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差见状,忙快步上前,“小的给张老爷道喜了!”
  一听这话,心情激动的“张老爷”,很快把衣襟里那块还带着体温的碎银,赏了过去。
  这可是一两银子呢,官差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连连道谢后,就兴冲冲的往回跑。这可是能得赏银的差事呢,自然得多去抢几桩了。
  而众学子,羡慕的眼神还未散去,就又听到了官差的高声唱贺声,“喜报喜报,恭贺王之涣王老爷喜中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
  人未到,声先至。
  听到这名字,林远秋立马记起,这人不就是先前大家说的小三元吗。
  想到一个小三元也只得了个这么靠后的名次,林远秋突然有些不敢多想了。
  喜报还在继续,随着又有几个差役过来,这会儿已报到第九十六名了。
  而这时,好些原本觉得胜券在握的学生,此刻已经七上八下了起来。
  他们有些想不明白,明明自己考得还不错啊,怎么还没见自己的喜报送来呢。
  周子旭想的则是,自己怎么也不可能进入到这么靠前的名次吧,所以他这是落榜了吗?
  正这样想着,又有一位官差从集贤门跑了进来。没等他开口唱贺,很快又有两个官差跑着进来了。
  接着林远秋听到一连三声的喊唱声:
  “恭贺李长兴李老爷喜中会试第四十名!”
  “恭喜何志何老爷喜中会试第四十二名!”
  “恭贺陈青安陈老爷喜中会试第四十六名!”
  三名中榜之人自是乐得找不到北,接过喜报后,打赏的银子给得无比的爽快。
  没等大家缓过神来,很快又有两名差役跑了进来。
  “喜报喜报,恭喜梁之杰梁老爷喜中会试第十七名!”
  “喜报,恭贺刘春生刘老爷喜中会试第十二名!”
  听到这会儿已经报到第十二名了,林远秋双手不知不觉的紧握在了一起,自己还有中榜的可能吗?
  虽然不愿相信,可听到这会儿的喜报名次后,在场的好些学子心里已经明白,自己的这次会试,已没了中榜的希望。
  仿佛为了印证学子们的想法一般,自报了十二名的喜报之后,便没见再有送喜报的差役过来。
  半刻钟,一刻钟……
  随着时间流逝的,是众人期盼的心,而原本抱有十拿九稳之心的丁德进,此刻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好在,皇天不负有才人,只听由远到近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接着就见一个满脸胡须的胖差役举着喜报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报喜报喜,恭贺丁德进丁老爷喜中会试第二名!”
  第二名!全场哗然,丁兄果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啊。
  众人纷纷朝丁德进道贺。
  而丁德进,经历了方才的揪心后,再也没了非六元及第不可的想法,觉得这会儿能中榜已是万幸,再想到自己这会试第二的名次,也不是一般人能得的。
  想明白之后,丁德进一贯清冷的脸上,不由带出几分傲色来。
  周子旭忍不住叹了口气,唉,真没想到自己和林兄都落了榜。
  一旁的陈玉堂几人也是极为失落,再想到这已是自己考的第二次会试,一时不知接下来当如何。
  而林远秋则是前所未有的茫然,明明自己考得还不错,怎么会连榜都中不了,哪怕是最后一名。
  正当大家都以为今天的报喜就这样结束时,却听到有锣鼓声传来,紧跟着鼓声的,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这可是会元才有的待遇!
  突然反应过来的学子们,都快步涌向了集贤门,想看看到底是谁中了会元来着。
  然后,众人就看到,报喜队伍往他们这边过来了。
  领头差役走的飞快,见众学子都聚在集贤门,便没耽搁,只见他高高举起手中的喜报,满脸喜色地高声喊唱:
  “恭贺林远秋林老爷高中会试第一名!”
  ……


第141章 会元
  “恭喜林远秋林老爷喜中会试第一名!”
  报喜差役的这声喊唱如同一声惊雷,在众学子中炸开了锅,大家觉得实在难以置信,可仔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应当,毕竟人家的小考和末考可都是名列前茅的居多。
  而此刻的当事人,却有些发懵。
  林远秋从未想过自己能得第一,哪怕先前心里再厚着脸皮去巴望,也从未好意思把自己往会元上靠,所以这会儿的他,在听到报喜差役的喊唱后,竟生出了片刻的不可思议。
  只不过这片刻的不可思议,在林远秋接过喜报的那一刹那,就消失的无影踪了。
  此刻林远秋想的是,自己为何就不能是会元呢,是缺了上进的心?还是少了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亦或是这许多年从未奔波在求学的路上?
