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问题也不太好,不过汤鸢感觉编剧小姐姐已经尽力了,纵容地看着她,回答道:“不会。在我的观念里,明星也是一种职业,需要进修学习,没有什么比进入教育系统里学习更快成长了。把期待值放得过高会焦虑和痛苦,目前,明星对我来说太遥远了,我不会把期待值放那么高。而且,学业很重要,是一辈子的生存技能和依仗,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的主业还是读书学习。”
这十五天里,即使老师们安排的课程很紧,姐姐也没让她丢下学业,姐姐给她补习外语,大元宵给她补习数学。这是假期的时间安排,等开学了,时间会重新调整,唱歌跳舞就成了她需要挤细碎时间来学的东西了。
编剧点点头。汤灵做事有章法有原则,思想比一些三十多岁的人还成熟。小汤圆很听姐姐的话,看似什么都可以,却清明通透,还能在紧急情况下站出来掌控住大局。节目组都不怕俩姐妹进入娱乐圈后被迷乱眼,更不用担心两人耽误学业。
要问下一个问题了,编剧看一眼题目,纠结着要不要问,她刚刚觉悟到小汤圆只有十六岁,不适合问一些观点类的大问题,可这些问题是导演和制作人一块出的,由不得她。
编剧硬着头皮,生硬地念题目:“现如今文化分众、次元壁林立,粉圈文化褒贬不一,流量偶像成为话题中心。粉丝养成偶像,期待自家偶像进入剧组磨练演技,而剧迷们很是反感厌恶流量偶像进入剧组尬演。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汤鸢皱了皱眉头,“不想说,可以不说吗?”
编剧解释:“导演让问的。”
汤鸢语重心长:“这个问题的一大段详情介绍还有上一个问题的那一大段话,导演需要再斟酌一下用词,如果你们这样播出,会挨骂的。”
编剧有些意外小汤圆对话语的敏感,她自己从事十多年文字工作,在念这些话时察觉到了不妥,上一段话充满了对明星梦的不认同,这段话充满了对流量明星的排斥,似乎明星梦就代表不思进取、不切实际、虚荣堕落,而流量偶像就代表演技差、没作品。
编剧:“导演写的这些话确实找骂。”
“我可以看看导演给你的题卡吗?”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编剧把题卡给小汤圆。
汤鸢一个一个地看完,认真道:“我不算演艺圈的人,这些问题太深刻,拿不合适的问题去不合适的人就是陷阱,我不能回答,更没资格回答。”
编剧:“我也发现了,这段采访要是播出去,不是你挨骂就是我挨骂。不采访了,我去骂导演。”
汤鸢:“消消气,咱没错,咱不生气。你先问问导演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咱们以后多提防,如果不是故意的,让导演多读书。”
编剧:“肯定故意的!”
汤鸢:“那就问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编剧:“为了节目效果?”
“给节目招骂也是节目效果?风险太大了,一个不小心就被抵制了。”
“总不会为了捧你吧。”
“说不定,也许导演想让我走黑红路线,你知道的,导演偶尔聪明时常笨,有时还爱出昏招。”
编剧震惊:“不会吧?”
汤鸢用力点头,“他会!”
编剧:“你还上学呢,他要是这么做,太不是人了!”
汤鸢:“对啊,太不是人了!你们跟着他太不容易了。”
一句话打开了编剧的倾诉欲,她忘记了这里还在录制当中,拖着凳子靠近小汤圆,向小汤圆吐槽导演的任性。
长达一个小时的录制中,主次场完全颠倒了,编剧小姐姐说的酣畅淋漓,汤鸢听的津津有味,相当合拍。每次编剧小姐姐的理智即将回归时,小汤圆一个鼓励的眼神,她的理智就再次出走。
一个听的开心,一个说的开心,达到了只有导演受伤的快乐世界。
第12章 严老师上课012
“我都听见了!”导演进来,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编剧一个激灵。
汤鸢拍拍她的手背,“没事,他没生气,你继续。”
既然这样,编剧就不客气地继续说了。跟在导演身后过来的其他工作人员不仅围了过来还参与了进来。编剧说时,他们附和,编剧说完,他们接着吐槽。
导演:“我知道我脾气大,容易招人恨,我不知道你们对我怨气这么大。”
汤鸢:“我们写作文要积累素材,我积累的素材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的能力不大时,不能欲望大,否则会痛苦;人的本事不大时,不能脾气大,否则会惹来麻烦。”
导演:“我本事挺大的。”
其他工作人员静静地看着他,假笑。
汤鸢:“突然感觉咱们节目组录制不到最后就会拆伙。”
编剧:“很有可能,辞职信都写好了。”
不是说着玩,好几个工作人员真从随身包里拿出了辞职信。
导演慌了,“不是开玩笑吗?”
