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青江站起身子走到窗口望着阴沉沉的天,似乎想透过厚厚的云层看到自己的家里,心里默念着他这个儿子的不孝,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能第一时间回家。
  ……
  同时看着天还有小七,连下了两日的雨,这姑娘就连看了了两日的雨,脸上带着愁绪。
  这雨是怎么看都不像是要停的节奏,一切都如她梦中的那样,小七又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呢?
  真心的希望这雨能够小一些,最好停了,已经连下了两天两夜,再接着下下去,就真的会有水患了。
  别下了,赶紧小点儿吧,雨水。
  小七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
  虽然知道她的这种祈祷用处不大。
  毕竟这是不可逆的灾害性天气,她的那点运气与这相比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
  通过地动就很已经说明问题了,她也努力了,地动不还是照常发生。
  只是与她梦中的景象相比,北池县这边似乎比梦里的惨像要更轻一些。
  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好运气,通过传过来的消息,小七得知就连临县北川县,灾情也比北池县要重的多。
  小七不知道这是因为山神爷爷的努力,还是她在心里的祈祷起了一些作用。
  除了青云村,虽然每个村子里都有伤亡,但比例确实小了很多。
  大多数人提前逃了出来,只是该倒的房屋还是都倒了。
  毕竟那些泥坯房确实很不牢靠。
  镇上县里的伤亡就更加少了些,他们的日子相对于乡下的老百姓来说要好过些。
  房子盖的也更牢固些,倒塌的房屋真的不多。
  这几天来,在县令大人的努力施救下,以及每个村长的努力下,北池县算是暂时恢复了正常。
  只是在刚刚恢复正常的事,这雨水又紧临而至,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咦”似乎比之前的大雨要稍稍小了一些。
  应该不会是他之前的祈祷起了作用吧。
  ……
  京都
  避朝几日的金銮殿今日终于站满了人群。
  “……圣上,青省灾情刻不容缓,地动造成两座县城几乎夷为平地,其他各府县也均受灾,如今人力物力还有粮食药品等等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求圣上早做定夺。”
  通政使司刘远大人一脸严肃的朝着当今圣上汇报着青省的灾情。
  当今圣上一脸郁色的看着高堂下的文武百官。
  本来心情挺好的他一大早就听到了这个糟心的消息。
  当今圣上撇向了站在首席的秦太师。
  “秦太师,爱卿有何高见?”
  秦太师:“圣上,正如通政使司刘大人所说的,灾情刻不容缓,陛下还是赶紧派人派物。”
  “户部尚书何在?”“兵部尚书何在。”皇帝冷声道。
  “圣上,老臣在此。”户部大人孙营粮赶紧出列。
  “圣上,老臣在此。”兵部大人孟冬出列。
  当今圣上眉头紧蹙的看着这二人,道:“孟冬你速速派遣命一万兵士支援青省,并传令下去临近青省的各省府布政使即可派兵支援,户部尚书务必不日把粮草等物资备齐,随大军出行。”
  兵部尚书孟冬闻言一喜,昨日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他还在担心着,怕圣上还是不上朝?
  多少年了大桑国没有发生如此惨烈的灾祸了,救援行动确实刻不容缓。
  还好还好,今日,他们这些大人上朝的时候,朝堂终于开了。
  赶紧道:“是,老臣遵命。”
  户部尚书孙营粮苦着脸跪在了朝堂。
  “圣上,粮草怕是不够,今年的新粮还未全收上来,至于存粮,存粮库房里也没有多少。”说到这里,户部尚书的目光快速的撇了眼秦太师。
  “砰”皇帝闻言大怒。
  “没有多少是什么意思?你这个户部尚书是如何当的?为什么会没有粮食?”
  “圣上恕罪!真不怪老臣啊,虽说每年上缴国库的粮食众多,耐不住需求量更大。”
  “圣上,仅仅是边陲的几万士兵,每年粮草的需求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量,还不包括各省各府,还要打造军需,朝廷官员的奉银等等都要从户部出,老臣真的尽力了。”
  户部尚书的话让底下的官员们眸眼闪烁起来。
  即便户部尚书卖惨,他们底下的人可没一人相信。
  没钱没粮,怎么可能,且不说每年交上来的赋税完全足够支撑大桑国的一切用度。
  单单是国家垄断的酒曲,铁,铜,钱庄……等等一系列的收入每月都非常可观,没银子没粮怎么可能?
