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咱们在这里包下一片草场如何?雇人养些牛羊,没事儿就过来骑骑马,馋肉了还能宰上一只。”
  就是离得太远了,不能经常过来,韩小英有些可惜的想。
  “这不太现实媳妇,你马上要出国了,得得好几年拿回来,我一年又没有多少假,咱们即使雇人也不能什么都撒手不管吧。”不等韩小英说什么,谢平安已经坐起身。
  他听见有人过来了,是睿睿,半天看不见爸爸妈妈就找过来了。
  谢平安朝儿子招招手,然后回身把还躺在草地上的媳妇拉了起来。
  “妈妈,你怎么跑这么远,爸爸也跟着妈妈胡闹。”
  睿睿已经跑过来了,一副你们竟胡闹的小模样,在他身后不远处跟着宝宏还有旭东他们,以及好几条狗。
  谢平安也不恼,在他头上摸了摸,“妈妈喜欢这边的景色,有爸爸在,不会有危险的。”
  “那也不能走太远,牧仁爷爷他们都回来了,咱们也回去吧。”
  “好,咱们也回去。”韩小英笑着牵起儿子的小手,往回走。
  谢平安在后面跟着,身后,落日的余晖,将三人的身影拖拽得悠长。
  那翱翔在天空的鹰时时传来长鸣,它这是在预告牧民们,明天的天气很晴朗。
  晚上,吃过烤全羊之后已经很晚了,韩小英他们一家就睡在用来待客的毡包里。
  睿睿今天玩累了,躺下没多一会儿就睡着了。
  韩小英枕在谢平安臂弯里,脸贴近他的胸膛,在这无比静寂的夜色里,伴着花草的芳香沉沉地入睡……
  第二天清晨,天才刚蒙蒙亮,牧仁大叔一家就起来了。
  男人们要把羊赶去吃草的地方,然后没事儿就可以回家了,期间会去看几次,到傍晚再赶回来。牛一般就很随性的,知道自己回家不用操心。
  女人们要打扫羊圈,挤羊奶,并在男人回来之前把奶茶煮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一早上的功夫,韩小英就跟宝昌姐夫的大嫂就学会了挤羊奶、煮茶还有做饽饽,很是手巧。
  魏玉蓉跟宝昌骑马过来时,还特意夸了她几句。
第177章 
  韩小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跟着捣乱一早上,好赖是学会了几样这边的吃食,等回去了; 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自己做。
  “玉蓉姐,你和姐夫怎么来这么早?”韩小英看了一下表; 现在还不到六点; 牧仁大叔他们赶羊去吃草还没回来呢。
  “没什么事就早点过来了。”其实魏玉蓉是怕他们吃不惯这边的东西,特意来帮忙做早饭的,她昨天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进灶房准备煮一锅小米粥,她嫂子普通话说的不好; 平时不爱吱声,腼腆的笑了笑; 蹲在一旁帮她看火。
  “玉蓉姐,你还要煮鸡蛋啊?”韩小英见她拎过一小篮子鸡蛋准备洗了下锅; 急忙劝了句,“不用了,有粥有饽饽就挺好的。”
  魏玉蓉已经把鸡蛋放到盆里用清水洗上了,“不能光喝粥; 得配上煮鸡蛋,这些鸡蛋都是自家鸡下的; 放心吧。”她隔段时间就会送过来一些; 她婆婆在草场也养了几只鸡; 可架不住人多; 有多少鸡蛋都不够吃。
  听她这么说,韩小英只能接受了; 大不了以后多寄些东西过来; 还了这份人情。
  早饭做好; 男人们也回来了。
  谢平安习惯早起跑步,牧仁大叔一家起来他就跟着起来了,草原清晨的空气特别清新,他跑步跟着去放羊,然后又跑回来。
  牧仁大叔已经不止一次夸他身体棒,丝毫不逊与草原上的很多猛士。
  吃过早饭,韩小英又想学骑马了。
  “玉蓉姐,你接着教我骑马吧?”
