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沐荣华-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筝看了眼这位郑娘子,梳着圆髻,插戴着两枚银簪。一对翡翠绿的耳坠。圆圆的脸庞,一双细长的眼睛看人的时候带着几分探索。丁香色的净面褙子,宝蓝色的挑线裙子。和她记忆中的琴师一模一样。

    荣筝和荣筱、荣筝献完了敬师茶,亲切的称呼了声郑师父。

    郑娘子看了眼新收的三位徒弟,点头说:“我会把自己所学都传授给你们,至于能不能学成,就看你们自己的领悟力了。”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了。

    “按照约定好的,每月我坐馆十天,隔两日一学。地点就在这书斋里。”

    三个女孩子都规规矩矩的答应了,可荣筝面露难色来,吞吞吐吐的说:“郑师父,我想告一段时间的假。”

    刚开馆就告假,郑娘子面有不虞。

    “外祖母来接,我很惦记她老人家,所以很想去探望探望。”

    郑娘子沉吟了下方指着跟前琴桌上的一张琴道:“你能弹一支曲来,我就放你的假。”

    荣筱和荣笙面面相觑,心想这才拜师,对于一点不通的她们,不是有意刁难么。

    荣筝细想了下,点头答应说:“好。”

    她端坐在琴桌前,细细的想了下以前学琴时师父教的东西,虽然隔得久了,但大体的还没忘,弹一段简单的小品不是太难的事。

    荣筝匀好了气,手放到了琴弦上。郑娘子在一旁见荣筝的姿势还算对,手势也没太大的问题,便暗想这个女弟子可能提前学过一些。

    荣筝弹了一支凤求凰。

    郑娘子听后,正色道:“你太心浮气躁了些,这不是学琴人该有的情绪。磕磕绊绊的,有两处已经弹错了。”

    她说完后,又亲自示范了一遍。果然比荣筝弹的更加流畅,婉转。

    荣筝红了脸站在那里,十分的受教。

    郑娘子又对她们说了一番学琴该有的基本素养。最后对荣筝道:“我准你的假了。不过这个假回来后,我希望你的琴技能得到提升。”

    荣筝应诺了。

    第一天上学,郑娘子只嘱咐了几句便让她们散了。约定两天后在书斋里正式开馆。

    荣筱悄悄的拉着荣筝的衣袖说:“好姐姐,你什么时候学的琴,我怎么不知道啊”

    荣筝微愣,她把这个给混忘了。只想着表现一番让郑娘子放她的假,却没料到她和荣筱、荣笙一样都是头一回摸琴,只好笑着找了个托辞。

    “以前我母亲教过一点,还没有忘干净。到底是许久没弹了,生疏得很。”

    荣筱很是诧异,心道她二伯母去世的时候她三姐不过四五岁,那时候她就学琴啦可怎么后面二伯父没有让三堂姐再跟着练习呢。

    荣筝不是没看见荣筱面露诧异的神情,笑着打岔道:“只怕我后天就要去我外祖家了,我们一起的玩闹的时间也不多。前些天你不是还说我们紫苏手巧,打的那个带蝙蝠的络子好看么,正好还没走,你让紫苏给你打两个玩玩吧。”

    荣筱笑道:“我随便一说,三姐你就记心上了。当真是有心,你不怕我烦了你的紫苏啊”

    “她喜欢摆弄这些小玩意儿,怎么说是麻烦呢。”

    荣筱总算是再没有接着追问荣筝弹琴的事。

    荣笙回了房,把郑娘子的话说了一通。马氏刚开始还听得好好的,后来又听见荣筝弹了支曲子,郑娘子指出了不足,还放了她的假。她也带着惊讶说:“她什么时候学的琴,我怎么不知道”

    后来马氏又去问荣江,荣江倒不以为然,笑着说:“她母亲以前也弹琴,想必是她母亲指点了一二。”

    “哦。”

    马氏心里却不高兴,如今连起步就输下了一截。看样子以后要对笙姐儿更加严厉才是。

    “阿眉生平最喜欢制香和弹琴。我还记得她每次弹琴时焚的香就是自己制的,气味十分的芬芳,还带着股香”荣江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里。

    马氏心中越发的不是滋味,嘴唇翕了翕,最终什么也没说。还是周嬷嬷在旁边咳嗽了一声,荣江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第三十七章 齐府

    

两日后齐家果然派了轿子和婆子来接荣筝回齐家去。

    荣筝拜别了父亲。

    荣江点头说:“替我向你姥姥、几位舅舅、舅妈问个好。再有就是别淘气,给你外祖家添麻烦。”

