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挣了二两三钱。
  若不是担心自己太过高兴,怕影响下次作品的定价,林远秋肯定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收好了银子,林远秋便与胡掌柜告辞,时辰已不早,从河溪街回私塾还得走上两刻多钟,他一个这么白净可爱的小孩儿,还是早些回去安全一些。
  毕竟,古代的人贩子,自己在电视上可是看到了不少呢。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胡掌柜就对那几张画仔细研究了起来,从线条上,从点墨上,还有那凉亭和船舫的画工上,胡掌柜迫切想知道这些画到底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同时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位大家,居然已经落魄到,靠偷偷卖画为生了。
  ……
  正月二十,衙门出了县试报名的告示。
  报名时间就在今明后三日,而县试定在二月二十八,也就是一个多月之后。
  此次县试,周子旭也是要去参加的,除了他,还有甲班的另外十几名学子。
  林远秋发现,甲班剩下的六名学子,包括他在内,都是已经考中县试的,所以这次县试报名,也算是整班出动了吧。
  “林兄,县试是不是很难啊?”周子旭还是第一回 参加,心里有些没底。
  林远秋摇头,“我觉得对你来说应该不难。”
  林远秋说的可不是安抚人心的话,在他看来,在背记文章上,周子旭就是属于老天爷喂饭吃的那种人,每次同样的一篇文章,周子旭都会比别的同学更快速度背下来。
  这就是记忆力好的表现。
  而县试考的大多都是书上的内容,像帖经,还有墨义中经文的注释,以及义理的部分,若是都能顺利把这些题目做出来,那么剩下的诗赋,只要达到中规中矩,就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了。
  “你当诗赋很容易啊,”说到写诗周子旭欲哭无泪,若是可以,他宁愿连背十几篇文章,也不愿写上一首诗赋。
  叔爷一直说他积累太少,肚内空空,所以写出的诗句立意不明,不是太庸就是太散。
  可周子旭觉得,庸俗和雅致哪是那么容易区分的,自己怕是还得再练上好久才能有所长进吧。
  林远秋想起先前在书画铺子时,周子旭和自己说的话,便问,“你想想看,集市上卖的年画,与那天咱们在河溪街看到的书画有什么区别?”
  有啥区别,这还用想吗。
  周子旭不假思索道,“当然是一个俗,一个雅致啦!”
  话毕,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林兄这是在教他写诗赋的法子吧。
  见周子旭了然的神色,林远秋笑到,“这不是一下子就区分开来了吗,等写诗赋时,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法子辩别庸雅。若还为难,你就用最笨的办法,比如回想一下书画铺子里的画是怎样的,是不是着色淡淡,不急不躁,且意境清雅,宛如春风拂柳一般。”
  周子旭忙闭眼去感受林远秋所说的这些,淡云,青山,溪水,藤蔓,以及袅袅的炊烟升起……
  所以,灵感就这么来了。
  周子旭心情激动,“林兄,我好像腹中已有诗华,你等等,我这就把它写出来。”
  说罢,他便飞快冲至桌前,而后提笔蘸墨,很快就把诗句写了出来:水谷清音静岚处,烟茏山色桃源中。
  可惜还差两句,想到这里,周子旭忙又闭上眼睛,准备把后头的两句好好感受出来。
  ……
  周秀才作为作保廪生,自然也要跟着去县城一趟。
  在出发之前,周秀才给甲班六人布置了杂文和策论,县试之后很快就是府试,可不能有丁点的松懈。
  犹如开通了“诗路”的周子旭,这几日时不时会赋诗一首,等周秀才看过诗句之后,忍不住感叹,这孩子终于顿悟了。
  难得被叔爷夸赞的周子旭,对林远秋自是一阵感激,并夸下“海口”,若此次县试得中,必定请林兄去醉香楼好好吃上一顿。
  然后周子旭毫不犹豫伸出手指,与林远秋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林远秋自然不客气,不管是不是因为自己教的法子好,反正能吃上一顿肯定是极为开心的事,这说明人家考中了啊。
  第二日一早,去报考县试的学子乘着马车往县城而去。
  而林远秋,则准备先去书肆买些作画的宣纸回来,趁着室友不在的这两天半的时间,林远秋想再画几幅画送到书画铺子去。
  见林远秋过来,高掌柜忙拿了一个油纸包出来,笑道,“原本想等午休时再给你送过来的,这会儿你过来倒是让我少跑一趟了,喏,这是糖炒栗子,给你带到宿舍吃。”
  林远秋双手接过,“多谢高伯!”
