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的,把小七感动的不得了,从小到大大嫂确实待她和锦绣一样,甚至因为她小一些有时比待锦绣还好。
  “大嫂你真好”感动的小七撒娇的看着大嫂,要不是大嫂手里拿着碗筷,她都想不到扑到大嫂怀里了。
  “好了,别撒娇了,赶紧出去吧,厨房里油烟太多,别把衣服再蹭脏了,无聊的话可以去找锦绣,正好帮大嫂看着她,这丫头没人看着就不行。”
  说到唯一的闺女王氏就忍不住的摇头,好在现在比以前懂事多了,让她的心里宽慰许多。
  瞧着大嫂一说的锦绣这般无奈的模样,小七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赶紧对大嫂说了声好,转身离开了厨房。
第550章 紧张气氛
  看了眼离开的小妹,在瞅着手里空着的盘子碗,王氏笑了起来,自家妹子的胃口不错,全吃完了。
  接着,王氏快速的把碗筷放到了一旁的木盆中,把之前温饭用的热水全部曾倒进了木盆中,快速的洗刷起来。
  一大早用过早食后,她可都听锦绣说了,小妹在疫区非常辛苦,起早贪黑就连用食都是抽空吃的。
  听了后王氏心疼不已,他们家的姑娘什么时候这么辛苦过,都是娇养着长大的。
  尤其是小妹,那更是堪比眼珠子的存在,幸亏娘不知道娘要是知道的话还不知道该怎样心疼呢。
  如今回来了,可不能让小妹再这样辛苦了,他们家的孩子他们乐意惯着,再说再惯又能惯几年,这孩子都已经行过及笄礼了,也就这几年的舒心日子了。
  这边离开厨房的小七,顺着大嫂去了锦绣那,推开半掩的房门结果发现这姑娘正在收拾房间。
  这一幕让小七还挺诧异的,对于锦绣来说,这可是少有的勤快了,基本上这姑娘的房间都是大嫂打扫收拾的。
  小七想着日头也没从西边出来呀,这丫头怎么突然变勤快了?
  推门走了进去,锦绣正在擦拭她的梳妆台。
  两人的梳妆台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就连装首饰的妆奁盒都是一样的,都是大舅舅打的。
  听到动静的锦绣,抬眼往门口看了一眼,发现是小姑姑,脸上立刻展开了灿烂的笑容。
  估计叶锦川要是此时在的话,看到这个笑容绝对是挪不开脚步的,被惊艳的小七忍不住的想着
  “小姑姑你起来了,用饭了吗?小姑姑你先坐到我的床边,等我收拾好了再陪你说话。”
  本来准备帮忙的小七,听到锦绣的话脚步一转坐到了这姑娘的床边。
  看着锦绣仔细擦试着妆奁盒,一层一层的擦拭着,干的倒也是有模有样的。
  里面的首饰全被这姑娘拿了出来,摆了一梳妆台,话说锦绣这丫头光是这些首饰也算是个小富婆了。
  倏地,小七收敛住脸上的笑容站了起来,她怎么把爹惩罚的事情给忘了。
  “锦绣,你继续打扫吧,我去爹的书房了。”
  听到小姑姑的话,锦绣停下手里的动作,疑惑的看这小姑姑,显然这姑娘根本就不记得爷爷惩罚小姑姑的事情了。
  “小姑姑,你去书房干什么?”锦绣问道。
  “你忘了,我还有十张大字的任务呢,你接着干吧!我要去完成任务了,你要是好了可以去书房找我。”
  想到十张大字,小七突然就觉得手腕好疼。
  锦绣听到小姑姑说十张大字时,就惊的微张着嘴巴,她真是把这件事情忘了。
  十张大字呀,一张大字她都能写上半天,小姑姑要写上十张,我的天呐爷爷太狠了。
  锦绣默默的在心里为小姑姑加油,希望小姑姑能早点写完。
  至于小姑姑说的干完活后可以去书房找她,锦绣表示她屋里的活儿很多,完全可以干一上晌,书房什么的还是不去了。
  书房里,小七任命的把宣纸铺在书案上,还不忘用镇纸压着。
  接着开始细细的研磨,研到浓稠皆宜的时候停了下来。