  “你家谢平安呢?他骑得挺好的,怎么不叫他教你?”吃完饭魏玉蓉就没看见谢平安,不知去哪儿了。
  “他跟牧仁大叔带着孩子们去看人摔跤了,等一会儿能回来呢。”她姐和姐夫一早上吃过饭就开车上红星农场看朋友去了。
  “那咱们就在附近骑一会儿吧,中午我给你们包羊肉蒸饺吃。”老吃盐水煮肉肯定都吃腻了。
  “好的玉蓉姐,一会儿我帮你。”一天三顿的吃肉,韩小英肠胃确实有些受不了。
  昨天熟悉了一下午,今天再骑马就没那么生疏了,胆子也大了,矮脚马性子温顺,轻易不会伤人。
  韩小英放心大胆的骑到马背上,按照魏玉蓉姐教她的要领,慢慢催着马往前走,走了好几圈,魏玉蓉一直跟着。
  谢平安跟牧仁大叔回来时,韩小英还朝他招招手,显摆给他看。
  “谢平安,我也会骑马了!”
  谢平安牵过她手里的马缰绳,宠溺的笑了笑,“等以后有机会,咱们一定买处草场,养上一群牛羊跟几只马,到时候让你可以随时过来玩。”
  “这是你说的,我就等着了。”韩小英真是太喜欢大草原了,希望谢平安说的话能够早些实现。
  不过她今天练习的时间不短了,大腿都有些酸,赶紧从马背上下来。
  灶房里,魏玉蓉正烫面准备包饺子呢。
  人多,光面就和了一大盆,羊肉馅剁了十几斤,还有一大捆细长的长得像韭菜的沙葱。
  韩小英洗洗手过来帮忙,加上宝珠宝音四五个人一起忙活。
  牧仁大叔听说中午吃饺子,满眼的期待,可见是十分喜欢的。
  羊肉沙葱馅的饺子包得很大,一个个胖乎乎肉嘟嘟的,魏玉蓉还拍了黄瓜,炒了花生米,煮了一大锅奶茶。
  牧仁大叔跟宝昌姐夫他们具体吃了多少韩小英虽然没数,但一人至少得两盘子,一盘子里十来个,还喝了不少酒。
  韩小英看得直咂舌,她吃了四个就撑得不行了,牧仁大叔他们饭量可真大。
  不过也正常吧,整天在草原上风吹日晒的放羊,不多吃点东西体力哪跟得上。
  在草原上住了两晚,第三天一早,老胡就开车过来接了。
  韩小英跟牧仁大叔买了上百斤的牛肉干,几十斤马奶酒药酒,以及几大包各种奶制品,还有几张手工编织的羊毛地毯和坐垫,把两辆车里都塞得满满的。
  老胡见了忍不住惊:“谢哥,嫂子这是要开商店呐?也太下狠了,买这么多东西得吃到什么时候去!”
  “可不是自己吃,我们是带回京城送人的,那边的亲戚朋友比较多。”谢平安解释道,平时他媳妇也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他一向由着她,反正他们家有钱。
  一趟草原之行花掉了大几百,要不是带不走,韩小英还想买几只羊回去呢。
  宝昌姐夫的老母亲还送了她几个非常好看的挂件,都是她自己做的。
  临走时韩小英非常不舍,要不是她姐跟姐夫不能一直请假,得回去上班,她还想留在草原上多住几天呢。
  从草原回来,韩小英就开始教韩小云做各种卤味。
  韩小云是个心灵手巧的,看个两三就都会了,再说有配方学起来也不难。
  卤味有荤有素,两种口味,不辣的跟微辣的,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吃。
  感觉自己学好了,可以出徒了,韩小云就把卤味拿到夜市上去卖了。
  她怕人不识好东西,还专门切了一些边角料放到盘子里给客人试吃,反响很不错,还不到九点,二十多斤卤味就卖光了。
  晚上收摊回来,等孩子们睡下了,韩小云一个人反复数了好几遍手里的零钱。
  “正国,七块八毛三,这还不算咱们自家人吃的,一晚上就赚了这么多钱!”她很是激动的道。
  魏正国笑了笑:“主要是媳妇你卤的东西好吃。”他也喜欢吃,这几天吃了不少。
  “那我明天多卤几斤。”韩小云现在是信心倍增,干劲也十足。
  “行,再多卤几斤,我看刚才好多客人都没买到。”
  “可不是,后来的卤汁都被那几个人给分了,本来我还想着今天头一天,卖不了拿回来自己吃呢,结果一点没剩。”
  韩小云感慨道:“小英脑子就是灵光,手艺也好,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学的这些东西。”肯定不是以前在家时学的,韩家没那个条件让她学,估计是结婚以后跟谁学的。
  “不管小英跟谁学的,既然她教给你了,就好好做,别问那么多。”魏正国是不会去想那么多,卤味是小英对他们家的一片心意,没必要想太多,坦然接受就好。
  “行,我不问,时间不早了,早点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韩小云也不是非要刨根问底,就是一时好奇随口一问。
