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美厨娘-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叶雨手上有肉票,再加上这年头,大家觉得肥肉可比纯瘦肉的里脊肉值钱多了。
  江初月无比感谢现在人的这一思想,两大块里脊肉被她一个人全包圆了。
  糯米饭已经上锅蒸了,她把里脊肉切大块,冷水入锅,放一些香料,焯水,直到里脊肉煮熟,捞出沥干水分。
  找出擀面杖,在案板上将煮熟的里脊肉擀散,再用手将已经擀散的里脊肉揉搓至肉沫的样子。
  热锅,倒入一点之前煮肉时的肉汤,放入盐、糖、酱油和生抽,把已经揉搓至肉沫的里脊肉倒入锅里,全程小火,用筷子替代成锅铲,慢慢来回翻炒。
  这个就是比较考验耐心了,火稍微大一点,肉就会糊,炒出来的肉松就会带糊味,很是影响口感的。
  来回炒了大概一个小时,已经初见肉松的形态了,江初月封上炉子,把小锅端到厨房里,因为条件有限,没办法用料理机之类的来将肉沫彻底给打成细碎的肉松。
  她只能分批次,一点一点的用擀面杖不停的捶打来让肉沫出绒。
  捶打到差不多全部出绒以后,锅里放少许底油,再把捶打好的肉松放进锅里十来分钟,肉松就做好了。
  中午,家里人都回来了。
  江初月也没另外再做饭,主食就是早上没吃完的杂粮粥和糯米饭,她做了个青椒炒肉,咸菜回锅,以及折腾了一上午做的肉松。
  一直保温的五彩糯米饭裹上鲜香的肉松,一口下去,江初阳开心的都闭上了眼睛。
  别说江初阳这个孩子了,就是江建文和张雪芬都吃的开心极了。不过,想着这是肉做的,即便是好吃,江建文和张雪芬也没多吃几口,筷子落的最多的就是咸菜,把青椒炒肉里的青椒都挑了出来,肉全都夹到了江初阳和江初月的碗里。
  对于这点,江初月很无奈。
  所幸肉松这东西耐放,下粥最合适了。
  因着买肉的肉票是借的叶雨的,睡过午觉后,江初月装了一满瓶的肉松,打算给叶雨送去。
  在去家属院的路上,江初月算着,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来过了。
  上一次来,还是为包装礼盒的事儿来的。
  陈芳芳是个聪明的,在江初月提了礼盒这个想法后,她竟然在江初月设计的礼盒之后,又设计出了好几款,并且是有针对性的。
  婚礼的伴手礼、生日宴会的礼盒、逢年过节的礼盒。。。。。。说来,这个想法有些过于超前了。
  可是,对于条件好的人家来说,却是极好的。
  这年头,很多单位都是有规定,不允许私下办酒席收礼之类的,可自从陈芳芳的这些礼盒出来以后,倒是让好些人家有了说辞了。
  别的影响江初月不知道大不大,但是葛粉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却是事实。
  …
  叶雨来开门的时候,不知道吃了什么,整张脸给皱的没眼看,叶奶奶坐在沙发上笑的不停。
  “这是怎么了?”江初月一边往里走一边问。
  叶奶奶招呼她过去,笑着说:“院子里的桃子有几个黄了,我让她等两天再吃,她偏不听,说都红了,可以吃了。可红的是日照强的那面,靠里的那面青的让人打眼一看就酸,她不信邪呀,这不。。。。。。”
  江初月想想那滋味,都感觉嘴里在分泌酸味儿,难受的很。
  “哎,你这是拿的什么啊?”
