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应届毕业生们都已经将行李搬空了,刘晓露几个离开时,喜宝还帮着提了行李送行。哪怕明知道还在同一个城市,离别的滋味依然不好受。不过,也不算太夸张,因为喜宝给她们发了请帖,邀请她们去吃订婚酒。
分开时,刘晓露郑重的告诉喜宝:“我希望能尽快收到你结婚的喜帖。”
喜宝:“你想太多了。”
依着喜宝的想法,她大概会跟臭蛋一样,先订婚,等过个几年再结婚。如果是臭蛋的话,可以等退役后,她嘛,完全可以等念完研究生呀。
把这个想法跟刘晓露一说,后者神秘的一笑:“比起你,我更相信你那个奶。”
第一次相亲确定关系,第二次约会确定会亲家的日子,第三次直接会亲家顺便确定订婚的日子……这叫刘晓露如何不被喜宝她奶折服,坚定的相信那老太太一定会在订婚宴上闹幺蛾子,结婚啥的,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喜宝说不过她,只得赶紧把人送走。
宿舍里,又一次只剩下了她和王丹虹。不过,她俩也住不久了。
早先,王丹虹就去打听了一下,她得到的消息是,研究生宿舍得到下学期秋季开学后,才会由学校统一安排入住。偏偏这边的宿舍楼,得在七月之前就彻底腾空,下一次入住的就是新生了。
王丹虹家里路途还是挺遥远的,不像喜宝家在本地不说,还在京大附近有个小院子落脚。
不过,京大也不至于那么不人性化,毕竟是本校直升研究生的,在得知了具体情况后,很是大开方便之门,不单尽快给安排了宿舍,还顺带帮喜宝也一道儿安排了。
值得一提的是,京大给研究生的福利很好,她们可以直接从八人间搬到双人间,如果是特别出色的,还能申请住单人宿舍。
喜宝倒是无所谓,横竖她已经跟王丹虹住了四年了,虽说一开始摩擦挺多了,到时候却是真的习惯了。王丹虹则相当乐意,她也认为喜宝留不长了,等喜宝婚后,哪怕名义上是双人间,还不得全归了她?
谢长峥还不知道,喜宝的舍友们早已透过本质看到真相,认定了订婚后不久就是结婚。
可就算真想到了这一点,她们也决计猜不到,这一天竟然来得那么快。
搬完了宿舍后没多久,就到了喜宝订婚的日子,刚刚分别不久的舍友们再度相遇,甚至喜宝还悄悄的给梁美霞发了邀请,请她以朋友的身份来喝订婚酒,还有就是叫了她十几年姐的徐向东。
这个时候,喜宝是真的以为订婚后至少会隔个三五年再考虑结婚的事儿,如果知道不到三个月就会结婚,她一定不会这般兴师动众。
嗯,没错,在订婚宴上,当来宾们忙着吃吃喝喝时,谢家宣布,两家已经商量好了,就在今年国庆节,给俩孩子办喜事。
喜宝看看谢长峥,谢长峥也正好回看她,两人的脸上都一片空白,明显这个事儿他们俩都被蒙在鼓里。再看两边的长辈,都是一副恶作剧成功的模样,仿佛在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反正都已经订婚了,结婚不是早晚的事儿?你小子可别得了便宜又卖乖!
谢长峥觉得,他迟早有一天会被爹妈给吓死。而喜宝在短暂的懵圈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找她奶,问道:“那我哥呢?他能赶回来吗?”
赵红英还能说啥?她总不能说,只要你想,癞毛头那小子一定就能回来吧?只得随口敷衍了两句,表示早就打听清楚了,那小子快的话八月中旬就能回来了,就算慢一点,还能磨叽过国庆节?
这边,喜宝放心了。
那边,谢长峥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他并不排斥毛头,可别忘了,军舰上不仅仅有毛头,还有他小叔谢八一,以及小伙伴叶一傻……哦不,叶一山。
——真担心叶一山知道了真相后,会不顾一切的跳海游回来。万一半路上被鲸鱼吞了,岂不是造孽吗?
