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她心里也很清楚,就算是自己没被卖掉。依照沈老夫人的心性,她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但这时候假设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秦婉早就心如止水。

    但却没想到,仅仅因为一个身份,女儿一家就接二连三的遭遇暗害。

    沈老太太如果真心想要将她们接回来,为什么不亲自来反而告诉韩氏?

    说到底,那依然是一个看到富贵之人就极力讨好的愚蠢而又狠毒的乡下妇人。

    就算是她的儿子做了一州知府,也改不了她的本性。

    当年的事情真要说起来,彼此的颜面都不好看,可是那老太太目前虎视眈眈,倒不如提前让大家都知道。

    于是夏良和连氏还有连钰都被震惊住了。

    夏良吓得瞪大了眼睛,哪里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事情。

    他使劲的掐着自己大腿,觉得是不是自己穷疯了苦怕了,其实最近这段时间都是做梦啊。

    可大腿传来的疼痛告诉他这不是梦。

    而连氏虽然口不能言,可她并不傻,前后一联系起来就也能知道娘亲为什么始终对自己冷冷淡淡的。

    可是这能怨娘亲吗?似乎也不能怨。

    整件事情里最痛苦的应该是她的娘亲。

    一时之连氏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呆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连钰看着自己的父亲,又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姐姐。

    没人会不认当着知府的亲爹的。

    而且这亲爹毕竟还是不知情,所以属于情有可原那一类的。

    就更可以原谅了。

    连钰也知道,可能现在有些事情不大好,要不然是不会让他知道的,他站起身子,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然后低声的说道:“一会儿蚊子又多起来,我去弄些艾草,可别叮着我的小外甥。”

    连钰竟是对这件事情只字不提。

    夏云桐抬头看了他一眼,小舅舅是个聪明的。

    这时候她就保持沉默了,反正事情已经说明白了,连玉兰的亲祖母就是今天的沈老夫人,这人或者是在镇子里或者回了大同州,但肯定不会死心。

    然后连外公不是她的亲爹,她的亲生父亲另有其人,而这人就是他们从前觉得是天一样存在的大同州的沈知府。

    夏云桐也站了起来,可能她在这里,有些话外婆不大好说:“我帮着小舅摘艾草去,顺便给你们配点防蚊虫的药。”

    北方的夏季,白日有些漫长,这个时辰天色还是微微亮。

    夏云桐去后院找小舅去了。

    不光是避着,她还想和他商量一些事儿。

    树荫之下有些安静。

    连外公叹了一口气,首先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真心实意的道:“玉兰,人生在世有些因果总要了的,不管你的亲生父亲有没有抚养你,有没有教导你,但是生恩你是不能忘的,如果一个人连生养之人都忘了,那倒不如一个畜生。”

    在后园子里的夏云桐隐隐听到这句话,虽然有些不赞成,可却很是钦佩连外公的人品。

    而且连外公自有他的智慧,其实这件事情谁都知道,到最后肯定要认下来的。

    这与连玉兰的亲生父亲,是一州知府还是要饭的乞丐,没什么关系。

    况且又不是沈知府主动抛弃他们,这里边有着太多的误会,所以沈知府这个父亲是立得住的。

    只要沈知府认他的女儿,连玉兰就得认这个亲生父亲。

    对于连外公来讲,没什么公平与不公平。

    生恩和养恩是一样大的。

 第141章 嫁出去

    连氏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有这样的身世,从她有记忆以来,她就不会说话。

    娘亲虽然对她冷冷淡淡的,可是父亲和弟弟对她特别好。

    嫁人之前与嫁人之后日子过得都苦,可夏良对她好,就算生了三个女儿,夫君也从来没对她说过一句重话。

    要知道就凉水湾村有多少女子嫁人之后,不但忍饥挨饿,每日还要挨打受骂。

    就夏氏族人家里,村头五大娘家的儿媳妇与她前后脚进门,可她的日子过得苦,不是丈夫打骂,就是婆婆打骂。

    与她相比,那张婆子虽然刻薄又向着大房,却从来没有打骂过她。

    但她心底里也是自卑,她不但是哑巴还生了三个姑娘,一直没有底气,总觉得她欠很多人的。

    脑子也是浑浑噩噩,自从女儿为她撑腰之后,感觉这腰板才一天天的直起来。

    虽然心里对于日子突然好转,也有些惴惴不安,可她对女儿的能力很是信任。

    她曾经想过,这些贵人不给她家东西,他们也能将日子一点点的过起来。

    再加上有了儿子,底气越发的足了。

    她觉得,作为一个乡下妇人,她该知足了。

    可哪里想到,如今她竟然还有这样的身世。

    她是大同州沈知府唯一的嫡女。

    这意味着什么?