  自林远秋到镇上念书后,高掌柜时常会给他送些好吃的过来,有时是自家做的包子,有时是自家盐煮的花生,在高掌柜看来,孩子还小呢,他总要帮忙照顾着些才行。
  林远秋的感谢也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们是亲戚,可这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人一定要懂得感恩才行。
  虽夫子不在,可林远秋和其他五名甲班同窗并未散漫懈怠,吃过中饭后,几人就开始在班舍里做起了夫子布置的杂文和策论。
  吃过了晚饭,林远秋便早早回到宿舍,而后把宣纸铺开,接着又画起了水墨山水来,等画好一幅后,天差不多黑了。
  每到这个时候,忠叔就会送了灯油过来,依旧是两勺。
  林远秋把油灯点上,两勺灯油加上昨晚还未用完的,应该可以燃上差不多一个半时辰了,按照自己的作画速度,林远秋觉得,今晚自己最起码能画出三幅山水图出来。
  第三日的午休时间,林远秋和门房说了一声后,就速度飞快的往河溪街而去。
  看到林远秋又拿了画作过来,胡掌柜自是满脸带笑。
  上次那几幅山水图才装裱好挂到店里,就陆续被人买了去,可见喜欢大写意山水的人果然很多。
  林远秋也没墨迹,把手中的几幅画全递了过去。
  夫子他们待会儿就要回来了,自己得早点回去才成,虽策论和杂文已经做好,可被夫子逮到自己在外头晃荡,总归有些不好意思。
  胡掌柜把画都打了开来,等看到全是山水图之后,连连点头,想来这几幅也很快会卖了出去。
  这次林远秋用的宣纸尺寸是四尺全开的,比先前那六幅的用纸差不多大上一倍,纸张大了,自然卖价也要多上一些。
  要胡掌柜说,这种尺寸的山水图挂到书房里最是合适,但愿以后都是这样的大小才好。
  最后,胡掌柜给算了每幅六百文的价格,七幅画一共卖了四两二钱银子。
  收好了银钱,林远秋没再逗留,与胡掌柜告辞后就直接回了私塾。
  回去的路上,林远秋就在想,也不知道最小面额的银票是多少,若有十两银子一张的话,那么等自己再卖上一回画的时候,就可以让掌柜帮着把银子换成银票了,这样自己收着也要方便了许多。
  ……


第57章 报名府试
  等县试报名回来后,林远秋发现,同窗们念起书来,更用心了许多。
  而这段时间,饭堂里的伙食也由原先的逢五之日吃一次荤菜,改为三天一顿了。
  林远秋明白周夫子的用意,这是想让赴考的学子们有个好的身体,能顺利应对接下来的考试吧。
  因着考试在即,这个月的旬假自然也取消了。
  林三柱送绣品到书肆时,特地过来私塾探望,顺带拿了件稍微薄一些的外衫过来。
  马上就要开春了,有件薄衫备着,等哪天天热时,也好随时换下厚厚的棉袄。
  等见到自家儿子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后,林三柱才稍稍放下心来,“你可不要念起书来就不知休息,也别熬夜,横竖咱们岁数还小呢,就算这次考不上也不打紧。”
  林远秋笑答,“爹您放心吧,儿子每晚都是不到亥时就上床睡觉了的。”
  熬夜可是最伤身体的事,林远秋自然不会去做。
  想了想,林远秋问起了家里买水田的事,大年三十那日,他就听爷奶说起了此事,也不知现在如何了。
  林三柱摇头,“可不好找,如今日子太平,谁家会把好好的地给卖了,别的村子倒是有几块往外卖的水田,可离着咱们小高山村有些远,若买下这样的地,平时打理起来实在不方便,咱家也就没要。”
  所以,想买水田,怕也只能慢慢遇了。
  “爹,咱们屋后头那块山能买吗?儿子觉得,若是买不到水田,咱家不如就买块山吧。”
  林远秋说的这块山离他家不远,走上半刻钟差不多就能到了。
  说是山,其实并不高,看着就是一个大山坡的样子。
  许是离着人家太近,村里人时常上去砍柴伐木的缘故,山上的树木并不茂盛。