  选了一根中细适中的狼毫毛笔,笔尖沾染了一点清水晕染微弹了几下,蘸着墨稍作思考便提笔写了起来。
  “一阳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
  这厢小七正在认真地默写着《易经》,那厢远在千里之外的玉关城进入了最后的备战中。
  蛮族大军经过这些日的集结已不下于十万大军,屯兵在玉观城几十里外撩河对面,随时都有渡河攻打的准备。
  而玉关城就位于辽河的南方,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建有两座城楼,内城外城均被厚重的大门阻隔着,可以说这两座城门对起到保护边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内城,还有着东西南几座城门,一但内城被破,这几座城门就是老百姓逃生的希望。
  内城是百姓居住的地方,有着各种店铺贸易坊市十分繁华热闹,太平时期,蛮族各族会用他们的牲口皮毛来到坊市中换取生活物品以及各种粮食。
  外城则是边陲军驻扎的地方
  两座城门皆依山而建,而高耸入云的莽啸山就是玉关城的一座天然屏障。
  可以说除了城门想要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到城内,那是异常困难。
  至于越山而过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这山高耸入云,即便是连人带马爬上了莽啸山也难得下来,因为山的另一面是一座垂直而下的悬崖峭壁,而峭壁下就是玉观城的外城,要想进入外城,则必须翻过垂直而下的悬崖峭壁。
  这等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想要翻越何等之难,更别提还有物资马匹等等这些。
  也就是说外城门虽是依山而建,却是依莽啸山悬崖之山而建,目的自然是阻绝外敌入侵。
  故而想要进入玉关城,唯有直接破城一法。
  彼时,内外两城的边陲气氛尤其紧张,同时陷入紧张的还有边陲内部的老百姓们。
  几乎是同时收拾好包裹,做着最坏的打算。
  “吼……哈……”边陲军此时是正陷入紧张的练兵中,来应对随时发生的战事。
  彼时镇北将军刘砚倾便于众位将领商讨着应对蛮族大军之计。
  大将军刘砚倾一脸严肃的立在一个硕大的沙盘之外,同时立在沙盘外的还有诸位将领。
  一大早就接到斥候的消息,蛮族各部落已经集结完毕,整整不下于十万大军,驻扎在撩河以北,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似乎准备随时进攻。
  “……各位将军此时情况已非常危机,蛮军蠢蠢欲动,战事随时一触即发,如今咱们的任务就是一定要死守,把蛮军阻隔在撩河以北,不能让他们踏过撩河。”刘砚倾指着沙盘中代表撩河的部位。
  一番商讨后,刘砚倾神色凝重的看着在座的各位将领,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吴亮你速带一队斥候严密监视蛮军动向,任何风吹草动信号通知。”
  “属下遵命。”吴亮抱拳领命,速速走出议厅。
  “赵将军命你率两千骑兵,一千强弩兵,二千弓箭手,五千重步兵,一千近强兵,即可整装以待,一旦蛮军有所行动,速去阻隔。”
  “属下遵命。”赵霍达抱拳领命,快速退出议厅。
  “金将军孙将军,你们二人加紧练兵,在外城候命,一旦情况有变随时准备支援赵将军。”
  说完这些刘砚倾又把目光看向了另外一人,“齐副将,粮草与武器方面情况如何?”
