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吃有毒鸡肉吃的最多的周念祖就惨了。
  不仅内脏受损,严重出血,还引发了诸多并发症,躺在病床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
  其他四个人,除了周老二的情况稍稍严重些,另外三人因为吃的不是特别多,经过洗胃后,身体很快就开始好转。
  医院发现病人是老鼠药中毒的症状,当即通报了公安。
  周母买老鼠药做的并不是特别周密,被公安顺藤摸瓜,没几天就被揪了出来。
  得知自家集体中毒,是周母干的,儿子和丈夫还躺在医院半死不活的周老二媳妇恨不得扒了周母的皮。
  周母见弟媳妇气的还想冲过来打自己,忍不住冷笑。
  她那黑心儿子在自己门口倒油,导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摔没了,这贱人当时可不是这个反应。
  还幸灾乐祸的跑到她跟前说风凉话,故意刺激她。
  她只是稍稍报复了下,都还没要他们的命。
  想到这里,周母心里多少有些后悔。
  早知道她就该再耐心的等等,找机会把老鼠药倒进他们的吃食里,直接将人药死才是。
  那只鸡虽然被她喂了不少老鼠药,可终究是隔了一道,药效已经不明显了。
  不然就能把老二一家五口一起送走,也好让她那没来得及出世的儿子路上不孤单。
  因为故意投毒,虽然没出人命,周母还是被判了几年刑。
  周父早在周母被抓后,就带着所有的钱离开了老家,不知道去了何处。
  当周宋宋得知父母以及二房一家的下场时,陷入了长时间的无语状态。
  幸好她今后打算成为一名律师,而不是公职人员,不然说不定还得被坐牢的周母给影响到。
  林知言对周宋宋也不免有些同情。
  说实话,周宋宋这个女主的遭遇,都比得上他穿的那些小炮灰了。
  好在周宋宋足够坚强,挣脱了原生家庭的她在毕业的时候进了一家比较有名的律所,没多久就靠着公益案件打出了名气。
  周宋宋的事业顺利,林知言也不遑多让。
  眼见距离互联网泡沫被戳破不剩多少时间了,林知言开始动身前往阿美莉卡,打算将手上所持有的那些互联网公司的股票陆续脱手。
  林知言手上掌握的几家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虽然不少,将卖单挂出后,在庞大的股票市场上却根本没掀起多少浪花。
  此时的科技股正是被热炒的时候,林知言卖出的又都是股价还在上涨的公司的股票,因此接盘者众。
  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没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下,林知言终于将想卖的股票全卖了出去,转换成一笔庞大的现金存入账户。
  就在林知言从股市抽身不久,美联储主席感觉到形势有些不对,觉得互联网泡沫似乎吹得过大了的他开始宣布加息,以此打击投资积极性。
  此事一出,股市虽然拨动了一下,但还没到崩溃的地步。
  直到阿美莉卡著名金融杂志刊登了一篇揭示了互联网公司不断烧钱,却根本找不到任何赢利点的糟糕现状的报道,泡沫才嘭地一声爆裂。
  投资者们陷入集体恐慌性抛售,使得阿美莉卡股市再次开始了自由落体式下跌。
  作者有话说:
  接档文求预收~
第114章 我在九零当股神14
  美股科技股的全面性崩盘; 使得全世界的投资者哀嚎遍野。
  有些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早在美联储宣布加息的时候,就察觉到了风头不对,及时抛售了手中的股票。
  但更多的投资者却是被不断上涨的股价冲昏了头脑; 只想着股价或许还能再往上涨涨; 抛售便迟了一步,导致被股市彻底套牢。