  都忙了一天,很累了,她把钱收起来,赶紧上床睡了。
  第二天,第三天,等连续三天卤味都卖光了,韩小英是彻底放心了。
  她姐的卤味生意比她预料的还要好,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一年,她姐就能攒够买处大房子,以后日子会慢慢好过起来。
  其他的事是不行了,老胡那人看着不太靠谱,又一点拼劲没有,韩小英本来想跟他一块合作开个牧场养羊,然后自产自销,可惜老胡不行,没那个魄力。
  既然如此,她也不会勉强,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不然投进去的钱很容易打水漂。
  她又不是多么富有的人。
  在通城呆了九天,韩小英和谢平安才带着睿睿,还有很多这边的特产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只歇了一天,把带回的东西给亲戚朋友们分了分,韩小英就马不停蹄的回了娘家。
  谢平安假期满了,没时间跟她一块回去,睿睿要上口琴课,这段时间已经落下很多,开学之前要补回来。
  没办法,韩小英只能自己回去了。
  定城,铁路职工家属院二号楼。
  韩小英回来之前打了招呼,所以今天她大哥跟嫂子都在家,还专门为她准备了不少好吃的。
  家里现在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隔三差五就能吃顿肉,米面也不紧紧巴巴的,想吃随时可以买。
  孙桂玲知道韩小英已经今非昔比,饭菜准备的是一点都不含糊,见了面更是客客气气的,姑嫂之间气氛很融洽。
  韩志强也在家,他这两年上大学都是韩小英给的钱,再有两年就毕业了。
  不过放假也没闲着,刚回来就有好几个人找他给孩子补习功课,现在忙得很,不过一天能挣两三块钱。
  这钱他自己留一半,给家里一半,白得了钱孙桂玲当然满意了,逢人就夸。
  “小英,你是不知道,志强在咱们一片可出名了,刚放假人还没回来呢,就有人找我打听,能不能让他给孩子补习功课,开得价码都不低,一天好几块钱。”
  孙桂玲现在算是体会到家里有文化人的好处,挣钱太容易了!
  韩小英听完,叮嘱一旁的弟弟道:“志强可要好好教,是挣钱补贴家用也好,为了毕业以后的工作打基础也不错,就是不要随便糊弄人,把自己名声都弄差了。”
  韩志强点点头,“二姐,你放心,我会好好教的,不会敷衍孩子。”
  开学就要大三了,他看着有些腼腆,人也瘦瘦高高的,也不是他舍不得钱吃饭,就是怎么吃都不长肉的体质。
  “大哥,铜钱巷的房子租出去了吗?”韩小英回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刚进门时没急着问,吃完饭才提起来。
  “没呢,前两天有人去看房,只是都没看妥。”韩志刚是不着急,反正房子在那儿又不会跑。
  “不行就卖了吧,铜钱巷的位置不好,房子又小,留着以后也没什么价值。”韩小英记得前世她重生回来之前,还没听铜钱巷要拆迁重建呢,刘到那会儿房子肯定会更破旧,更不好租,还不如现在就卖了。
  卖比租容易,因为想租房子的,除非是在铁路附近的单位上班的人图意近,不然谁乐意租住在铜钱巷,火车整天轰隆轰隆的,觉都睡不好,不习惯太影响第二天上班了。
  而卖一般都是卖给铜钱巷的原住居民,尤其家里儿子多急着结婚的那种。
  “也行,卖了省得有人惦记。”
  韩志刚是什么都行,反正房子是志强的,卖不卖他自己决定就好。
  韩志强当然赞成把房子卖掉。
  “正好,那边的邻居早就有心要买了,钱差不多就卖给他们家吧。”
  孙桂玲也支持卖房子,铜钱巷那憋屈地方她早就住够了,再也不想回去。
  既然都同意卖掉,韩小英就不拖泥带水,到定城的第二天就和邻居谈好了价,把铜钱的房子卖了。
  两间房子只卖了九百块钱,真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那也没办法,铜钱的房子一直就是这个价,以后也贵不到哪儿去。
  房子卖掉的第二天,韩小英就准备回京城了,可齐淑珍却在这时找上门来。
第178章 
  铜钱巷的房子卖了; 韩小英就打算回京城了,结果刚收拾好东西,齐淑珍就来了。
  韩志刚和孙桂玲都上班去了; 不在家。听见有人敲门,韩小英还以为是韩志强回来了; 立马过来开门。
  见是她; 韩小英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