——不然还是先瞒着吧,只告诉他自己要结婚了,到时候再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好了。
打定主意后,谢长峥就跟他大伯商量了一下,毕竟现在这情况,能直接跟军舰通话的,也就军区这边了,甚至连宋卫军都不够格。既然这样的话,就只说他会在国庆结婚,隐去了喜宝的事儿。只是这样一来,就得连同毛头一起被瞒下了。
谢大伯在订婚宴上喝了个酩酊大醉,愣是被谢长峥三言两语的给忽悠过去了,拍着胸口答应帮着糊弄人。全程目睹这一幕的谢长峥大堂哥、二堂哥默默的侧开身子不去看亲爹难得的犯蠢,没办法,他们已经被谢长峥收买了。
在订婚宴结束的三天后,军区跟军舰那头通话,让通讯员帮忙转达谢八一,他侄子谢长峥将会在国庆节结婚。
“长峥要结婚了?太好了!”谢八一无比欣慰,他本人虽然是同辈里最小的一个,可他那两个儿子都比谢长峥大,也早已娶妻生子。事实上,谢家就剩下谢长峥这个老大难了。
第237节
不过,还有一人比谢八一更高兴。
叶一傻几乎兴奋到恨不得跳海游个几圈,那模样倒像是他自个儿要结婚一样,看得偶尔经过这边的毛头很是感概,只道这俩人感情真好。
毛头:……等徐向东结婚了,我也一定会替他高兴的。
第164章
结婚是个大事儿; 跟订婚是完全不能比的,不过对于喜宝来说; 差别也不是很大; 横竖就是她把自个儿照顾得好,旁的事情并不需要她分心。
最近两三年; 流行国外的婚礼; 就是西装和白婚纱的,其他地方且不提; 反正在京市里是挺流行的,毕竟京市这边外国人、留学生都多; 像谢家; 小辈儿的人里头; 去过国外的占了多半。
谢长峥的意思是,还是参考国外那种方式,不说别的; 反正他的堂姐表姐,以及周遭小伙伴家里的姐妹们; 都更喜欢浪漫元素满满的西式婚礼。他深以为,就算喜宝对其他事情的感触不深,对于自己的婚礼总该是充满了期待的。
还真别说; 并没有。
在喜宝的脑海里,她对于婚礼的印象还停留在乡下老家,吹吹打打迎新娘的阶段。当然,酒席是必须要摆的; 也就是以前年景不好的时候,才会省略这个,但凡家里过得去的,那是必须要摆上几桌好酒好菜,好好招待亲朋好友的。如果是在乡下地头,全村都会赶来贺喜,假如换成了城里,稍微走得近一些的街坊邻里也得请过来。再有就是,得准备大量的糖果点心作为回礼。
这边喜宝的想法,当然也代表了宋家那头的意思,总得来说就是,摆酒、分喜糖,这两个是重点,没办法省略的。
等谢长峥找了几个以前有西式婚礼经验的小伙伴,认真的规划了一份方案,拿给喜宝看后,喜宝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大开眼界。
谢长峥是想着,先让喜宝过目后,等她满意了再去询问下赵红英的意见。其实,他也不是不可以先找赵红英,想也知道喜宝不可能反对的,可这么一来,简单是简单了,却显得敷衍了。
好在,喜宝确实没啥意见。
这多亏了谢长峥不单认真做了策划书,还特地找了几张图片,都是关于西式婚礼的。当然,这仅仅作为参考,具体的婚纱样式还得从长计议。
“真漂亮。”这是看完图片之后,喜宝第一个反应。
没法子,谁叫她都没参加过几次婚礼呢?离得最近的恐怕就是她大姐春丽了。然而,那会儿陶安考上了大学,春丽走得太匆忙了,根本就没在乡下摆酒,听说只是在陶安父母家里摆了两桌宴请亲戚。也因此,喜宝还道结婚买身新衣裳就够了,完全没接触过这些,毕竟就算她是英语系的,主攻的也是语言类,算上她平日里翻译的那些文学作品,也都是科研、教育方面的严肃文学。
不过,她很喜欢就是了。
见她目不转睛的看着图片上的婚纱,谢长峥心下一喜,稍片刻后,又提起了另外一个事儿,也就是西式婚礼独有的伴郎伴娘习俗。
这原本不算啥,就算谢长峥的亲哥堂哥表哥都结婚了,他圈子里未婚的小伙伴儿还是有很多,叫他最无奈的是,当初年少无知,答应了叶一山,将来谁先结婚就会请另外一个人当伴郎。哪怕从时间上来算,叶一山确确实实赶得及婚礼,他也不敢放手让叶一山过来。
