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在前世见多识广的林远秋,这会儿在走过一个个皮包骨的“待售人”面前时,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震撼,此时他心中想的是,还是人人平等的现代好,在这边,人命如草芥这句话可真不是说说的。
  还有,以前就听人说过,人牙子为了便于管制,每天只给卖身之人吃一顿饭,现下看他们一个个瘦骨嶙峋的样子,应该就是这么回事了。
  唉,林远秋心下叹气,这会儿的他,除了无奈,别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当林远秋快走出街口的人市时,却看到有这么一家人,这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至于为何知道是一家人,很明显,那站在夫妻俩身前的两个男孩子的脸,和中年汉子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
  而这两个男孩子,大的约摸十一、二岁,小的也就七、八岁的样子,最让林远秋揪心的,还是那妇人怀里抱着的小姑娘,许是饿得狠了,小丫头的眼睛显得特别大,朝他看过来的目光里,林远秋看到了茫然。
  茫然?
  林远秋只觉自己的心被巨锤猛砸了一下,一时竟有些喘不过气来,这小姑娘至多三岁,会有这样的目光,可见她幼小的心灵受了多大的伤害。
  许是见林远秋停顿的有些久,那卖人的牙婆忙走上来招呼,“客人想买使唤的仆人是吧,喏,客人您看这边,不管小厮丫鬟,还是婆子门房,咱这边可都有呢。”
  牙婆边说边往另一边蹲在地上的其他人指去,比起徐老实一家,她觉得这些人卖出去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徐老实这边还有两个光吃饭做不了活的孩子呢。
  唉,只怪当时自己贪便宜买下了他们,弄得如今砸手上都快两个月了。
  牙婆心想,若实在不行,管他要死要活不愿意一家人分开,自己该单卖还得单卖。
  哼,都是当奴才的人了,哪还来这么多要求。
  林远秋的眼睛并未随着牙婆的手指走,而是指着眼前的一家人问道,“他们怎么卖?”
  一听这话,徐老实夫妇惊喜的同时又有些担心,惊喜的是,如果自己一家被买了,那么几个孩子就不用再饿着肚子了。而担心的是,对方不把他整家买下来。
  想到这里,徐老实忙把两个儿子往怀里一拉,而后把他们圈在了怀里,他妻子见了,忙也空出一只手,就这样,一家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眼前的一幕并未让牙婆生起恻隐之心,她在人市里待了十多年,啥样子的事没见过啊,遂朝林远秋满脸是笑地问道,“客人您看中他们当中的哪个啊?”
  见林远秋未说话,牙婆忙报起张老实一家的卖价来,“男的十二两银子,女的八两,大些的那个男孩六两,另一个五两,至于手里抱着的那个小丫头,就算一两银子吧。”
  而徐老实,在听到牙婆的一个个报价后,终于失去了眼中的最后一丝希望,松开手后,忙匍匐到林远秋面前,“请公子行行好,买下小的一家吧,小的力气大,啥活计都能干,求公子行行好。”
  很快两个男孩子跟他们的娘也一块儿跪到了地上。
  而那个躲在娘亲怀里,紧拽着娘亲衣衫的小姑娘,终于忍不住哇哇大哭了起来。
  牙婆气得眉毛一挑,正准备开口呵斥,却听一旁的林远秋说道,“这一家人我全买下了。”
  ……


第118章 庄子
  林远秋知道自己一文价钱都没还的做法有些傻。
  可不知怎地,当看到眼前五双只因他一句买下他们全家的话,而突然充满活力的眼睛,林远秋是无论如何,都张不开把人当成货品而讨价还价的嘴。
  他知道自己有些感性了,可这样的感性林远秋并不排斥。
  有些东西是生在骨子里的,很难因为时过境迁而改变。
  不过,此刻的林远秋,正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下不为例。
  因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时候,对别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就够了。
  所以自己一定要切记切记。
  今日一开张就做了一笔大买卖,牙婆自然喜不自胜,邀着林远秋去铺子里坐下后,就把徐老实一家五口的身契都给找了出来。
