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佬横行娱乐圈-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影内容删删改改的写得比较慢,所以今天就两更

 第639章 《悬疑小说家》四

    阿宁在网络上写悬疑已经是第六年,这是她第一本火得一塌糊涂的书。

    纠结背后原因,第一是因为她的笔精湛。

    从孤儿院惨案的受害者角度出发,把女主角的心里描绘得贴切又详实,细节处无不透着强烈到令人感同身受的情绪,也让读者很容易就能带入其中。

    第二则是因为,作者笔下女主角的所行所为,与作者本人一模一样,包括连载部分所描写的书名和过去,通通来自作者本人。

    刚开始有网友玩梗,核心是“作家可以为作品做到怎样程度”,内容就是和这本血色孤儿院的作者阿宁有关,说是她为了写出一本完美的,前面用了八本和五年时间来铺垫,是为了塑造完美作品而充满信念感的好作家。

    这个梗火了,血色孤儿院火了,作者阿宁也火了,过往的八本也火了。

    以前阿宁作为悬疑家十分小众,关注她的人不多也引不起什么风浪。

    但是这次不同,越来越的读者涌入,阿宁背后的故事也被翻了出来。

    起初是有人说,家附近发生了一起跟某本书里的内容很类似的凶案。

    自然有好奇的网友去查,因为凶案一直没有侦破,网络公布信息不多,可透露的细节全部都能和对上号,而且上传时间就在凶案发生以前!

    这发现毫无疑问让网友们毛骨悚然,他们顺藤摸瓜地深入调查,最后发现相似的不止一起,而是整整八起案子,刚好对应阿宁的八本!

    难道说血色孤儿院里所写的一切不是假的,而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故事?

    事情如滚雪球般越闹越大,刚开始是大V发声,后来是记者报道,舆情沸沸扬扬,如大山沉沉压到警方头上。

    警方不得不站出来召开新闻会,承认悬疑血色孤儿院的作者阿宁就是他们目前正在追踪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且与八起凶案有密切联系。

    案情从此从暗转明,实际由陈峰领导的以“悬疑家阿宁”为名的调查小组也进入大众视野。

    舆情彻底哗然,谁能这样魔幻可怕的情节居然是现实?算不算实打实地证明了艺术都是对现实的再加工?

    这件事闹得太大,不仅媒体和大众高度关注,上头领导的压力也很大,要求陈峰为首的调查小组尽快侦破此案。

    同时他们也派来专家入驻调查小组,让专业的犯罪心理学家分析这九本,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

    最后犯罪心理学家得出判断:前八本作者展现的笔都比较普通,可取的是作者的知识功底非常扎实,就像陈峰判断的那样,如同出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之手。

    但是第九本血色孤儿院却完全不同,虽然它的笔与前面八本一脉相承,很多用词习惯都证实他们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但是不同点在于,这本书的笔比前面八本高出不止一个层级。

    或者说,内容描写得太过贴切,细节处完全符合年龄的被侵害者的心理,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要么作者是个水平高超的心理学家,要么作者就是这个受害者。

    显然,后者更符合逻辑。

    但问题是,根据陈峰等人调查,阿宁根本不是什么孤儿院出身!

    尽管他们查到的线索很少,但他们还是能根据阿宁身份证号,和户籍系统内的信息,推断出阿宁的生平经历。

    她出生在江城市的某公立医院,父母是公司员工,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很普通,也就是为人孤僻一些,没什么朋友,同学与她也大多不熟。

    她生平所遭受的最大变故,是父母在她高中毕业前因车祸去世,她也因此缺席高考,此后就消失在人群里,直到五年前开始在网络上写悬疑。

    她的人生经历和血色孤儿院的女主角全然不符,难道说她只是代笔?或者一切只是她的臆测?

    陈峰与同事们刚走出一个困境,又迈进新的困境,他们面对巨大谜团,却百思不得其解。

    而阿宁已经完全消失匿迹,警方通过大量人手反复搜寻,也还是找不到她的下落,像是已经人间蒸发,以至于有人提出阿宁是不是已经死了的猜测。

    对此,陈峰果断否定。

    他总觉得,阿宁就藏在暗处窥探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像是躲在幕后的下棋者,通过这惊天大局,把警方玩得玩玩团,而且逼出真凶对了!真凶!

