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其实挺……高兴的。
  ……
  宫中朝廷诸事都在稳步上演,新太子在朝廷上的地位也日渐稳固,大清里不少支持废太子之人只得放下心里不甘,转头支持新太子。
  毕竟废太子已经成为过去式的了,新太子有着名正言顺的地位,就算不是嫡子出身,可继废太子之后,皇上诸子也没一个嫡子补上啊,不从庶子中选太子难不成还想让皇上去宗室找太子,这不异想天开吗,哪有自己的血脉仍在,却愚蠢到非得找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形如造孽!
  几个曾被太子爷看重的臣子于朝廷上很得皇上重用,更不用多说年羹尧了,那就是一个领兵极厉害的人物,但是自打皇上将胤禵送往西北后,胤禵于战场上谋兵作战的天赋也展现出来,朝廷上备受瞩目的人成了胤禵。
  年羹尧心里不是不恨,只是那是太子爷的亲兄弟,是一母同胞的小弟,他是万万不敢将排除异己的手段用在十四爷身上的,只能暗恨既生瑜何生亮,朝廷上有他一个能文能武、擅兵谋划之人已然足够,多出一个十四爷算什么好事!
  年羹尧是成全不了自己在太子当朝一家独大的心思了,只能将目光投放在小妹身上,小妹好歹是太子爷的侧福晋,有了一个儿子在,哪怕将来封不了一个贵妃位吗,只是太子爷的后院哪是容易混的,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皆在,他还不如盼着自己得势,这都是后话了。
  胤禵在西北领军,胤禩在朝廷上以圆滑的手段笼络众臣,将自己不能在废太子还在时的手段一一展现出来,胤祥于文武一道都是极擅的,但是他更擅长用一个贤臣的角度处置事情,没有越矩,只有按规矩办事,用了他的人才知道这种人有多方便,形如挥洒自如的双臂。
  还有太子爷,与皇上执政的方式不同,他虽是不苟言笑,但是与差事上不敢有丝毫放松,不贪图享乐,对有才之人极为赏识,也能容纳对方的差脾气,不苛求十分平衡的帝王之道,他更喜欢用规矩约束人,也不拘泥于规矩,是个人物,也是个帝王胚子。
  康熙在这时才后知后觉永和宫出来的几个阿哥有多能耐,简直是一个个都将他蒙住了,什么才疏识浅、见识不多,那都是用来糊弄他的,怕是每一个都学着他额娘低调的做态了。
  康熙在意识到这点后简直没将自己气笑,整的好像他这个皇阿玛容不得人似的,当晚回了永和宫,将人紧紧抱住,狠狠往唇上咬了一口,“你们母子几个都瞒着朕,还真给你们瞒过去了!”
  芷嫣摸着唇,一脸莫名,皇上这是往哪里整出这身毛病了,一言不合就咬人的。
  但是念在他近来表现还算不错的前提下,芷嫣还是和缓了面色,非常隐晦的暗示道:“皇上是不是有些累了,要不要留下来歇一歇?”
  最好是累了,毕竟她从来没有处置这种情况的经验,想想还要动脑筋将皇上应付过去,她就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朕不累!”就是被几个儿子气笑了。
  康熙冷静下来后,发现还真不关芷嫣的事,就是几个儿子一开始没有真在朝廷差事上使力的认知让他心有不甘,他哪是这么不讲理的皇阿玛,可一个儿子这么做也就算了,两个三个都是如此,那还叫他怎么相信自己在他们眼中是个好皇阿玛的形象。
  罢了,都大了,翅膀硬了,他管不了了!
  康熙勉强舒心,也罢,江山后继有人,且他还挺骄傲得意几个儿子厉害的,只是被他们瞒着也不太舒坦,他脾气一上来可不得斤斤计较了吗?