  不,没有,自己从未懈怠过。
  在学习上的付出,林远秋从来不觉得自己有比旁人少的时候,
  所以今日的会元,自己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在听到林远秋中了会元后,陈玉堂几人一扫落榜的郁闷,很快跟周子旭一起,帮忙招呼起报喜的人来。
  给会元报喜的,可不止这报喜差役一人,后头那些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的也都得算上。
  因着从未想过自己会得会元,是以林远秋只准备了一个红封,不过身上带着的银两还是有的。
  可在看到周子旭和陈玉堂,以及其他几位府学同窗纷纷掏出赏银,满脸喜气地替自己打赏时,林远秋并没有阻拦。
  此刻,异地他乡,他们这群来自江州府学子的同乡之情、同窗之意,不正是最该让人羡慕的时候吗,自己为何要去破坏这份美好呢。
  显然林远秋的想法是对的,一旁的其他学子,在看到这副其乐融融的场景时,眼里的艳羡只差满出眼眶了。
  与此刻周子旭的我大舅哥实在太厉害的喜悦不同,陈玉堂和刘青安还有张元和秦文杰,此刻都心潮澎湃,心中更是满满的荣誉感。这可是他们江州府的会元啊,也是他们江州府的大荣耀,要知道他们江州府最近一次的会元,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会元还是他们的同窗,所以自己怎可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不说陈玉堂几人,就是这会儿的祭酒和司业,此时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国子监出了会元,不正是自己的政绩吗。
  广业堂的学子们纷纷上前向林远秋道贺,林远秋拱手一一谢过。
  人群中的丁德进早已没了方才的傲色,他怔怔看向林远秋,眼里除了艳羡,还有深深的嫉妒,只差一名,只相差一名自己就连中五元了,可如今……
  领到赏银后,报喜队一行人就乐滋滋的离开了。
  此次会试,国子监共有五十二位举子中榜,也算是成绩斐然了。
  不过,这在有着一千多名学子的国子监中,连一成都不到,是以在回各自班舍的途中,还不时能听到未中榜举子的叹气声。
  ……
  今日林三柱和周兴也是去看了榜的,虽众举子未去看榜,可贡院门口守着的百姓也有不少。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林三柱处的久了,原本还带些文气的周兴,这会儿挤起人堆来,一点不比林三柱这个“师傅”来得逊色。
  这边林三柱才开始“热身”呢,就看到走在自己前头的亲家,左肩一挡、右肩一阻,然后一个猫身,很快往人群中挤了进去。
  看呆了的林三柱自然不甘示弱,也同样动作迅速的来到了榜单前。
  近三百人的贡士名单足有三丈长,依照习惯,林三柱走至榜尾挨个往前看,虽不识得红榜上所有的字,不过自家狗子的姓名,林三柱还是一眼就能认得的。
  所以,等榜单过半,还未看到儿子的名字时,林三柱心里已有些着急了。
  一旁的周兴亦是如此。
  可是,再往前,还是没有,再往前,依旧没有,等红榜差不多快走到头时,仍是没看到远秋和子旭的名字,俩亲家忍不住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失落。
  看来,这两个孩子是落榜了。
  “你们快瞧,今年的会元才一十九岁,还未弱冠呢!”
  正当林三柱和周兴心里想着,要不要走到榜尾重新再看一遍时,就听有人喊了这么一句。
  一十九岁?
  他家狗子(他家子旭)不正好也是十九岁吗?
  所以,总不会就是狗子(子旭)吧?
  林三柱和周兴抱着侥幸,正想走过去瞧瞧,结果又听人说道,“林远秋,江州人氏……”
  林林林远秋,这这这不是他家狗子吗?
  他他他家狗子中头名啦?!
