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男人护着的女士也下车了,穿了身E Saab的水蓝色刺绣长裙,颜色恰好与另一位中年男士的领带相同。
她看上去优雅且大方,美丽又浪漫,若不是眼角细细皱纹,很难让人判断出她的年龄究竟为何,是真正的大美人。
记者们拧眉沉思,总觉得这位女士看上去很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最后还是粉丝先把他们认出来
“啊啊啊!是江棠的哥哥啊!”
稍显寂静的现场,突然来这么一声尖叫,基本所有人都听到了。
连江希景也随之侧头看去。
不过淡淡一眼,原本在尖叫的女孩儿却像是被掐住脖子似的,骤然安静。
第635章 家人上阵
但是,这位女孩儿的尖叫也还是帮所有人都成功解惑。
难怪觉得眼熟!原来是江棠的哥哥!
之前和江棠同行的照片被传成江棠背后的靠山,逼得这位在接受财经访谈时,当场澄清谣言,并证实了自己与江棠的亲兄妹关系。
也是那会儿,大家才知道原来江棠背后所谓的靠山就是她自己,至于先前传的家境贫寒什么的也都是假的,她是货真价实的豪门千金。
当时还有人联想起江棠在偶像时期的英名,恰好和罗马假日里奥黛丽的公主角色“安妮Annie”同名,说她是真正的罗马假日在逃公主。
这些段子和江希景接受采访的视频一起传得沸沸扬扬,至今讨论的热度都还没彻底冷却,隔三差五都能蹦出来上个热搜。
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江棠的哥哥,也就是这位著名的投行大佬会来参加妹妹的电影点映会,由此可得他身边的人就是他和江棠的父母?
江家行事作风低调,江成哲也基本没有在媒体面前露面,所以记者们一开始都不知道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倒是苏铃上过很多艺术界的杂志访谈,有眼尖的认出这是在国际上也颇具名气的画家,忍不住小声交流起这个情报。
记者堆里那些偷偷摸摸录像的,还以为自己这次捞到一个大的,准备明天就在头条上写江棠父母真面目曝光之类的劲爆标题来收割大波流量。
结果旁边传来一个声音:“你最好把手机里的视频删掉。”
偷拍者硬着头皮装傻:“什么偷拍?不是说不准拍吗?”
对方冷笑:“你的手机藏在兜里呢,一眼就能看见。也别怪我没提醒你,就算你拍了也多半发不了如果不想公司被告得倾家荡产的话。”
偷拍者愣了愣,目光下意识看向他所知道的几个一起在偷拍的家伙,果然发现他们悻悻收起了偷拍的工具。
最后他也怂了,不敢抱这侥幸,赶快收起手机,并把偷拍的视频删掉。
暗中注意到这一切的安保这才收回视线。
江棠家人的齐齐到场在现场掀起不少波澜,媒体记者们不敢拍照,那些粉丝们也是同样的,不过他们秩序倒是好,不能拍也无所谓,照样欢呼不断。
还有大着胆子喊“爸”“妈”“大哥”的,一个个的半点不见外,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认亲大会,直接惹来大片哄笑。
红毯上的苏铃迷茫了一瞬,小声问儿子:“他们这样喊是想嫁给你吗?”
江希景的魅力有这么大吗?不可能吧?
江希景不知道亲妈对自己的嫌弃,面色不改地回答:“我看他们比较想嫁给你女儿。”
“棠棠?”苏铃恍然,点点头,“嗯,这样比较像话。可惜了,棠棠已经有了西泽尔,不能再接受他们。”
江希景:听起这意思,如果没有西泽尔这个女婿,你还真打算考虑一下?
很快一家人消失在红毯尽头,下一辆车也随之抵达。
记者们重新举起相机对准车门,在看清楚下车那道人影的同时,快门声密集如暴雨,闪光灯更是亮成一片银色海洋,几乎没有停下喘息的空隙。
这次下车的人是比江棠家人到场还要劲爆的西泽尔!
他很郑重地穿了身黑色暗纹刺绣高定西装,红色的领结,有点夸张繁琐的衣服设计,在他的身上却是相得益彰,他得天独厚的容貌压下西装的华丽,让人根本无法把视线从他脸上挪开去看他穿的什么!
