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居于山中,对金陵之事也还关心,即便还不知道城中那些素帕之事,也知道方晏一行便是劫了徐氏商船的人,徐氏又依托于虞氏,想来正是他的复仇之举。
其中又说到会稽,而虞氏世代居之,当是做了些伤害百姓的事,所以他才敢以会稽之民自居。
她合上信思忖了半响,又把信给装好了,让采采用锦帕包好了,叫沈当加急送给楚崧去。
只是她还忍不住要奚落一句,冷哼道:“看来方祜说得不错,这水匪就是个登徒子,宋玉被窥视三年俗心不动,那水匪看了几眼就知道眉如翠羽,肌如白雪了,到时候等殿下处置了虞氏,也好好处置处置他。”
阿聂并不知道什么宋玉,什么《登徒子赋》,便一味地顺从哄着她,听她奚落一句也搭着骂一句,半响才哄得她开怀了。
而方壸看到那箱黄金时也惊讶不已,方祜惊得书都不背了,先是看看楚姜,又看看箱子,又看着楚姜。
“九娘,你的手诊金比治你的病还要贵呀?”
她神色不太自然,还是撑出个温柔的笑,“这也是谢意,先生不仅治了我的弱症,还解了我的心病,况且……”
她说着还带了丝自责,“方才见到先生找药,才知道晏师兄不在先生与方祜有诸多不便,只是晏师兄做下那般之事,九娘并无旁的能弥补先生,只有这些俗物,先生务必收些。”
方壸抚须,想要推拒,阿聂便道:“先生便是不为自己,也该为方祜着想才是。”
方祜看师傅不想要,他也不想要,“九娘,我不用的。”
楚姜又坚持道:“先生,曾有御医断言我寿数难到双十,如今得遇先生,实是大幸,若非先生不愿入凡尘,九娘必是要供养先生余生的,如今不过俗物,先生若是推拒,便是叫九娘心中不安。”
方壸看了眼方祜,犹豫着答应了下来,她便松了一口气,自觉再不该受赶走方晏的歉疚所累了。
药庐中又至午间时,秋气山气清,白云空远,比之春朝仍生机勃发,方祜眼巴巴数着云,医书背不下,还继续在楚姜面前吹嘘他师兄的厉害。
“九娘,我师兄要是在的话,现在我们该吃栗子了。”他说着空咽了一口,“每年秋天师兄都能打好几箩的栗子,我们吃不了还给玢娘送去。”
楚姜只一想,“采采,叫他们去买几筐栗子。”
方祜眼睛一亮,“九娘你真好,我若跟师兄说了,他还要拖几日呢!”
她莫名生了点满足感,故作漫不经心,拿着医书,“寻常小事罢了。”
方壸看着方祜机灵的样子也笑一声,“总该是人人都比你师兄好,可你也不能诓骗九娘给你买吃食。”
“我才没有。”他反驳道:“本来我能去打的,可是师傅您又不让。”
楚姜放下书摸摸他的头,安抚道:“以后我在一日,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买。”
“当真吗?”
“当真。”
方壸清咳一声,方祜立马就摆摆手,“以后不用了,我不贪嘴的。”
楚姜也不勉强,又拿起医书看起来,方祜被师傅看着也不闲话了,坐直了身子在师傅的眼皮底下背起医书来。
又过一个时辰,方祜才磕磕巴巴背了几页,软磨硬泡要去找玢娘玩耍,得了许可就撒着欢去了,不过才出了药庐一里外,正往玢娘家中去,却在路上见到不少零星散落在路边的野栗子。
他往四周看看,还以为是谁打的栗子掉落在了山道上,一路快乐地捡着栗子往玩伴家中去。
第44章 虞氏计(修)
楚崧将收到的信送给刘呈看了;只说那伙水匪唯恐出现在城中会被发现踪迹,竟打听到了楚姜住在东山,故才将信送至那处。
刘呈深信不疑;此刻正在书房中与他商议此事。
他毫不掩饰对劫船者的欣赏,“倒是有几分太史公笔下游侠的样子,不以金钱自专;分以百姓,至于那虞氏女;太傅怎么看?”
楚崧沉吟道:“他们信中说到西施;若是虞氏女入长安也是如此打算;那虞氏便不得不防了。”
他听了也有几分赞同,又道:“还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既是贩运货物;已经采买完了,为何那船上还有黄金无数?太傅看来;这其中有何蹊跷之处?”
