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瑄道:“差不多都妥当了。”
端惠点头赞道:“好,那我就不用费心了。对了,上京的事你和弟妹提起过没有”
沐瑄回道:“已经说了。”
端惠瞥了荣筝一眼,见她满脸的红晕未消,这两人感情好,端惠却是由衷的喜欢。瞧着蜜里调油的样子,笑容不禁的就浮上了唇角。
她对荣筝柔声道:“可惜我这次不能和你们一道去,不然路上也多个照应。”
“郡主不去吗”
端惠说:“入冬以来身子有些不爽利,这一路舟车劳顿,少说也要半个来月。就不折腾了吧。君华该把宫里的那些事慢慢的和弟妹说说,让她也有个准备。到时候也好引荐给各位。”
沐瑄莞尔:“宫里的这位娘娘,那位娘娘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
端惠这才笑道:“是呢,你长这么大加上上半年去的。才总共去了三次。里面的情况还没我明白,我会好好的和弟妹说的。”又扭身和荣筝道:“皇宫里规矩多,回头我慢慢的和你说。”
“有劳郡主了。”
端惠轻轻的拍了拍荣筝的手道:“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嘛。你也别始终拿自己当外人。崔家小七不愿意叫我一声姐姐就算了,我是你大姑姐,你跟着君华喊我一声姐姐不为过吧。我现在只有这么一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我当姐姐的护着他。你做了他妻子,我也护着你。从王府里分了出来,大家齐心协力的把日子过好了才是正经”
端惠一番肺腑之言让荣筝深受感触,她在家里虽然也有姐妹,但毕竟都是堂亲表亲。上一世她也有个大姑姐。可那个大姑姐出嫁后还管着娘家的事。和婆婆沆瀣一气,她受了不少的闲气。
今生和前世有太多的不一样了
端惠又和沐瑄嘲笑道:“你们两个多多努力,到时候我帮着你们带孩子。最好是多养几个,大家也热闹些。”
荣筝低着头红了脸不说话。
端惠原本还想说到时候我看着哪个孩子喜欢。认养一个给自己送终。但是觉得此刻时机不大好。最终也没说出口。
午后荣筝小睡了一会儿,起床后见屋里静悄悄的。她披了衣裳,走至外间。只浮翠守在熏笼边低头做针线。
荣筝含笑道:“怎么就你在”
浮翠慌忙抬头,见荣筝站在跟前,忙起身陪笑道:“大少奶奶醒了,怎么也不叫一声呢。”
荣筝道:“没事的,你做的什么呢。”
浮翠见问,忙将手里的东西递给荣筝看。荣筝瞧了一眼,雪白的软缎上扎着喜相逢的花样,做的是个兜兜,点头赞说:“针线活不错,很鲜亮。”
浮翠忙道:“让大少奶奶见谅了。”
“以前大爷的针线谁做呢”
浮翠说:“大爷不讲究,大多数是针线上的人做,贴身穿的,我们也做几样。”
荣筝没有再问了,和浮翠闲话了几句又问沐瑄在何处。
浮翠说:“这会子应该在书斋那边吧。”
荣筝听说便要去棠梨书斋,浮翠见外面寒风阵阵,忙去替荣筝取了一领斗篷来与她披上。这是领灰貂的斗篷,有些重量,不过披在身上却十分的暖和。
浮翠陪着荣筝往棠梨书斋而去。
廊下有个小僮正烧着风炉,拿着把蒲扇用力的煽着。炉子上有一个茶铫子,水已经快要烧开了。
有小丫鬟替荣筝揭了犹如门板一样的厚帘子。荣筝进到屋内。
沐瑄正忙着整理那些书籍,荣筝上前道:“妾身能帮什么忙吗”
沐瑄见她来了忙说:“不用了,你坐那里休息吧。”
荣筝突然想起了头一回来书斋时的情景,一晃都一年的光景了,那时候她何曾料到过会成为山庄里的一员。她的目光又停留在壁上的仕女图上。看着图上的美人不免想起新婚第二日早上见过豫王一面。
看上去那么威严的人,原来也是个丹青妙手,画的仕女图竟然这样的神韵兼备。沐瑄他母妃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虽然认识沐瑄这么久了,但她从来没有问过他。
“你又发什么呆呢”沐瑄从后面走了过来。
荣筝微笑着摇摇头。