  因着这场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倾家荡产者不计其数。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原主的亲妈潘月芳,以及高成证券的基金经理人马特。
  这两位之前都靠着股市投资尝到了无数甜头; 因此在科技股股价高涨时,纷纷买入了不少。
  潘月芳经过几年的投资磨练; 眼光虽然比以前好了不少; 可到底经验不足。
  再加上前段时间她又被已经去世的肯特先生的儿女告上了法庭; 官司缠身的潘月芳精力被迫分散,自然无法时刻盯着股市的变动。
  于是当股市突然开始崩盘; 潘月芳发现形势不对; 想将手上持有的那些股票脱手,却已经无人接盘。
  至于马特,有着多次投资成功经验的他; 对自己越发自信。
  在操纵私募基金的同时; 马特没能忍住诱惑; 也加入了这场科技股的狂欢盛宴。
  自恃对股市的变动有着极高的洞察力的马特,认为自己肯定能赶在股市崩盘前及时撤出; 便想尽量等一个最高点,再将手上的股票抛售出去。
  只是他的计划再缜密,也防不住会有突发事件出现。
  那家金融杂志突然发表了一份揭露互联网行业现状的文章; 马特事前根本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对突如其来的的暴雷自然就猝不及防。
  本想从股市上多割点韭菜; 然后在最高点找人接盘的马特,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最后的被套牢者。
  不仅执掌的十多亿私募基金出现了巨额亏损,他用自己的资产买的那几支科技股票,也是跌的一片惨绿。
  受此打击,马特心理差点崩溃,险些也走上了他那些前辈们的道路。
  潘月芳比马特更惨,她自从投资互联网公司尝到甜头后,就将自己几乎全部的资产都换成了科技股股票。
  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潘月芳总计三亿多绿币的资产就翻了十几倍。
  然而科技股的股价涨得快,崩盘后跌的也非常快。
  用了两年才涨上来的超高股价,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跌到了底。
  本以为自己或许有一天能登上富豪榜的潘月芳,一夕之间就从富婆变成穷光蛋。
  多年辛苦只换来一场空不说,还被肯特先生的子女提出控告,认为肯特先生当初蜜月碰到海难身亡,她要负很大的责任,要求取消潘月芳对亡夫的财产继承权。
  损失了大量身家本来就令人格外痛苦,潘月芳可不想再被关进牢里。
  她还指望着手上那些跌的跟废纸差不多的股票,过段时间还能再涨回去呢。
  因此对于肯特先生子女对自己的指控,潘月芳当然是坚决予以否认。
  当初她跟肯特先生去夏威夷度蜜月,两人是开着游艇出的海。
  谁料想居然碰到了大风浪,导致游艇被风浪打翻。
  她侥幸逃过一劫,但是肯特先生却因为驾驶游艇,碰伤了脑袋,还被卷进了旋涡。
  虽然肯特先生之后拼命挣扎游了出来,却因为受伤脱力陷入昏迷。
  当时潘月芳一个弱女子拖着昏迷的肯特先生,本来就极为吃力。
  在察觉到自己快要力竭的时候,她当然要率先保全自己,便松开了肯特先生。
  在潘月芳陷入昏迷之前,总算等来了负责救援的直升飞机。
  只是直升飞机还是来迟了些,肯特先生被送到医院后,并没有被救回来。
  虽然在危难关头,自己没有全力护着昏迷的肯特先生。
  但对于肯特先生子女指控她是故意放任昏迷的肯特先生落入海里,以致肯特先生的死亡,潘月芳却是坚决不认的。
  毕竟在潘月芳看来,当时她要是再不松开昏迷的肯特先生,说不定连她都要玩完。
  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她必须牺牲自己的安危去救肯特先生。
  她会答应肯特先生的求婚,对肯特先生当然也是很有好感的。
  可两人都一把年纪了,要说彼此间的那是爱情,只会徒惹人笑。
  既然如此,深陷绝境的时候,她率先保全自己有什么不对?