他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转身扶江棠。
果然,江棠的礼服也是他领结的红色,还是那种飘逸如云的薄纱堆叠,轻薄的面料全靠独特的裁剪取胜,裙摆上的同色暗纹与西泽尔外套的暗纹款式想通。
这身浪漫恣意的红裙,衬得江棠肤白胜雪,眸光不经意流转间的华光,带着点漫不经心,牢牢攥住人的视线,与西泽尔倒是容色极为相称匹配的一对。
一时间,记者的快门按得更加疯狂。
要知道前段时间,有人爆料说两人在圣莫里茨度假,世界各地大批的狗仔娱记都蜂拥过去想要拍两人的私下同框照都没能成功。
而这次,则是江棠和西泽尔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光是这个新闻标题就足够霸榜全世界的热搜!
记者们一边拍一边沉浸在这两人的美色当中,只感叹为什么女娲对他们就精心捏造,对自己就随手甩泥点子,天大的差距啊!
粉丝们也尖叫得快疯了,他们有的是到场其他明星的的粉丝,但也照样不吝啬为江棠西泽尔献上尖叫!
场面一度狂热到失控,要不是官方早有预料提前安排好人手,怕是安全线都要被这些热情的粉丝给冲破了。
江棠和西泽尔也不得不在记者们的苦苦挽留下,在红毯停留近五分钟,最后才牵着手从红毯尽头离去。
这对王炸都出场了,最后的大牌也就只有王清源,等王清源都到了,前来参加点映会的人也差不多都到齐。
第一排是这次的主创和投资方,从第二排开始就是满目星光璀璨。
最为瞩目的就是坐在中间的西泽尔,他身旁是江家人,座位前面就是江棠。
江棠和王清源说了几句话,晚一会儿才过来坐下,西泽尔立刻凑过去,趴在她椅背上和她小声说话。
这一幕被不少人收进眼底,大家又好奇又八卦,还有陆续入场的媒体在看着,一度惋惜内场里不能随便拍照,否则放出去又是个大新闻。
内场很大,是临时搭建出来的观影厅,足以容纳超过三百人。
在这现场的三百人里,除了前排的明星们,还有后面的媒体记者跟影评人。
另外也有一百位幸运观众,是从微博抽奖里拿到的点映门票,此刻落座在最后。
眼看着大家都各自寻到位置坐下,现场的灯慢慢暗下。
这是在提醒所有人,电影即将开始。
原本喧闹的观影厅内也逐渐归于平静,所有人屏息凝神。
------题外话------
下章开始是电影内容,前面几个剧本用的是副本写法,是想写成小故事那种,但是电影的话不太好描述景别运镜,写起有点束手束脚,所以接下来的电影会用观众角度来描写。
第636章 《悬疑小说家》一
老熊是位专业影评人。
他虽不是电影相关专业出身,但是在父辈影响之下,自小就对电影展现出强烈喜爱,看过的电影不下千数。
他大学读的是全然不相关的金融专业,但是他本人对此并不感兴趣,而是趁着那个网络开始发达的年代,在博客上写一些专业影评,收获不少读者。
因为他阅片量丰富,对电影知识了解不亚于专业人士,而且言辞幽默犀利独具一格,在博客时代收获不少粉丝。
后来他大学毕业从事两年本专业工作不如意后,索性投身专业影评人行业,还借着微博发展的高峰,成为一位专业大V,同时还与多个网站有深入合作。
老熊当了十几年的专业影评人,在圈里的口碑一直不错,微博粉丝量超百万数,还是实打实不掺水的那种,每次对电影的影评都能收获过万的转赞评。
可以说,像老熊知名度这样大的影评人,一篇影评甚至能直接影响到电影票房走势。不少片方都想给他塞钱说好话,但老熊从来是不假辞色地拒绝。
而老熊最出名的一篇影评,就是骂的王清源!
当时王清源拍的电影,和这次的悬疑家一样不是他的拿手题材,但他的威望名声在那里,很多影评人点评时说得比较委婉,还用各种看不懂的方式来做深入解读。
老熊是当时所有著名影评人里,第一个站出来直接对王清源说“烂片”的,他甚至直接骂道“烂就是烂,难道给它换上一个大导演就不是烂了?什么时候影坛能改改这种对权威盲目崇拜的作风?”
