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c
为了李老四读书,如今只剩下十亩上好水田,十亩中等田,十五亩下等田,合计三十五亩,养着一家二十口人。
一开始李老汉要将十亩上好水田留给自己和李老四,剩下的田地三兄弟分。
这时候种子不丰产,化肥只有农家肥,靠近水源的上等水田和远离水源的下等田价值相差极大。
李建丰倒是无所谓,不过这李老大跳脚不干,闹着要去哭祖宗的坟。
李老二请来族老主持公道。
协商又协商,谈了两天,终于谈妥。
李老大得到两亩上等田,两亩中等田,四亩下等田,合计八亩地。
李老二和李建丰各自得到两亩上等田,两亩中等田,两亩下等田,合计六亩地。
至于李老汉和李老四则分到了四亩上等田,四亩中等田,七亩下等田,合计十五亩地。
因着李老汉分家不公,李家兄弟都觉得自己吃亏了,和老人生出了间隙,心里始终难以忘怀分家之事。
除了田,家里还有老母鸡五只,猪两头,鸡一家一只,猪一起养到年底卖了分钱。
李建丰原本还打算分到几两银子就加盖一间房,将孩子分出去睡。
没想到一个铜子都没分到。
锅碗瓢盆、农具暂时共用,分到的粮食节省点可以吃到年后,不过再怎么节省也撑不到收麦子的时候。
除此之外,没有钱也没有别的东西了。
转念想想,李家都沦落到卖田地的地步了,又怎么会有多余的钱分给儿子们呢。
若是再过两年,说不准连这些地都没了。
成功分家后,李家三兄弟都将解决温饱摆在了第一位。
李建丰寻思光靠种地是不可能发家的,还是得做生意。
他特意去了一趟县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
他所属县名叫丰县,是个人口只有几万的小县城,进城时按人头缴纳进城税,门口守卫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活力。
进了县城,李建丰便往原主记忆中热闹的平安街走去,一路上仔细观察,发现除了一条主干道是青石铺就,其他都是泥巴路。道路上来往的行人不多,路边的铺子也少,叫卖声都有气无力的模样。
等他来到平安街,立刻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活力,街道上人来人往,街道两边铺子齐全,路上有摆摊叫卖的小贩,还有卖冰糖葫芦的,行人的气色衣着也都不错。
李建丰不紧不慢地从街头走到街尾,搞清楚了街道店铺的分布和分类。
这条街道前面大半条街都是常见的铺子,包括铁匠铺,还有不少小吃店和酒肆,而后小半条街上,却是青。楼赌坊聚集,还有不少打手站岗,路上的行人衣着明显档次提升了不少,没有一个是贫民。
李建丰在附近徘徊了一会,便被打手神情凶恶地赶回了前面的街道。
李建丰心头唾弃了一声,随即思索起做生意的事。
表面上他现在一文钱没有,只能做些小成本的生意,或许可以做小吃摊。不过想了想,李建丰决定还是依照剧情发展,做个走街串巷的货郎。
毕竟还有个重生女,分家早看不出来问题,但分家早,他这个三叔还改行做别的生意,重生女一定会警觉的。
等她重生一段时间,他也赚到了本钱再改行卖吃的。
既然打算做货郎,李建丰便去打听进货的渠道和小商品当前的市场价格。
等到下午的时候,李建丰回到家,方婉给他倒了碗凉水,问道:“看的怎么样?”
“孩子都不在家?”李建丰扫了一眼屋里,没瞧见孩子。
方婉道:“放心吧,都出去玩了。”
李建丰这才低声道:“我想做小吃的,不过等李烟儿重生后再做,前期还是做货郎吧。”
“都行。”方婉为难道:“不管做哪个都得要起步资金,咱们手里没钱怎么办,不管是从空间里拿还是怎么的,只要咱家突然有钱,都会引来李家人的目光吧?”
李建丰轻笑道:“你傻了吧,咱们有地呀,随便卖一亩就够了。”
方婉神情一松,拍脑道:“瞧我这记性,都忘记可以卖地了。”
“你打算卖给谁?这事要不要和老爷子说一声?”
