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册封礼即成,芷嫣‘恋恋不舍’目送皇上离开,自己则是看着跟随她到永和宫的好些个高位妃子,难得缅怀起过去的妃子。
  妃位还是过去那几个,根本没什么变化,但是嫔位的变化不少,最早立的几个嫔位都病逝了,留下来的都是后来封的,这些妃子有的是以子封嫔的,有的是凭借家世封嫔的,就是没一个能仗着资历封嫔的。
  芷嫣在心里微微感叹,原来在皇上心里,陪伴他多年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她该庆幸皇上对她是真的好吗,至少相比于这些妃子已经挺好的了,有些妃子直至死亡都没有得到皇上的追封。
  芷嫣回宫换了一套常服,等出来时就是原来的温婉可人,就是配合堂上的宫妃的面色有些不对头了。
  毕竟她们之中谁也没想到佟佳氏被废以后,接手她位置的人会是乌雅氏,怕是今后都不会有人谈论乌雅氏的出身了,佟佳氏能当皇贵妃是因为她是孝康章皇后的侄女,而乌雅氏能当皇贵妃就不是因为这么好的出身了,对于乌雅氏而言,出身反而是连累她的东西,她纯粹是因为得了皇上心罢了。
  这种人力可改变的地位确实让不少人都自愧不如,因而芷嫣当上皇贵妃时只是遭到了朝廷官员的反对,后宫妃子都是默默看着这一幕,任由皇上行事,没有想象中的后妃反对一事,只除了当事人佟佳氏,但她那是情有可原。
  谁位置被夺了都会有这种想法的,人之常情。
  芷嫣暂且将这次的集会当成是她当了皇贵妃之后的第一次请安,当皇上正式将凤印交予她手中时,她便是正儿八经的副后了,偶尔来一次请安是可以的。
  “诸位妹妹都留下来说说话吧,既然来都来了。”芷嫣笑了笑,明眼人都可看出这些妃子留下来大抵是为了观察她这个新上任的皇贵妃,但她也不是多在乎,随便找个理由给梯子她们下,她们说她们的,她看她的,各自行事挺好的。
  “皇贵妃娘娘,妹妹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佟佳氏皮笑肉不笑道,这话一出,让不少妃子都讶异的瞪大眼睛了,芷嫣眼皮子微跳,不紧不慢道:“贵妃,好久没见你出现在永和宫里了,看你如此活泼,本宫也放心了。”
  好些个妃子都默默转过头去了,宜妃荣妃更是没眼看,果然是能做宫中高位的妃子,一个个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就是厉害,本以为佟佳贵妃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算好了,结果皇贵妃这更上一层楼啊,直接给佟佳贵妃安排上讽刺了。
  佟佳氏嘴角抽了抽,决心不与乌雅氏一般计较。
  芷嫣笑了笑,“怎么了,妹妹们来本宫这里什么事都不干,岂不是显得本宫很是霸道了。”
  “姐姐不要多想,只是妹妹一时间还有些如梦似幻。”宜妃低声道,谁又能说一句不是呢,多年前皇贵妃还和她们妃位并立四妃,妃首还是当初的惠妃,只是惠妃的结局不好,皇贵妃的福气却在后头,她是羡慕不来了。
  佟佳氏表情不好看,但她仍是盯紧了芷嫣,芷嫣抬头望向她,“贵妃,你有何事想和本宫说。”
  “妹妹只是想问姐姐,可否让六阿哥在阿哥所住下一段时间,妹妹的亲人也到了要祭拜的日子,妹妹想让他见见自己的亲人,不知姐姐能否答应妹妹这个请求。”
  佟佳氏温声道,眼睛直直盯着芷嫣,仿若她不答应就不离开。
  芷嫣笑道:“这有何妨,孝敬亲人一事本就是后人的职责,与其说妹妹态度谨慎,不如说妹妹有孝心。”她竟是问都不问佟佳氏口中的亲人是何等人物,佟佳氏敢向她开口,她想想也知道是何事了,但这种事成全佟佳氏又何妨,也害不到她身上。
  倘若六阿哥真弄出什么问题了,也都归于佟佳氏的责任。
  佟佳氏面色和缓,“多谢娘娘了。”
  还算乌雅氏识相,这是她剩下不多的机会了,她一定要在皇上彻底将目光转移到永和宫的几个阿哥身上前,让皇上注意到胤祚。
  还有什么比孝康章皇后更有用的手段了,对于皇上来说,母家是他最最放在心上的家族,而孝康章皇后作为皇上早年逝世的额娘,更是在皇上心里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谁都比不过已逝的先人。
  佟佳氏正是想借胤祚给自己亲祖母祭拜的机会,让皇上看到他的好,这种无声无息的侵润正是让人动心的时刻,皇上定会看到孝康章皇后想到自己幼年时的模样,借此联想到给祖母祭拜的六子是再孝顺不过的儿子。