  叶雨从厨房里端着杯水过来,坐在江初月旁边,看着茶几上的肉松问。
  “哦,肉松。”江初月说,“这不早上问你借肉票买的肉给做的嘛,叶奶奶,您尝尝,这个下饭特别好。”
  “肉松?”叶雨好奇的打开瓶盖闻了闻,“我怎么瞧着不像肉啊。”说着,拿了一点点放嘴里尝了尝,“嗯,吃着也不像肉啊,是咸的,闻着还挺香的。”
  “奶奶,您也尝一口。”叶雨起身给叶奶奶喂了一小口。
  即便是年纪大没牙的,在嘴里抿一抿,这肉松也会化掉,所以老人家吃也完全没有负担。
  叶奶奶尝了一口后,点点头,“味道不错,以前在B市的时候,你大伯去友谊商店给我买过肉松的面包,倒是没吃过这种专门的肉松。”
  说着,看向江初月,“我吃着,觉得你这个味道比友谊商店的要好。”
  江初月笑了笑,“叶奶奶,我这是刚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会好一点。”
  叶奶奶固执的摇摇头,“就是你做的味道好一些。”
  叶雨噗嗤笑了一声,“奶奶,偏心没这么偏心的。”
  叶奶奶孩子气的瞥她一眼,“那你倒是也做给我吃吃,让我偏心偏心你。”
  好吧,没想到一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叶雨冲江初月吐了吐舌头,“奶奶,我带初月看看咱们院里的桃子去。”
  家属大院后面有块空地,给种上了好些果树,桃子、梨子、橘子,甚至连葡萄藤都有。
  “瞧瞧,橘子树的小白花可真好看。”叶雨指着前面刚发芽的橘子树,“别说,咱这小果园里啊,就这橘子树的产量最惊人,等到橘子熟了,这院里分一分,每家还能分个小半框呢。”
  看着刚冒小白花的橘子树,江初月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葛粉的古法保存方式”。
  想到这里,她觉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葛粉厂提高收益,还有罐头厂,还有村子里的村民们。
  三桥村地理位置不错,把后山给开垦出来,私人制也好,集体制也好,种果树卖给罐头厂,尤其是橘子,果肉卖给罐头厂,橘皮卖给葛粉厂,一点不浪费,而且这个对剥橘子皮有要求,还能给工人提高工资,简直不能更划算了。
  倒不是说江初月有多伟大,想着建设家乡什么的,只是多年后,很多农村都建设的宛如城镇了,只有他们三桥村,好像永远停留在了这个年代。
  尤其重生以来,村长家对他们家的照顾,她既然有这个想法,现在多少也有点能力,那为什么不帮帮自己的家乡呢?
  就当。。。。。。感谢老天爷,让她回到过去,拥有幸福,拥有完整的人生。


第72章 
  6月初; 关于葛粉古法保存的想法江初月和叶镇长聊过以后,虽然没有后续,可陈村长在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倒是已经开始在走关系; 想着法子弄些果苗回来; 尤其是橘子树苗。
  江初月之前在网上看的大多都是用的砂糖橘; 可他们这边多是种的柑橘; 外形大概是砂糖橘的两三倍大; 但是品种和品相并不输砂糖橘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 在这个年代相较于砂糖橘的精致,柑橘的大小似乎更实惠。
  因着有了葛粉的例子; 陈村长决定在村里种柑橘树的反对声倒是少了许多。
  这件事江初月并没有特意回去跟陈村长聊; 只是在葛粉厂里说过,是陈芳芳回去跟陈村长说的; 具体怎么沟通的江初月不太清楚,她只知道; 现在政|府里对于这个事儿是根本没反应的,但陈村长却是实实在在的开始行动了。
  虽说政|府眼前好像与己无关的态度,不过; 江初月觉得肯定是迟早的事儿。
  毕竟; 葛粉古法保存的法子不仅可以增加葛粉的名气和销量,同时还能增加罐头厂的效益; 不论怎么看,都是一箭双雕的事儿。
  通过叶雨; 她多少知道一点叶镇长的近况不太好。
  听说当初叶镇长之所以会来这里做镇长; 好像就是受了她大伯的影响,这两年乱的很; 各种党派也都是群魔乱舞的,而叶镇长就成了牺牲品。
  原先那些人觉得把叶镇长给弄出了江城市,断了叶镇长大哥的左膀右臂,便能胜券在握,结果,叶镇长这来了柯桥镇才一年多的时间,不仅没沉寂,反倒是把葛粉厂给盘活了,这下,可不再次戳了好些人的心肺管子嘛。
  这眼瞧着葛粉厂一日好过一日,原本已经苟延残喘的罐头厂要是再被叶镇长给盘活了,对于省城的那些人来说,这叶镇长回省城可不就指日可待了,那他们之前费尽心机的事儿岂不白费了。
  这些是是非非的,对于江初月来说,着实也买太大的关系。
  说实话,她本身也不是什么有大野心的人,无非想着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把日子过好,最好呢,把初阳的病治好,对他们家来说,便是天大的好事了。
  转眼,时间划到了9月,江初月在家也复习了好几个月了,正式入学了,开始了她的高中生活。