  身契上有写明徐老实一家的来历,等林远秋仔细看过后才知道,原来这家人原先是大户人家的奴仆,因主家犯了事判了流放,家中所有家产被罚充公,而家里的奴仆就被辗转到人市里重新贩卖了。
  与牙婆交割好银钱后,林远秋就把五张卖身契小心收好。
  说实话,三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家五口一辈子的劳力,真心不贵。只不过林远秋一时还没想好该怎么安顿他们。方才他已经问过了,这家人没有一个识字的,去守店铺肯定不适合。
  所以这就是自己头脑一时冲动的后果。
  也所以这会儿他得先去牙行把店铺买了,这样也好先让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至于看店铺的伙计,林远秋觉得自己肯定得再添人手才行。
  林远秋没让徐老实一家跟着自己,而是让他们先在牙婆这边候着。
  并知会了牙婆,待会儿他再过来领人。
  都已结算好了银钱的,牙婆哪还有不放心的道理。笑意盈盈的把林远秋送至店门口后,转身她就让徐老实夫妇快到后头棚屋拿自己的家当去了。
  说是家当,其实也就是一家五口的换洗衣衫而已。
  而林远秋,在一连问了三间牙行后,终于从第四家牙行那里问到了合适的店铺,且还是后头带着小院可以住人的那种。
  不过虽称作小院,其实并不大,从图纸上看,院子里除了两间带有阁楼的房子,和靠着东面的一间厨房外,就没其他建筑了。不过住一家人,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只是好不好的,总要去现场看过才能知道。
  和林远秋先前打听到的差不多,这间带小院的店铺,卖价三百二十两,且佣钿须得买家付。
  而这间铺子的佣钿是八两,至于去衙门登记契书的花销,也得由买家自己出。
  按照牙侩说的,林远秋在心里算了账,加上佣钿和衙门打点,买下这间店铺,自己最起码得掏三百三、四十两银子,这价钱可有些贵了。
  “银钱能不能少一些。”林远秋开口询问。
  买店铺可不是刚才自己买人的时候,哪有不好意思还价的道理。
  一听客人让自己便宜点,李牙侩就有些心急,都说开张生意影响一天的财运,他当然想把这单生意顺顺当当的给做下来。
  可铺子卖多卖少是人家屋主自己定的,他们牙行可没降价的权利。
  至于佣钿,因着是开张生意,他已经主动少说了二两银子了。
  “客人您看!”
  为了证明自己没胡乱开价,李牙侩忙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账册,很快翻到登记这间铺子的一页,“您看这上头写着的卖价是不是三百二十两,还有那佣钿,原本要十两银子的,想着是第一单生意,已经给您少了二两银子了。”
  牙侩说的话,林远秋并没给出回应。
  此时他的脑袋瓜,已狠狠抓住刚刚一闪而过的念头,正在飞快思考着事情的可行性。
  因为方才牙侩在翻账册时,林远秋看到有好几页里都写着“庄子”两个字。
  庄子不就是农庄吗,有田有地,可以种粮食和养鸡鸭的那种。
  再想到自己买的徐老实一家,原先不就在主家庄子里做活的吗。
  所以,自己若买下一个庄子的话,不但解决了徐老实一家的去处,就是自己也会多了收成。
  只是不知道这些庄子是怎么卖的,应该不便宜吧。
  听到林远秋问起了庄子的价格,李牙侩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他做牙行这么多年,眼睛可不是白长的,客人有没有买的意向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眼前这位公子虽背着一个书箱,可看他的谈吐举止,定是个能拿得了主意的人。
  是以,李牙侩也不墨迹,翻开账册后,就很快找出好几个登记在册的庄子来。
  “客人请听我给您报来。”
  李牙侩清了清嗓子,开始道:“第一家是位于西塘村的庄子,共有地三百亩,内有屋舍十六间,庄子卖价为两千四百两。还有位于陳前村的庄子,共二百二十亩地,庄内屋舍二十四间,要价一千八百两。再有就是寺下村的庄子,有四百亩水田,屋舍二十二间,卖价三千三百两……”
  听着牙侩的滔滔不绝,林远秋心里却哇凉哇凉的,这样的卖价,他哪里消费的起啊。
  所以他还是直接问个最低价,也好让自己死心吧。
  林远秋朝牙侩摆手,示意让他不必再报了,然后便问:“你们牙行里最便宜的庄子卖多少银钱?”
