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敢不敢进去?”李娴指着寝殿大门道,“不怕我吃了你,就跟我进去。”
全若珍看着雕梁画栋的寝殿,嘴里有些发苦。
“既然来到这儿,就没什么不敢的。”全若珍走了进去。
李娴对身后宫人道:“没我吩咐,谁都不准进来!”
宫人垂首道是。
全若珍瞥了她一眼后,拾裙向上走。
人之命运有无数,但往往「富」与「贵」并不能得兼,全若珍和李娴便是如此。
全若珍出身江南大族,家业颇丰,祖父那代捐了官来做,这才洗去了原本的铜臭之气。
而李娴出身世家,自然清贵。
可李娴在全若珍面前,却处处抬不起头来。
不为别的,只为她母亲是位名妓。
元京有垂花楼,垂花楼内有名妓十数人,模样性情最好的是浮山。浮山能让端王流连,便如同当年的李伯言追逐李娴母亲一般。
可但凡长个脑子的男人都不会娶娼妓为妻
但当年的李伯言也正如现今的端王,一门心思扎进温柔乡里不肯出来,要死要活地想娶娼妓过门。
只要手段高、不要脸,不怕家人不同意。最终李伯言取了名妓过门,生下了李妩李娴姐妹二人。
这二人也争气,模样随了母亲,不说天姿国色,但容色也非一般人比拟。
可外表再怎么出众,姓氏再怎样显赫,都抹不去母亲曾是娼妓的事实。
李娴所在的寝殿除却大厅,左右各有一个木质垂花拱门,一边是书房,一边是卧房,幽香整洁,处处透着精致。
全若珍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到厅中主座的椅子上:“我等着你清账。”
李娴却走到她身侧,拉过她的手,泪水涟涟。
“若珍,咱们再不闹了。往后咱们站在一起对付别人,你说好不好?”
第一百五十四章
旧事
“你不配唤我的名字!”全若珍狠狠地甩开了李娴的手,冲她吼道,“当初我待你如同亲姐妹,陛下对我有三分宠,我还分予你一分。结果你是怎么对我的?!”
李娴只是流泪,连擦都不敢擦。想再来牵她的手,被她一把推倒在地。
全若珍歇斯底里地喊:“到头来我的好姐妹想要我的命啊!”
李娴坐在地上,双臂垂在两侧,无力地哽咽着。
全若珍见李娴这副斗败公鸡的模样,全然不似以往那般气势汹汹,心里终于觉得有那么一丝痛快了。
李娴望着她脚下的绒毯,怔怔地道:“反正你也报复回来了……咱俩就此两清不好吗?”
“两清?”全若珍听了她的提议,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笑话一样,“我只毁你一身皮,又没有毁你脸。你将养这两年也好个七七八八,且陛下这么些年都未召幸嫔御,你运气好,没被发现,说到底还是我吃亏!”
李娴叹了口气道:“避子汤药虽是我换走的,可你不也一直未曾有孕?且私下服用这类药若被陛下知道了,给你安个谋害皇嗣的罪名,少不得也是个死……”
听李娴这样讲,全若珍粉拳攥得死紧。
“未曾有孕?!”全若珍冷笑道。
“你亲姐妹二人得享盛宠的时候,我正在永辉宫的茅厕蹲下我的孩儿……”
全若珍俯身抓起李娴的手,将那只白皙透粉的拇指死死捏住,双目含泪道,“只有手指这么大一点儿的肉块儿……我的孩子啊……跟那些屎尿混在一起!”
李娴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犹如五雷轰顶,不知如何反应。
全若珍眼泪簌簌地向下流,面上却带笑。
“谋害皇嗣……阖宫上下有谁承宠不是紧赶慢赶着喝药,唯恐自己怀上皇子?!”她恨恨地道,“这又不是汉人的宫廷!这是鲜卑人的宫廷!生了皇子就被赐死,不生孩子的能颐养天年……谁不想活得长长久久?!
谁愿意给皇帝生孩子?!便是慕容樱,明里暗里同长孙明慧那个毒妇合计过多少次,又是撞桌角又是踩肚子,你当她也愿意生拓跋珣不成?!”
