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偏执将军在线护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玦重重“哼”一声。
  “阿兄,宁世子怎么会也在后山?”裴婼见他神色缓和,便又凑近去问。
  她实在好奇,宁暨怎么会好巧不巧就恰好出现?
  这人大概是与她有些不合,几次遇上都是生死大事。
  “晌午放学时世子与舜意被夫子留了下来说事,舜意怕赶不上膳房的午膳才带了世子走后山那条近路。”裴玦解释。
  说完又补充:“还好有世子在,不然你就算在后山疼死都没人知晓。”
  裴婼不服气:“说不得还有其他人抄近路呢,也不是非他不可。”
  裴玦瞪她一眼,裴婼立马禁言。
  回想先前一切,裴婼仍是怕得一哆嗦。
  这玉山的虫蚁也太毒了!
  不过,更让人害怕的事是,她在宁暨脸上瞥见的那种神色,不说温柔至极吧,也算和善了,甚至……还有点心疼?
  不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她看错了,裴婼赶紧甩甩头,把这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想法甩出脑外。
  ……
  宁王府。
  宁振戚与宁老太太在堂中饮茶,看见回府的宁暨,宁振戚则喊道:“阿暨你来,尝尝我新得的碧螺春。”
  宁暨对茶没什么兴趣,可还是陪着饮了几杯。
  “你娘亲生平最爱碧螺春,我就觉得天下茶类都是一口味道,辩不出什么不同来。可自你娘亲去后,我才发现,这嘴啊早就被你娘养刁了,再喝不惯其他的。”宁振戚感慨。
  宁暨又默默喝了一口。
  “阿暨近来在书院可好?”宁老太太问。
  “尚可。”
  宁振戚道:“虽说习武与习文大不相同,可文武不分家,多听听多看看对行军打战百利而无一害。”
  “是,儿子知晓。”
  宁振戚无声叹了口气,这唯一的儿子也不知道是像他还是像早逝的夕颜。
  可夕颜在时宁暨也不似现今这般沉默的,如今整个人脱胎换骨了一样。
  宁振戚自回长安后一直想让他接下来好好休息一阵,做些寻常人该做的事,因此他不仅托了玉山书院相熟的孙夫子,让他入书院去,怕他不愿意,还给他备了禁卫军校尉一职。
  老宁王寿筵那天晚上把这一想法与他说了之后,宁暨只说听从他的安排,那这下简单了。
  宁振戚当时就笑了,立马派人去与夫子说。
  书院总归纯净些,同龄人也多,说不定可以散一散他身上的戾气。
  事实上好像也确实如此,自上学后,特别是近日,宁暨好似已经与正常长安子弟无二了,偶尔还能在他脸上看见些笑意,实在是难得。
  且孙夫子说了,宁暨在学堂里表现很突出,不仅有自己的见解,有时还能把先生噎得说不出话来。
  说到最后夫子还笑言,宁暨就算不去打仗也能在天启朝里考取功名,一样能光宗耀祖,青云直上。
  宁振戚当然不会让他去考取什么功名,他们宁家人天生是属于战场的,宁暨也不例外。
  不过他这会儿确实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将后续安排给他的校尉一职和主持武试一事推了,让他安安心心再在书院待一阵。
  说到武试,宁振戚想起来,“武试一事你不必忧心,圣上也是为了广揽人才才用你做这幌子,届时自有熟练的武官从旁协助,你按照他们说的来做即可。”
  宁老太太却不同意:“那怎么行,到时候举朝上下都看着,多少人盯着阿暨,怎么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这父亲现在也是赋闲在家,就好好上上心,这事代表的可是咱们宁家的脸面。”
  老太太发话,宁振戚不敢不从。
  宁老太太又接着说:“阿暨的婚事你也上些心,别我一个老太婆年纪一大把了还得折腾,我先前让你去打探的太傅家那孩子怎么样?”
  宁振戚:“是,哪敢劳烦母亲操心,我前些日子与太傅见了一面,白袅这孩子确实挺合适的。”
  宁暨神色变了变,握茶杯的手蓦然一紧,脑海中浮现出今日裴婼那张哭得梨花带雨的脸。
  不过被个虫子咬了,竟那般害怕吗?
  “阿暨。”
  宁暨失神,宁老太太又叫了一遍:“阿暨?”