如果有可能的话,谢长峥都不希望他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哪怕原先没啥想法,看着也特像炫耀挑衅不是?肉得埋在饭里吃,他真的完全没有显摆的意思。
要是不请叶一山,作为弥补,谢长峥倒是可以豁出去脸面把叶一江请过来。哪怕他俩本身没啥交情,因为两家是世交,请过来帮忙当个伴郎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叶一江曾经跟喜宝相亲这个事儿,他早先就知道了。不过就是碰个面吃个饭,完了从此不再联系,根本就没啥好在意的。最重要的是,谢长峥很清楚叶一江喜欢的是那种个性独立、能闯能拼的女子,像喜宝这样打小被宠着长大、根本就没经历过太多事情的小公主,叶一江会喜欢才有鬼了。
伴郎伴娘还是得提前说好的,谢长峥就想问问,喜宝这边是打算请谁来当伴娘。
喜宝想都没想就开了口:“请我二姐,她要年底才订婚,现在就是未婚的。”
谢长峥在脑海里转了转,忽的想起宋家大房那二闺女好像是跟丁家那个在一起,跟喜宝确认了一下后,就有了主意。
丁家不是从军也不是从政,而是从医的。丁老太当了几十年的护士,而已故的丁老爷子曾经是个享誉京市的知名大夫,很早以前还上过战场当过军医。这原先吧,只能算是知道有这么户人家,论交情是真的完全没有。可谢长峥也明白,先前是先前,等他跟喜宝结婚后,再过段时日,那位丁医生就该是他连襟了。
那还不如叫这俩当伴娘伴郎得了。
打定主意后,谢长峥就去联系人了,他其实也没干啥,就是先跟赵红英通了个气,之后找到了丁医生,来了个亲切友好的交谈,再然后就把事儿给定下来了。
凭良心说,丁医生是姐夫,谢长峥是妹夫,然而谁叫姓谢的动作迅速呢?他已经是喜宝的准未婚夫了,等国庆领了证办了酒,那就是老宋家名正言顺的孙女婿了。也是到了这一刻,丁医生觉得是不是应该加快速度了,哪怕春梅要读服装设计,那也并不妨碍两人结婚呢。
这边,谢长峥初步确定了伴郎伴娘人选,那边,丁医生找了春梅来了一番情真意切的谈心,主旨在于,把订婚、结婚一并儿提前。
与此同时,乡下老家那头也轰动了。
还是那句话,订婚跟结婚是比不了的,早先倒是听说老宋家这边的臭蛋订婚了,跟着没多久又听说年底春梅要订婚,再后来就是喜宝了。
按说,一个村子的,尤其是那些个沾亲带故的,还是很想去粘粘喜气。别的不说,奥运冠军臭蛋和京大学生喜宝,这对姐弟俩的喜气,他们是做梦都想沾上一点儿。可这不是路途太遥远了吗?加上这两年里,他们这边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莫说县城了,单就是乡里,也开始搞起了建设,光是今年就修桥铺路,如今从他们村子去各处就方便太多了,保不准以后还能开通公交线路呢!
交通方便了,经济自然也就跟了上去,他们现在多半人还是以种地为生,种的却不再是红薯土豆之类的粗粮了,而是各种经济作物。像花生是最多的,能自家吃,能送到城里卖钱,还能去油作坊里榨油。再有就是,山上那一大片地儿,也叫村里人给承包了,种些果树,估摸着来年就该有收获了。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养殖,像赵红霞家里,就改建了猪圈,先前还去老宋家收了不少猪崽子,毕竟袁弟来玩不转那么多猪,断断续续的卖掉了不少。
钱有了,闲却没了,大家伙儿再也不能像前几年那样,说走就走,齐刷刷组团杀到京市去抓渣男了。
可凡事都有例外,反正赵红霞这边是笃定要去一趟的,喜宝要结婚了,身为打小看着她长大的二奶奶,哪儿能不去讨这杯喜酒呢?她一确定,她老头子和儿女、孙辈儿们,但凡是抽的出空来的,都纷纷应承了下来。
好就好在,喜宝的婚期是定在国庆节的,有三天可以休息,再前后请个几天假,凑一凑还是没问题的。
赵红霞定了下来,赵建设哪里愿意落后?尤其是他老子赵满仓,这几年年岁更大了,总念叨着不知道还能见亲人几面,如今有了机会,自然眼巴巴的想一道儿去。
还有就是曾校长了,他本就是京市人,来这边当了知青,一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