嫔御害怕生子,这在魏宫早已不是一个秘密。
慕容樱有孕时,天子派专人侍奉其左右,饮食上无法下手,便企图借助外力达到打胎的效果。
这约定俗成的做法,李娴自然是知道的。
不孕能长生,有孕的嫔御诞下皇子的那一天便是自己的死期。
魏宫的嫔御退路多,可以像太后一样在魏宫颐养天年,也可以同慕容太妃一样,等她的养子靖王成家后选择去靖王府中养老。
当然,亦可以同当年犯了错的季太妃一样选择在瑶光寺出家。出家对于触犯大魏律法的嫔御而言,是万全的退路。
能好好地活着谁愿意去死呢?都是高官之女,从小被娇养大,谁愿意为了一个虚名白白地在双十年华选择葬送自己的性命?
全若珍不傻,她同魏宫历代嫔御一样,都是如此想。
但终究算是曾经做过一阵儿的母亲,心疼也是真的心疼。
只是时至今日,李娴才知道原来自己当年换掉了全若珍的一碗避子汤药,真的让她怀了身孕。
李娴看着她,磕磕巴巴地摇头道:“对不起……若珍……我不知道……我……”
她再也解释不下去
这样的谎话连她自己都不信。
当年便是怀揣着同全若珍交好的名头接近她,若全若珍怀了身孕,那么诞下子嗣后定然会被赐死。
这样一来她就能凭着同全若珍以往的情分上求了天子将孩子交由她来抚养,便能够顺利地登上皇后宝座
她当初的确是这样想的,自己不用生孩子,又能受阖宫上下乃至李氏及天下人的尊敬,简直一举两得。再也不会有人敢提及她母亲曾经的身份。
只是后来全若珍发现后,二人才交恶。
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些迟了。
全若珍发现自己有孕,日夜难寐,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服下阿满送来的药,在永辉宫的茅厕中流下她未成形的胎儿。
细细算来,这个胎儿若还活着,才应当是大皇子,而不是现在的拓跋珣。
全若珍想起那个手指大的肉团就心痛不已。
“老人说,流下的是血,便是个女孩儿;若是团肉,便是个男孩儿。”全若珍流泪道,“那么大一块肉从我腹中掉出来,我钻心地疼啊……我夜夜都会梦到他唤我娘亲,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
这件事过去这么久,我既然敢告诉你,就不怕你告状!李娴,我恨不得将你撕碎了给我孩儿陪葬,你凭什么觉得我会原谅你?!”
李娴握着全若珍的手,狠狠地朝着自己面上扇了一巴掌。
李娴哭道:“我不知道……若珍……我当时没想太多……你知道我和姐姐的处境,我娘那样的出身,现在看着风光,实则我们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我当时想不到别的法子了……”
全若珍脸上泪痕未干,听了她的解释后,渐渐狰狞起来。
“你姐妹二人一个生一个养不就好?偏要借别人的肚子当别人孩子的娘?!”全若珍恨道,“李娴,当初是我看走了眼,现在你说什么我也不会原谅你!你就同你那荡妇姐姐一起一道老死宫中……不!陆银屏不是个善茬,你就等她哪日做了皇后找个由头将你处死吧!”
电光火石之间,李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名词。
“荡……妇?”她愣愣地道,“我姐姐如何得罪了你,你竟说出这样难堪的词来侮辱她?”
全若珍自知失言,及时刹住嘴,不再透露一分。
李娴又道:“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件事对不住你的人是我,与我姐姐无关。你若要报复尽管冲我来,要打要骂我也认了。只是我姐姐善良通透,你莫要在我跟前损她颜面。”
全若珍用袖子随意地抹了下脸,冷笑道:“善良?通透?我早就瞎了,现下看来你的眼睛倒也好不到哪里去。今日之事就这么吧,明日再见你就当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咱们各走各的道。”
说罢,便要起身向外走。
李娴不甘心,又拽住了她:“若珍,咱们当真不能再回到从前了吗?陆银屏是不好对付,她性妒,我若被她磋磨死,下一个可是你。但只要咱们一心,也不愁对付不了她一个。”
全若珍没说话,左右环视一圈,走到拱门旁,将帷幔上的绳子扯了下来。
她又寻了把剪刀,将绳子剪成两截,扔在李娴跟前。
“你有法子让这两截绳子变成一股?”
李娴望了全若珍一眼,以为她是给自己机会了,便伸手将两截绳子系在一处。
李娴将绳子奉上,欣喜地道:“若珍,你看,它还是一股的!”