  肯特先生的子女隔了三年多才控告她,不过是看她投资的科技股盈利甚丰,觉得眼红。
  加上他们当初继承的财产都被败得差不多了,想借着这个机会看能不能从她的身上咬下来一块肉罢了。
  只是肯特先生的子女很不走运,官司才刚开始没多久,就碰上了股市崩盘。
  他们后妈的所有资产都被套牢,转眼间就成了比他们还穷的穷光蛋。
  发现从后妈身上不仅榨不出油水,还要花费一笔高昂的律师费,肯特先生的子女暗骂了一声晦气,悻悻的撤销了对潘月芳的指控。
  然而潘月芳却并不觉得高兴。
  从法院出来后,她便迫不及待的跑到了股票交易所。
  看着大盘上自己持有的那几支互联网公司的股票,股价几乎是跌倒了谷底,比自己当初买入的时候还要低了不少,潘月芳捂着生疼的心口,险些昏了过去。
  潘月芳最后还是撑住了一口气没昏,只是被打击的不轻。
  不过潘月芳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阿美莉卡这么先进发达,经历的股灾都不知道多少回了,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跟以往一样挺过难关。
  这些科技公司肯定也会撑过这次的互联网寒冬,快速恢复元气。
  暂时被套牢了不要紧,只要这些科技公司不宣布公司破产,不被股市清退,她就还有重振旗鼓的希望。
  抱着这一丝希望,身上钱财所剩无几,却不想辛辛苦苦打工,赚取微薄工资的潘月芳。
  为了能等到光明到来的那天,不得不卖掉自己之前买的那些奢侈品,以此维持生活。
  只是等了一年多,潘月芳不仅没能等到互联网寒冬的结束,反而因为随后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尚未恢复元气的股市进一步雪上加霜。
  同时受这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全世界投资者对阿美莉卡的安全性都产生了怀疑,对美投资热情大减。
  这让本来就急需资金维持生存的许多科技公司,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
  最终有不少公司都没能熬过这场漫长的互联网寒冬,宣布破产。
  据统计,在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互联网寒冬中,纳指市值跌掉了五万亿绿币,指数更是只有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不到。
  在这期间,有高达百分之九十多的互联网企业,没能撑到最后。
  不过那些最终撑过了寒冬,并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都有了更好的发展。
  而这些活下来的公司里,有不少是林知言之前做过投资,在股市崩盘前将股票卖掉,后来又在低谷期进对其大肆抄底的。
  两年里,林知言将这些公司的股票来回倒腾。
  不仅大赚了数十亿的资金,其所掌握的公司股票份额,反倒比之前变得更多了。
  深知之后的几年里,这几家高科技公司都会有非常好的发展,林知言短时间内并不打算再动这些股票。
  在处理好阿美莉卡的相关事宜后,手握大笔现金流的林知言,便打算尽快回国,布局国内相关高科技产业。
  林知言临走前,倒是又派人打听了一下潘月芳的消息。
  得知潘月芳没能逃过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被股市套牢,资产亏损殆尽,现在只能靠卖手中的奢侈品过日子。
  林知言唏嘘了一会儿,就将其抛之脑后。
  就在林知言返回国内不久,潘月芳靠卖奢侈品维持生活的日子眼看着也要过不下去了。
  她手上的奢侈品虽然还有不少,却大多都是保质期很短,且没什么价值的衣服鞋帽。
  像珠宝首饰之类比较能保值的奢侈品,反倒并不是很多。
  想到这个,潘月芳就有些后悔。
  她当初实在不该因着小时候想穿漂亮衣服却穿不起的执念,有钱后就疯狂的买了许多中看不中用的大牌衣服。
  她应该多买些更能保值的珠宝首饰才是,这些才是最有价值最正确的消费。
  只是当初陡然有了钱的她,又哪里能想到那么远。
  这两年来,潘月芳将家中所有的大牌衣服鞋帽都送到了二手货市场卖掉,换来的钱却只够勉强维持一般水准的生活。
  想要再跟以前一样大手大脚,是不可能了。
  至于她手上那些更值钱的珠宝首饰,不到万不得已,潘月芳并不想将其卖掉换钱。
  如果自己再年轻几岁的话,潘月芳倒是想再找个有钱男人嫁了。
  可她现在都已经四十多了,还没了富婆光环,就算跟人再婚,怕也找不到条件好的。
  既然如此,嫁人的念头只在潘月芳脑子里停留了片刻,就被她彻底丢了出去。
  即便靠不了男人,潘月芳却也不想就此摆烂,一直过着这种紧巴巴的日子。
  吃惯了山珍海味,过惯了挥金如土的生活,潘月芳心中愈发不甘,也越来越不满足如今的平凡。
  她得先想想自己接下来该从事什么行业,才能挣钱。
  而这些珠宝首饰,就是她东山再起的资本。
  经历了上次的股灾,赔的倾家荡产的潘月芳,对股市产生了心理障碍,这辈子都不打算再碰了。
  她想到国内这几年经济发展的还算不错,自己当初毕业后从事的就是外贸工作,也是因此才认识了第二任丈夫琼斯先生,便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