    陈峰灵光一闪,他忽然意识到如果血色孤儿院的故事是真的,那个炼狱般的孤儿院真实存在,他们也能顺势查出阿宁的真正目的!

    他决定,去寻找这起悬疑连环杀人案的八名受害者过往经历的交集,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神秘孤儿院给挖出来。

    就在他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外界发生了新的变故。

    这八名受害者的家属们突然联合起来,在江城市警局前静坐抗议。

    他们指责警方就为了一本里的荒谬情节,把无辜受害者变成加害者,让他们这些家属在失去亲人之后,还要承受网络暴力的痛苦。

    原来,因为那本血色孤儿院代入感太强,看完的读者义愤填膺,难免会有这八名死者死有余辜的想法。

    因为在的描述里,八名死者都是孤儿院事件相关的人,他们是恶魔的帮凶,女主角杀了他们,不过是让这些人为当初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网友们扒出死者的身份信息,他们家人的身份也随之被曝光,哪怕这些网友的本意是想查出当年的孤儿院事件,但还是有与女主角共情的激愤网友用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恶意暴力死者的家属们。

    这些家属苦不堪言,丢工作的丢工作,挨骂的挨骂,还有死者的孩子连学校都不敢去,因为老师同学们都会用异样的眼神看他。

    愤怒之下的家属们把矛头指向警方。

 第640章 《悬疑小说家》五

    家属们的静坐抗议,被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

    本来大众就对人肉及网络暴力等行为十分抵触,他们开始同情这些家属,一边抨击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暴力者,一边指责警方在案情没有盖棺定论的时候贸然给人扣上罪名。

    大众的愤怒让舆情发生转折,压力落在领导阶层,最后层层传递到陈峰肩上,等沉溺在案情里的陈峰回过神来,已经有人开始说他办案不力,明明要调查阿宁这个人,却非要去查什么不相关的孤儿院。

    为此领导找到陈峰谈话,陈峰坚持孤儿院才是整个故事的关键,因此与领导发生争执,最后不得不离开副组长的位置,还被勒令回家停职反省。

    面对这种境况,陈峰与领导急切争辩无用,最后不得已交接了案情相关的资料,离开警局。

    但他不是回家,而是独自一人继续调查孤儿院。

    他从网友留言里发现线索,找出几家有可能的孤儿院,最后锁定其中一家。

    这家孤儿院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关闭,原因是出现有义工虐待儿童的情况。

    愤怒的慈善家撤资,孤儿被转移到其他孤儿院得到妥善安置,犯罪的义工也被关进监牢,看起来似乎是个大快人心的结局。

    陈峰出于老刑警的直觉,认为这个案子有些不对劲。

    慈善家撤资很不符合逻辑,他完全可以为孤儿院换一批义工或者加强管理,而不是直接关闭孤儿院。

    尤其是当查到被关进监狱的义工没两年就自杀身亡的时候,陈峰越发觉得可疑,着手调查这家孤儿院,最后发现这家孤儿院背后资助慈善家是现在的江城市首富。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所查到的阿宁养父母,就是这位江城首富公司的员工。

    黑暗已经掀开了它的面纱,陈峰已经能窥到边角。

    他站在当年孤儿院的旧址上,神情恍惚。

    这里早就被推倒成废墟,重建起一座名为阳光家园的高档小区。

    小区门口随处可见灿烂明媚、绿化优美的小区和来往说笑、面容幸福的人们,无处不在的光辉驱散了所有黑暗。

    可是透过这幢幢楼栋,陈峰却仿佛看到了当年这片废墟上的孤儿院,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断,他们以为这里天堂,结果天堂却成为最后吞噬他们的噩梦。