  林三柱只觉脑袋瓜“嗡”的一声,心紧跟着怦怦跳了起来,想走过去看看,可向来灵活非常的腿脚,这会儿竟不知该如何迈步。
  周兴自然也听到了,心情激动的他忙快步向前,等看到红榜榜首处果然写着“林远秋”三个大字后,周兴忍不住兴奋道,“是远秋!亲家,是远秋!远秋考中会元啦!”
  而林三柱,在听到“远秋考中会元”后,腿脚终于跟上了他的使唤。
  只见他三两步冲上前,然后眼睛直直盯住榜首,是狗子的名字!是狗子的名字!他家狗子考中头名了!
  林三柱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而他的边上,是来自周兴在内的羡慕眼光。
  ……
  今日的林三柱说是“飘”回家的都不为过,反正回到南锣鼓巷时,他的心思还在榜首那儿呢。
  看到自家老爷笑成花的脸,候在大门口的老张头和平安,立马就知道公子这是考中了。
  不过在看到老爷朝他俩伸出的一根手指时,两人一时没明白这是啥意思。
  周兴忍不住笑,“你家公子可是头名会元。”
  头名?!
  哎哟,老张头一拍大腿,激动道,“老爷,咱们少爷实在太厉害了,居然考中了头名!”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平安躬身道喜,脸上笑容灿烂。
  老张头嘴里也是恭喜声不断。
  对他们当下人的来说,主子的喜事就是他们的喜事,主家好了他们肯定也能跟着好,自然十分开心了。
  “好好好。”林三柱连说三个好字,然后大手一挥,“这个月月钱双倍!”
  “谢老爷!”老张头和平安两人异口同声。
  心中激动的林三柱哪能在家待得住,等周兴告辞离开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出门去了,这会儿的林三柱,很想看看自己还在国子监的会元儿子。
  是以。背着书箱正从太学门出来的林远秋,就看到他爹站在集贤门,来回打转的身影。
  殿试在放榜之后的半个月举行,再开考前的这段时间,中榜贡士一般都会自行复习备试,家不在京城的自然待在宿舍里,而像林远秋这些京城有宅子的,自然都回家里备考了。
  林远秋知道他爹过来干嘛,这是实在心里高兴,想过来和他说说话呢。
  “爹,您来多久了,怎么没让人告知我一声?”
  林三柱哪里会让人通传啊,可以说,到了国子监后他就后悔了,再想到自己来过多次,肯定有好多人知道他是谁的爹,是以就连太学门,林三柱都没敢靠近,生怕旁人看到他后,会去笑话远秋,说他爹沉不住气云云。
  所以,这会儿林三柱正准备离开呢。
  此时突然看到自家儿子出来,倒是有些意外,“咦,远秋你咋出来啦?”
  林远秋笑道,“爹,儿子回家准备半个月后的殿试。”
  “对哦,殿试。”林三柱一拍脑袋,忍不住笑道,“爹竟然把还要参加殿试的事给忘了。”
  今天他实在太高兴了。
  回到南锣鼓巷后,林三柱就拿了银钱给张嫂,让她快些买些菜回来,特别是鱼,一定要多买几条养着,接下来这段时间儿子可都在家吃饭呢。
  一听买鱼养着,林远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还以为这是在买鱼不方便的小高山村呢,从这边走去西市,至多两盏茶功夫就能到了。
  林远秋没有说什么,他爹难得这么高兴,就让他安排好了。
  如今家里就他们父子俩,是以林远秋也没单独开了院子另住。两人都住在三进院落的东厢房里,这边厢房共有四间,除东头第二间的厅堂,其他是两间卧房和一间书房,卧房林三柱和儿子一人一间,剩下的一间书房正好给林远秋用。
  林三柱拿着抹布把书房里的桌椅板凳都擦了一遍,然后又去檐廊抱了一盆春兰摆到了书桌上,这下,书房的样子就出来了。
  殿试只考策问,至于策题内容,肯定离不开时务。那么备考方向自然都是围绕时务这些的。林远秋已对备考的半个月时间做了规划,准备做好这最后的一搏。
  林远秋觉得张嫂的做饭手艺几乎可以跟大伯娘媲美,特别是烧鱼,做得也非常好吃。
  一盘红烧鱼块和一碗鱼头炖豆腐,味道鲜美的让林远秋连吃了两大碗饭。
  今日是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