李建丰回道:“当然是谁出钱高卖给谁,我先去族里问问,看有没有想要买田的。如果没有和心意的,就卖给陈老爷。不急着说,等我卖了再说。”
想也知道李老汉绝不会同意儿子刚分到地,也没遇到什么困难,就去买地。如果提前说了,老爷子能将这事给搅黄了。
李建丰想了想族里哪家家境殷实,一一上门。
李建丰先去拜访了一位关系比较亲近的族叔,族叔奇怪道:“建丰,你刚分家,怎么就要卖地?”
李建丰也没什么不好说的,直接说了自己想做点小生意,但苦于没有本钱的事。
族叔摇头不认同道:“你太老实本分了,不适合做生意,老实种地不好吗?”
李建丰苦笑道:“我倒也想,只是现在不卖地,等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是要卖地,倒不如现在试试,如果失败了我就安心种地。”
族叔见他语气坚定,指点道:“那你直接去找九房的恒叔吧,他家想买地。”
“好,谢谢其叔。”
李建丰往恒爷爷家走,走到村后面一动茅屋篱笆院前,叫道:“恒爷爷在家吗?”
一位半头白发的男人走了出来,奇怪道:“建丰,你找我什么事?”
李建丰走进院子,笑道:“恒爷爷,我听其叔说你家想买地,是吗?”
李恒不答反问道:“怎么的,你想卖地?”
李建丰点头道:“是的,我想卖一块下等田,不知道恒爷爷你感不感兴趣?”
“你想卖哪块,我们去瞧瞧。”
李建丰领着他往地头走,路上边闲聊。
他卖的是下等田,位置远离水源,地势还有些高,留不住水,只能种些耐旱的作物。
恒爷爷打量着田地,嘴里毫不留情地贬低道:“这地远离河边,地形不规则,里面还有不少石头,地力不足,就算在下等田里也是最差的。”
虽然知道买东西的人会将货物贬低一遍,可是恒爷爷贬低的角度也太奇怪了。
现在都是人工,没有机器,地形不规则影响基本不大。地里的石头都是小石子,有是很正常的。
李建丰好声好气道:“那恒爷爷你是想出什么价呢?”
李恒打量着李建丰脸上的神情,缓缓伸出了两根手指,李建丰顿时瞪大了眼,再也维持不了自己的好脾气。
“恒爷爷,你直接拦腰砍价也太夸张了,二两银子我可卖不了。”当地这种下等田差不多一亩四两银子,再怎么差,也得卖个二两。
显然李恒直接是按照最差的地开价的。
李建丰佯装走人。
李恒忙拉住他,笑呵呵道:“年轻人就是脾气暴躁,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嘛。你要做生意,谈不拢就走人,还怎么做生意?”
李恒拉关系道:“咱们都是一个祖宗一个家族的,我还能真占你便宜不成,你说吧,多少能卖?”
李建丰道:“恒爷爷,我给你个数,三两五,概不还价。”
“不行,太贵了。”李恒直摇头,“你再便宜点。”
“恒爷爷,我直接便宜了五钱银子,够便宜了。这就是我的底线,不可能再低。”李建丰坚持道:“如果你不能接受,说明你和这地无缘,我接着找别人。”
李恒又磨了一会,见李建丰咬死了不松口,不禁犹豫不决起来。
李建丰见此指着地里的小麦,劝道:“恒爷爷,买地还送小麦。你看看这地里郁郁青青的小麦,长的多好,如今也送你了,翻过年你就可以收获,这不是你赚了吗?你好好想想,这省了你多少力气和粮种。光地里撒的种子,都够我家吃一个月呢。”
李恒这才下定决心,买下了这地。
见他答应买了,李建丰笑眯眯道:“恒爷爷,能不能先将买地钱给我?或者给个一两的定金?我是做生意没本钱,急着用钱才卖地。”
李恒有些迟疑,李建丰继续说道,“恒爷爷,我真的急需用钱,反正你早晚要给,咱们都是一个族里的,你还怕我赖账吗?”
这倒不怕,族里有族规,或许管不到族长和族老,但对这些小人物那是管的严严实实。
李恒苦笑着摇头道:“你呀,我看是外憨内奸,正适合做生意呢。”
第84章
◎3◎
李恒先付了一两银子; 李建丰收了钱,笑着对他说道:“恒爷爷,我卖地这事你先别往外说; 等咱们过户了后,你再说。”
李恒开玩笑道:“你怕你爹打你这个败家子呀?”