小僮已经把水烧沸了,沐瑄亲手给荣筝沏了一碗茶。
“你吃吃看,这是今年的秋茶。”
荣筝轻轻的抿了一口,秋茶虽然不及春茶那般的醇厚芬芳,但是这碗茶的滋味却并不寡淡。
饮完了茶,荣筝赫然看见书案上有一支碧玉箫,好奇道:“这箫是哪里来的”
沐瑄走上来说:“我珍藏的。”
“沐大爷会吹”
沐瑄点头说:“不是什么难事。不过阿筝,你以后也称我的字吧。你和他们一样喊我君华就好。”
“这个字很不错,你自己取的吗”
沐瑄点点头,又问:“你有没有什么乳名”
荣筝含笑道:“有啊,以前娘还在的时候喜欢叫我娇娘。不过这些年了,再没人这样叫过我,就是爹爹也不唤我的小名了。”
“那我私底下就叫你娇娘好不好”
荣筝微笑着点点头,又让沐瑄吹一支曲子给她听。
沐瑄也不推让,拾了玉箫,放至唇边,略一沉吟,低低的吹了支梅花落。曲声悠扬,余音袅袅。
荣筝忍不住拊掌赞道:“真是动听。”
沐瑄想起了一事,忙让人取了那张琴来,和荣筝说:“我还没听你抚过琴呢。你抚一支我听好不好”
荣筝也不自谦,试了音,便抚了一支流水。
沐瑄听一节心中暗赞一节,后来忍不住以箫和之。
两人从未合作过,没想到偶然起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合作得竟然天衣无缝。曲毕,沐瑄携荣筝的手道:“以后我们老了,我烹茶,你抚琴,好不好”
荣筝被沐瑄半搂在怀里,在她耳畔轻声低语。后来沐瑄的手竟然不老实,顺着她的衣襟就往里面摸去,荣筝哆嗦了一下,扭着身子要将他的手推开,红着脸道:“大白天的,你做什么呢,也不害臊。”
“我摸摸自己的老婆天经地义,怎么呢。”沐瑄说着越发的肆意起来,在荣筝的耳边轻声的唤着“娇娘”
荣筝连耳根都通红了,害怕什么人突然进来撞见,那她的脸往哪里搁。一把将沐瑄推开站起了身。
沐瑄却不依不饶的用力的拽了她一把,将她拽到了怀里。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温柔乡是让人这样的眷恋。这些天初解人事,所谓食髓知味,一闲下来,脑子总会控制不住去想那档事。他恨不得都与荣筝在一处,耳鬓厮磨。
沐瑄不顾荣筝的反对,一手已经解开了她外面大袄上的纽子,一手已经伸了进去,还想再进一步的时候,突然听得窗下小厮禀了句:“大爷,府里的长史来了。郡主让您过去一趟。”
荣筝心砰砰的跳着,趁机将沐瑄推开,她慌忙的站了起来。满脸潮红的扭过身去扣衣裳。幸而那小厮只在外面禀报,要是突然闯进个人来瞧见了这么一幕也太臊人了。
沐瑄漫不经心的答道:“我知道了。”他拉着荣筝的手,低声在她耳畔说:“这会儿先放过你。到了晚上我再好好的和你算账。不过说好了,你得什么都依我。那本册子我们还得再多学学。”
荣筝的脸犹如红布一般,又急又臊忙把沐瑄往门外推:“叫你了,快去吧。别耽搁了正事。”
沐瑄到底偷亲了一下荣筝的芳唇,这才满意的离去。
荣筝站在原地气呼呼的想,以前那么个清心寡欲的人,怎么成亲后完全就变了个人,一点也不知道避嫌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门
二十六这一天,沐瑄带了荣筝回荣家。
荣家这边早就预备下了,开了大门迎接新女婿登门。
沐瑄扶了荣筝下车,紧紧的扣了荣筝的手,往上房而去。
荣江想着女儿回门,他怎么着也得在家多留一日,所以还没有去安阳赴任。
两人及至荣家二房的上院。
这边早已来了不少的人,廊下的丫鬟仆妇见他们来了,纷纷的通禀。
荣楷和荣椿纷纷迎了出来。
荣楷笑道:“三姐夫三姐回来了”
大家进了堂屋,荣江端坐在上首,顶头见女儿女婿回来了,脸上收也收不住的笑容。
沐瑄和荣筝赶着给荣江行了礼,荣江甚是欣慰道:“好女婿快快起来。”
除了荣江,荣渝也坐在旁边喝着茶。两人又拜见了荣渝。东面坐着女眷们,不仅是杜氏,还有隔房的伯娘、婶娘们,齐家的两位舅太太也来了。