第551章 戒骄戒躁
  齐磊上前一步,神情异常凝重的说着,“禀将军,库房中的武器长枪不足两万,长刀短刀不足五千,箭矢不足三万只,弩箭不足三千只,盾牌一千,盔甲两千,火油一百桶,抛石机一百,滚木滚石等等大约五千数量。
  至于粮食,最多也只能坚持二月左右,今年的补给粮朝廷如今还未送达。”
  闻言刘砚倾脸色异常难看,眉头紧蹙,先不说粮食,一但打起仗来,库房中存的这些武器根本是不够消耗的。
  “将军,一但战事开始这些库存哪里够用,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想到撩河以北十万蛮军,齐磊就忍不住的着急。
  刘砚倾点头,库房里的存货实在是太少了,要是面对面真枪实刀的打起来,根本就打不了几个回合,心中说不急那是假的。
  战场上武器和粮食都是重中之重,若是后方补给跟不上,将会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后果,会影响到整个战事的结果。
  此事确实刻不容缓,想到这里刘砚倾留下潘副将,其他人挥挥手全部离开。
  坐在了书案旁稍作思索又提笔写起了加急奏章。
  片刻后,用蜡紧封交给了立在一旁的潘副将,“潘仁强,你速派人把这份奏章以最快的速度紧急送回京都。”
  “属下遵命”潘仁强也知道此份奏章的重要性,一脸严肃的接下了,迅速转身离开了议厅。
  看着潘副将离去的身影,讲真,刘砚倾心中很是没底。
  当今圣上这些年来只图享乐,重文轻武,若不是这几年间不断削减这里的军需用度,武器方面也已经许久没有填充,哪里会出现这种这种情况。
  想到这里,刘砚倾就心中悲愤不已,就是库房中的那些武器还都是以前存下来的。
  唉,现如今如此严峻的情况,只希望能够引起诸位大臣及皇上的重视吧,否大桑国危以。
  ……
  骑着一匹白马的温故在天微微擦黑时停在了将军府大门。
  进入大将军府的他满脸的汗渍,身上的短打劲装满是污迹,身后紧跟几位将士,不同的是各位将士要比他们的主子干净许多。
  将马随手交给府内的侍从,在席管家的陪同下去了浴房沐浴更衣。
  躺在浴桶中不着寸缕的温故,很明显能够看出身材壮硕了许多,短短的时间内手臂肌肉突起,轮廓分明,充满着力量的感觉。
  再也不是曾经走几步路就喘的厉害的温故。
  “席管家,这一日祖父吃的还行吗?”温故瞥了眼候在一旁的席管家。
  “回主子,老将军吃的很好,夕食还吃了两个馒头。”席管家躬身答道。
  闻言温故放心的微颔首,身躯往浴桶中又缩了缩,感受着水的温度。
  天不亮他就到城外温家军的演武场,在那里整整呆了一日,这段时日几乎日日都是如此,能够陪伴祖父的时候越来越少,心中还是有些愧疚的。
  这些日子,他这般努力就是想让温家军知道他们的现今主子并不是草包,并不是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之人。
  有付出便有回报,京都一千温家军的将士们都败在他的手里,他得到了所有人打心底里的认可和尊敬。
  “主子,该起了水快凉了。”席管家打断了温故的沉思,挥手让一旁服侍的侍从退下,亲自帮着主子把衣物穿上。
  穿戴整齐后,拒绝了席管家的跟上,温故径直朝着祖父的房间走去。
  “祖父,您睡了吗?”温故站在门外轻轻喊道。
  “没有进来吧。”说话间守在外室的侍从便把房门打开。
  温大将军看着走进来的孙儿一头微湿的头发披散在背部,看来这孩子是刚回来。
  “怎么不把头发完全绞干了再出来。”瞧着孙儿的一头湿发,大将军忍不住的蹙眉。
  闻言温故笑了起来,笑容异常的温暖“放心吧,祖父,您孙儿现在的身体壮的像头牛不会轻易生病的。”
  “话虽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注意点好。”今天的阴影太大了,温大将军还是担心。
  “我知道了祖父。”温故顺从的说道,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和祖父纠结。
  看到孙儿不像是敷衍他,温大将军这才满意的颔首。
  “今日去演武场战果如何?”温大将军笑着看着孙儿。
  “还不错,全获大胜,孙儿用着咱们温家枪法,还大败了数名铁骑军城校尉”。
  温大将军睨了自家孙儿一眼,“戒骄戒躁,只是校尉而以,比他们厉害的人多的是,总之每日的练武不可懈怠。”
  “是,孙儿知道”闻言温故正色道。
  祖孙俩还会说几句话,门外突然响起了席管家的求见声。
  这种时候席管家求见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祖孙二人凝视一眼神色均变得严肃起来。
  “进来”大将军苍老浑厚的声音响在了席管家的耳畔。
  走进来的席管家先是恭敬的对着老将军行礼,然后双手奉上了被蜡紧封的信件。
  “两位主子,这是温家军从边陲紧急送过来的加急信件。”
  “送信的人呢?”大将军没有第一时间打开信件。
  “回主子,在门外候着呢。”席管家恭敬的回答。
  大将军点点头,抬脚把腿从床上放了下来,一旁的侍从赶紧上前帮助大将军把锦靴穿上。
  套上了一件宽大的外袍后,大将军走出内室来到了外室坐在了软榻上,温故立在一旁。
  “让他进来。”大将军的威严瞬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