    荣筝笑道:“爹,我是去陪姥姥的,怎么说起我来像是去惹祸似的。”

    荣江却沉色道:“难道你以前给我惹的祸还少了不成乖乖听话。过几天我会让人来接你。”

    荣筝想起了以前的离经叛道来,不免有些汗颜,她却不想和继母应酬,便说:“爹爹就让我自在的陪陪姥姥吧,我什么时候想家了再回来。”

    荣江说:“你要学琴,别误了正事。听说琴师放了你的假,但也说你的琴技不怎样。既然要学就给我好好的学。当年你母亲的琴弹得就好。”

    “我知道了。”

    荣筝带了丫鬟婆子,坐了齐家派来的轿子去了外祖家。

    齐家住在武学巷内,与荣家同住朱雀门外,相隔不算太远。

    荣筝坐在轿子里,行了不过一个多时辰,就到了外祖家。

    这边从东南角的侧门进了齐府,过了影壁,到了轿厅才落了轿。

    早有丫鬟上来替荣筝打起了轿帘,荣筝把手递了出去,紫苏便稳稳当当的扶了她。

    接着有婆子上来和荣筝请安,笑说道:“荣表小姐来了。老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荣筝点点头,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进了齐家的大院,径直往那上房而去。这边荣筝的大表嫂早已在垂门外迎接了,见她好不容易来了,满脸堆笑道:“荣妹妹可算来了,叫我们老太太好等。”

    荣筝忙给大表嫂行礼。

    大表嫂亲昵的挽了她的胳膊,便往老夫人的屋子里。

    “好久没见你上我们家来玩了,在家都做些什么”

    荣筝笑答:“不过和姐妹们一起玩耍,做做针线而已。才婶婶请了琴师来,要跟着学琴了。”

    大表嫂笑道:“听闻你母亲的琴就弹得极好。”

    两人一路寒暄着,荣筝重生后第一次来外祖家。总觉得隔了许多年似的。她记忆中的大表嫂已是个染了风霜的妇人,哪里有如今这般明艳动人,像朵娇似的。

    五进的院落,收拾得极为整齐。来往的仆妇皆举止有度,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做派。荣筝不免想起上一世她出嫁后,倒很少来看望外祖家了。最后一次来这边,还是来吊唁的。那次外祖母刚去不久,她拖着病体来为外祖母送行。

    外祖母极疼她,可惜上一世她是个闯祸精,没有让外祖母省心,如今想来心里多少有些愧疚。

    正想着,已经进了外祖母的院子了。

    “到了,到了”

    荣筝举目看去,便是她的二舅母和三舅母。她步子轻快,上前向两位舅母行礼。

    二舅母申二太太笑眯眯的打量着她:“几个月没见,倒又像是长高了些。”

    任三太太任氏在旁边附和说:“是长高了不少。水灵灵的像个大姑娘了。”

    荣筝脸一红,还有些别扭。

    任三太太又笑道:“看看,看看,还不好意思起来。以前可没这样不好意思。当真懂事了,知道害羞了。对了,你还生你五哥的气吗”

    荣筝有些懵,她五哥怎么呢或者说之前她和五哥有过什么事吗两人闹了别扭发生了争执怎么她一点也不记得呢。

    荣筝只好红着脸吞吞吐吐的道:“我哪里敢生五哥的气呢。也不知道五哥消气没有。”

    任三太太拍拍荣筝的手背说:“哎,这就对了。我就说嘛,小孩子家家的有什么气好生的。二嫂,一会儿小五散学了,让他过来见见他荣妹妹。”

    申二太太笑着说:“妹妹来了,他应该见一见。”只是申二太太虽然脸上挂着笑容,可那笑容十分的勉强,眼中竟然带着几分锐利。荣筝清楚的看见了,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上一世她就不大讨申二太太的欢心,似乎对她很有微词。

    几人还没进屋,就听得那帘内有个苍老的妇人笑道:“我的筝姐儿到了么”

    荣筝步子一滞,任三太太已经揭起了帘子,推了荣筝一把,笑道:“你还不快进去,可把老祖宗给盼得”

    荣筝进到了暖阁,只见炕上坐了位满头银丝的老妇。

    荣筝鼻子一酸,忙跪了下来,给吕老夫人大大的行了一个礼。

    吕老夫人,伸手来虚扶道:“你这孩子,见了面不到我怀里来,这么多的礼干什么。”

