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驰放下手中的杯子,说:“这样,明天你带我去看看,看完我再决定。”
诚如李晗所说,房子各个方面条件都不错,看完之后高驰心里已经有了结果。
接下来是交定金、交首付、签合同,所有流程走完,正式入住是两个月后的事了。
为了庆祝搬新家,高驰打算请李晗吃饭,日期定在中秋节,他还顺便把曾经的高中室友都叫上了,算是一个小型的四人聚会。
餐厅选在一家知名的粤菜馆,包房。
一碰面,高驰先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另外三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
高驰抹了下嘴角,说:“半年前我回国,哥几个来机场接我,说实话,我真的很感动。没想到离开这么多年,这里还有朋友记着我。”
说完,他又倒了一杯酒,说:“当年我走得匆忙,没跟你们好好道别,是我不对,抱歉了。”
李晗赶忙倒酒,跟高驰碰一下杯。他身上还穿着正装,一下班就赶了过来,衣服没来得及换。
坐在对面的张铭洋和侯君信也站起来。四个人还没吃上饭,就开始空腹喝酒。
碰完杯,再次坐下,气氛变得轻松了一些。
“聊点别的。”侯君信开口道,“驰哥你现在工作顺利不,有没有要帮忙的?”
他们三个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S市打拼,虽然没到发家致富的程度,但是基本人脉关系还是有的。
“顺利。”高驰说,“那家律师事务所待遇挺好的,工资高,福利多,就是周末总要加班。”
侯君信点点头:“那还行,你以后应该不回美国了吧?”
“不回,就留在这了。”
“哎,那下个月的同学聚会你得来啊。毕业这么多年,你一次都没参加过,我都替你可惜。”
“下个月什么时候?”
“月底。”
高驰陷入思考:“月底啊……”
李晗说:“我们都会去,你也一起来吧。”
高驰点一下头,答应了。
饭菜陆陆续续上齐,四人就这些年各自的生活聊了起来。
吃饭途中,张铭洋给高驰倒酒,高驰注意到他无名指上有一枚钻戒,闪着银光,他不免有些惊讶:“张哥,你什么时候结的婚?”
张铭洋摸了摸戒指,嘿嘿一笑:“今年年初结的。”
“我和李晗还去当伴郎了。”侯君信说。
高驰闻言拿起酒杯,由衷地祝福道:“恭喜。”然后他看向侯君信和李晗,问道:“你们俩呢,有对象吗?”
“我有女朋友,谈了三年,准备结婚了。”侯君信指了下李晗,“他还是单身狗。”
“是单身贵族。”李晗纠正他。
高驰笑道:“巧了,我也是单身贵族。我已经好多年没恋爱了。”
张铭洋不信:“你在美国这么多年就没有看对眼的?”
高驰摇头:“没有。”
侯君信拍桌道:“不可能,你这么帅居然没人追?”
高驰挑眉:“当然有人追我了,黄皮肤白皮肤的都有,只是我不想谈而已。”
侯君信追问:“为什么不想谈?”
高驰说:“上学的时候忙于学业,毕业后又忙于工作,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泡妞。”
话说到一半,对面张铭洋的手机响了起来,他低头一看,不好意思地对高驰笑笑:“是我媳妇儿打来的。”
高驰说:“接吧,嫂子肯定有事找你。”
于是张铭洋出门接电话去了,点头哈腰,低声下气,活脱脱的妻管严。
高驰不禁失笑摇头。
十分钟后,张铭洋回来了,怀着一脸歉意回来的。
“兄弟们,对不住了,我媳妇催我回家。她现在怀孕了脾气大,一刻都离不开我,所以我得先走一步。”
三人纷纷表示理解。
其实他们已经快吃完了,等张铭洋离开后没多久,他们也结账走出了餐馆。
站在马路边打车,凉风忽地一吹,李晗的醉意登时消散不少。
他偏过头,看着靠在电线杆上闭目养神的高驰,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
“其实你应该说抱歉的对象不是我们。”
高驰喝了酒,反应有些迟钝。他缓缓睁开眼,问道:“什么?”