自荣筝进门后,申二太太的目光就一直停留在荣筝身上。见荣筝梳着高髻,戴着赤金嵌宝的头面。那支金钗上全是用红宝石攒的牡丹花。颗颗都有莲米大小。一进屋就解下了雪貂的披风,露出了里面大红色五彩缂丝锦绣辉煌的大袄。宝蓝色一抖珠的麂皮裙子。随行的丫鬟忙给荣筝添了件银鼠的褂子。又见她脂光艳艳,眉目生春。
这通身的气派比她在家的时候还要明媚几分,硬把屋里女眷们的风光生生的都给压了下去。目光又落在了沐瑄身上,见这位王府的长公子长身玉立,戴着黑狐的暖帽,宝蓝色的团花皮袍。脚上蹬着一双牛皮皂靴。不凡的出身和良好的教育,又加上他俊逸不凡,使得他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贵公子金贵。哪里有半点病怏怏的样子。
这一男一女,好比观音座下的金童玉女,屋里所有的光芒都汇聚在了他们身上。
荣筝看上去也过得很幸福,这是桩美满的婚姻。和申二太太想的大相径庭,颇让她感到意外。同时心里也有些酸溜溜的。暗道。筝姐儿,若不是我,你哪里能得这样的贵婿
杜氏瞧得出来荣筝脸上幸福的笑容。暗道这丫头总算是嫁对了,看样子女婿对她很不错。
当下荣江便领了沐瑄去外书房说话。这里留给了女眷们。
杜氏招手将荣筝叫在跟前,细细的问她:“他待你如何”
荣筝含羞带怯的点点头。
杜氏脸上的笑容更甚了,拉着荣筝的手笑道:“这就好了。你看看现在谁不羡慕你”
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分别给荣筝道喜。
荣筝微微点头。又问任三太太:“三舅母,怎么不见三姐一道来呢”
任三太太笑道:“她也吵着要来的。偏生这两天身上不大爽快就没出门。我让她看守屋子。”
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大痛快,荣筝很理解。她看了看屋里坐着的人,独不见荣笙。知道现在这个异母妹妹还嫉恨着她,她也谅解。
于是起身说要回以前住的屋子看看。荣筱热情的要作陪。荣筝没有拒绝,姐妹俩挽着胳膊出了上院的院子。两人慢慢的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些丫鬟婆子。
荣筱低声和荣筝说:“笙妹妹也真没意思。知道你回来了,也躲着不出来见你。”
“算了。我知道她现在记恨我,我也不好求她原谅。”
荣筱替荣筝感到不平道:“她没有资格恨你是她娘对你不利,又不是你有意要陷害二伯娘。”
“她却会认为所有的事因为我而起的。算了,反正我也出嫁了,以后也不是常回来,也用不着互看生厌。”
荣筱又和荣筝道:“前两日,她恳请了二伯父去梅花庵探望二伯娘。没想到二伯父竟然答应了,派了车轿婆子,护院送她去梅花庵。去了不过半日就回来了。听说回来后就一直待在房里没有出来过。我也是下人们的口中得知了一点点的消息,听说二伯娘在庵里的日子十分的清苦,衣裳要自己洗,饭要自己做。身边一个服侍的也没有。刚去的时候就病倒了,在炕上足足躺了一个多月才起来。这里人已经瘦了一大圈,人也变木讷了。”
荣筝静静的听着,她紧抿着嘴唇什么也没说。马氏是去梅花庵苦修的,又不是去打醮享福的。不让她经历些苦日子,是不会改过自新了。
荣筝以前的屋子,卉秋依旧派了两个婆子守着,时不时的收拾。如今陈设和她在家的时候一模一样,一点也没变动。
这厢荣江请女婿喝大红袍,正和他滔滔不绝的讲些安阳的事。沐瑄虽然对官场不是那么熟悉对安阳同样不熟悉,但至始至终他都十分耐心的听着,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偶尔还说两句自己的见解,而且句句都很独到。
荣江颇为满意,欣慰的点头说:“要是你也能走仕途,将来不可限量。”
沐瑄含笑道:“只是建国以来就有规定,宗亲不得考科举。”
“这倒也是。不过以前你和我说要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