全若珍冷眼望着她,面无表情。
“是啊……是成了一股……不过,多了个结。”
第一百五十五章
悲欢
李妩请崔王二人用了膳,又喝了会儿茶,最后才派人将她们送回。
此时已近亥中,因已过立秋,夜色依然完全降临。
不是不能从宣光殿后绕九龙池的道走回掖庭,而是回去的路上必经九龙池东的建始殿。
建始殿是魏宫禁地,青天白日里经过也能看到一群乌鸦栖在宫檐之上,阴森骇人。
宫人常常避着这处走,尤其是那些掖庭中的老宫人,对建始殿讳莫如深。
且只有太极殿宫院群才有侍卫看守,后宫内却没有。因此她们这处全是女子,本就阴盛阳衰,又是晚间,不消多说,大家宁愿从风声呜呜的永巷走,也不会绕道建始殿。
位份较高的几位嫔御中,除却陆银屏,便数王晞年岁最小。
眼下她只敢扯了崔灵素的袖子,小心翼翼地同她一道走过永巷。
两侧宫墙巍巍,阵阵阴风裹挟着似有若无的呜咽声传入她们耳中。虽有不少宫人前后簇拥着,却依然有些吓人。
王晞有些害怕地抓紧了崔灵素的手:“崔姐姐,今晚我跟你睡吧?”
崔灵素拍了拍她的手,无奈道:“宫中有规矩,除非被陛下传召,嫔御不得令去别宫入寝的。”
王晞摇了摇她的手臂,撒娇道:“你不说我不说,有谁知道?况且陛下如今也不在宫中。”
“陛下不在宫中你便能不守规矩了?”崔灵素又道,“你啊,野得很,今日敢去别人宫里,明日怕不是要离宫?”
王晞不以为然地笑说:“我若是敢踏出宫中半步,被父亲知道了还不打断一双腿再送回来!”
崔灵素捏捏她的鼻头,亲昵地道:“被打断腿的只能是我这样的庶女,你这样的嫡女,又是老幺,家里人还不捧上天?”
王晞在家中自然是被宠上天,可惜家中只有她一女,不然无论如何也不会送她入宫固宠。
说起嫡庶来,崔灵素便又想起同为嫡女的全嫔和二位李嫔,又少不得想起贵妃。
若不是李妩的人还在身后跟着,她真想感叹一句同命不同运
李娴、陆银屏王晞同是世家之后,三个人皆是家中幺女,可李娴母亲出身实在不堪,陆银屏外祖父同太后的那事儿也让裴家在望族中多少年都抬不起头;
就数王晞身家清白,父母清贵,家宅安泰,命可以说得上是三个人中最好的。
可惜,天上地下,碧落黄泉,只有一个陆四。
崔灵素垂眸看了眼王晞。
这姑娘模样不差,娇憨可爱得很,性子也率真不做作,跟她相处起来十分舒服。
永巷窄长,风声凄厉,唯有身侧些许暖意。
希望彼此相伴度过下一个隆冬不会成为奢望。
魏宫恢宏,永巷将其一分为二,南是太极殿宫院群及朝堂所在,北便是后宫宫院群。
西出永巷便是千秋门,有重兵把守,非皇室中人不可随意出入。
过了千秋门便是阊阖门内大街,往西便能通向西大市
西市再向西,一南一北各一座寺庙。南为长秋寺,北为瑶光寺。
帝都大小寺庙宝刹不计其数,但若说起寺庙来,人人脑中浮现的第一座寺庙便只能是这瑶光寺。
瑶光寺内有五层浮屠,五十丈之高。然而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它之壮丽豪奢,而是它其实是一座尼姑庵。
女性在此出家者数不胜数。
自然,也时有嫔御来此地,只因历代魏天子笃信佛法,若是犯了过错,大可选择来瑶光寺出家,运气好便能如季太妃一样免除一死。只不过从此便要青灯古佛落发为伴了。
魏宫嫔御惜命,不肯生子,不肯赴死。所以来此地的嫔御的确有不少。
不仅嫔御,也有那罪臣之女为逃一死来此出家,或是贵族少女慕爱佛法的也将此地作为修炼道场。
所以在这帝都之中,最有名的寺庙并不是新建成的宝刹伽蓝寺,而是瑶光寺。
一女尼捻着香珠拾阶而上,正要入寺门,冷不防被一道温和悦耳的男声唤住。
“尼师留步。”
女尼应声回头。
阶下立着一位年轻男子,华裳玉带,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