汤鸢:“真话往往藏在玩笑里。他们还没有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你还有挽回的机会,快想想怎么弥补。”
导演:“发福利?发红包?请吃火锅?”
这就不关汤鸢的事情了。
她察觉到节目组内部问题后,挺担心他们散伙的,这才十五天,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到手呢。她把生病的根挖到明面上,让导演想办法治疗。
肖圆:“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汤鸢:“不知道,没听。”
肖圆:“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应该能解决内部危机。”
汤鸢:“如果就此散伙,不知道能不能发半个月的工资?愁啊。”
肖圆:“愁什么愁!要是散伙了,你做我助理,我给你发工资。”
汤鸢:“一个月三千?”
肖圆:“有点出息行不行,怎么着也得四千!”
《星星萌发宅基地》节目工作人员组成复杂。花之是以个人名义投资节目的出品人,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司。制作人、艺人统筹、舞美统筹是一个公司的,对出品人的投资负责,可干预节目拍摄。导演和节目的基层工作人员是另一个公司的,负责设计节目流程和拍摄。
在其他节目里,容易起矛盾的是制作人和导演。在这个节目里,花之不管事,制作人不找事,两个公司之前相处融洽。出问题的是导演和基层人员之间的关系。就像导演在女孩们累的快要哭时说还能再练半个小时,他没有体谅基层人员的辛苦。
最后,花之、制作人,还有把病根挖出来的汤鸢都导演请过来解决问题。
刚开始,三人都没说话,认真地听双方讲他们从上一个节目就开始的积怨。
等他们说完,轮到三个人来调节纠纷了,花之看向小汤圆。
“我?”小汤圆食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花之笑着点头。
导演请她过来时说给她五百块钱的和事佬出场费,她刚才听的很认真,还做了笔记,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解决他们矛盾的。
汤鸢整理笔记,进行了高度概括,“导演没有做过基层工作,无法感同身受。工作人员缺乏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花之:“嗯,说的对。”
汤鸢继续:“找到了症结就要想办法解决。”
花之:“对。”
汤鸢:“导演去做基层工作,工作人员写工作日志。”
花之:“就这么办。”
明明坐在两人中间却像透明人一样被花之忽略的制作人:除了小汤圆,他谁都看不见!
完成了五百块和事佬的工作,汤鸢悠哉哉地坐到凉爽的大楼后门台阶上吃雪糕。
花之和经纪人走出大楼,正准备坐车离开,花之看见了汤鸢,慢悠悠地走过来,坐到她旁边。
汤鸢把袋子里的冰棒递给花之,“吃吗?”
“吃。”花之接住。
花之:“我看了编剧对你的采访。”
汤鸢:“播吗?”
花之:“不播。”
汤鸢:“导演不用担心挨骂了。”
花之:“他无所谓。”
汤鸢:“后面关于明星和追星的问题,我没回答,不知道怎么回答。”
花之:“用光线和滤镜来造一个现代的神罢了。”
汤鸢扭头,惊讶地看着他。
花之嘴角上扬,“听懂了?”
汤鸢小小地点了下头。
花之:“没有追过星吗?”
汤鸢:“没有。”
花之:“我是明星,你可以追我。”
汤鸢:“追星需要做什么?”
花之:“看我的作品和演唱会。”
汤鸢:“你什么时候举办演唱会?”
花之:“正在筹备。”
经纪人坐在车里等了好一会,迟迟等不到花之,只好下车过来催,刚靠近就听见了演唱正在筹备中的大消息。身为形影不离的经纪人,他怎么不知道?