“算了,没什么。”李晗摆一摆手,完了又嘀咕一句,“这也不是我该插手的事。”
回到家才八点多,高驰先洗了个澡,醒了会儿酒,然后跟爸妈还有奶奶打了一个电话。
挂断电话后,他发现微信的对话栏多了一个红点。
点进去,居然是赵斯淇发来的消息。
【中秋快乐。】
非常简单的一句话,连一个表情符号都没有。
高驰恍惚了一瞬。
他差点忘了两个月前他和赵斯淇有过短暂的偶遇,还互加了微信好友。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聊过天,添加好友成功的消息逐渐沉底,而高驰也没怎么刷到过赵斯淇的朋友圈。
想到这,他点击一下赵斯淇的头像,进入对方的朋友圈界面。
赵斯淇确实不怎么发朋友圈,总共就两条,一条是今年春节发的,是“新春快乐”四个字,配图是一片宽广的海滩。
另一条是今天刚发的,只有文字。高驰看了几秒,读出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美好的事物总是迟一点出现。”
高驰顺手点了个赞,然后返回对话框,输入一句礼貌且客气的话:
【谢谢,也祝你中秋快乐。】
第29章
在美国八年,高驰先是读了一年预科,考上了南加大的法学院,然后又申请了两年硕士。毕业后,他在洛杉矶一家华人开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一年,最后选择今年回国。
海归的背景,完美的简历,使他一回国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在一般人看来,律师是一个羡煞旁人的职业,灵活且自由,赚的钱还多。
但是律师经常加班,休息的时间少得可怜。每逢周末,高驰基本都是在所里度过的,要么调查取证,要么准备出庭。
又是一个加班夜。
高驰开车回到家快十点了,他停好车,从停车场走回地面,途中经过了一片小花园。
小区的绿化做得很好,每个楼栋底下都种植了不同品种的花草树木,中间再盖一个凉亭,确实就像一个花园。
最近高驰在处理一个棘手的财务纠纷案,压力有些大,他没急着上楼,而是坐在凉亭内,吹了会儿风,抽了一根烟。
夜色静谧,只有几声悠长的虫鸣。
忽然,一声猫叫打破了这一刻的安宁。
高驰夹烟的手一抖,一小片烟灰落在地上,与此同时猫又叫了一声。
高驰顿时没心情抽烟了,他把烟头掐灭,丢进旁边的垃圾桶,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凉亭后面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几只猫围在草地中央,正埋头吃着猫粮。
高驰想都没想,抬脚就打算走人。
刚迈出一步,身后响起一个又轻又低的声音。
这里居然有人?
高驰又转身看了一眼,只见一个年轻男人蹲在草地上收拾食物残渣,收拾完毕,他起身回头,碰巧对上了高驰的目光。
两人都愣在原地,没有说话。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高驰又惊又疑,盯着对方的脸,半晌没有移开视线。
对方显然也吓一跳,手里的纸盒没拿稳,掉到地上,风一吹,飘到了高驰的脚边。
他们几乎是同时弯下腰去捡。
高驰离得近,先碰到了纸盒,对方马上收回手,表情似乎有一点惊惶。
高驰将纸盒往前一递,问:“你怎么在这里?”
赵斯淇接过,低头拨弄了一下纸盒,过了几秒才说:“我来喂猫,它们一般晚上才出来,所以我……”
高驰打断他:“我的意思是,你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赵斯淇说:“因为我住在这里。”
高驰也猜到了,他点一点头,说:“好巧,我也住这,我在八栋706。”
赵斯淇猛地抬头,一脸怔然,“我也住八栋,我是701。”
太巧了,巧到高驰都觉得不可思议。
作为律师,他一向能言会道、从不冷场,可是此时此刻,高驰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良久,他收起震惊的情绪,扬起唇角,朝赵斯淇露出一个微笑:“那我们现在算邻居了?”
赵斯淇也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算吧。”
他的眼皮薄,眼尾狭长,泠泠月光洒下,将他眼尾弯起的弧度照得非常清晰。
两人并肩往八栋的方向走。
路上,他们陷入了沉默。不过赵斯淇好像有话想说,他舔了下嘴唇,干燥起皮的唇瓣被口水浸湿,黑暗中闪着一点微不可见的亮光。
“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赵斯淇说,“上次见面太匆忙了,我又总忘记发微信给你。”
高驰侧头看他:“什么问题?”
