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刘青安朝周子旭作揖道谢,“此方法极妙,多谢周兄相授!”
  是啊,还得多谢周兄呢,陈玉堂和张元几个也对周子旭笑着拱手。
  不是自己想出的法子,周子旭当然不会认下,忙挥手笑道,“哪是我的主意啊,这可是先前林兄告知的好法子,咱们得感谢林兄才对。”
  一听竟是林兄的主意,陈玉堂几人调转方向,拱手作揖,答谢起林远秋来。
  林远秋忙摇手,这哪是他的法子啊,想必考过一回会试的人,十有八九都会知晓吧。
  林远秋有所不知的是,这样的法子好些考生确实知晓,可像他所说的,准备一口气往身上套十几件的厚脸皮做法,还真一个都没好意思这样做,不然搜检兵卫光看你脱衣裳就得花上半刻多钟了。
  这不,等周子旭几人进考场的那日,当搜检兵卫看到他们一件又一件的往下脱时,简直都快看傻眼了去。
  特别是秦文杰,这人打小就怕冷,所以为了避免一不小心会染上风寒,竟然穿了十六件衣衫在身上。厚的薄的,长的短的,单检查他脱下来的一堆衣裳,几个兵卫就花了差不多一刻钟。
  而一旁等着的其他考生,简直羡慕嫉妒的不行,早知道他们也这样穿了,脸皮厚点怕啥,总好过受冻的强,唉,好后悔啊。
  一时间,好多考生只差捶胸顿足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咱们暂且不表。
  ……
  九个人,分坐二辆马车,进了城门后,直接行驶到国子监的位置才停了车。
  这也是林远秋他们跟车夫要求的,第一次来京城,都不知道国子监在哪儿呢。
  至于周兴,他那会儿随祖父离开京城时,还是奶娃儿一个,所以跟头一回来京城没区别。
  虽已到了国子监门口,可林远秋几人并不准备进去,马上就要天黑了,这会儿肯定没有办理入学手续的人。
  再则,此次上京,他们并未带上枕头被褥,明日得先去把这些置办起来。
  离国子监百来米的街面上就有好几家客栈开着,一行人很快定了客房歇了下来。
  京城的房钱要比别的地儿贵上不少,还有,同样的一碗肉片面,在府城四文钱,在这边却要八文,所以这边的银子可不经花。
  想到明日儿子就会住到国子监里去,林三柱便和掌柜只要了一间房,准备今晚跟儿子两人挤一挤。
  其实也不能算是挤,客房里可有两张床呢。
  洗漱过后,父子俩各自躺到了床上,今日又是坐船又是乘马车的,着实累的慌,不多会儿父子二人就进入了梦乡。
  ……
  第二日一早,林远秋和周子旭几人,拿着户籍和府学开出的入学表去国子监报到去了。
  国子监分为正义、崇志、广业、修道、诚心,还有率性共六个堂,每个堂有三个班,而报好了名的林远秋几人,都被分到了广业班里。
  至于睡觉的地方,和在府学的时候差不多,也都是一人一间分开居住的。
  跟着林三柱一起去街上置办了生活所需后,林远秋便住了下来,开始了国子监的日常。
  因着会试在即,这几日,助教们都抓紧了学子们的习题时间,常常是经义、策问还有墨义轮流着来。
  平日本就给自己上紧了弦的林远秋,倒没丁点不适应的感觉,很快就融入到了浓烈的学习氛围当中。
  二月初九,考会试日。
  周子旭和陈玉堂几人进入贡院开始了九天的三场会试。
  而林远秋,想趁着这难得的空闲,好好陪林三柱在京城逛一逛。
  可就在他出了宿舍,正准备去往大门口时,却在月洞门处遇到了一个人,一身月白色锦袍,目光清冷,不是丁德进还会是谁。
  显然对方并未认出林远秋来,只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后,便抬步离开了。
  此人还是跟先前一样,不爱搭理人。
  只是林远秋心中纳闷,今日可是会试正日,这人怎么没去贡院考试啊。
  难道也跟他一样,今年的会试没参加?