楚崧也只能作猜测,恭敬道:“殿下,《六韬》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昔有西施惑夫差,如今那虞氏女携黄金入长安;所为何人虽不知;但总能知道虞氏之心不忠。”
刘呈也有此想,心念一转想到了自己府中的虞少岚;说来至今他也不曾跟她详细说过几句话;从来都是漠视;本想当她是个摆设,一想到虞氏竟还送了旁的女子去长安,一时间心情也复杂了起来。
“太傅,若是江南这三大世家,我只得了其二,朝中会如何想?”
楚崧毫不遮掩道,“恐怕仍有不服。若如那些素帕所书,虞氏当真犯下诸多罪行,等将来回了长安,殿下再不用他们就是,可是殿下南来,收服他们才是主要目的,他们人品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服了他们,让朝臣们见到殿下身怀天下归心之能。”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可是若对虞氏之恶不管,也非安稳之举,但是,殿下是皇嗣,将来定夺江山,用不用谁,如何用,虞氏敢出来反抗吗?”
未料刘呈却目光倏然犀利,“若是我不要南方这些世家,只要百姓呢?”
“各郡百姓都是世家治下,怎……”
他意识过来,十分不敢置信,可是面上还要镇定,“我朝还有泰半的官员是出自世家望族,若是江南的世家殿下且容不下,他们会害怕的。”
刘呈视线移向窗外,温和一笑,“我只是说笑,太傅莫要当真。”
楚崧按下心中的不安,也敛眉一笑。
“太傅,就按那些水匪说的,我们用虞氏之才,他们杀他们之仇,那信上说得好,今朝之剑难判前朝之冤,至于会稽,我上月才刚去过,是我不察,并未察觉他们的苦处,叫三郎替我再去一回,查明真相,用我的私库给百姓们补偿,至于虞氏,我有一计,要太傅我替我把把关。”
“把关不敢,殿下请说。”
他悠悠道:“苏绰①有一具官论,言用贪官,反贪官,如今我们还用得着虞氏,何不杀他一半,留他一半?”
楚崧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借了具官论的话答他:“不义之财分百姓,则百姓颂声起。”
他说完突然一怔,提醒道:“殿下,现在便该派人去虞氏查办,虞巽卿是其人心狠手辣,父母兄弟无不可抛,万一他先杀了一半,百姓的颂声该被他收了。”
刘呈神色微变,当即召了手下人去查看,等收到消息时却已经晚了,虞巽卿已经推了五个虞氏族人出来,道是族中不察,叫几个儿郎做下那般财狼之举,还要分散一半的家财补偿会稽百姓。
刘呈听到回复不禁冷笑,“这天下,倒是头一回有人让孤陷入了这般境地。”
楚崧听到他的自称就知他动了怒,跟着他起身,“殿下,并不必因他为难,那伙水匪的举动,也是对虞氏的催逼,百姓们继续信他们也无妨,这水匪之事,虞氏若不愿来告,我们便不用再理会,任由流言肆蔓,眼下只把顾氏跟陆氏用好了,虞氏更会心急,正好也看看他去长安是要与谁搭话。”
他神色镇静下来,“太傅所言有理。”说完他便交代了近卫几句话,让他们去各官员处通信,等交代完了看楚崧欲告辞,少不了还是关心了一番。
只听他亲切道:“那伙水匪竟将这信送到九娘手中,以他们的猖狂,恐会伤了九娘,太傅还是将神医请回家中的好。”
楚崧谢他心意,却笑道:“多谢殿下关怀,只是九娘少小困在家中,难得亲近山野,如今正是欢喜的时候,臣若真挟令那神医道家中,恐怕她就不高兴了。”
刘呈失笑,缓缓沉吟道:“难得见到九娘这般脾性,今次她为我送信,也是立了一功,为解她苦闷,我该赏她些什么。”
“殿下多虑了,她自小便不曾短过什么,殿下再赏赐,她该骄纵了。”
他却意气道:“我视九娘如亲妹,任她骄纵些,也是无妨。”
随即他又话锋一变,“况且我这也不算是赏赐,对外是赏赐,对内,却是要九娘帮我个忙,太傅,我府中那虞氏女,当初许她个女史是敷衍虞氏,如今该弃她,可我不是滥杀之辈,想来她也无辜,我正不知该怎么处置,九娘聪慧,又没有什么交好的玩伴,正好叫这虞氏女陪她下下棋、读读书来解闷。”
