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娘家的日子不好过呀,她刚回家时父母兄嫂为她气愤,怜悯她。
可她带着孩子在娘家一住五个月,嫂子已经急了,整天阴阳怪气的。
只是眼下有分产到户吊着,等分到手,估计立刻就要将她嫁人了。
到时候还不知道新的夫家是人是鬼。。。。。。。
田小芳心中的天平渐渐偏向了同村的李建丰。
只是这事李大嫂说的好听,有她和公婆的支持,村民不会议论,就算村民不议论,万一方婉去举报自己搞破鞋就完了。
田小芳寻思得先让方婉出局才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9 19:36:33~2022…04…21 15:2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是墨师兄的小可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书晨 20瓶;瑶瑶 5瓶;花溪墨、行云、软软的食人花 2瓶;路人雨、泡果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1978
◎1978◎
田小芳被李大嫂蛊惑; 心动不已,坐在河边陷入沉思怎么逼走方婉。
要不怎么说人一起坏心思,那坏点子一个接一个的来呢。
田小芳立刻想到了制造流言蜚语; 破坏方婉的名声。
考虑到没有依据的谣言不一定有用,她打算和方婉混熟后制造这个机会。甚至可以借机和李建丰接触,看看李建丰是不是会赚钱宠女儿。
田小芳想的很美,打算趁着洗衣服的时候接触方婉,和她搭上话。
等她第二天抱着全家的衣服在河边洗了一天也没遇到方婉; 才从李大嫂处得知李婵家装了压井; 方婉都是在家洗衣服; 不来河边了。
白做功夫了。
李大嫂心底暗自笑她; 笑吟吟地将方婉的性子和习惯详细和她说了。
田小芳第一次失误长了教训; 便先观察李婵一家的日常。
这一观察; 田小芳发现李家生活水平的确不错; 隔三差五就能闻到肉味。
李婵身上的衣服更是不止四套; 换来换去一个星期不带重复的。手里零食不断; 基本都是食品店里比较高档的吃食; 有些田小芳都没尝过。
李建丰每天下班就回家; 时常带东西回家。
李家的氛围很温馨,夫妻和睦; 从没红脸过,方婉叫李建丰干嘛就干嘛; 一点也没脾气。
不论是家庭条件还是为人; 这都让田小芳心动。
田小芳开始接触方婉,这天她瞧见方婉在屋后菜地浇水; 隔着篱笆打招呼道:“嫂子浇水呢?”
方婉瞧她一会; 才反应过来:“是田大婶家的小芳呀?你回娘家来看父母啦?”
一听这话田小芳脸上笑容僵住; 没想到自己回娘家这么久,方婉都不知道这事。
她解释道:“我回娘家大半年了。”
方婉想着这时候女人回娘家住这么久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难,不想揭人家伤疤,于是哦了一声继续浇水。
田小芳等着方婉问原因,打算趁机卖惨,没想到她就哦了一声就没了,只好自己主动开口说起原因道:“我男人去年的时候掉河里淹死了,婆家见我生的是女儿就把我赶回娘家了。”
当地太多女儿重回娘家,不出一月就又被“嫁”的事,田小芳在娘家住大半年气色好不错,说明娘家人不错。
方婉道:“那你娘家人挺好的。”
田小芳叹息道:“我爸妈容得下我,可我嫂子容不下我了,现在每天都要阴阳怪气的说我几句。”
一个不熟的女人跑来和自己说这些话,纵是悲惨,方婉也有些莫名其妙。
她打量了对方一眼,语气淡淡道:“你不想被嫂子说就搬出来住好了,反正村里有空屋,收拾一下还是能住的。如果不想搬出来,就勤快点。”
说完她将水桶里最后一点水浇在地里,提桶走人。
田小震惊。
你不该走过来和我继续深入八卦,再谈谈人生,给自己出出主意吗?
不是说方婉很善良还爱多管闲事吗,她不该怜悯自己,关心自己一下吗?