  佟家能因为孝康章皇后得皇宠,她不信加上胤祚就不能借自己祖母让皇上看在眼里了,这最后的胜利者终究是属于她的,佟佳氏看着被众妃恭维的乌雅氏,眸子里尽是坚定。
  ……
  三月二十,自是到了皇上每年给孝康章皇后和先帝祭拜的时候。
  佟佳氏早早就让六阿哥住进阿哥所了,宫中妃子多,自是不能让六阿哥经常到承乾宫打扰的,但好在孝康章皇后生前居住的地方是永寿宫,在其仙逝后,永寿宫被皇上保存的极好,孝康章皇后生前留下来的一景一物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就算有些许不同了,皇上也会命奴才赶快修复那些物品。
  因而永寿宫便成为皇上时不时用来缅怀自己生母的宫所,这里的宫所与嫡母皇太后的是不同的,比起还存在于世且没有血缘关系的嫡母,康熙无疑是更眷恋也更珍惜这儿宫所的一切。
  而宫妃中,能得康熙允许到永寿宫走一走的妃子除了已经逝世的两位皇后,就只剩现在的皇贵妃乌雅氏及身为孝康章皇后侄女的佟佳氏。
  日中时,皇贵妃特地过来永寿宫诚心祭拜孝康章皇后,念了许久的经书和跪拜许久堂上那一幅由皇上亲手一笔一划勾勒的孝康章皇后画像,随后为了避免孝康章皇后一整年里安安静静但被人烦扰过度,她只留了两个时辰便走人了。
  随后便是跟着而来的佟佳贵妃,她带着六阿哥一同过来祭拜仙逝的姑母。
  戌时至,皇上忙完一天的政事,也按照往年习惯过来给亲母祭拜。
  只是他刚迈进宫所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了一惊,原来是佟佳贵妃和胤祚跪拜在蒲团之上,满心诚恳。
  康熙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为好,伸手阻拦了一旁想提醒两人的奴才,康熙走进去,听见两人嘴边不停念叨的《金刚经》以求让亲人来世幸福,他轻轻咳了一声,将两人给‘惊’醒了。
  佟佳贵妃转头满脸都是惊喜,“皇上,您来了。”
  胤祚略显矜持些,但语气也是高兴的,“皇阿玛,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对了,臣妾给皇上请安。”在儿子的提点下,佟佳贵妃总算想起给皇上请安一事。
  康熙轻声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是,皇上。”母子俩异口同声道。
  康熙负手而立,微亮的烛火让他的神色有些晦暗,实际上他不过是想起了自己生母还在时的场景,时间过去数十年,让一个孩童还残留过去的记忆确实是难了,但一些模糊的景象还是能记起来的,像是皇阿玛卧病在床时额娘带着他在佛祖面前跪拜的场景。
  那是很多年前让人怀念之事了。
  也因此他能在看到佟佳氏带着六阿哥出现在永寿宫的第一时间冷静下来,不为此动怒。
  他早早得知芷嫣在永寿宫独自一人跪拜的场景了,也知道她从来都是独自一人默默做着这事的,从来不带上任何人,包括几个儿女,他心里软的一塌糊涂,无比清楚的意识到爱妃心里不仅有他,还真心护着他幼时的记忆。
  不知不觉中,他和皇额娘的记忆中安插进芷嫣,他还甘之如饴。
  但是眼前这个场景让他心里安慰,也是心里不快,他知道佟佳氏是皇额娘的侄女,是他的表妹,过来祭拜皇额娘是她有心了,可带上六子是真的以为他看不清其中意味吗?
  康熙面带笑意,“表妹带着胤祚在这里留了多久?”
  佟佳氏温声道,“留了多久都不打紧,只要能给姑母尽尽为人子女的孝意,妾身就满足了,胤祚也是这般想法,所以才陪着妾身跪在这里给他皇玛嬷祭拜。”
  “表妹当真是用心了,胤祚你也长大了,转眼便是当家作主的男子汉了。”康熙深受安慰的拍了拍胤祚的肩膀。
  胤祚很少有被皇阿玛亲自夸赞的机会,一听皇阿玛这话,耳朵都激动的泛红了,“皇阿玛,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佟佳氏见目的达成,看向康熙的目光更加柔和了,“皇上,您这是要看姑母吧,不若让妾身和胤祚陪着您。”
  “不必了,夜已深了,表妹还是尽快回去吧。”康熙的目光在烛火下泛着几分寒意,佟佳氏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只得遗憾的拉着胤祚道:“妾身给皇上告退。”
  康熙负手而立,眼底有几分意味不明,梁九功凑到跟前,“皇上?”
