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是可怜,今年他们家可是第一次过上了安心年。
  再有就是发年货的事,话说当城门卫这么久,他们还是头一回遇上有年货发的事。每人大米面粉各二十斤,还有十斤猪肉、四斤糕饼,另外还有二两银子的奖励,
  守城卫们还清楚记得,那日他们提着这些年货回家时,邻居们眼里的艳羡,以及家里人的惊讶和欢喜。
  昨日守城卫们还聊起过此事,都觉得再没比今年一整年更让人过得舒爽的日子了,家里人不但住到了城里,弟弟妹妹们还在作坊找到了挣银子的营生,让自己减轻了不少养家的压力,而这一件件的好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有个一心为民的知州大人啊。
  此时众守卫想的是,难怪老辈人都说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在他们眼里这样一个跟自家小弟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居然会有这般大的能耐,能耐到才不足一年,就把原本萧条荒凉的永宁城给盘活了。
  见到儿子后,林三柱自是上上下下先把人打量了一遍,等发现并没挂彩的地方后,才吁出一口气。
  而钟荣,很快从马鞍上解下一只布袋来,然后给几个守卫递了过去,“喏,明日你们把这个挂到城门上,若有百姓问起,就说是山戎贼首的首级。”
  啥?首级!!
  城门卫们吓了一大跳,可等反应过来是山戎人的后,立马又兴奋了起来。
  特别是张东子和何贵祥两个,原先他们的家就在乡下,所以,他俩可以算是看着山戎人做的恶事长大的,若问两人这辈子最最痛恨的是谁,绝对非山戎人莫属。
  所以,在听到袋子里装的竟是山戎人的首级后,张东子立马满脸喜色的把布袋接了过去。
  至于何贵祥,此刻看向林远秋的眼里,只差放着光了,“原来大人您今日这般早出城,竟是杀山戎贼首去了啊!”
  对哦,其他几个城门卫才想起,今日他们大人可是老早就出城去了呢。
  张东子满是感动,“大人,您真是咱们永宁州百姓的好大人啊!”
  钟荣自然不会错过给女婿搏名声的机会,随即笑道,“何止贼首,此次你们知州大人,可是领着兵卫一举诛杀了两百一十三名山戎贼人呢。”
  钟荣为何会这般清楚,当然是因为马匹了,今晚他们缴获的马匹正是这个数。
  两百一十三?老天!
  这下不止几个城门卫眼睛惊成了铜铃,就连一旁的林三柱也差点惊掉了下巴。
  咋这么多啊,哎呦,老天保佑老天保佑,还好他家狗子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而林远秋,在看到那个高兴的不能自已的兵卫,正把手上提着的布袋跟甩饼似的左晃又荡,他的眼睛都没敢往对方手上多瞟一下。
  话说,这也太惊悚了吧。
  林远秋也是刚才从军营里出来时,才知道岳父取了堆堆帽的首级。
  说来也是奇怪,林远秋想起今晚自己朝山戎人射箭的时候,可是没有一丁点的害怕,有的只是替百姓们报仇雪恨的理所应当。
  可这会儿看到装着首级的布袋,心里却有些发毛,该是自己见识太少的缘故吧。
  林远秋心想,自己作为一个手掌兵权的知州,往后这样的事情肯定还会有,所以一定要尽早适应起来才行。
  关于悬挂山戎贼人首级的事,原本林远秋觉得没这个必要,反正歼灭就歼灭了。可这会儿他看到城门卫们脸上激动的表情,突然想起岳父说的那句鼓舞士气的话。
  是啊,士气不止行军打仗的兵卫必须要有,拽耙扶犁的农人以及勤劳致富的商人也是不可或缺的,被山戎人心惊胆战了这么些年,百姓们也该好好解一解心中的郁气了。
  “爹,您怎么才穿了这么点衣服?”