  他们只想呵呵……如果可能的话,很想啐这不要脸的户部尚书一口。
  “你这个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这些事情朕不想听,总之,限你两日内,把粮食,物资等等这些东西准备齐全,不然就提头来见朕。”皇帝发怒道。
  说到这里,皇帝瞪了一眼站在首位的秦太师,脸色很不好看。
  吓的秦太师神色一怔,赶紧端正站直了身子。
  别以为他整日的在后宫,不知道秦太师做的小动作。
  他这个皇帝又不是真的无能,只是不耐管理朝政这些事情,对于手底下的大臣们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只要不太过分,不影响他看美人的心情,他都是睁着眼,闭着眼的。
  皇帝下意识忘记了户部每月有一半儿的银子都会进入他的私库。
  户部尚书苦着道:“是,老臣遵旨。”
  一万士兵的军需还有救援的物资,这些让户部尚书冷汗淋漓。
  他虽然贪污了不少,相对来说,得到好处最多的还是太师他们。
  又处理了一些事情后,当今圣上再也不耐在朝堂上坐了,宣布退朝!
  退朝后,宫外户部尚书快步追赶上了秦太师。
  苦着脸说道:“太师大人这次您可要救救下官,下官哪里有这么多的银子来筹备物资,要知道……”
  “好了,我知道了,回头我会让管家送五千两银子过来。”户部尚书剩余的话被秦太师打断了。
  “五千两哪里……”尚书大人的话还没说完,又被秦太师打断了。
  “行了,别说了,回去吧,我知道这银子你是能拿出来的,能出这五千两本太师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别得寸进尺。”秦太师脸色阴沉着说道。
  要不是看着户部尚书还有用,能为他提供银子,他根本连一个铜板都不会出。
  五千两银子能购买不少的粮食了,再加上户部尚书这些年贪的足够了。
  说完这些秦太师拂袖离开,坐上太师府的轿子,快速的离开。
  户部尚书看着太师离去的身影,愤恨的啐了一口。
  完全没有了之前低头哈腰求人的姿态。
第476章 忧心
  不过很快他的肩膀又垮了下来。
  除了他暗地里泄一下恨,什么也做不了。
  谁让他一失足成千古恨,上了太师的这条贼船,被握上了把柄,想要在脱离出去,那是比登天还难。
  除非他是不想要他们一家子了。
  剩下的窟窿只能他自己填了,填完了窟窿与这些年他所贪污的银子也差不多持平了。
  想到这些,户部尚书也阴沉着脸离开了宫外,哪里还顾得上周围大人的打招呼声。
  以至于他无形中得罪了一些大人,而却不自知。
  ……
  如今青省发生地动,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是瞒不住的,就没用太长的时间,已经在京都中传了遍。
  老百姓们都唏嘘不已,能做的也只是对灾区中的百姓表示同情,只能希望朝廷中赶紧派人去赈灾。
  好好的一个地方怎么就会发生地动了呢?
  老天爷的心情太难揣测了。
  大将军府。
  温大将军正在沙盘上口若悬河的讲解着行军之道,抬头却发现孙儿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
  大将军叹了口气,索性停了下来。
  今日这孩子看来是没有心情。
  大街上传得沸沸扬扬青省发生地动的事情,他们府中也几乎都知道了。
  一上晌,这孩子已经走神不下于三次了。
  大将军明白,他是在担心青云村里的陆家人。
  不仅孙儿担心,说实话大将军他也担心。
  毕竟是自己老部下所在的村子,这些年来又照顾着自家的孙儿。
  孙儿的病,虽然他自己没说到底是怎样痊愈的,但大将军隐约能够猜出与自家老部下家里绝对脱不了干系。
  更何况,陆家还有着孙儿心中挂念之人。
  “故儿,上晌的课就到这为止吧。”温大将军看着自家孙儿说道。
  “对不起祖父,是孙儿不好又走神了。”温故很是惭愧的说道。
  “没关系,祖父理解你,不仅你担心,祖父也跟着担心,只是在担心也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想办法怎样去解决?”