  可自己是因为没把握才不去的,而丁德进不一样,他可是解元,中榜会试几乎没有悬念,为啥不去啊。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丁德进县试、府试第一,院试案首,乡试解元,若能拿下会试首位的话,那么连中六元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乌静先生便让他再多学上三年,好在下次会试时,一展才华。
  ……


第108章 卖画(一)
  这次林三柱来京城,可是把三房这几年存着的银子全都带出来了。
  原本他是准备把这些银子都拿给儿子的,虽然公中已给了远秋五十两,可出门在外,哪有怕银子多的道理。
  林远秋自然不肯收,不说他压根不缺银子,就是真缺了,也不至于把主意打到他们三房的零花上。
  林三柱自然知道儿子的脾气,说了不要那肯定就不会要了,遂把钱袋放回衣袋后,就说起了这几日逛街时看到的稀奇来:
  “爹看到那人就这样光着膀子直接躺到了钉板上,对了,那钉板上的铁钉足有三寸长呢,你是不知道,那汉子躺下后,边上两人居然又给他抬了一块石磨扇过来,然后就让他直接抱在胸前,哎呦,那一下爹看着都觉得后背生疼,哪知这样还不算完,另一个黑脸壮汉竟然又扛了一把大铁锤过来,接着抡起来就往那汉子胸口砸,最后你猜怎么着了?”
  林远秋配合道,“怎么着了?”
  林三柱双手一拍,不可思议道,“最后那一抡抡大锤把磨扇砸成了两段,结果那躺在钉板上的汉子啥事都没有。他起身时,爹可是朝他背上仔细看过了,除了有几道红痕,其他连皮都没破一块。”
  林远秋知道,他爹看得应该就是胸口碎大石了。
  见他爹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林远秋忍不住笑道,“爹,等儿子日后考中了进士,咱们就把家搬到京城来。”
  “搬京城来?”
  林三柱听了先是一喜,可随后便摇头:
  “不了不了,咱家哪有那么多银钱买大宅子啊,这几日爹跟你周叔四处转了转,发现京城这边啥啥都贵,就说那面人,在咱们横溪镇才两文一个,来这边却要四文,就冲这翻倍长的劲儿,想来这边的宅子也得比咱们那边贵上一倍,咱家哪里买的起啊,我看届时不如就买间小一些的宅子,单给你们小家住吧,爹跟你娘还有你爷奶他们,仍旧住在小高山村算了。”
  林三柱说的可是真心话,如今家里所有银子加起来不超过四百两,想在京城买大宅子,根本不可能。
  所以,他还是别有期盼的好,否则平白生出难受。
  林远秋没再继续这个话题,来京城这么多日,他还没来得及出去逛,并不知道这边的房价如何,所以,这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别到时承诺了做不到,岂不让人空高兴一场。
  ……
  二月十八,出考场日。
  一大早周兴就去龙门那儿候着了,林远秋也一起跟了过去,准备趁着接几位同窗的空档,去好好感受一下考场外的气氛。
  按助教们的意思,是准备等会试结束后再继续上课。
  所以这几日,他们这些没去参加考试的极小部分国子监学子,基本是处于“放养”状态的。
  一直听人说京城富贵人多,差不多掉一块板砖下来,就能砸到京城街道上吃皇粮的官员,这话,先前林远秋感受还不太深,可这会儿看到贡院门口停着一辆又一辆的奢华马车时,才真正明白何为一朝之都。
  辰时一刻,贡院大门缓缓打开,随后便见满是疲色的考生们走了出来。
  周子旭和陈玉堂他们是一起出来的。
  看到儿子精神状态还不错,周兴就放心多了,刚才他可是听到有好几个考生在咳咳咳的咳嗽呢,想来正是因为天太冷,都着凉了。
  周兴本想问问考得如何的,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反正再等上几日就能知晓了。
  说来,周兴之所以会有如今这心态,也是受了林三柱影响的缘故,陪考了这么多回,他还从未听到过林三柱问自家儿子考得怎样的话呢。
  再看远秋,举止从容,谈吐稳重,不得不说林兄把儿子教的可真好。
  对了,还有他们林家,二十几口人的一大家子,却兄友弟恭、妯娌和睦,足可见家中长辈是个通晓事理的。
  想到这里,周兴又忍不住惋惜了起来,心说,若钰柔能嫁到这样的人家,往后的日子不就跟长在蜜罐里似的吗。