  扶林三柱上马时,林远秋摸到了他爹冰冰凉凉的手。
  林三柱不以为意,“门卫那边有火盆烘着,爹不觉着冷呢。”
  林远秋可不信,很快解下斗篷让林三柱批上,大冬天的可别动出了风寒。
  儿子的性子林三柱可是知道的,所以也没推辞,干脆利索的把斗篷穿上了,不过等他家狗子上了马,林三柱忙把斗篷展开,然后把儿子也裹在了里面。
  看着前头两人一骑的父子俩,钟荣觉得父慈子孝大概就是如此吧。
  “爹。”
  “啥事?”林三柱抱着儿子的腰,把斗篷捂得严严的。
  “明日您拿两千两银票到钱庄换些散银回来,儿子要拿去军营嘉奖兵卫。”
  “诶,爹晓得了。”
  林三柱自然知道儿子说的是那笔银钱,还别说,把银子用作嘉奖兵卫,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
  按理来说,这会儿已是子时,守岁的人早该回房睡觉才是。
  可此刻衙署后院的正房里,依旧灯火通明。
  老林头和吴氏坐在上首,其他人也全都在,虽时间已经很晚,可众人都没有要回房的意思,都这个点了,远秋他们还未回来,怎么可能静的下心去睡觉。
  至于家里的小娃儿们,因为实在困的不行,早已躺在他们的娘亲和祖母,还有爹爹的怀里睡着了。
  宝儿也一样,才两个多月的他正是最贪睡的时候。钟钰柔抱着儿子,看着他可爱的睡颜,心里却半点不得放松,不知相公现在怎样,还有父亲和大哥二哥,也不知他们如何了。
  虽钟钰柔对父亲和哥哥们的身手有着信心,可山戎人的凶悍是出了名的,所以在没看到他们回来之前,怎么能放心。
  见公婆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周氏关切道,“爹,娘,您俩肚子饿不饿,要不儿媳去煮些面条过来?”
  因着都心里记挂着事,今晚除了一群小的,其他人都没怎么吃年夜饭,老林头和吴氏更是只捧了捧碗,没吃上两口饭就放下碗筷了。
  老林头摇头,“等远秋他们回来再说吧。”
  吴氏也是一样的想法,她现在一点想吃饭的心思都没有。还有老三,一天没看到人了,自己生的儿子自己知道,吴氏可以确定,她家三儿子肯定一整天都等在城门那里。
  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要说儿女心最重的,就数老三了。
  吴氏正想着这糟心玩意也不知有没有吃饭,却听院子里有噔噔噔的跑步传来,冯氏反应最快,“蹭”地一下站起身,就往门口走去,钟钰柔紧随其后。
  屋里众人的目光也都聚到了门口处。
  没等冯氏和钟钰柔把帘布打开,平安就已经满脸喜色的掀开布帘进来了,“老太爷,老太太,公子他们回来了!”
  “都回来啦?”吴氏惊喜万分。
  平安连连点头,“都回来了。”
  哎呦,这真是太好了,吴氏忙双手合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老林头和林大柱林二柱,还有林远枫他们,也都大大松了口气,回来就好,这下他们终于可以放心了。
  没过一会儿,披着寒气的几人就都进了屋。
  看到坐在上首的爷奶,林远秋几步向前,曲膝朝两人跪下,“爷,奶,孙儿让您俩担心了。”
  老林头忙起身把人搀起,然后仔细摸着小孙子的肩膀和胳膊,“可有伤到哪儿?”
  “没呢。”林远秋伸展着胳膊给老林头看,表示自己毫发无伤,随后摸了摸肚子,笑道,“爷,奶,孙儿就是肚子有些饿了。”
  林远秋说的可是实话,中午到现在就吃了几个馒头,他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好几回了。
  一听小孙子说肚子饿,老林头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肚子饿了咱们就吃饭,正好爷跟你奶也肚子饿了。”
  周氏听后,忙把小孙子放进了林大柱怀里,当即就准备往灶房里去,“远秋,大伯娘这就给你做好吃的去,对了,还有你最爱吃的红烧鱼。”
  “对对对,吃了红烧鱼,咱们全家都年年有余!”吴氏喜气洋洋。
  刘氏早把抱着的孙子塞到了林二柱怀里,边卷衣袖,边与周氏说道,“我帮大嫂打下手。”
  秦荷花和高翠她们也没干坐着,几人把睡着的孩子放到屋里的炕上后,也都到厨房帮忙去了。
  大过年,鸡鸭鱼肉都是现成的,做起来自然速度快,不消半个时辰,一桌丰盛的宵夜就烧好了。
  林三柱去库房搬了一坛酒过来,这还是那日他送柿饼到秦府时,秦家给回的年礼。
  “娘,这可是果酒,不会醉人的,儿子给您满上。”林三柱拿过吴氏的碗,很快把果酒倒上。
  然后是冯氏周氏刘氏,还有钟钰柔和高翠她们,一听是不醉人的果酒后,众女眷都准备倒上一点尝尝。
  一时间,厅堂里满是杯盏的碰撞声。
  虽说这会儿已快丑时,可对林家人来说,他们的年夜饭才真正开始呢。
  ……
  今年的大年初一,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
  这不,天才蒙蒙亮,家家户户迎新年的开门鞭炮都还未响起呢,就有人敲着铜锣穿梭在永宁城的大街小巷了。
  听到“当当当”的铜锣声,还窝在暖炕上的百姓们正纳闷这是怎么一回事,却听紧随铜锣声后的,是欢快的喊唱声,“喜报喜报,咱们知州大人领兵诛杀山戎贼两百一十三人,城楼挂有贼人首级,大家快去看喽!”