  “祖母。”宁暨回过神来。
  “何事这样高兴?”宁老太太杵着拐杖侧头望去。
  “无事,想起件书院的事而已。”
  老太太“唔”了一声,没再追问,“你可见过太傅家的女儿?人长得水灵,性子也是个好的,你见了必然会喜欢。”
  “见过,只是孙儿现在功业未成,不想耽误人家姑娘。”宁暨敛起神色。
  宁振戚道:“谁不是先成家后立业的,什么耽误不耽误……”
  宁振戚还在絮絮叨叨,可宁老太太活了那么多年,哪看不出来宁暨这话里已经挑明了不喜,功业什么的都是借口。
  老太太心里叹息,我这孙媳妇该上哪找啊。
  话题在宁暨的无声拒绝下开始隐去,祖孙三人静静坐了一会,各自品茗。
  一壶茶毕,徐白正好上前来禀事:“世子,大少夫人找您。”
  “何事?”
  “大少夫人并未明说。”
  宁暨看向两位长辈:“祖母、父亲,那我先去看看,可能是梧洗出了什么事。”
  “好好好,快去吧。”
  宁振戚这一房人丁稀少,可宁家关系却不简单。
  宁振戚排行老二,是正妻嫡子,上下各有姨娘生的大哥和三弟,四妹。三弟已经独立门户,靠着宁王府的庇荫做些生意,不在朝谋官,四妹也嫁了长安城勋贵,来往并不密切。
  宁振戚大哥一家就特殊了些,大哥与大嫂早逝,留有一子宁丰,由宁振戚抚养着长大,也自小跟着在前线出生入死。
  只是宁丰命不好,三年前光荣殉国,现如今大房里只剩那大少夫人候明珠和五岁孩童宁梧洗。
  大房并非宁老太太亲生,但老太太也非常照顾孤寡娘俩,甚至给了她和离书,可候明珠说一朝为宁家人,一世为宁家人,她要留下来照顾宁梧洗,看着他长大。
  于是候明珠就这样留了下来,宁府上下多多少少对她都带了些敬佩,知晓此事的长安百姓也常赞一句“女子楷模”。


第14章 梧洗小可爱
  清凌院。
  一进院子宁暨就被个半大的孩子抱了大腿,宁梧洗非常高兴,仰着头软软喊:“小叔。”
  宁暨蹲下来,摸摸他的头,看着这张与大哥七分相似的脸有一瞬的怔神。
  “梧洗,不要闹你小叔。”候明珠在廊下笑道。
  宁梧洗嘟了嘟小嘴,朝宁暨抱怨:“小叔,你好久不来看我了。”
  宁暨一把将小孩抱起,“若是梧洗想小叔了,随时可以去璃院。”
  “好耶。”宁梧洗在他怀里开心举起双手。
  “大嫂。”宁暨简单打了个招呼。
  侯明珠笑着点头,随即吩咐身边的人:“翠碧,把梧洗抱下去玩。”
  宁梧洗吵吵闹闹的离开了,两人一齐进门,侯明珠又吩咐人上茶。待坐定后,宁暨便问:“大嫂可是有事?”
  侯明珠不过二十五六,正是好年华,只是脸上添了些憔悴,不似从前。
  “世子近日可好?”
  “尚可。”
  “那便好。只是如今梧洗也五岁了,可这王府里还是静得很,以前……” 侯明珠说了一半,敛眉,有些感伤。
  宁暨明白她话里的意思,正欲开口时又见侯明珠抬头含笑:“世子若是早日成婚,说不定明后年梧洗就有弟弟妹妹了,那王府里也热闹些,老太太定然欢喜。”
  宁暨僵了僵,刚从老太太处脱身,现下又来。
  人人劝他早日完婚,可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一世,他都一拖再拖。
  上一辈子不是他不想,只是那人心里从来没他,她再强求又有何用?
  再者,若是他今后如同大哥一样有什么不幸,那这世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大嫂和梧洗。大嫂和梧洗尚有宁王府、有他护着,可如果他去了,他的妻儿谁来护?
  不过重来一回,上辈子的想法都做不得数了,该是他的迟早是他的。
  宁暨拿起茶水抿了一口,默默不语。
  侯明珠察言观色,笑道:“好了,我就不打趣世子了,只是老太太与我都是为了世子好,世子莫要见怪才是。”
  “不会。”
  “其实今日叫世子过来确实有件事情要与世子商议。”
  “大嫂但说无妨。”
  “梧洗如今五岁,大嫂能否请世子为梧洗开蒙?”侯明珠神情认真。
  宁暨心下震惊,“大嫂,你这是?”