    虽然她是乡下妇人,可心里也清楚。

    连玉兰的脸色苍白,这样的消息对她来讲没有什么喜悦,唯有的只有打击和无所适从。

    一旁的夏良回过神来,声音都有些颤抖的道:“岳父……那知府大人,可会来凉水湾村?”

    连外公摇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

    秦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坐在对面无所适从的女儿,终于开口说道:“玉兰,我从前有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可你爹他没有,他是把你当成亲生女儿的。”

    连外公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连玉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她跪在连外公的面前,眼底里带着泪花,两只手比划着……

    要说这个世界上能一字不差的看懂连玉兰比划的手势,除了夏良就是连外公了。

    连外公抹了一把眼泪,连忙将女儿和女婿都扶起来,苦笑道:“过去的就都过去吧,在我看来,认祖归宗对你还有你的三个女儿与儿子,都是有好处的。”

    连玉兰不停的摇头。

    想起白天沈老夫人眼睛里的嫌弃,她的心口都是凉的。

    现在已经没人嫌弃她了,难道认祖归宗之后,她这个所谓的亲祖母还要每日嫌弃她吗?

    连玉兰看着自己的娘亲,秦婉自然说不出来不让她认亲生父亲的话。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谁都知道怎么选择是最好的。

    想起从前种种,秦婉心底里悲愤,可还是压抑着情绪说道:“你爹说的没错,人生在世有些因果是一定要了的,他只有你这一个女儿,知道你的存在,怎么可能不来认你,你也不要有负担,不管他对你做什么都是他要补偿的,他是知府,如果他要接你们去大同州,你们就尽管跟他去,不管是三个女儿的婚事还是文星的前程,在他身边你总归是能得到好处的。”

    连外公低垂着头,紧攥着拳头不说话,就算再给他一辈子,他也是比不过沈知府的,他能给予的实在是太少。

    连玉兰脑子里乱哄哄的,拉了一把身旁的丈夫,这次没比划,而是嘴巴张张合合,夏良看完之后,就对秦婉说道:“岳母,玉兰说那个沈老夫人对她有偏见,今天看到她之后,看到她不能说话,就一直很是嫌弃,她不回沈家,也不想认祖归宗,一切只当没发生不好吗?”

    秦婉的脸色变了。

    身形踉跄了一下,颓然的坐下来,都怪她,要不然女儿也不能这样。

    可那老太太凭什么嫌弃她的女儿?

    当年,她苦苦哀求,磕的头都破了,可那狠心的老婆子无动于衷。

    甚至还对着她的肚子踹了一脚。

    韩氏恶毒,她比韩氏更恶毒!

    因为她肚子里的孩子,可是她儿子的血脉啊。

    虽然过去那么多年了,秦婉觉得自己已经淡忘了,可如今回想起来,眼底里还是闪过恨意。

    这个时候,夏云桐走过来,连外公已经扶着秦婉坐了下来,夏云桐一边熟练的处理艾草,一边说道:“沈知府的人已经来过凉水湾村了,他说都是他的错,不强求,任其自然,至于沈老夫人,暂时不必管她。”

    秦婉一声冷笑:“那沈知寒是个……”

    是个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来,但是夏云桐也知道秦婉的意思,而且这事儿还是要考虑连外公的感受。

    夏云桐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她鼓捣完草药,那头连钰也将艾草点燃了,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烟气,蚊虫倒是一下子被熏走不少。

    夏云桐从贴身口袋里拿出来老谷子的印信,对着连外公晃了晃,给这些人转移话题:“外公外婆小舅,这是我师父的印信,你们这回相信了吧。”

    于是,话题就被成功的转移到了夏云桐的身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连玉兰是沈知府的嫡女,秦婉和沈知寒也是拜了天地的,就算是沈老夫人闹开了,丢人的也是她自己。

    道理简单,想要想通了,可没那么容易。

    这一晚,除了夏云桐和小文星,其他几人几乎是彻夜难眠。

    而此时的沈老夫人同样睡不着。

    她住进了彩石镇的客栈,怎么想怎么不甘心。

    这么回去怎么成?

