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韩小英-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每个人自我介绍之后,白校长就给众人开会,“从明天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期间每周一天休息,无故不得请假旷工,参加培训不认真者取消录用资格,做开除处理。”
  白校长讲完培训要求,一脸严肃的扫视了一圈后,接着说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志记住这句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戒骄戒躁,尽职尽责!”
  受白校长这话的感染,大家认真的点点头,做为一名老师,不单单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更多的还有责任,容不得她们轻视。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明天八点准时开始培训,带好笔记本钢笔,不要迟到,没事的可以走了。”
  散会之后,韩小英拎着帆布包出来了。
  白校长这会开了近一个小时。
  “韩小英,等我一下咱们一起走,”徐慧洁紧走几步从后面追上来。
  “徐姐,我先不回家,要去供销社买两个笔记本。”韩小英以前跟徐慧洁不熟,两人只是点头之交,这两天因为一起报名考试,才熟稔了。
  徐慧洁二十六七岁,齐耳短发,长相不算多出众,但气质温婉,她是最早一批来随军的军嫂,她男人的军衔比谢平安高一级。
  正因为这样,她平时很少跟低阶军官的家属来往,以后跟韩小英就是同事了,不好太生疏。
  韩小英还是这次的第一名,徐慧洁对她有些刮目相看,“咱们一块吧,我也正想去买菜呢。”
  徐慧洁穿着一身姜黄色的连衣裙,手腕上挎着个浅棕色皮包,脚上踩着白色皮凉鞋,走在韩小英身边,跟个贵妇人似的。
  韩小英侧头对她笑了笑,没有拒绝。
  她却无意中瞥到徐慧洁身后长得娇小明艳的郝小玉,冲徐慧洁翻了个白眼,眼神里带着不屑。
  也不知徐慧洁是怎么招惹这位了。
  “郝同志,你要一起吗?”
  郝小玉正在心里歪歪徐慧洁呢,团长夫人有什么了不起,这次还不是没考过她!听韩小英跟她说话,她本来不想去,主要是看不惯徐慧洁装腔作势的假模假样,不过她转念一想,干嘛不去,韩小英这人听说不错。
  “好啊,我想去买瓶墨水,咱们一起去吧。”
  郝小玉刚结婚不久,她比韩小英晚来随军不过半个月,只是韩小英之前并没有没留意过她。
  不过郝小玉早就知道韩小英。
  谁叫韩小英嫁的是谢平安,军区有名的英俊团长,不仅年轻有为,还是连续三年蝉联军区大比第一的狠角色,在军区首长跟前都挂号。
  而且韩小英年轻漂亮,人非常贤惠能干,在军嫂之间口碑特别好。
  相比郝小玉就要逊色很多,她随军之后闹出过很多笑话,有一次做饭还差点把房子烧了,不过她长得漂亮嘴巴又会讨巧,又有文化,在家属院里的人缘也还不错。
  听说郝小玉也要一起去供销社,徐慧洁眼神闪了闪,不过没反对,郝小玉男人是她家男人手下的一个营长,平时虽然没什么大来往,也总能见到。
  她不太喜欢这个有些爱攀比,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不如韩小英稳重踏实。
  韩小英并不知道徐慧洁拿她跟郝小玉做对比。
  她不会刻意拉近跟两人的关系,也不会疏远,说了两句无关痛痒的话,三人一起出了学校。
  学校就建在家属院后面,距离供销社不远,她们步行几分钟就到了。
  韩小英买了两个塑料壳的笔记本,一瓶墨水,一块香皂还有一卷卫生纸,装到帆布袋子里。
  郝小玉跟她一起过来买笔记本,徐慧洁一个人去了隔壁的副食商店。
  “韩小英,听说你是自学的高中课程?”
  “我初中毕业就下乡了,高中课程确实是自学的。”
  “你好厉害啊,自学还能考第一。”郝小玉一脸夸张的崇拜。
  “不是我厉害,是这次题目简单,小玉你还买什么吗?不买的话我想去副食商店看看。”她家谢平安中午说想吃饺子,她去看看还有没有肉卖。
  “走吧,咱们一起。”郝小玉自然的挽上她胳膊。
  两人到了副食商店这边,还在买菜的徐慧洁见她们如此亲密的样子,淡淡的笑了笑。
  “小英,你也要买菜吗?”