  平白无故咬人确实不太好。
  康熙颇为认真道:“既然几个阿哥不用朕上心了,就该轮到那几个孙子了,作为朕的嫡长孙,且别让朕失望了。”
  嫡长孙?芷嫣古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些怜悯的将人拉到炕上。
  还是先歇会吧,她总觉得皇上的思维好像走向另一个极端了,皇上哪来的嫡长孙。
  ……
  朝廷上的臣子纷纷猜测皇上心思,太子的子嗣各有所长,虽都比不得皇上的阿哥,但是这不是年长十多年的经历吗,哪能一朝盼着太子子嗣飞速进步,无论是手段还是行事风格,以弘晖为首的阿哥还得学着呢。
  只是太子子嗣的地位一天没定下来就一天惹人心烦意乱。
  到底是向着哪个太子阿哥?还是说都观察一遍?臣子们的心思简直比当事人还要活络。
  只是皇上心思好似不在这上面了,一天到晚将差事都塞给几个皇子阿哥,用着凉飕飕的眼神盯着他们,仿佛几个阿哥犯下天大的罪过了,不少臣子在朝廷上已经见到太子擦汗的模样了,还有几个阿哥好像很心虚,对皇上的吩咐无一不从,不怕自己忙的脚不沾地,就怕自己啥事都帮不上。
  富察马齐琢磨着皇上的手段从哪儿学来的,他可从来没看见八爷和十四爷如此服帖的模样,好似皇上抓住他们的把柄似的,他要是凑到皇上跟前能不能分一杯羹啊,他也盼着八爷在他面前有个女婿的模样,整天将他当成爷们兄弟是怎么回事,他才不盼着八爷给他当爷们,当儿子还差不多。
  他就稀罕八爷这种性情的人当他儿子,就跟他梦想的儿子一模一样!
  如此情况持续了十来天,终于有臣子忍不住问话了,他们实在是受不了皇上只顾着几个年长的阿哥的模样了,太子子嗣一事都还没定论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皇上究竟属意哪个孙嗣,且前儿钮祜禄阿灵阿破口而出的话也不是没人在意的。
  什么叫做将来的皇后?
  皇上是不是打算册立太子妃了,算下来四福晋的身孕已经到快生下来的月份了,等生下来,有两个嫡子的四福晋何愁当不了太子妃的名分。
  只要四福晋成了太子妃,那弘晖阿哥的身份地位也就更稳固了,也便于他们行事……
  还有一些想到钮祜禄阿灵阿说的十公主,又想着十公主若是下嫁到乌雅氏,就是皇家对母家的安抚,那太子爷的大格格也快到婚配的年纪了……
  诸如此类的想法不胜枚举,且都暂时沉下气来看皇上行事,可奈何这都将近一个月了,皇上提都不提,还将放在几个孙嗣身上的目光转移回太子爷身上了,他们怕是再等下去就等到地老天荒了。
  正所谓皇上不急太监急。
  大臣上前一步,义正言辞道:“皇上,臣有一事想问皇上,礼部备着的册封礼是为何事准备的?”
  作者有话说:


第120章 
  那册封礼说是为太子妃做准备的还有些勉强; 毕竟废太子妃在受封之时是采用赫舍里皇后进宫时的规格,这是皇上对废太子的偏宠,也是对太子妃的重视。
  可是皇上这册封礼眼看着准备的比册封废太子妃时还要盛大; 他们心里怎能不多出一点嘀咕。
  康熙淡淡瞥他一眼; 声音沉稳:“朕有一事宣布。”
  大臣们愣了一下,几人面面相觑; “皇上请说。”
  “皇贵妃陪伴朕多年,又让朕得了太子如此优秀的储君; 朕每每念及与皇贵妃多年相伴; 总觉得感怀不已; 当下太子既立; 朕也想有一事彻底解决了。”
  “皇上……”堂下之人仿若意识到皇上想说何话了,只是来不及阻拦就让皇上将那话说出来了。
  “朕想立皇贵妃为皇后!”
  几个臣子瞳孔一睁; 竟是久久没法平复心情,有几个情绪激烈的已经恨不得拦在皇上面前将皇上训醒了。
  大清立国以来,断然没有看见一个包衣出身的宫女升到如此高的位置的; 还是没几年里就陆续升位; 这岂不是将其他贵女都不放在眼里了,要知道宫里有子嗣的妃子不止皇贵妃一人,但是皇贵妃凭什么一下子越到所有宫妃、所有贵女头上——皇后那可是国母之位!
  “皇上; 您听奴才说,您这想法万万不行; 皇贵妃出身包衣家族; 这将其他贵女的脸面放归何处了?”
  若是让皇上开了这个口子; 以后怕是所有包衣出身的女子都能在皇上尚在时封后了; 若皇贵妃是逝世后追封的皇后; 那很正常; 毕竟其他人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让百姓看到一个包衣出身的宫女当上大清国母。
  “奴才有事启奏,皇上,大清多年皇后之位空悬,是得让中宫入驻国母,只是这人选得斟酌几分,万万不能让皇贵妃得了这皇后身份,且皇贵妃本就是德妃,后来完全倚仗皇上眷顾才得封贵妃,没过几年又封皇贵妃,这已经是皇上念及夫妻感情的表现了,如今皇上说让皇贵妃当了皇后,这让后宫妃子如何自处!”