    陈峰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世界天旋地转,头疼欲裂。

    直到他听见路人在讨论的悬疑家连环杀人案有了新进展,才从耳鸣的世界里脱离,重新恢复理智。

    他迅速打电话给调查小组的同事询问情况,也得到了更加详尽的信息。

    就在他离开的那天,阿宁在站上传了新的连载内容。

    这段情节不仅公布了院长身份,还细致描绘出女主角杀死这个恶魔的过程。

    站的负责人在发现内容之后,第一时间通知了警方,并且删除掉了网站上的内容,可还是有眼尖的读者截图下来,短时间内迅速流传。

    警方顺着名字调查,最后在家中发现了这个改了名字的孤儿院前院长。

    他正以忏悔的姿势跪拜在一尊圣母玛利亚的洁白雕像前,且身中数刀血流尽而死,凄惨死状与里描写得一模一样。

    死者曾经任职的孤儿院,正好就是陈峰查到的、江城市首富所资助的孤儿院。

    而在这通电话的最后,调查小组的同事还支支吾吾地问起陈峰:

    “还有,陈哥,我们在这家孤儿院的过往档案里发现了你的名字,不知道是同名还是你真的不认识阿宁吗?”

    陈峰,你真的不认识阿宁吗?

    振聋发聩的质问在陈峰耳边回荡,他的脸色迅速惨白。

    手机从他掌心滑落,原本停止的头疼再次发作,远比上次更加剧烈。

    陈峰晕倒了,最后是惊呼的路人把他送去医院。

    在一片黑暗里,他回忆起了阿宁,那个穿着白裙子怯生生朝自己笑的小女孩儿。

    等正在与他通话的同事接到消息赶来医院,询问起他这件事,他在久久沉默后,点头承认,他的确曾是那家孤儿院出身的孩子。

    他说自己在孤儿院时,院长是位慈眉善目的奶奶,她姓陈,所以很多孤儿院的孩子也跟着她姓陈,比如陈峰,比如陈宁。

    他比阿宁大很多,阿宁来孤儿院时,他已经上初中,在学校寄宿,只是偶尔会回去看看,也是在那时认识的阿宁,

    不过他不知道孤儿院发生了什么,与阿宁交集也不多,只记得她是个内向漂亮的孩子。

    突然有一天孤儿院被关闭,阿宁像其他孩子那样被送走了,从此他就再没有了阿宁的下落。

    直到他来到孤儿院旧址,才突然发现血色孤儿院里的孤儿院就是他童年待的地方,作者阿宁就是他认识的小阿宁。

    同事们看着病床上陈峰恍惚痛苦的表情,知道他是在愧疚当年竟然对那些事情一无所知,更没能阻止孩子们的悲惨遭遇,温言安慰起他来。

    他们纷纷猜测,阿宁之所以会找到陈峰,就是因为还记得他,希望他作为警察,能把当年孤儿院的惨事公布于天下。

    现在舆情激愤,等他们查清孤儿院真相,当年的恶魔必然能绳之以法,也能还那些可怜孩子们一个公道。

    “可是,阿宁杀了人。”

    同事们面面相觑不好说话。

    “她杀了人。”

    陈峰喃喃道。

    仿佛信念倒塌。

    荧幕里的陈峰万念俱灰。

    荧幕外的老熊长长舒了口气。

    这段剧情果然如他所料,全程高潮迭起,基本没有尿点,情绪更是一波高过一波,不给观众喘息的余地。

    大量信息被接连抛出,却丝毫没有显得杂乱,而是被导演用冷静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观众眼下。

    至此,电影已经播放三分之二。

    前面每分每秒的剧情也都证明了,这是一部合格的悬疑题材电影。

    而以老熊挑剔的眼光看来,他对这部悬疑家也还算满意。

    ------题外话------

    还是两更。

    之所以没说补更,是因为春节期间大家都知道会比较忙,我又是无存稿党,实在没有时间补更。不过春节期间不会请假,每天还是会固定更新的。

 第641章 《悬疑小说家》六

    当然,老熊的满意是基于后面内容不会拉胯的前提下。

    不过目前在阅片量丰富、眼光毒辣的老熊看来,崩盘可能性极低。

    前面三分之二已经展现出足够稳固的剧本内容,演员的表现也非常精彩。

    譬如唐词,尽管选他当男主角引发了很多争议,但是自打他登场,老熊就恍然明白为什么王清源非要选唐词。

    如果说别的演员是演这个角色,那么唐词就是真正成为了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