他看楚崧神色犹豫,便也恳切道:“若是太傅不想九娘受累,我再另想法子便是。”
楚崧闻言才抬头笑道:“若是作伴,她哪会受累,只是她一个孩子,又从来纯善温良,臣不想她也卷进这般诡谲中来,若是殿下所需,让虞氏女做个玩伴也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我先多谢九娘为我解忧了,正好秋狝定在东山,适时再将虞氏女带去山中,叫九娘看看她们是否投缘。”
楚崧也一口应下,又听刘呈闲谈了几句家常,一副师生和乐的样子。
倒是书房中两个近卫各自抹了一把冷汗,听他们话中机锋,一个贵为龙子姿态谦和,一个身为臣子只谈女儿的苦。
一个说并不会勉强,一个说为了你也能勉强。
近卫脚有些僵了,小心地挪动了些许,尽量不让这动静惊扰到二人,心中羡慕起那几个出去跑腿的近卫,暗想他们应当在城中看热闹了。
而此时的金陵自然是热闹的。
虞氏在街上赶了五架马车,皆无车壁遮挡,上面便是虞巽卿说的那五个犯下大错的族人,皆去了冠,素衣披发,满脸惭容地跪在马车上。
除了虞巽卿骑着马在最前方,还有数位僧侣念着经文跟随在队伍两侧。
虞巽卿在前方大声念着那素帕上的罪过。
“济封三年,虞氏扩封田,会稽八百农人失田地。此为虞兰峻所犯,当年齐王封赏虞氏,可加扩族田千亩,虞兰峻图便利,不令奴役开田,反侵农田,只偿还了失田百姓们荒林一座任其开垦,而告族中田地是自己所开……”
“济封五年,虞氏采章山铜,雇一千民夫,死六百,六百死者共恤一百金。其为虞桓所为,当年族中出抚恤万金,尽为虞桓私吞……”
每一条罪是何人所犯,他一一念得详细,说到慷慨处还声泪俱下,到念完罪过时嗓音已哑。
“他们所犯皆是滔天罪过,我族为忏悔罪过,愿散尽一半的家财补偿会稽百姓,另有金陵或其他郡县有受虞氏不肖子孙欺负过的百姓,尽可来我族中索要补偿。至于这五人,本该死其身首,可死不足掩过,命其皈依,令其于佛前忏悔前愆,以消恶业,我族再为百姓建五座佛寺,以添香火,更为会稽百姓积福。”
不说各官员跟顾、陆两族有没有信了他这惺惺作态,可是向来信奉佛陀的金陵百姓,并没有枉负了金陵城中的处处佛塔
他们看到一向高贵的虞氏族长也如此低了姿态,都不由顺着他的话唾骂起那五人来,在僧侣诵经路过时还双手合十口称“慈悲”。
“若说狠,还是他虞巽卿。”临街的高楼上,一人合上窗走回屋中,又是笑叹,“当年旧主面前,难怪他最得青眼,我自愧不如啊!”
陆十九满脸的不以为然,“父亲何必与他相比,小人行径,断然进不了青史,还是楚太傅那般才华更得爱重。”
陆诩看着屋中的两个儿子,顿生一股无力,他在太子面前虽是露了个脸,可也不过一个散职,陆氏的未来自然是要寄托在年轻一辈身上。
可他这两个儿子,一个钻进了书眼里去,唯独对楚崧敬服不已,旁人若说楚崧不好,他有十句能驳责回去。
一个倒是颇有几分才华,也十分有智谋,算是陆氏之中最佳的儿郎,若是南齐尚存,如今金陵城中楚氏二子的招摇未必没有他几分,只是此子历来骄矜,从来不服族中安排。
陆十九与陆十一并不知父亲眼下的焦虑,还就虞巽卿之事说笑着。
“十一哥,你说太子会不会管?照理说,他们犯的那些事算是触犯了周朝律法的,虽是在前朝时所犯,若要追究,也不是不能。”
陆十一轻笑道:“自古更迭王朝也要个大赦天下,若是得了补偿后得会稽百姓们不再高,太子应当不会去管的,若是担心这个,还不如想想陆氏。”
他转而看向他父亲,“父亲,说不得哪天这把火就烧到了陆氏头上来,有空看虞氏的热闹,不如回族中查问查问有没有族人犯下什么过错。”
若说陆氏清白一片自然不能,陆诩心慌不过一瞬就镇定道:“得托我们与顾氏共居吴郡,两家互相制衡下倒没什么大事犯下,我们谋朝堂,他们图富贵,天大的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