“你都懒到自拍照都不发了,筹备什么演唱会?”
经纪人在耳边唠唠叨叨,花之不耐烦地戴上耳机隔绝噪音。
经纪人:这日子没法过了!
星星宅基地只剩下二十九个女孩了,教她们演技的严老师亲切地坐到她们中间,讲她教过的学生,出头的只有几个,数百人都默默无闻最后迫于现实换行。
“演员是被动的,你自己的主动权并不多。它是一个被筛选的职业,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你能不能演上这个角色,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因素影响着你,比如观众、导演、投资方、平台等等。在决定当一个演员前,一定要先去了解自己了解这个行业,看自己适合不适合,热爱不热爱。”
女孩们还不确定自己能否跻身娱乐圈,她们心里还是以唱跳为主,把演戏当做成名后再考虑的事情,她们并没有把严老师的这些话听进心里。
汤鸢在来星星宅基地第十天看到了严老师主演的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后,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她想拍一部电影,只拍一部,讲那段她亲身经历而姐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的故事。当这个想法产生后,就再也无法消失。她听的很认真,把严老师的每句话都刻在了心里。
严老师已经教学三十七年了,一眼就能看出谁在认真听课,看着小汤圆道:“判断自己适合不适合当一个演员,可以通过自己是否能够把内心的东西具象化来判断,比如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能否通过语言描述让对方流口水。”
汤鸢若有所思,严老师转移视线看向其他学员,“在过去十多天里,老师知道了谁是演戏的苗子,你们自己也能够判断出自己是否喜欢演戏了。艺考老师挑选好苗子绝不是长相,而是这个人的魅力。只长得好看的孩子拍画报是够的,拍不了戏。一个好苗子是灵动的。”
严老师语气严肃,郑重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气质,一个好演员不是用长相来评判的,一定不要整容。”
肖圆立刻看向小汤圆:“宝,以后若是有人说你脸盘大,你就逮着他的弱点怼他,咱可不兴整容。”
肖圆捧住小汤圆的脸蛋,继续道:“多喜庆的大圆脸,要是整成瓜子脸就俗了!”
严老师被肖圆一口一个“脸盘大”、“大圆脸”给逗笑了,对肖圆说道:“小汤圆还没长开,长开后的脸型会和她姐姐差不多。”
肖圆看着汤灵冷艳长相,实在无法和小汤圆联想到一块。
不止肖圆,其他女孩看看汤灵,再看看小汤圆,无法想象。两人太不一样,若是两人第一天一块来,她们绝不会猜两人是姐妹。和灵姐相比,大元宵更像小汤圆的姐姐。
汤鸢:“我的骨相和姐姐一样,脸上的肉遮住了骨相。”
肖圆上手,通过小汤圆的脸蛋肉感受骨相,“咱不削骨!”
汤鸢:“多疼啊,咱们哪儿都不动。”
肖圆:“我从小到大只在乎健康,从没在意过长相。我爷跟我说,在一艘快要沉没的船里,最先丢掉的就是美貌。”
两人三观一致,说悄悄话都满是默契。不是所有女孩都认同严老师的话,她们看到的偶像剧都是长相出众的,如果不好看,即使成为了主角也会成为配角的陪衬,还被观众嘲讽人丑事多。
认知层次不同,有些女孩只想到了偶像剧,有些女孩也想到了大制作正剧,而严老师站位更高,说的是演艺这项艺术。
汤鸢和其他女孩一样,远远达不到严老师的高度,但汤鸢听得进老师的话。严老师在这十多天里说了很多的话,汤鸢会默默地记下来再思考,想不明白时就看一看严老师的作品和访谈,找不到答案时就问一问严老师。思考的多了,交流的多了,汤鸢虽然还没有达到严老师在演艺路上的高度,却已经懂严老师了。
第一次考核前一天严老师突然发现和她相差四十多岁的小汤圆竟然懂她。她说的话,小汤圆都知道这些话落在哪里,还能听懂她因为避讳而不好说透的话。
这样让她顺心的孩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