只能说李大嫂带偏了她,方婉只管过李胜楠一次,那是原身看着长大的亲侄女,人又不错,关乎女人一辈子的婚姻大事才搭把手。
像田小芳这种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小了八。九岁,还外嫁出去好几年,一点往来都没有的人,方婉没有接触的打算。
听听八卦就算了。
就算熟人这情况要不自己立起来,要不嫁人,哪个方婉都没法帮。
接下来田小芳又寻了几次机会想和方婉接触,反而让方婉以为她有点精神问题,见到她就躲得远远的。
接触方婉失败,她只好冒险直接接触李建丰。
譬如想去县城,找李建丰骑车带一下。
李建丰是去做生意,哪能带着陌生女人,何况这时候男女相处不比后世,得避嫌,不然有风言风语出来可就是会要命的。
他果断的拒绝了,回家还将这事说了。
方婉不以为意,道:“可能是在家里待不住吧。”接着将她死了男人回娘家现在被嫌弃的事说了。
李婵也说道:“妈,我在咱家附近看到她好几次了,我还感觉她老是在打量我。”
方婉这才心头升起疑虑,“她也和我接触了几次,不会咱们露出蛛丝马迹被她察觉了吧?”
李建丰想了想,道:“最多发现我去黑市做生意了,不过这现在越来越松,黑市几乎成集市,被发现也不碍事。”
不过这样的确让人不安心,李建丰思索片刻后道:“这也提醒了我,咱家养两条狗看门吧,这样来人了也能知道。”
一听家里要养小动物,李婵高兴道:“我想养只猫。”
现在正是小猫小狗下崽的季节,李建丰带着李婵去一户猫狗都下崽的人家要。
对方正发愁猫狗送给谁呢,毕竟猫狗要吃饭的,养不起这么多,有人要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这会猫狗都没满月,最快也得等半个月,便让李建丰等满月来抱。
李婵念道:“婶婶,我想要那只黄毛和黑毛的小狗,猫猫要橘色那只。”
“行,给你留着。”
自从发现田小芳的异常,李婵一家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更避免和对方接触。
方婉寻思这也不是事呀,便找田大婶提醒她关注女儿的精神问题。
田小芳近日时常不见踪影,孩子都丢给了妈妈带,田家的嫂子以为她故意躲懒,借机逼婆婆为田小芳找人家。
等田小芳回家,田大婶便拉着女儿谈心,问她最近在干什么?然后将方婉上门找她告状,她嫂子逼她田小芳找人的事说了。
田小芳暗骂方婉多事。在田大婶的逼问下,她才含含糊糊的将自己的念想说了。
一听这话,田大婶震惊不已,怒骂道:“你是猪油抹了心想屁吃!”
“人家建丰一家的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你去掺和什么?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模样,又不是什么天仙,人家为啥会娶你?人家有钱,真离了,娶个黄花大闺女不比你强!”
田小芳早预料到家人的反对,但没想到母亲会这般痛骂自己,不禁痛哭道:“李大嫂说公婆都看中我,我才这么想的。”
“李大嫂这个坏东西的话你也信!李家公婆偏心,当初闹分家闹的母子离心,公婆看中你有什么用!何况还不知道真假!”田大婶爱八卦,就早将李家的事扒的一清二楚,哪不知道李大嫂是想哪自家闺女做筏子呢。
田大婶气坏了,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走,想找李大嫂算账,但又不能去找,闹开的话,女儿和田家的名声就坏了。
被人算计,还不能找对方算个痛快,真是郁闷呀!
满肚子怒火的田大婶狠狠打了女儿胳膊一巴掌,气呼呼道:“幸好你还没做出来丑事,万一闹出来,你还能嫁远远的,咱们还要再村里生活的,到时候怎么做人!”
田小芳咬唇道:“妈,建丰能干会赚钱,性子还好,反正”
“反正你个头!你赶紧断了这个念头,人家再好也和你没关系。”田大婶打断她的话,狠狠掐了女儿的胳膊,怒斥道:“你这个死丫头,是想叫我们这一大家子在村里没脸见人吗?你要是敢做这种事,我就和你断绝关系。”
“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在家好好带孩子,我马上给你找人嫁出去!”