    一步错步步错,她也是悔不当初。

    所以,明天还是要去凉水湾村,她想说动连玉兰带着儿子去大同州,也想让文星姓沈,做她的曾孙。

    夏家人和连玉兰都没问题。

    关键是秦婉还有夏云桐,这两个人肯定要和她对着干的。

    尤其是夏云桐,她都有些打怵她。

    得想个什么办法呢?

    对了,给夏云桐说个人家,嫁出去了,就没资格管娘家的事儿了。

    这么想,愈发的睡不着了。

    婆子给她拿了一粒药:“老夫人,吃一粒养神丸,好好睡一觉。”

    沈老夫人点头,吃下药之后,很快的沉入了梦乡……

 第142章 五道圣旨

    远在瑶湖县城赈灾的沈知府,听说自家老娘偷跑出去去了凉水湾村,急得眼前一阵发黑,差点没有扑倒在地上,幸亏旁边的随从手疾眼快的将他扶住。

    沈知府气的脸色铁青。

    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

    在家里与她讲道理,已经说的分明,她现在不能出现在连玉兰的面前。

    当年到底怎么回事儿心里没点数吗?

    真以为没人和她计较吗?

    她要是平平和和能低下头去求得她们的原谅还可以,可如果她还是摆着老夫人的谱,别人吃她那一套,那夏云桐定是不吃的。

    还有秦婉,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

    他不敢想,从事发到现在,从来不敢往深处想。

    每次一想起来,就会抬手给自己一巴掌。

    因为那是想都不能想的场景。

    他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时间一点点的淡去,等都心平气和了,等朝堂的情势稳定了,他亲自去凉水湾村看望女儿。

    不管他这唯一的女儿能不能认祖归宗,他终归是要看一眼的,要尽可能去弥补她,也要给她撑腰,不管如何,自己的身份,总是可以做她靠山。

    想来这些年她肯定是吃了很多苦头。

    却没想到母亲又一次坏了他的事儿。

    现在时局不稳,自打皇帝病好后回归朝堂,如果不是太后和吴阁老在,皇后一脉以及曾经依附于太子存在的都会被杀的干干净净。

    而一直昏迷的大公主和病卧在床的皇后如今也危在旦夕。

    而他这知府之位未必就会做得稳当。

    他将母亲拘在后院不让她出门,也是担心朝堂不稳自己会出事,不管韩氏是不是死有余辜,他与吏部尚书都结了仇。

    不,现在不能叫礼部尚书了,如今的韩大人已经进了内阁,成了内阁大臣之首,韩大人成了韩阁老了。

    就算是资格最老的吴阁老也在他的管辖之下。

    他担心女儿一家不但没有享受到他带来的荣华富贵,反而会再次被他所连累。

    想到这里,憔悴不堪的沈知府咬牙站起来,如今灾情严重,就在昨天,本来说好的赈灾粮食与银子还没有下来,肯定是被韩阁老给截住了,他倒无所谓,可是却有上万的百姓被大水冲毁了家园。

    大同州官府用来赈灾的粮食和银子已经没了,他号召豪绅捐粮食捐银子,可是,依然无法填饱几万人的肚子。

    还有,自从进入春季,江北就开始大旱,几万流民至今盘桓在京城不离去。

    他在衙门里得到的消息说,康元帝大怒,命令大臣们马上想办法将流民驱逐。

    据说,为了国家太平,康元帝还打算送公主和金银珠宝去北鞑国示好。

    还准备给蓝贵妃修建摘星楼,却不肯给流民一个铜板一粒米。

    这事儿传的沸沸扬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