  他微微侧过身子,“明儿不用佟佳贵妃过来了,就说永寿宫先人喜清净,不宜多人打扰。”
  “是,皇上。”梁九功一时揣测不清皇上的意思,只得应声。
  康熙给孝康章皇后上了三柱香,拜了一拜,转身离去。
  皇额娘今日得到足够诚心的祭拜了,不必他这个儿子过多打扰了。
  于太子之位的选拔,他也是时候给胤禛他们真正的考验了。
  此次之后,他该是选定真正的继承人了。
  作者有话说:
  来了


第105章 
  朝廷之上; 康熙提起此次黄河赈灾一事,都说在康熙四十五年过后,这黄河水灾频发; 屡屡造成人祸之事; 天灾是防不胜防的,但是这黄河水灾看似是天灾造就的; 实际上也不过是因为人事不修,该加固的河堤没有加固; 往年朝廷拨款到黄河此地的银两不知放置到何处了。
  康熙颇为疲累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解决此事的法子; 老是天灾人祸; 届时便是老百姓的苦难了; 大清王朝也经不得如此三番四次折腾。”
  六阿哥眼睛微亮,上前一步; “皇阿玛,儿臣有事禀告。”
  “说吧。”康熙淡淡看他一眼。
  “由户部拨款将黄河河堤加固,且由各地拨粮到灾民肚里; 按照往年的做法安置灾民; 派好些个擅长治理河道的官员前去黄河地,让黄河水灾不再频发。”
  户部是老四管着的地方,吏部是老八管着的地方; 正好派上用场了。
  康熙微微点头,这做法确实是中庸之道; 是往年用来安抚人心的法子; 但是他要是目的为此; 那就不会特地将这事在朝廷上提出来了。
  胤禛上前一步; 低头; “皇阿玛; 户部据儿臣仔细调查,已然是户部银两空虚了,六弟所言之事极难得到推行。”
  “且擅长治理河道吏部官员的都安置到各地了,这种人满大清上下才出不到五指之数,六哥怎么能笃定吏部这种官员多之又多,就算有,等赶到黄河地时,那黄河河堤早就另行加固了。”
  胤禩神色认真道,他可不是故意和胤祚这家伙唱反调,该是有理时他不将胤祚这混账给怼一遍,他还真不是人了,胤祚这种罔顾人伦、没有兄弟情谊的混账。
  真不愧是和佟佳贵妃‘同母子’的关系。
  胤禛继续说道:“修河堤、赈灾民,这些功夫下来,户部需要的银两如果不是百万两以上,儿臣尽可将头上这顶亲王帽子给摘了,但是户部才区区六十万两远远不够,只是杯水车薪。”
  康熙闭了闭眼,他自然是知道户部多少银两,胤禛管着户部,就算有官员意图给他欺上瞒下,胤禛都会将这种事关国体的大事告知他,“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这种最能轻易疏忽过去的法子不能被实行了,他倒是看看这朝廷上有多少人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了。
  三阿哥咬咬牙,上前说道:“若是能将户部的银两补全就好了,四弟管着户部这么多年,国库空虚一事到头来谁也不知道,四弟心里可对得起皇阿玛的厚望?”
  户部向来是官员阿哥们最喜爱的地方,这儿不仅有关国家政事,与银两有关的地方总是复杂几分的,这儿的官员关系不知绕了多少圈,几乎是权权相交,打进户部的中心圈子就等于得了大部分有权有势的官员的拥护。
  而四阿哥有着富察马齐的偶尔相助,勉强能在户部留住脚跟,但是他的性子却是户部圆滑的官员所不喜的,做事太过较真,这时候没多少户部官员打算替他说话,生怕四阿哥这个较真的性子真打算将他们这些户部官员给撕下一层皮,要是让皇上知道其中的官官相护,他们岂能过得安生。
  三阿哥也一边暗自得意,叫老四得了天大的好处还将自己整成一副死板的模样,如果不是有个身处高位且得宠的生母,也不至于一开始就被皇阿玛安排到户部里,他都只能在礼部不断刷名声,讨好一些文人官员,走迂回的路子,实际上还比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