  “我想买块肉。”韩小英到卖肉的摊子前瞅了瞅,案子上还有两块肉跟几根骨头,只是肉肥少瘦多,她将就着称了一斤,付了钱跟肉票。
  郝小玉见她买肉,问她怎么吃。
  韩小英没说谢平安馋了,只道:“我回去包饺子吃,明天暑伏了。”
  她这两天忙着应对考试,都没怎么好好做饭,今晚做顿好的补偿一下她家谢平安同志。
  “你不说我都忘了。”郝小玉从来不记着这些。
  徐慧洁道:“小英,你明天赶早买也一样,还能挑到好肉。”
  “不了,明天咱们还要参加培训呢,饺子就提前吃吧。”在吃食上,韩小英从来不吝啬,谢平安想吃饺子包就是了,管它什么节气。
  买完菜三人一起往家属院走。
  只有郝小玉手上空空的一根菜没拿,她家不起火,平时都是吃食堂,她很少买菜。
  所以这会儿跟韩小英徐慧洁两位贤妻良母走在一起,听她们说吃吃喝喝的事情,郝小玉根本插不上话,感觉有些别扭,直到快到家了,郝小玉才松了口气。
  徐慧洁眼里闪过一丝狡黠,“还是小玉好,回家从来不用做饭,可以吃现成的,比咱们有福气。”
  “可不是,大三伏天做顿饭下来汗流浃背的。”
  郝小玉羞赧的摇摇头,“我是不会做,没办法才吃食堂,你们有什么好羡慕的。”太做饭是半吊子。
  这个徐慧洁,哪壶不开提哪壶,是成心的吧?当着韩小英的面挖苦她!她不会做饭怎么了?她家曹定邦又没嫌弃过她,用得着徐慧洁在这儿嘚吧!
  不想被徐慧洁继续挖苦,郝小玉对韩小英摆摆手,“我到家了,明天见!”她说完就进了院子。
  韩小英看着她匆匆消失的背影,“徐姐,她是不高兴了吗?”
  “没有,她人就这样,大大咧咧的,可能是年龄小吧,小英你不用往心里去。”徐慧洁道。
  她跟郝小玉是互相看不惯,私下里关系非常不好,但表面上还过得去,不过这些都跟韩小英没关系。
  她要回家包饺子呢。
  吃了顿可口的饺子,谢平安晚上极其卖力的耕耘,韩小英后来体力不支,就在他腰间使劲拧了一把,他才停下来,一脸餍足的搂着媳妇沉沉地睡去了……
  第一天岗前培训,韩小英早到了十几分钟,拿抹布把办公室的座椅擦了擦。
  “哟,你来的挺早啊!”
  闻声韩小英抬起头,只见打门外进来个梳着马尾辫的女人,她穿着白短袖黑纱裤,声音清脆,长相秀丽。
  “我也是刚到,你是叫钱舒羽吧?”昨天在听大家自我介绍时,她特意记了一下所有人的名字。
  “对,我是钱舒羽,你是韩小英,你爱人是谢平安,我知道。”钱舒羽进来放下手里的包,就帮忙干活,看样子是个非常爽利的。
  韩小英有些诧异,一个个的怎么都认识她家谢平安?谢平安有那么招风吗?