  最便宜的庄子?
  李牙侩挠头,他这里的庄子好像都不便宜吧,卖价基本都在两千到三千两左右。
  不过,脑子好用的李牙侩,立马又记起另一个庄子来,而这个庄子,登记在他的牙行,已差不多快一年了。
  只是这庄子虽卖价的便宜,可庄子里头全是半高不高的山坡,且还都是荒山来着,想来这位客人也应该不会喜欢才对。
  不过,本着不错过生意的原则,李牙侩还是把账册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往林远秋面前一推,“客人您看看这个庄子喜不喜欢?”
  林远秋探过身子,只见册子上写着:横坑村庄子,坡地一百六十亩,庄内屋宅七间,卖价四百五十两。
  林远秋愣怔,这么大的庄子居然只卖四百五十两?
  这价钱和其他庄子比起来,相差也太大了吧。
  还有,这坡地到底是什么地啊?
  心中有疑问自然要问清楚,很快林远秋把自己不明白的几点全都问了出来。
  李牙侩也不隐瞒,毕竟这事他想瞒也瞒不住,到时人家一问横坑村的村民就全知道了。
  何况,自己若是瞒着,届时说不得还会砸了他们牙行的口碑。
  于是李牙侩也没犹豫,很快一五一十说起这个庄子的事来。
  而林远秋,听了李牙侩的叙述后,也终于知道这间庄子为何会这么便宜了。
  总结下来就是,这庄子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跑马场,后来不知怎地,在一次跑马中,家里的两个少爷马失前蹄,双双摔断了腿,于是这家人觉得这跑马场实在不太吉利,就干脆拿出来卖了。
  至于庄子的卖价,一开始可不止四百多两,无奈一直无人问津,最后只能想着便宜脱手。
  可要林远秋说,四百五十两根本算不上便宜,刚刚他听牙侩的意思,那庄子里可都是长着野树野草的荒山呢。
  也是,地块若是好的话,也不至于用来当做跑马场了。
  这大概也是庄子挂出来后,久无人问的原因了。
  你想啊,一百六十亩听着是多,可要是一块块全都是山坡的话,那就没什么光景了,更何况还都是荒坡,连粮食都种不出来的那种,所以除了用来跑马还真没旁的用场。
  而现下这个庄子,因着主家公子摔断了腿,连最后的跑马场功能都失去了。
  这下,可不就成没人要了嘛。
  要林远秋说,这家人也不知咋想的,好好的平地跑马场不跑,非要跑到山坡上去,会摔断腿不是迟早的事吗,所以这跟吉不吉利的根本搭不上边。
  不过这些事可跟林远秋不搭噶。
  此时他想的是,这个庄子对旁人没什么用场,不代表对他也没用。
  在林远秋看来,这些坡地虽种不了粮食,可用来种柿子树不是挺适合的吗。
  就像他家在小高山村买下的那座山,原先不也是荒山一片吗。
  可现在呢,几年前种下的柿子树早已到了盛果期,如今那块山上,每年光做柿饼的收入就有几十两,早已经把买山的银钱给挣回来了。
  所以,林远秋已经决定好了,他要把这个庄子给买下来。
  只是考虑到自己还得还价,所以想买的意味不能太明显,于是林远秋皱着眉道:“能不能便宜些?”
  担心到时让的便宜不多,林远秋干脆给出了自己的心里价位,“这样吧,若是三百五十两的能卖的话,咱们现在就看看去,若是不行,那就当我没说。”
  一听居然要便宜一百两,李牙侩有些呆愣,不过这家的管家可是知会过的,说是若有人想买跑马场,一定要告知他一声。
  于是李牙侩也没说行还是不行,让林远秋稍等片刻后,就飞快出了牙行。
  这是直接找卖家去了。
  而林远秋,则飞快在算着自己身上带着的银两,卖画的一百四十两,加上自己带出来的五百两,一共是六百四十两,再减去方才买徐老实一家的三十二两,所以买了庄子后,再买铺子银子就不够了。
  不过铺子倒可以明日再买,林远秋已经想好了,要是三百五十两肯卖的话,今天他就让徐老实一家住到庄子上去,只是不知五月初的天气还适不适宜种树,不然柿子树倒是可以种起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