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强惨男主的作精继母-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春芬的心一跳:“他……不觉得我会害张大力丢了工作吗?”
  “这叫啥话,他娘还说这种人应该归在搞破鞋上,让张大力滚蛋的话呢!”
  媒婆大笑道。
  “条件是差一点,可人品才是最重要的。”春芬娘和她大嫂对视一眼后,都很满意。
  “那就安排安排,让两个孩子见个面吧。”
  “成。”
  再问春芬,春芬抿了抿唇,最后点头:“好。”
  这边应了,那边也觉得合适,于是媒婆给唐文强这边捎了口信。
  约的是三天后上午,在女方家见面。
  一般来说,都是去女方,这样表示了对对方的尊重。
  唐文强第一时间来找唐文生:“文生哥,我、我想借衣服穿。”
  唐文生见他盯着自己身上这件毛线衣,顿时往后一退:“不行,这是你三嫂给我织的。”
  封映月轻咳一声:“文生……”
  “别的衣服可以,进去选。”
  唐文生道。
  “好!”
  唐文强美滋滋地跟着他进了房间。
  唐二哥也背着手跟了过去,但是没进屋,就在门口站着:“咋不找我借啊?”
  “你太壮了,我穿不上。”
  唐文强这话让唐二哥美滋滋的:“也就你瘦猴一样三哥的衣服,你才能穿。”
  “我虽然瘦,”唐文生找出一套合适的衣服在唐文强身上比划了两下,“可打起架,你不一定能打得过我。”
  “你会拳脚,不一样。”唐二哥立马认怂。
  封映月听到这话看向唐母:“文生学过拳脚?”
  “学过,小时候身体不好,啥法子都试过的,晚上住在他祖婆那,白天得空,就去找队里的一位老猎户学拳脚。”
  唐母笑道。
  “这样啊。”
  封映月点头。
  唐文强比唐文生稍微矮一点,衣服还好,裤子就有些长了,所以他把裤脚卷了起来。
  “这样行吗?”
  “可以。”
  唐文生点头。
  “自行车借吗?”
  封映月主动问道。
  唐文强有些不好意思:“如果可以借,那就更好了。”
  也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只是一大家子人里面有一个像唐文生这么出息的亲戚,也是一种面子。
  “当然可以借,”封映月笑道,“祝你相亲成功。”
  “谢谢三嫂。”
  唐文强脸一红。
  第三天上午,唐文强骑着封映月他们的自行车,带着唐三婶来到了春芬所在的生产队。
  媒婆在生产队门口等着呢,春芬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等唐文强推着自行车进院子时,便瞧见一圆脸姑娘站在灶房门口,见他看过去,对方赶忙转身进了灶房。
  唐文强傻乎乎地站在那,被唐三婶轻轻掐了一下:“丢人的东西!赶紧找活儿做啊!”
  “哦哦!”
  斧头就在柴房那放着,唐文强立马开始劈柴。
  媒婆和春芬娘一个劲儿地夸他勤快,唐文强得到夸奖,干活儿更猛了。
  封映月他们下午回县城,等唐文强母子回来时,也才下午两点多。
  “怎么样?”
  唐文生在他来还自行车时,笑问道。
  唐二哥和唐二嫂也凑了过来。
  “还行吧,约好半个月后,来我们家玩儿。”
  唐文强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这是相看成了。
  不然女方是不会上门看房子和庄稼地形的。
     竒 書 網  W w w 。 q í S ǔ W A И G 。  C ō M 
  “好啊,好啊!”
  唐父也高兴得很。
  “文生哥,这衣服我洗了后再还给你。”
  “成。”唐文生点头。
  他们走的时候,顺带把唐文慧钩好的帽子全部带走,钱也给了。
  到了县里,先去杨保国那交帽子,得了钱后,又去买毛线,这才回筒子楼。
  接下来的日子,封映月不是在家钩织帽子,就是去帮姑娘梳妆,每一次都有红封,多的有两块多,少的也是一块二。
  眼瞅着荷包越来越鼓,封映月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张大力办喜事儿,筒子楼还是去了那么几个人,回来时坐在坝子里大声地说着那边的热闹,最后感慨道。
  “不过我看张家没出啥东西,倒是女方贴了不少进去,也不知道图张大力啥。”
  “图啥?图他是个负心汉,是个黑心肝呗。”田婶翻了个白眼道。
  “我瞧着,他好像不是简单的娶媳妇儿。”
  另一个人则是这么说道。
  “怎么说?”