  “其实梧洗大可同其他孩童般入书院,拜师开智,只是……你大哥在时便常教导梧洗为男儿,当保家卫国,他的愿望我想为他实现。大嫂想不到再有谁比世子更合适做梧洗的开蒙老师了。”
  侯明珠见宁暨久久未回应,又说:“世子不必忧心,倘若梧洗真不适合这条路,我也不会硬逼他跟着世子。”
  “从武这一路无比辛苦,何况凶险未知,大嫂真的想清楚了?”
  “是,我愿意相信世子。”侯明珠异常坚定。
  宁暨想起梧洗刚出生那一年,大哥与他都在距长安上千里的西南。
  长安书信过来已经一月过去,大哥拿着信和梧洗的画像在帐子里激动地哭了出来,哭了一阵又拿着那画像与宁暨讨论梧洗哪里长得像他,从头型说到脚丫子。
  那会儿画像哪里看得出什么,只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那几天真是把宁丰高兴坏了,整天儿子儿子挂嘴上,说等梧洗长大后也要同父亲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说完又隐隐担忧自己整日不在身旁,小梧洗会不会跟着长安里的纨绔学坏,要是真学坏了看他不打断他的腿。
  宁暨仍能记得大哥那咬牙切齿的模样,一时忍不住抿嘴轻笑。
  不过一瞬,笑容消逝。
  大哥戎马半生,好不容易西南战事了结盼来归家的日子,可不过短短两月又踏上征途,从此天人永隔。
  宁暨又想着,人生总有些遗憾,比如上辈子未能及时回到长安,眼看着她与裴家满门命丧黄泉,这辈子重生而来却也赶不及去改变当年的事,大哥依旧长眠沙场。
  “好。”宁暨应了。
  侯明珠脸上瞬间铺满喜色,“太好了,过两日便是个好日子,世子看可否方便?”
  “可以。”
  宁暨没再坐,转身离去。
  一杯茶尽,侯明珠看向门外,浅浅一笑。
  那里梧洗正缠着宁暨要抱,宁暨把人抱起来,一圈又一圈的转,梧洗“咯咯”笑声回荡在小小院子里。
  翠碧也看向院子里嬉闹的俩人,不由感慨:“真希望世子能常来咱们清凌院,小公子好久没这样开心了。”
  侯明珠脸上依旧眯眯笑着,可仔细看去才发现那笑只浮于表面,未达眼底。
  翠碧上前来伺候,一边倒茶一边问道:“不过夫人,世子竟然这么快就答应了?”
  侯明珠收回眼,喝了口茶才说:“他不会不同意的。”
  “也是,毕竟老爷……”
  茶杯磕在桌上的声音刺耳,翠碧止住话头。
  ……
  宁丰的死,宁家军与宁府上下都无人敢在宁暨面前提。
  三年前,宁暨还不是“小战神”,也没有那些了不得的传闻,只是一个跟在父兄身边张扬肆意的十几岁少年,整个北边都是他策马奔腾的天下。
  那时北边的陈国不断骚扰天启边境,时不时发动小规模战役,即耗时又耗力,宁振戚便决定一网打尽,速战速决。
  前期部署完毕,由宁振戚领头,引诱陈国敌军进入天台山布置好的陷阱。
  宁丰在后策应,在天衣无缝的配合下,敌方几近全军覆没。
  天台山一役父兄两人并未让宁暨上战场,早就不爽的宁暨只能事后跟着宁丰清点战场。
  不料两人在天台山附近遭到了残兵反扑,而且对方人数出乎所料,正面对上宁丰等人没有胜算。
  宁丰当下决定突围,带了十几兵力从侧边吸引敌军注意,让宁暨得以顺利逃脱。
  可惜宁暨再带兵救人时已经晚了。
  本该是接受嘉奖的大哥从此英魂长伴天台山。
  虽然父亲说了好多回大哥战死与他并无干系,可是若不是因为他在,大哥何至于亲自带兵突围。
  当时的宁暨消沉了好一阵子,谁劝都不听。
  他们的小少年不是饮酒消愁就是坐着发呆,没有一丝生气。
  直到有一晚,一骑黑马奔出军营,众士兵还未查出是谁罔视军规时,宁暨就已经提着敌方首领的项上人头回来,又放在宁丰墓前,自己一个人坐了许久。
  之后的宁暨像变了个人般,遇敌杀敌遇神杀神,很是凶悍。
  那时候宁家军无人敢触霉头,全都安安分分。
  宁振戚又劝又骂,可宁暨完全不听,大有不将对方剿清誓不罢休的态势。宁振戚时常叹气,也不知这样对他好还是不好。
  约半年之后,小国陈国付出了更严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