赵斯淇问:“你是什么时候回国的?”
高驰说:“半年前左右。”
赵斯淇点了下头。两人一起走进电梯,在密闭又狭小的空间内,不说话的一分一秒都格外漫长。
“对了,你知道月底有同学聚会吗?”高驰说。
赵斯淇盯着不断攀升的数字,说:“不知道。”
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了。高驰摁住开门的按键,下巴一抬,示意赵斯淇先走。
赵斯淇低声说了句“谢谢”,接着听见高驰在身后问:“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同学聚会?”
电梯顶上的灯很亮,高驰的眼睛更亮,他扬起眉毛,定定地注视赵斯淇。
不知道为什么,高驰心中有很大把握,赵斯淇会答应他。
虽然他们八年没见面没联系,但是高驰就是有这个自信。
果然,赵斯淇没有犹豫很久,说:“好。”
高驰走出电梯,跟赵斯淇一起往前走,“听李晗说是在周六晚上,到时候我把地址发给你,我们打车过去。”
赵斯淇又说:“好。”
他好像只会说这一个字。高驰回忆了一下高中时期,模糊记忆中,眼前这个人确实不爱讲话,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寡言。
高驰又想到刚才赵斯淇在花园里喂猫的场景,他觉得赵斯淇跟猫说的话都比跟他说的要多。
到底是太久没有联络了,关系再好的朋友也经不住八年杳无音讯。
————————
同学聚会定在一家KTV,豪华间,最多可以容纳五十人。
班里总共就四十个人,还有些人有事不能来,宽大的沙发没有坐满,众人稀稀拉拉坐着,形成了几个小团体,各聊各的,倒也热闹。
今晚路上有点堵车,等高驰和赵斯淇到KTV时,聚会已经开始了。
他们推开包厢的门,眼花缭乱的灯光和震耳欲聋的歌声如海浪般涌来。里面的人不约而同地望向门口,交谈声戛然而止,只有大屏幕的伴奏还在播放。
毕业八年,同学聚会举办过八次,这是高驰第一次参加。
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他,半天没有反应。
高驰挑了下眉:“怎么,都不认识我了?”
众人这才发出一阵惊叹。
侯君信迅速走过来,拉高驰坐到他们那一块,边走边抱怨:“怎么来这么晚啊,我还以为你要放我们鸽子了。”
高驰一只胳膊搭在侯君信的肩膀上,说:“拜托,我一向遵守承诺,什么时候放过人鸽子?”
赵斯淇闻言停下脚步。
包厢内的灯光很暗,五颜六色的灯球闪烁着,看不出赵斯淇的脸色有一点苍白。
走了几米,高驰发现赵斯淇没跟上来,他回头问:“怎么了?”
赵斯淇摇摇头,快步追上高驰,二人一同落座。
侯君信看了看高驰,又看了看赵斯淇。片刻后,他凑到高驰耳边,小声问了句:“你怎么跟他一起来的?”
高驰也看了赵斯淇一眼,见他坐在沙发的角落,默不作声地喝水,貌似没有与周围同学攀谈的意思。
高驰收回视线,说:“我们现在是邻居,顺路就一起来了。”
侯君信又问:“这些年你们有联系?”
高驰摇头。这时有几个同学过来跟他打招呼,每个人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驰哥,在美国逍遥了这么多年,怎么就决定回国了?
高驰笑了下:“吃腻了汉堡和薯条,想念中华大地的美食,所以就回来了。”
其中一个男生嚷道:“驰哥你不厚道啊,当年走得那么突然,也不跟大家说一声,起码也得留个联络方式给我们吧。”
高驰知道今晚肯定逃不开这个话题,他说:“以前太年轻,好面子,不懂事,你们就别跟我计较了。”
侯君信拍一下掌:“我跟你们说,要不是我大四那年去南加大交换了一学期,碰巧遇到了高驰,我也得跟他断联八年。”
这句话落进赵斯淇耳朵里,不亚于一声平地惊雷。
原来高驰这几年一直跟侯君信有联络?
包厢内的空调开得很大,冷风徐徐不断地吹。赵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