这话真是不中听,非得带个败家子吗?李建丰心头翻白眼,面上笑眯眯道:
“我是不怕挨打的,就怕到时候我爹找你让你把地还回来; 毕竟还没过户; 等过户了你一句清货两清让他来找我就行。”
“放心; 我嘴巴严实的很。”
其叔不是多嘴的人; 李恒得到叮嘱也闭紧了嘴; 李家没人知道李建丰卖地的事。
当天李建丰找村里黄木匠打对货郎的货柜; 付了二十文订金。
货柜要十天左右才能打好; 李建丰便寻思先用家里的竹筐挑货。
第二天; 李建丰和李恒去了县城找负责地契登记的衙役做了过户; 当场清货两清。
李建丰没急着回去; 先去平安街扫货; 摇鼓、油盐酱醋、针、线、扎头红绳、低廉的布、廉价的首饰、麦芽糖、糖葫芦。。。。。
东西进的不多,毕竟他头一次在古代做卖货郎; 还不知道哪些货物受村民喜爱呢。
李老四媳妇瞧见李建丰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有些惊讶; 转头就回屋和男人嘀咕道:“你三哥刚刚提着一包东西回来; 他哪儿来的钱?”
没分家前,各房挣的钱都得上交; 不许留私房钱的; 如果李建丰是分家前藏的私房钱; 那她得让三房交出来。
李老四听懂了妻子话里的深意,他想了想,和妻子说道:“这事你跟娘说一声,让她去问,你不要多嘴。”
冬天屋外冷,村民们没有必要的话不会出门,基本都窝在屋里猫冬。
李家人只知道李建丰早出晚归,但他啥时候走啥时候回,去外面做什么却不晓得。
因此这会听老四媳妇说李建丰拿着东西回来,李老太嘴角顿时拉了下来,也跟四房一样,怀疑三房藏了私房钱,于是气势汹汹的走向三房。
“老三,你出来!”
“娘,啥事?”李建丰打开窗户探出头来。
李奶奶黑着脸高声问道:“老三,你是不是藏了私房钱?”
李建丰叫冤道:“我从不经手家里的财物,我上哪藏私房钱?”
“你没藏你哪来的钱买东西?”
李建丰瞥了一眼四房的方向,随即解释道:“我卖了块地,所以有钱买东西。”
一听李建丰卖地,李老太愣怔住了,反应过来后,便尖叫起来:“天杀的老三,你竟然卖了家里的地!老头子,老头子,快出来,了不得了,你儿子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地给卖了!”
李老头疾步走出屋来,神情愤怒道:“老三,你娘说的可是真的?”
李建丰点头道:“是的,我将村西头的一块一亩多的下等田卖给了族里的恒爷爷。”
“你。。。。。你这个老三,我看你是欠打。”李老汉左看右看,找到了一根扁担,拿起就要打李建丰。
李建丰立刻将窗户放下,让方婉关死了房门。
李老汉气的哇哇大叫,对着门一阵猛踹,震的灰尘如雪一样落下。
庭院的动静早就惊醒了李家众人,李老大和李老二走出屋,李老四打开窗户缝隙偷看。
李老大和李老汉同仇敌忾道:“老三也太过分了,一声不吭就卖了家里的地,爹你可不能轻放了他。”
李老二讽刺道:“怎么的,大哥你还想当家做主,想把分出去的地收回去不成?”
“既然已经分给了老三,老三是卖是留,那都是他的事。”
李老头听这话气的将扁担砸向李老二,怒视道:“这是咱老李家的地,我分给你们是让你们种的,不是让你们卖的!”
说完他对三房叫道:“老三,你现在就去将钱还给人家,将地给要回来。”
李建丰闷声道:“要不回来了,我们今天上午已经去衙门做了更户。”
一听这话,李老头气狠狠的踢了一脚大门,大吼道:“谁许你卖地的?你这个小畜生,败家子!”
李建丰解释道:“我是想做个生意,没有本钱才卖地,等明年我赚了钱,到时候买上个七八亩水田回来光宗耀祖。”
“放你娘的狗屁,你会做什么生意!把钱给我,不许你拿去糟蹋了。”
“我把钱给你,爹你会补一块地给我吗?”
李老汉不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