    荣筝含泪的唤了一声:“姥姥,您的筝姐儿来看您了。”说着眼泪就簌簌的落了下来。

    大表嫂上前将荣筝扶了起来,说道:“到底是嫡亲的外孙女,不过几个月没见,就这么的牵挂。”

    “好孩子”吕老夫人已经下了炕,上前将荣筝一把搂住,心疼道:“我的筝姐儿,我着实的想你啊。”

    “姥姥,我也想您啊。年前听闻您病了,可都好呢”

    “好了,好了。你看我精神不是很好么”

    荣筝打量着,外祖母虽然满头白发,但红光焕发,精神矍铄。说话中气也足,不虚不喘,说明身体当真不错,略松了一口气。

    申二太太眼圈一红,说道:“筝姐儿当真是大姑娘了,知道心疼人了。”

    吕老夫人拉着荣筝的手叹道:“不枉我平日里白疼你一场,如今也知道心疼人了。”

    荣筝心想以前当真自己是不懂事,让长辈们操碎了心,好不容易有来过的机会,她自然会更加珍惜。

    荣筝将早就备好的见面礼各处奉上。给吕好夫人准备的是副自己绣的额帕。

    吕老夫人打量了道见是块藤黄色漳绒的料子,用青绿色的金线绣了卷草纹,十分的古朴大方,点头笑道:“针线也见涨了。好孩子”

    外祖母的口中全是溺爱心疼之语。

    吕老夫人又对身旁的儿媳妇们说:“还是让筝姐儿跟着我住在这边吧。”

    大表嫂笑道:“到底是老祖宗心疼外孙女。”

    这里别后重逢充满了温情。齐家的女孩子们也一处来了,二表姐蕴娴、三表姐蕴霞,五表妹蕴欢,六表妹蕴虹,四人齐刷刷的出现了在吕老夫人的屋子里。

    姐妹们年纪差得不多,别后相见,自有一番热闹。只有五表妹蕴欢的脸上的笑容却有些淡淡的。她是任三太太房里庶出的小姐,因为自己的出身多少有些敏感自卑,比不得蕴娴、蕴霞那样磊落大方。又因上次灯节,四姐妹中,荣筝虽然也请了她,但她母亲没有让她跟着去,她心里有些不舒坦。

第三十八章 前嫌

    

齐家乃书香世家,历朝列官者不在少数。只是最近一两代来,没出过什么封疆大吏而已。荣筝外祖父当年和祖父同朝为官,累官至布政使。又对祖父的学识很推崇,遂结了儿女亲家。将齐家嫡出的小姐嫁给了荣家的二少爷。荣江对待齐家小姐很是敬重,夫妻俩倒过了一段和和美美的小日子。

    外祖父向来很看重这个女婿,只可惜父亲终究差了那么一步,不过是同进士出身而已,这让外祖父多少有些遗憾。

    荣筝有四位舅舅,母亲是外祖母唯一的女儿,也最是宠爱的一位。可偏生福寿不能双全,母亲最终只活了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吕老夫人拉着荣筝的手,叹息着说道:“昨晚我又梦见你母亲了,我问她上哪里去,她在梦里也不理我。”

    荣筝笑着开解道:“姥姥是太想念母亲的缘故,所以才梦着她。”

    “我养了几个孩子,她是最先离我而去的。又是唯一的女儿,在家的时候百般娇养,生怕受丁点儿的委屈。她的那些哥哥们都说我偏心。我就说只这么一个女孩子我不心疼谁不心疼啊,在娘家过几天自在的日子,等到嫁了人要相夫教子,就不见得有那么自在了。”

    荣筝抿嘴笑道:“姥姥说得也是。”

    吕老夫人瞅着荣筝瞧,叹道:“你长得倒越来越像她了。不过你肯定比她福寿双全。”

    荣筝想到今后的遭遇,就不怎么能笑出来。不过她今生铁定不愿意嫁廖家了,实在不行,她这一辈子不嫁人。

    吕老夫人确实心疼女儿留下来的这么一根独苗,所以再三的和媳妇们说要把荣筝接回来住几天。她自己养在身边也放心。

    到了傍晚,荣筝的那些表哥表弟们也都散了学。大家来给吕老夫人请安的时候,也见过了荣筝。

    “荣家表妹,你倒好久不来我们家了。是不是还和小五闹别扭来着”说话的是荣筝的四哥。

    而被点名的五哥却站在申二太太身后,看着荣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