  王大哥好奇追问。
  “我听女方的亲戚说,他们家是要招女婿的,这张大力啊,不是娶媳妇儿,应该是做了上门。”
  “啥?”
  “嘶!他祖宗要是知道他做了上门女婿,那不得气死?”
  自古以来,做上门女婿的,都会被说三道四。
  更何况对象还是张大力。
  作者有话说:


第五十六章 
  “听囡囡爹说; 张大力在纸厂里的人缘一点都不好了,他呢也不贴上来,人家贴的是领导。”
  赵大嫂一边给囡囡缝补裤子; 一边跟封映月说道。
  二人正坐在她家屋子里一边取暖; 一边聊天呢。
  封映月手里没东西,就是过来坐坐。
  “领导愿意?”
  “咋不愿意; ”赵大嫂嗤笑道,“他媳妇儿和某镇长家是亲戚,你说能不愿意吗?”
  虽然不是县长,可也比普通人强太多了。
  “映月啊; ”正说着呢,王大嫂笑眯眯的声音传来; 封映月走出去一看,王大嫂手里端着一个瓷碗; 里面是几块豆干; “给; 这是我娘做的,刚给我送来,你们尝尝。”
  “这么多。”
  封映月接过一看; 十几块呢。
  “多啥,都是自家大豆弄的,不值几个钱; 我得下去了; 我娘还在家等我呢。”
  “那嫂子你等我一下,”封映月进自家门把碗里的豆干倒在一个干净的瓷碗里; 接着从长柜里拿了一根香条放在碗里; “你也尝尝我婆婆做的香条。”
  “哎哟你可真是太客气了。”王大嫂推辞不过; 接了过去,她娘还在家呢,得回去陪着,便没多留。
  封映月又去赵大嫂家坐了一会儿后,便回家准备晚饭了。
  家里还有从老家带回来的长辣椒,封映月切成细条,和豆干一起炒,里面还加了一点肉丝。
  天冷,封映月喜欢做酸白菜汤,里面加一点红薯粉条,吃起来暖乎乎的。
  唐文生回来说,纸厂那边暂时不用过去了,技术员轮着值班,一个人守着一周的来。
  唐文生排在月底了。
  而工钱也随着减少了十几块,每年都是这样的。
  “我在家帮你钩帽子。”
  唐文生笑道。
  “那我待会儿教你。”
  “我看了这么多天,应该是会了的。”唐文生还另外做了钩针,可见想帮封映月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舍不得对方一直自己埋头做,得了空也想帮忙。
  晚上军子他们走后,封映月就把大门关上,和唐文生去里屋钩帽子。
  唐文生很聪明,钩出来的第一顶帽子有些松散,但是形态是对的,他没掌握住力道,所以才会松松垮垮。
  “很不错。”封映月夸道。
  “再接再厉。”唐文生拿着封映月钩好的帽子来了个比较,脸上带着非常不满意的神情,然后把他那一顶帽子拆开,重来。
  这一次他力道比较合适,钩出来的也还不错,就是离交给杨保国的还有点差距,“给元蛋吧。”
  唐文生笑道。
  “行,”封映月用布袋将其装进去,“既然你休这么久,那我们回老家吗?”
  “回吧,”唐文生点头,“需要买毛线和交帽子的时候,我来县里就成。”
  “好。”
  封映月也觉得老家待着不错,火堆也大,一家人说说笑笑的,不过这也是因为唐家人不错,要是有一个相处不来的,她也不愿意回去。
  等睡觉的时候,唐文生终于钩出了能交货的那种帽子,他很高兴:“总算能帮得上你的忙了。”
  “就这么想帮?”
  封映月靠在他的怀里,抬起头摸了摸他的下巴问道。
  “嗯,我喜欢和你一起做事,就算什么事都不做,我也觉得很高兴。”
  唐文生垂下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将人抱紧。
  二人低声说了一会儿的话,这才睡去,天冷,封映月喜欢把脚放在唐文生的脚背上,热乎乎的,二人睡觉都算老实,晚上怎么抱着的,第二天早上就是怎么醒来。
  被窝里暖和得很。
  封映月赖了一会儿床,这才起来洗漱。
  一出大门就听见赵大嫂在抱怨赵天:“也不知道你咋睡的,瞧瞧你那个枕头,最黑!”