  不过还不等她问明白,其他人已经陆续到了。
  白校长最后一个进来,进来之后扫视一眼,见人都来齐了,就开始上课。
  “我昨天讲了教师的职业操守跟道德规范,今天就不再重复,咱们接着往下说。”白校长为了给这几个人培训,下足了功夫,做不了不少笔记。
  “在坐的同志都是第一次当老师,没有一点教学经验,可是下个月学生就要开学了,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同志们准备,只能尽快适应接下来的工作,如何提高教学授课的能力,想必是大家最关心的……”
  白校长一口气给大家总结了十几条,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记着,这次机会实在难得,她们遇上了这位认真负责的好校长,不然谁给做她们培训,现在好多的临时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都是瞎子过河自己摸索着前行。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一个月之后六人全部培训合格,没有一个人掉队。
  八月末,学生开学,被命名红星小学的军区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韩小英被分到四年级当班主任,同时教四、五两个年级的数学。


第110章 他不冤
  红星小学; 两排砖瓦房,一个大操场,五个年级; 每个年级目前只有一个班,除了一年级学生多一些; 其他年级学生都不多。
  韩小英带的四年级; 班里只有二十三名学生,五年级人更少,才十七个,不过以后随军的家属会越来越多; 孩子肯定越生越多,生源不愁。
  第一天开学事情比较多; 报名,登记; 收费,发书,然后领着学生熟悉教室,打扫卫生。
  一上午下来; 韩小英嗓子都说干了,好在四年级的孩子不像一二年级的小豆丁动不动就哭鼻子; 除了个别的皮孩子闹了点儿; 她交代下去的事都会主动去做; 不用她时刻盯着。
  乱糟糟的开学日过去了; 捋顺了学生,就正式开始上课了。
  经过一个月的岗前培训; 韩小英现在很有为人师表的样子; 不禁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给学生们上起课来也是有模像样的。
  她讲课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调理清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即使白校长跟几位老师时常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她也不会受到影响,紧张得手抖话都说不利索。
  正因为她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就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白校长才决定让她带四年级,当班主任。
  白校长带五年级,交语文兼顾品德,钱舒羽带三年级,徐慧洁二年级,这两位都比较稳重,学识也扎实,郝小玉性格活泼,就让她带一年级,另两位老师有特长,一个教学生音乐跟常识,一个教地理跟画画。
  六名老师加校长一共七个人,没一个人闲着,唯一的校工是个腿跛的老头,负责看大门跟上下课敲钟。
  苗嫂子家的儿子刘庆丰就在韩小英的班里,这孩子跟韩小英熟悉,开始叫婶子,现在改叫老师了,他人缘不错,开学一周被同学们选为班长。
  徐慧洁的女儿楚雪莹也读四年级,很秀气文静的一个小姑娘,学习好,被推举为班里的学习委员,
  有了班干部韩小英就轻松多了,作业有人收,纪律有人帮忙管,学生到点放学,她随后跟着下班,适应了工作之后,也就不累了。
  韩小英回到家,谢平安还没回来,她拿着篮子去菜园子里摘了几把豆角,找了两根黄瓜,拔了几颗葱。
  回屋洗洗手把饭做上。
  她饭没好呢,谢平安就扛着个大包裹进来了。
  “谁寄来的包裹?”韩小英纳闷的问。
  “郑家和寄来的,”他上午收到的包裹单,下午就给取回来了。
  韩小英拍拍手,找出剪刀把包裹拆开,里面有一袋子面粉能有三十斤,几大包干货,还有几十个咸鸭蛋跟两只风干鸡,一大卷卡其色布料,最下面放着一封信。
  信是谭雅婷写的,韩小英打开后从头到尾一气看完。
  谭雅婷在信里说了,面粉是郑家和的一点心意,干货是肖兰进山采的,咸鸭蛋跟风干鸡是宋大夫家给韩小英的,布料是谭雅婷从惠城弄来的,每件东西都有出处。
  最后谭雅婷在信里说,张建设前段时间死了,出义务工时跟别村的人打起来,被推倒头磕到石头上,当时就不行了,留下个女儿还不到三个月大,张家为这事儿闹哄了很长时间。
  韩小英看完信愣住了,她以为自己重生了会改变很多事,没想到还是没能改变张建设的死局。
  只是前世,张建设是今年冬底死的,她当时刚生完孩子,身体不好没有奶水,正好赶上村里杀猪,张建设去给她买猪脚下奶,没想到跟村里的屠户发生了争执,被一刀毙了命……
  这辈子提前了小半年,张建设死了,同样留下个孩子,只不过留下的是个女儿不是儿子,其实很多事情还是不一样了。
  “媳妇儿,你想啥呢,锅要糊了!”见她看完信就开始愣神,谢平安眼神闪了闪,不过没问。
  他转身进了厨房,揭开锅盖,把锅里炖的豆角盛出来。
  锅烧干了,豆角炖得干巴巴的,好在没糊,还能吃。
  韩小英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跟进厨房解释道:“谢平安,张建设死了。”
  “张建设?就是宋家堡那个打过你主意的?”他还记得呢,为这事儿小英还去公社告过状。
  “嗯,就是他,你说好好一个人就这么没了……”韩小英复数了一遍张建设的死因,然后叹道:“可怜的是孩子,还不到三个月呢。”
  谢平安见多了生死,对张建设的死没她这么感慨,“因果是张建设自己造成的,他要不是性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