  唉,不去想了不去想了,周兴轻叹一口气,姻缘之事又强求不来,何况妻子也没说错,与林家比起来,妹夫家确实要逊色了一些。
  至于钟府,不提也罢。
  ……
  陪林三柱吃过晚饭后,林远秋赶在国子监闭门之前回到了宿舍。
  相比起府学,这边在作息时间的管理上,要严格了许多。除了住宿生须得每日酉时之前回到国子监外,另还规定了每天晨读的时间。
  而休沐,一个月两天,分别为初一和十五。
  至于每日的上课时间,倒与府学相差不大,也是上午半日助教讲学,下午半日由学生们自行安排,这期间可以外出,只要在规定时间回来就成。
  林远秋把油灯点上,而后从书箱里拿了一卷画纸出来,这是年前他在家作的几幅水墨山水图,用得全是适合挂在中堂的四尺整张的尺寸。
  还有菩萨画像,林远秋准备这几日也画上几张,到时再跟山水画一起拿到店铺里去问问。
  虽读书重要,可挣银钱的事也是耽搁不得的。
  ……
  三月初一,正是会试放榜的日子。
  书砚跟着自家公子几年,也是学了几个字的,虽不多,可周子旭这三个字还是认识的。
  只是等书砚回来时,脸上并无喜色,因为他把榜单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都没找到自家公子的名字。
  周子旭落榜了,陈玉堂他们也是。
  等贡院门口不再人挤人时,几个人又亲自去确认了一趟,结果还是一样,这次会试,他们五人,没有一人上了榜单。
  虽有些失望,可又觉得没中也合乎情理,若科举真这么容易,也不会有这么多为其奉上大半生心力之人了。
  榜单既已出,接下来便到了周兴和林三柱返乡的时候。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c
  只是初五这日,周兴领着周子旭出门了一趟,看两人特地精心收拾了一番,想必是去会重要之人去了。
  果然,等周子旭回来时,便说了此事,他与林远秋交好,再说这事也没啥可隐瞒的。
  “是高祖父故交之孙,如今在工部任侍郎一职。”
  “原本祖父的意思,是准备让我们一到京城之后就上门拜访人家的,可父亲想等我考了会试再说。”
  周子旭明白父亲的意思,这是想着若是这次自己考中了,高祖父留下来的帖子就不必再往人家府里递了,毕竟有求于人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还是这隔了好几辈的关系。
  就像今日,周子旭从未见过父亲说话有这样拘谨的时候,当时他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吕世伯是戊戌年的二甲进士,祖父是想他能在学识上指点我一二。”
  想到对方让自己有空就拿文章过去给他看时,周子旭原本低落的情绪又稍许高涨了些。
  “林兄,到时我把吕世伯的指点也说与你听哈。”
  周子旭还想着两人曾经说过的若谁拜到老师,谁就要把所学教与另一个人的话。
  虽吕世伯没收他做学生,可这并不妨碍自己把所得学识与林兄同享。
  听到周子旭的话,林远秋心里要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
  普通人读书不易,看周子旭方才的面色,足见今日的吕府之行并不让他欢喜。可人家却准备把得来的见解和学识都告知与他,怎能不让他感动。
  看到林远秋眼里的感谢之意,周子旭作势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道:“咱们先前可就说好了的,往后林兄若得了教导之语,也得不吝相告才成。”
  林远秋自然知道周子旭是故意这样说的,不然他一个在京城举目无亲的农家子,除了国子监里的助教,哪来在学问上点拨他的人。
  林三柱回去的那日,林远秋把余下的防晕船药丸都给了他。
  虽基本确定他爹不会晕船,可凡事都有一个万一,再说周叔肯定会用到。
  把儿子留在千里之外,当爹的哪能放心,好在两个孩子有个伴,倒可以相互照应,这让林三柱和周兴心里稍稍安心了些。
  ……
  比起在府学,国子监这边的君子六艺要正规了许多,像府学那种“御”和“射”必须搭在一起学的做法,这边并没有,而且这里也没有一个学生只能选择两门艺学的规定。
  这让林远秋开心了不少,很快去斋长那儿报了自己最喜欢的“书”,至于“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