  赵天也委屈呢:“我隔三差五就洗头,不知道为啥会脏得比你们快。”
  “就是没洗干净,没用洗头粉,皂角你有时候也懒得用,直接用水冲,不黑才怪。”说着赵大嫂就气呼呼地出来了,与封映月碰上时,也没停下话。
  “我是真不知道这男人是啥原因,一天换上的枕头套,他咋就那么能造呢?”
  封映月想了想唐文生的枕套,好像和自己的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他们经常是抱着一起睡,她的枕头是唐文生的手臂。
  “我的很干净。”
  一旁煮面的唐文生道。
  赵大嫂见封映月也点头,便忍不住叹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张大嫂闻言哈哈大笑:“咱们这筒子楼,除了小唐同志,就没一个爱干净的男人!”
  吴二嫂那边也听见了,大声回着:“可不,囡囡娘,你是没瞧见我男人睡的那一边,被单都比我这边的颜色深一些。”
  “哪有这么夸张!”
  吴二哥脸臊得慌,赶忙道。
  “这有啥,你们田叔的枕头都成黑的了,明明是蓝色的枕头。”田婶子笑着。
  田叔倒是没有害臊,而是笑眯眯地拿出瓷碗准备盛面:“吃面吃面。”
  今儿吃面的人家还挺多,封映月二人依旧吃的鸡蛋面。
  想到要回老家一段时间,所以封映月特意去找王大嫂说了一声:“军子他们有啥难题,就先圈出来,如果问老师后还是没怎么听明白,等我回来时,就挨个跟他们再说说。”
  “成,你放心的和小唐同志回家去,我跟他们几家传个话就成。”
  王大嫂连连点头。
  而自从唐文生去纸厂的时间少了后,封映月他们就没有再接受王大嫂等人送来的鸡蛋了,就是因为他们时不时就不在筒子楼,这样再收就不合适了。
  王大嫂硬是送过来,没多久唐文生就给一一送了回去,于是便遂了他们的意,没再送。
  家里还有一点青菜,他们带回家也没啥用,毕竟自家自留地的菜还有呢。
  所以就送给了隔壁赵大嫂。
  唐文生背着一个背篓,封映月空着手走在前面,二人将自行车推出来后,封映月再背着背篓,唐文生骑车。
  背篓里是这段时间封映月钩好的帽子,他们送到杨保国那,然后又去买了几斤肥肉,几斤瘦肉,最后又去买毛线。
  为了不让味道沾惹上,封映月在中间还放了一斤糖,五斤白面,以及两把素面。
  这样上面再放装有毛线的布袋,也不会有啥肉味儿了。
  回到生产队时,已经快十二点,唐文生又把背篓背上,推着自行车和她往家里走。
  路过山坡上一棵梨子树时,发现好几个孩子都在那,拿着竹竿打梨子,可因为手劲儿不够,竹竿在空中摇摇晃晃的。
  “这棵梨树是队长早年栽种的,味道有一点酸,很小一个,”唐文生把背篓放下,自行车停好,“我去帮他们打几个,顺带拿几个回来吃。”
  封映月笑眯眯地看着他过去。
  大一点的孩子是认识他的,跟着叫了一声叔,后面的孩子也跟着唤着。
  “我来,”唐文生接过竹竿,“你们先去旁边站着,等梨子掉下来后再过来捡。”
  “好!”
  孩子们欢快地跑到一旁去了。
  封映月看着他三两下就打了好几个下来,便抱着手在自行车旁边等着。
  “哟,文生媳妇儿啊,”五婶子刚从孩子姥姥那边看孙子回来,这会儿背着一个背篓,正好路过这,便遇见他们了,“这满背篓啥好吃的啊?”
  说着就伸手就打开了布袋,发现是毛线团,顿时嘴一撇:“这好不容易回来,也不买点肉啥的,买这东西能干啥?”
  封映月也没想到她忽然“袭击”自己的背篓,此时走过去将布袋重新收好,闻言淡声道:“五婶还没把孙子接回来啊?”
  戳人就要戳她的短处。
  五婶子嘴硬道:“我们家忙着呢,他姥姥愿意带孩子,我轻松得很。”
  “是吗?不知道他们今年是不是也在那边过年?你们年夜饭好几年也不用张罗,确实轻松。”
  封映月的话刺痛了五婶子的心。
  这过年,那讲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