不得不让开了身子。

    她并没有去警告魏姨娘,而是跟着也进了老夫人的院子。

    她的行为倒也正常,沈知府只是皱了皱眉头,就带着朱大夫进了屋子。

    这间屋子布置的很是华丽,不过药味却太大了,窗户也关的紧紧的。

    尤其这是夏天,味道更重了一些。

    然后一眼就看到了,躺在帐子里的一位老夫人。

    旁边有两个伺候的丫鬟。

    看到知府大人和夫人一起进来,两个丫鬟一个打开帘子,另一个站在一旁。

    仅仅只是一眼,朱大夫就心口一沉。

    老夫人这是病入膏肓了。

    应该是来不及了。

    如果在早上那么三天,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可是话是不能这么说的。

    但也的确很棘手。

    对于大夫来讲,就算没有希望,也要尽最大的努力。

    而沈知府进了屋子之后,脸色就很沉重。

    母亲的病是越来越重了,看了很多的大夫,可却没什么用。

    只勉勉强强能喝进药和一点汤水。

    此时的沈老夫人瘦的皮包骨,躺在那里,好像一具面目扭曲的干尸一样。

    接下来就是诊脉。

    朱大夫的眉头也不由的皱起来。

    韩氏看着朱大夫的样子,心里差不多有了底。

    心里暗想,都这个鬼德性了,还能救回来,开什么玩笑?

    饶是如此,也不敢掉以轻心,她也早有安排。

    朱大夫收回了手,看向一旁用希冀神色看着自己的沈知府,声音有些沉重:“知府大人,老夫人的病情,您要有心理准备。”

    说这话的朱大夫其实心里也带着忐忑。

    很多时候,病患认为自己没什么问题,是你大夫没有本事,没有医治的能力。

    他能给行针,都已经是属于艺高人胆大了。

    老夫人的病情并不乐观,其实沈知府心里也有数,前头两个大夫摇摇头都走了,也就这朱大夫留了下来。

    看到朱大夫也是这样神情,韩氏那是彻底放了心,站在一旁假装关心,但是眼底却带着幸灾乐祸。

    隐晦的扫视了一眼沈知寒。

    这个男人在她的心里,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存在。

    其实她并不想嫁给他,她瞧不起他寒门的出身,她和姨娘都瞧中了侯府的嫡子。

    可是她一个庶女想要嫁侯府嫡子,那简直是做梦一样。

    更何况,嫁给沈知寒的时候,大哥还不是尚书呢。

    但如今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就算嫁进侯府了,她一个不能生育的女人也未必比现在好过,不管怎么说,沈知寒的后院都掌控在她的手心里。

    韩氏的嘴角带着隐秘的笑意。

    夏云桐淡淡的瞥了韩氏一眼,顿了一下,她的嘴角也微微的朝上翘起。

    韩氏啊韩氏,你怕是要失望了呀。

    今天有她夏云桐在,老夫人不醒也得醒过来。

    只看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罢了。

    沈知府也叹了一口气:“朱大夫,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老朽尽力吧。”

    朱大夫是这样说的。

    朱大夫先是开了一个药方,让配齐之后三碗熬成一碗端过来。

    先配以针灸,将这药都喝进去,然后再继续针灸。

    也不过是尽最大努力试一试罢了。

    这煎药熬药的工作自然就交给了韩氏,而韩氏当然要掌控。

    韩氏拿着方子就出了卧室。

    夏云桐搬过了朱大夫的药箱放在他旁边的脚凳上,忽然声音轻缓的说道:“朱大夫,我才想起,我忘了跟您说一件事儿了。”

    沈知府坐在一旁,不由的看过来,眉头皱了皱,倒也没说什么。

    朱大夫愣了一下,不明白只不过是跟来看看的夏云桐为什么忽然开口,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大夫不由得硬着头皮轻声的道:“这件事重要吗?如果不重要的话,我们回去再说。”

    “虽然不是很重要,但也许能帮到老夫人呢。”

    这次愣住的是沈知府,他随即反应过来,就连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