  也正因为如此,开垦起来要轻松了许多,届时种上豆子玉米啥的,不是挺好的吗。
  何况,那山上还长着五、六棵野柿子树呢,若把山买了下来,这些柿子树就是他们家的了。
  而听了儿子提议的林三柱,此刻想到的却是,要是自家把那块山买下来,就可以买些柿子树苗种到山上。
  且那柿子树若是照料的好,三、四年就可以结上果子,等到了第五年,那就是盛果期了。
  林三柱只要一想到,那满山的柿子都被做成柿饼卖银钱的场景,心中就不由激动了起来,想到立春过后,镇上说不定就有卖树苗的贩子过来兜售生意,若是来得及的话,过几日就可以买了柿子树种到山上,这样不就能早上一年摘果子了嘛。
  越想越觉得耽搁不得,于是林三柱留下一句“爹这就回家与你爷奶大伯他们商量去”的话后,就满脸是笑的离开了。
  看到林三柱匆匆的背影,林远秋心想,他爹怕是想到更好的主意了。
  而林三柱这边,等回到家后,就和老爹老娘还有大哥二哥他们提起了买山的事,并把种柿子树的想法和好处都一一说给了大家听。
  这几日老林头都在为买水田的事发愁,先前没银子时,日日想着攒银子买田,压根就没想过,还有买不到水田的时候。
  远枫媳妇诊出了身孕,而今年远松也要成亲,成亲后说不定马上也会有孩子,往后这个家里,人丁肯定会越来越兴旺,所以只有六亩水田哪行啊。
  至于大孙媳妇的四亩嫁妆田,那是亲家给自家闺女的体己,可不能算在公中。
  昨日老林头又去十里外的杨家村打听,还是没听说有卖水田的人家。
  这下老林头算是彻底没了想法,除了耐心等待,也只能是耐心等待了。
  可这会儿,听了三儿子的话,老林头顿时眼睛一亮,对啊,他咋没想到呢,既然买不到水田,自家完全可以先买山啊,就像老三说的,买了山种上柿子树,这样就能银钱生银钱,总比让银子干放着的强。
  而一旁的吴氏,则立马想到了那块山上的蘑菇和野菜,心想,若自家把它买了下来,那么这些东西就都是她家的了。
  到时自己想挖多少就挖多少,想怎么采就怎么采。
  对于三弟的好主意,林大柱和林二柱肯定赞成。
  在他俩看来,买了山,不但可以种上柿子树,还可以在树下套种其他的作物,如毛豆和玉米,还有各式的菜蔬。
  所以,这买山的事,想想都合算。
  拿定主意后,老林头就去了里正那儿。
  之后的几日,丈量山地,支付银两,再是去衙门登记地契。
  山地的价钱是按着亩数来计算的,那块山头共有十五亩,每亩二两,一共付了三十两银子。
  丈量山地的那日,好多村人过来观看,大家心思各异,有觉得把银子花在买荒山上着实可惜的,有觉得买山地还不如买水田的,而更多的人则是心中惊讶,真没想到那绣品生意这么挣银钱,你看,林大贵家居然连整块山头都买上了。
  ……
  为了稳妥起见,在离县试开考还有七天的时候,周秀才就让参加县试的学生们去往县城了。
  至于周秀才自己,他准备开考前一日再过去。
  林远秋和其他五位甲班学子到门口相送。
  马车即将开动时,周子旭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朝林远秋笑道,“林兄等着哈。”
  林远秋一时没反应过来,等着?等什么?什么等着?
  呆愣也只是片刻,很快林远秋就明白了周子旭的意思,这是让自己等着吃醉香楼的招牌菜吧。
  都说打战打的就是士气,而考试也一样,林远秋有强烈的预感,就凭周子旭方才说话时的十足信心,这次县试肯定能考中。
  室友不在,让林远秋又有了作画的空间,且他觉得,一整天做习题的疲累,在画上一幅水墨画后,就能很大程度的得到缓解。
  林远秋好笑,自己这也算是学习挣钱两不误了吧。
  等存了六幅画时,林远秋又抽空去了一趟河溪街,从胡掌柜的满脸热情中,林远秋就能猜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