田小芳低头默默流泪。
田大婶看出来女儿是一心吊李建丰身上了,心头恨死了蛊惑女儿的李大嫂。
为了防止闹出丑事,田大婶只好将这事和家人说了,顾不上能分到的那点地,田家火急火燎的找了远处的人家将女儿嫁了。
田小芳想找机会跑出来向李建丰倾诉自己的一番心意,可田家人将她锁在了屋里,直到嫁人那天,连婚礼都没办,只自己一家人草草吃了顿饭就送走她了。
田小芳是哭着被男方接走的。
有了这档子事,田大婶从此杠上李大嫂,到处说李大嫂的闲话。
李大嫂没料到田小芳竟然把这事和家人说了,更没想到田家这么果决利索的将女儿嫁的远远的。
纵使知道是田家人在败坏自己的名声她也不敢多嘴,毕竟她也不无辜,万一爆出来她也倒霉。
只恨田小芳没用,白费她的一番心思了。
— — — —
李婵一家还不知道背地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生活依旧幸福。
李婵依旧保持着第一名,林福宝还是那样,倒是李金宝上学期努力了两月,年后开学固态重发,期中考试又只考了十几分。
让李家人好一顿念叨,嫌他没用不争气。
分田政策出来没多久,通河坝开始丈量土地并划分。
五月中旬开始分地,男人可以分一亩地,女人只有半亩。
李婵家分到了两亩地。
自从分地开始,村里天天都有人闹。
无他,一家能得多少亩是有数的,可这田地也有上下之分。
像李婵家附近的竹林地贫瘠,打理费时费力,谁都不想要。
同样是上等田,靠近水源的地和离河边老远的地又不一样了。
村里本来说抽签,可抽到好地的人家笑,抽到不好的人家也不干。
最后村里将靠河边的上等地和贫瘠的下等田给分成小块,尽量一家一块,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这才在夏收开始前分好。
这个夏收大家很有勤快,都想早日拿到自家的地开始新生活。
李婵家分到的地,三分地在河边,五分地是竹林地,还有一亩两分地不好不坏。
李建丰和方婉商量了一下,打算竹林地种果树,其余的地搞大棚蔬菜。
为此李建丰将河边的三分地和人家换了,这样子一亩五分地都在一起,方便管理。
塑料膜、大棚钢管支架、种子、农药空间里都有,不过只有种子和塑料膜足够,其它的都不多了。
毕竟上辈子夫妻俩就是搞大棚种植的,这些常用的东西家里都有多余的备着。
为了降低成本,大棚的支架李建丰选择用竹子的,当地竹子多不值钱,李建丰直接花钱从村里买了一片竹地。
当村民们在播种,李婵家在不急不忙砍竹子,见那么一大块地空着,李老二上门催促道:“老三,你们家咋还不种地?再不种就晚了。”
听李建丰说打算大棚蔬菜,李老二一脸懵逼道,“大棚蔬菜是啥菜?”
见李老二都没听过大棚蔬菜,李建丰只好从头说起。
李老二还是一头雾水,不懂这个大棚为啥能保持温度,让蔬菜在冬天也能长。
不管这到底是啥东西,李老二还是明白了李建丰不打算种粮食,焦急道:“你瞎胡搞什么呢!你不种粮食,到时候你拿什么交粮?”
现在不像后世上面给种地的农民补贴,集体每年收粮都要先交粮食到粮库的,交完了指标剩下的才是村民的。
地分给各家了,交粮食还是要交的,只是从集体变成了个人。
李建丰不慌不忙道:“二哥,我心里有数。”
他打算买粮食交粮。
村民们得知李建丰要搞什么大棚蔬菜,都不信冬天能种菜,纷纷等着看笑话。
当村民们种完,玉米开始冒芽,李婵家在处理竹子,村民们嘲笑;当村民们在地里除草,李婵家在搭棚子育苗,村民们嘲笑;当村民们秋收,李婵家在种菜,村民们疑惑复杂;当村民们在家猫冬,李婵家开始收获,村民们惊诧与嫉妒。
只有李老二虽然不看好兄弟的打算,但更怕他血本无归,空闲时会来帮帮忙。
李建丰夫妻俩的确有点忙不过来,前期育种后期要移植,每天浇水都得人力提,再加上除草,忙得很。
有人帮忙也好,李建丰索性叫他把二嫂也叫来,给两人一天一块钱的工钱,还包饭。
李老二推脱不要,李建丰说不要钱就不用他帮忙,这才收下了。
有人帮忙,夫妻俩轻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