  “最重要的是我相信以我那老部下的能力,他们一定是没事儿的,你呀你他们相处了这么多年,也应该相信他们,把心放进肚子里才是。”
  祖父的一席话让温故心中好受了很多。
  他也觉得以陆家人的能力,即便是有地动该是能在第一时间逃出来。
  尤其他心中的姑娘,能力更是出众,根本就不会有事。
  只是心中固然明白,但没有亲眼所见,心里的担心却还是抑制不住的。
  经过祖父这么一劝,温故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祖父说的对小七他们不会有事儿的。
  与其在这里担心,还不如多准备一些物资,护送到青云村,已解那里的燃眉之急。
  “谢谢祖父,孙儿知道怎么办了。”温故暖暖的看着祖父说道。
  大将军点点头,通过孙儿的神态,大将军已经看出这孩子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如此,孙儿就先告退了。”他要去与席管家商量物资的事。
  温大将军闻言挥挥手上让温故离开。
  出了书房,温故随手招了一名府内的侍卫让他把席管家喊到他的房间。
  祖父在他回来后不久,就把将军府的大权全交在他的手里。
  将军府要养活着温家军,土地是不会少的,还有几辈子温家军自己开垦出来的荒地,在这么多年的养护下早已经变成良田。
  加上温家常年征战,其战功累累,已故的历代皇帝对温家都算不薄,金银赏赐从不吝啬。
  同时也赏赐了不少产业于温家,加上温家一两百年的积累,故而温故手中是不缺银子的。
  席管家没让温故等太久,一进门就忙忙着行礼,被温故阻止了。
  “主子,您找我有什么事儿?”
  其实来的时候席管家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答案,十有八九是于青省的地动有关,毕竟北池县就隶属于青省。
  温故也不准备拖泥带水,直接吩咐道,“席管家,你准备两路人马,从账上支银子,紧急购上一大批药材,粮食以及在疫情所用的物资,记得分成两份儿,其中一大份光明正大的由温家军以最快的速度护送至灾情最严重的北望新泽两县。
  另外一份你暗中特别派遣两名暗卫带领多名乔装后的温家军也以最快的速度悄悄把物资运至青云村。”
  闻言席管家赶紧点头称是,知道这件事情很急,待主子吩咐完后便急匆匆的带着几名侍卫光明正大的去购买物资了。
  几个时辰下来,粮食药材物资等等都准备了十多辆车,在京都老百姓的注视下,十多辆物资车在二十多名温家军亲自的护送下向边陲紧急赶去。
  当然得到的夸攒自是不必说了,让温家在百姓中的声誉再次提升了些。
  至于暗地里的送往青云村的那一份物资,早在白日里佯装一般的商人,分批出了京都,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毕竟,大家伙的注意力都在将军府购买物资上呢。
  这批人马连日加夜的根本就不带休息,唯一休息的时间就是换驾的时候在马车上休息。
  马儿也在每经过一处的地方,都会到温家在各省的据点换上新马,故而因为马匹的给力,原来全力赶路需要半个多月能到达北池县,硬生生的被缩短到七日。
  这头,温家军光明正大护送的物资刚刚出了京都,一辆马车低调的驶进了将军府的后门。
  这二人便是从陆家买粮食回来的两名暗卫。
  等温故赶过来的时候,粮食已经被席管家放进了专门的仓房,有专人看管。
  “主子”
  “主子”
  温故点点头,抑制住心里的急切,淡声道:“陆家可有什么话让你们带来?”
  其中一人道:“主子,陆夫子说,让属下替他们感谢主子们带过去的礼物,同时代他们向主子和老将军问好。”
  温故闻言点点头,这确实会像陆叔说的话,示意着这人接着说下去。
  “属下无能,只是陆家人不肯收银子,属下们便做主偷偷的把银票塞进了陆夫子的书房,属下没有完成主子的吩咐还请主子则罚。”
  温故:“你们做得对,何来责罚?不仅不会罚,相反还要赏,遇事不慌知道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