  当下已经没人关注皇贵妃是太子生母的这一事实了,皇贵妃的出身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若是皇上真打算让乌雅氏出了一个皇后,那他们这些满清大姓的贵女如何被百姓看待,岂不辱没了门槛!
  那可是被史书记载的身份,断然不能和一个包衣家族出身的宫女牵扯上,要是想封为皇后,只能是乌雅氏逝世后才能得封!
  朝廷上站成一排的臣子几乎都表达着相同的信息,就是不同意皇贵妃当上中宫皇后。
  康熙神色不变,似乎是早就想到这个画面了,心里也没有任何波动。
  胤禩险些就冲上去将为首的那个臣子抓住了,什么混账东西,竟敢在乱说额娘坏话,包衣家族、包衣家族又如何,额娘已经被皇阿玛抬旗了,小舅舅又有出息,乌雅氏又不是全靠额娘立足,这些人到底怎么想的,额娘凭什么不能被皇阿玛封为皇后!
  胤禛扯了他一下,胤禩这才勉强忍住怒火,看着他哥的眼神示意,停住脚步,也是,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看皇阿玛的态度,若是皇阿玛轻易妥协……他有一段时间不想见皇阿玛了,如果做不到为何还给人希望!
  胤禛眉头紧皱,眼神不善看向开口的那个臣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那是与皇阿玛沾亲带故的宗室,对皇家规矩看得特别深严,看似公正无私,实际上也不过在府邸养了诸多小妾,还意图让打压嫡妻,让庶长子继承世子之位。
  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数落皇阿玛和额娘,立身不正的东西!
  康熙笑了笑,他在废太子时都没看见这么多同心协力之人,好似他立个皇后关乎百姓千古富泽了,他怎么就不知道他皇后这么厉害了?
  “朕已经准备好了,难不成还想让朕放弃?”
  “皇上,您听奴才说,您要想立后,大选出身的贵女不少,您莫要冲动行事。”大臣长长的叹了一声,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康熙似笑非笑,“朕说一不二,朕说了要立皇贵妃为皇后,就断然不会有违背本心的意思。”
  “皇上,您这、您这!”
  “罢了,就此退朝吧,朕一言九鼎,你想违背朕的意思?”康熙执政多年,断然没有让人威胁的可能,他心里认定皇贵妃是他妻子了,就不会在拘泥身份,若是拿身份说话,就是将满大清的贵女都归到他这边,他都觉得够不上他皇后的位置。
  前两任是政事需要,但是第三次立后,他想由着自己心意,他可看不惯百年后史书记载他看中的妻子被人说成一个靠得眷宠才被封为皇后的“妾”,在他有生之年能将芷嫣册立为皇后,哪能说不是一件称心如意的事。
  就怕这些人只有一张嘴就将他和芷嫣多年的夫妻情贬至尘埃,也不看看自己口口声声的贵女,到头来也不过是水月镜花,在他身边只为谋权夺势。
  康熙冷声下朝,留下一众面面相觑的臣子,胤禩几个兄弟终于可以不用管自己的脾气了,一出宫门就将为首的那几个臣子围起来,太子尽管不能亲自动手,但他难得面带微笑,将堂上的大臣一一送走。
  那些大臣沉默之极,一双眼睛仿佛白生了,看不见身前、也听不见身后一众被打的皇室宗亲——啊,这与他们何关啊,明摆着是几个皇室宗亲在训练拳脚功夫罢了,八爷十三爷十四爷可真是威武啊,就连替他们望风打掩护的太子也那么和蔼可亲,他们也累了一早上,是时候回去吃顿好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永和宫得知消息的速度一流,家桃兴奋之极的向自家娘娘宣布,“娘娘,您可知皇上要将您封为皇后了?”
  芷嫣有些吃惊,“封为皇后?”朝廷臣子可会反对?
  “是啊,娘娘,奴才可盼着您成为真正统领大清后宫的皇后娘娘。”就算家桃啥都不会,她也清楚皇贵妃说到底还是个妾,妾不比妻,若是娘娘能被封为皇后,就是被史书记载的皇后了,也不必皇上先前那些皇后差了,她可是记得那都是大家贵女啊。
  “事情还没完全定下来,本宫不能担保皇上一定将本宫封为皇后。”芷嫣心里颇为忐忑,皇上的意思谁能说得准,只盼着能称心如意,哪个女儿家不盼着终此一生有个正式的身份,她进的是皇家,本不奢求更多,如今看来有这种可能,她只会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