  到底受时代的影响,即便是叶雨这样的家庭,哪怕她当初学习好,人也聪明,可也只读了高中,又上了卫校,再加上父亲的原因,只在镇上的卫生院里做个护士。
  可即便如此,对于学习,她也从未荒废过一日。
  自江初月说了要重回学校以后,她不仅把自己的书都找出来送给江初月,平日里不忙的时候,还专门过来给她讲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也算是复习功课了,或许哪天高考就恢复了呢。
  彼时的江初月看着叶雨晶亮的眼睛,特别想说:“快了,就在年底,你的大学梦就能圆了。”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江初月正在课堂上自顾自的看书。
  时局极其动荡,即便他们是在学校里,其实真正讲课的老师还真没多少,也多是靠自觉。
  先是伟人的逝世,惹的人心动荡,难过、惶恐,紧接着是四|人|帮的倒台,让人振奋,随即便是高考恢复的消息。
  一连串的消息自电台报纸上不断的传来,沸沸腾腾的,在这群人里,唯有江初月安静如初,隐隐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只有再一次经历的江初月心里清楚自己的激动是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露的,不是在大街上同他们一起激动的高歌就能发泄出来的。
  前人用骨血为我们铺成出一条康庄大道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即便不为国家增光添彩,也必不能为这个已经满目疮痍的国家抹黑。
  而前世未能有机会做一些更好的事,如今重来,她仍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世界,创造奇迹,可是,她却总想着凭着自己那点浅薄的认知,让大家可以过的好一点,再好一点。
  …
  叶雨得到消息倒是比其他人要早一些,当外人还沉浸在狂欢之中的时候,她早已和江初月一起制定了更紧凑的学习方案。
  金乌西坠,橘红色的夕阳铺满整个天际,已然入秋,天边的火烧云仍然延绵千里,波澜壮阔,看得人心旷神怡,只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初月,你瞧,就算是太阳要下山了,它也会在最后一刻释放自己的光芒。”
  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
  顺着叶雨的视线看过去,江初月撑着下巴,莫名的想到了沈如归。
  有些恍然隔世,日复一日,忙忙碌碌,好像生活了杯太多太多的事情给填的满满当当,可偶尔,一阵风轻拂而过,一阵花香掠过,这些细小到微不足道的事,却能轻而易举的牵引出关于他的记忆,好似隔着经年的岁月。
  可若真的掰着指头算,也不过三五个月。
  “原来沈如归是沈家人啊。”叶雨突然说。
  江初月一怔,“沈如归姓沈啊,不是沈家人难道是隔壁老王家的?”
  “。。。。。。”叶雨懵了一瞬,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瞧我这脑子。”
  江初月敛眉轻笑了一下。
  “就是江城的沈家,他们家老爷子当年也是号人物,之前还在省城的时候,我大伯就经常提起他呢,只可惜他就一个儿子,偏偏弃武从文了,”说到这里,叶雨捂嘴笑了笑。
  “你笑什么?”江初月问。
  虽然知道这里没旁人,叶雨还是凑近道:“听我爸爸说,我爷爷始终低沈家爷爷一头,心里很是不忿,所以我大伯从小被拿来和沈家伯伯比较,结果,沈家伯伯根本无心从军,反倒是一心教书,为着这个,我爷爷、我大伯可扬眉吐气了好一阵呢。”
  闻言,想着那个情景,江初月跟着一笑,旋即,想到之前叶雨见到沈如归时的陌生,不由地问道:“听你这话,你家该是和沈如归家相熟的,怎么之前你们俩好像不认识一样?”
  听了这话,叶雨脸上的笑意散了许多,学着江初月的样子,双手撑着下巴,看着渐渐陷入黑暗的天际道:“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啊,局势动荡的厉害,原先好得不得了的人家也一夕之间好像都变成了‘浅谈之交’,后面我爸爸又一直被。。。。。。”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叶雨继续道:“反正就是在我有记忆以来,我们就好像一直是在东奔西走,待的最久的地方,大概就是这柯桥镇了,有的时候,我都觉得柯桥镇就要成为我的第二个家乡了。”
  江初月听完这段话,倒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不管多动荡,可日子过的尚可,衣能蔽体,食能果腹,在很多人眼里,那可是羡慕不来的。
  江初月看一眼叶雨些许怔忪的表情,笑着开口:“你已经来回复习了两遍了,对考试有信心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