  敲铜锣的正是张东子与何贵祥,两人好不容易盼到了天明,立马就提着铜锣给城中百姓报大喜事来了。
  而这会儿的林远秋,已在心里琢磨着接下来的安排了。
  此次歼灭这么多山戎人,想来人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好防备。
  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动手了,林远秋自然是想好了后手的。
  ……


第205章 临时护卫队
  对于永宁城的百姓来说,今日可谓前所未有的让人心情舒畅。
  在城门卫敲着铜锣,把歼灭山戎人的天大喜讯唱响了大街小巷后,那原本想在被窝里再赖上一赖的百姓们,几乎一个鲤鱼打挺就起了床。
  兴冲冲地套上棉袄,兴冲冲地洗脸漱口,然后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兴冲冲地往城门这边过来了。
  特别是搬迁到城里的村民们,基本都是男女老少全家齐出动的那种。
  城门卫也是机灵的,想到正月结束之前百姓们都不允许出城的规定,几人干脆把竹吊笼挂到了城墙的里面。这样百姓们不用走出城外,就能看到悬挂在城楼上的首级了。
  等林远秋和岳父到了城门这边时,已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了。
  一同与知州大人随行的还有严同知和贺通判,以及衙署的书吏和差役们。
  严同知与贺通判的府宅离衙署并不远,是以在听到知州大人歼灭了两百多山戎人的喜讯后,两人就忙不迭的跑到衙署来了。
  林远秋已写好了组建临时护卫队的告示,正准备找严、贺两人有事相商,见他俩过来后,便直接说起了接下来的防卫。
  听到山戎人极有可能会过来报复,严同知和贺通判立马打足了十二分精神。
  贺通判道,“大人您怎样吩咐,下官就怎样做,一切都听您的。”
  严同知连连点头,也表明了自己绝对服从指令的意思。
  此时此刻,严同知和贺通判心里是说不出的佩服。两人怎么都没想到,才一个晚上,他们知州大人就一口气干掉了两百多个山戎贼。
  这样的大好事,做梦都不敢去想。
  在严同知与贺通判的印象中,不说他们永宁州,就是同处塞北的汾州府、石洲府,还有渭源府,这些年歼灭的山戎人统统加起来都不过百。
  何况此次行动,他们这边除了轻伤了十几名兵卫,并无一人死亡。这样的战绩,不说周边府衙,就是鸿虎营怕也难做到吧。
  严同知和贺通判也是到了现在才知道,原来知州大人收的那些破棉被,是用来对付山戎人的。
  这可真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前有村民搬迁之策,如今又有棉被藏身、巧诛山戎的绝招,如此智勇双全的知州大人,怎可能不让严同知和贺通判钦佩又敬重呢。
  也所以,等林远秋说起接下来的防御安排,严同知和贺通判全无异议,依着吩咐把书吏和衙役都叫过来后,就跟随知州大人一起往城门这边来了。
  林远秋看到,许多百姓在看到悬挂在城楼的首级时,都忍不住拍手称快,叫好声更是连连,放眼望去,众人脸上全是大仇得报的畅快。
  在这当中,也有不少嚎啕大哭的民众,至于为何,不用多猜,该是想起那些死在山戎人刀下的亲人了。
  自林远秋上任知州以来,就时常行走于百姓之间。特别去年城里大盖房子的时候,林远秋每日都会在城中转上一圈,也正因为如此,永宁州的绝大多数百姓都是认识他的。
  所以这会儿看到林远秋过来,心情激动的百姓们当即曲膝在地,都“咚咚咚”地磕起了头。
  等抬起头时,一个个早已泣不成声。
  一中年汉子悲愤,“大人啊,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