如此之类的话引来大批感同身受的读者点赞,更是彻底掀开最后那层遮羞布,以老熊影评为先锋的大批群众骂声齐齐涌向片方,最后导致电影提前下映。
在那次之后,老熊就被打上了“敢说话”的标签,虽然之后为这标签弄得挺累,但老熊从未后悔骂过王清源。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清源的新电影悬疑家会邀请他来观看点映!
他才在微博上内涵过王导,说他不见黄河不死心啊!
所以这次让他来看,到底是不是为了打击报复?
老熊不知道,内心很迷茫。
但是在观影厅灯光暗下之后,他还是打起精神,并翻出常用的记录本。
身旁不少专业影评人跟他一样,也都带出随身的本子和笔。
手机荧光会影响其他影众的观看体验,专业影评人早已习惯原始记录方式。
他们也是这样用纸笔,写下一篇篇影评,剖析电影的美学语言,拉近观众和电影间的距离,记录着电影史的更迭兴衰。
电影的第一幕,是一个空镜头。
镜头视角是仰拍的,对准阴云密布而显得沉闷的天空,大颗大颗雨珠从天落下,砸在镜头玻璃上,又溅起小小水花。
镜头因此显得有些模糊,只是隐约能看到运镜向下,从高空俯瞰城市,江州市错落有致的城市景象在镜头下一览无遗。
虽然城市的天气昏暗,但是王清源对光影的运用显然已经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过简单几个镜头,就将电影的氛围感渲染到位,让观众想要探究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
握着纸笔的老熊也不由得低低感慨,觉得王导的这部电影又较之前有了进步,到了这种水平的大导演居然还能继续进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精神稍稍晃神,又很快被拉进大荧幕里,因为空镜头里终于出现了人物远景,这代表正戏即将开场。
随着镜头拉近,熙熙攘攘的围观人群挤在商场门口,还有警车、救护车以及披着毯子余惊未定的年轻男女。
围观群众的对话透露出信息,原来是这商场里的密室逃脱里出了命案,有人被密室里的机关给杀了。
伴随这些窃窃私语,有个男人越过重重人群,刚要迈进警戒线就被拦下,男人出示证件,证件上写着名字“陈峰”,是个警察。
镜头跟随他的后脑勺一路推进,从室外到室内,沿路的旁观群众、与死者同行的伙伴们、密室老板和工作人员形形色色的面孔在镜头里闪过,紧张的情绪也随着这个长镜头缓缓堆积,直到来到凶案现场时到达顶峰。
被密室机关杀死的年轻人就倒在地上,因为是密室老板从监控视频里看到有人倒下后,以为是突发疾病立刻冲进去,所以发现得很及时,年轻人身上的血迹都没有干涸,所有现场也都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子,包括满地杂乱无章的脚印。
警察陈峰在死者身边站定后,在附近走了几圈,最后戴着手套拿起遗落在现场的凶器,那是一根细长状的尖锐金属,被机驽用大力惯性探出后精准射穿了死者心脏,直接导致死者的死亡。
机驽是密室逃脱里面本来就有的,但是不知道被谁改造过,原本只会轻轻弹出质地柔软的塑料箭,现在被换成足以把人射穿的金属箭。
镜头对准那血迹斑斑的细长金属,也同时对准了正在看金属的警察陈峰的脸。
那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头发杂乱得像是好些天没洗过,脸上胡子拉碴,眼底布满红血丝,嘴唇更是干燥得开裂。
陈峰轮廓以外的景物突然模糊,场景一转,陈峰还是拿着细长金属动作未变,但是环境却换到了警察局,法医正在给他说死者的情况。
陈峰听完之后,回到办公室,听了具体的案情陈述,列出的条条线索全是死路,简直就是一桩完美无漏洞的密室杀人案。
陈峰是老刑警,破案经验丰富,但是这次遇上的案子,连他都感觉有些棘手,苦苦沉思不得,案情似乎沉入泥沼,半步不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