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听到林知言居然在领奖台上内涵他,更是气得将手机都砸了,嘴里亦是脏话连篇。
  在发泄过后,剪辑师又忍不住心生后悔,觉得自己当初实在不该做的太过,把人给得罪狠了。
  光是靠着《温柔的羔羊》一部电影,林知言现在在圈子里的地位就提升了不少,连各大影视公司都争相拉拢。
  自己得罪了这样一位潜力无穷的导演,确实是不怎么明智。
  他干了这么多年的剪辑师,剪了那么多电影,国内的三大电影奖的剪辑奖,可从来都没有他的份儿。
  《温柔的羔羊》要是还是他剪辑的话,今天获奖的说不定就是他了。
  可他当初又哪里能预料的到,《温柔的羔羊》票房竟然会爆成这样。
  对于剪辑师的气愤和懊恼,林知言是不知道的。
  眼见马上就要轮到最佳男主奖了,便是林知言也不由感觉到了紧张。
  许一阳在电影里的表演浑然天成又充满了灵气,说实话,要不是亲眼所见,他怕也很难相信这是许一阳第一次拍电影。
  电影拍摄期间,许一阳全身心投入阿莱这个角色,还差点陷在角色里出不来,不可谓不认真努力。
  对于这位表演天赋极高的少年,林知言是非常喜爱的,自然希望他的付出能获得回报。
  只是其他几部获得提名的电影,男主演都是国内有名的实力派演员,还有一位是老牌影帝。
  跟这些人同场竞技,许一阳想要拿到这个奖的概率并不怎么高。
  尽管没什么信心,许一阳和林知言还是满怀期待,眼都不眨的盯着台上。
  等看到颁奖嘉宾竟然是早在九十年代,就获得了国外某个著名电影大奖影帝奖的张克时,林知言精神一振,心中对许一阳获奖的信心顿时猛增。
  当年的张克年仅十九岁,就靠着一部《飘扬的蒲公英》获得了国际影帝的荣誉。
  今天组委会请他过来颁发最佳男主奖,这莫不是暗示着什么?
  在张克打开信封的时候,《温柔的羔羊》剧组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
  直到张克看着信封露出笑容,然后将目光落在了许一阳身上时,所有人的心纷纷提了起来。
  华影奖向来保守,难不成今年终于打算做出改变,要诞生一位史上最年轻影帝了?
  “获得华影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是——《温柔的羔羊》许一阳!”
  最后的颁奖结果也没让林知言他们失望,张克果然宣布了获奖的是许一阳。
  许一阳脑子懵了一瞬,在座位上傻傻的坐着不动。
  还是林知言伸手推了他一把,他才反应过来。
  随即许一阳就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紧张到有些同手同脚的朝台上走去。
  见许一阳紧张成这样,众人并没有嘲笑他,只是对他充满了羡慕。
  实在是许一阳拿到这个奖出乎了众人的预料,他才刚满十八岁,确实是太年轻了点。
  便是那些老牌影帝,这会儿也忍不住生出感慨,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许一阳拿到影帝后,林知言对最佳导演奖就不抱什么希望了。
  《温柔的羔羊》票房大爆有客观原因在,他当时拍摄这部电影时的导演水平,其实并不算特别的厉害。
  若是许一阳没拿到影帝大奖,他或许还有跟其他人竞争一下导演奖的希望,现在这个希望已经无限低了。
  果然,等到最佳导演奖公布的时候,林知言没能得奖,获奖的是东安影视《牧羊人》的赵导。
  没能拿到最佳导演奖,林知言多少有些失望,不过随后组委会就给了他极大的安慰。
  最佳编剧奖以及最佳影片将,全都被《温柔的羔羊》剧组拿下。
  《温柔的羔羊》七提五中,作为一个全是新人组成的年轻剧组,这个结果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好。
  当晚的庆祝宴会上,《温柔的羔羊》作为这次颁奖典礼的最大赢家,获得了举办方超高规格的接待。
  身为一手主导了这部电影拍摄、剪辑、编剧等多项业务的林知言,整个晚上都没能闲下来。
  不是被演员们围着打招呼,就是被圈内的一些大导演和老前辈们拉着说话。
  目前国内的导演更新换代俨然出了问题。
  第五代的导演如今年纪越来越大,产出已经很少了,几乎是两三年才会拍一部片子,而新生代导演的培养却没能跟上。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头人,赵导在拍完《牧羊人》后也有些撑不住了。
  他现在七十多岁,精力大不如前,早就想封镜去过过悠闲的养老生活。
  可惜作为国内最大牌的旗帜性导演,没有比较靠谱可以接棒的后辈出现,他连歇息都不能。
  对林知言这样年轻导演的横空出世,赵导是最为欣喜的,便忍不住拉着林知言交谈起来。
  最后赵导还没说过瘾,干脆跟林知言重新约了个时间,打算到时候再跟他细说。
  参加颁奖典礼花掉了不少时间,眼见剧组的假期已经没两天了,林知言他们连家都顾不上回,就又匆匆赶回了东北。
  争取趁着大雪没化,再补拍几个关键镜头。
  在寒冷的东三省拍完了冬日剧情,林知言又带领剧组转战西域沙漠和南方边境。
  直到四月上旬,历经半年多的漫长拍摄,《老兵》的所有镜头才算拍摄完毕,正式宣布杀青。
  当林知言宣布电影杀青的瞬间,剧组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战争片果然不愧是最难拍摄的片子,因为镜头大多要实景拍摄,他们不得不取景好几个地点,几乎飞越了整个华国。
  半年拍摄下来,剧组所有人都是身心俱疲。
  杀青宴上,众人累的只匆匆庆祝了一下,就回到房间呼呼大睡。
  第二天上午,拍摄任务全部结束的演员们就纷纷离开了。
  林知言却还不能休息,他跟一群幕后们刚回到首都,马上就投入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中。
  到了七月中旬,《老兵》的后期制作才全部完成,刚好赶上暑期档的高潮。
  同时借着马上就是建军节的档口,《老兵》的各项宣传工作也开展了起来。
  有着《温柔的羔羊》打下的观众基础,外界目前对《老兵》这部电影的期待值还算不错。
  随着几支充满了爆炸特效和恢宏场面的先导片的播出,观众的期待值更是不断提升。
  尽管有着没能参与电影投资,心中格外恼火的廖天阳安排的水军不断在网上抹黑和唱衰,《老兵》在竞争十分激烈的暑期档,依旧拿到了不错的排片。
  电影被安排在八一首映。
  首映当天,对林知言非常欣赏的赵导特地带着一些老朋友前来首映会捧场。
  身为东安影视的大腿,赵导之前就观看过成片,对这部片子的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听到林知言被记者追问对电影最终票房的预期是多少时,林知言说起码不低于三十亿,他不由笑了笑。
  其他人是觉得林知言的票房预估偏高了,他第一部 片子能获得将近四十亿的票房,那是特殊情况,很难被复制。 
  《老兵》可没有教育部的东风可借,因此对林知言所拍的第二部 片子,外界普遍预期的票房是在二十亿左右。 
  相比于其他人对林知言的质疑,赵导反而觉得小林导演的票房预期有些低了。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中秋快乐~
第129章 回到现世当导演14
  之前观看成片的时候; 赵导就发现林知言的导演水平涨的非常快。
  在拍摄《温柔的羔羊》时,还可以看出林知言的拍摄技巧有些生涩。
  但到了《老兵》这部电影里,他的导演技术却已经臻于成熟; 对剧情和场面的把控能力都比之前强出太多。
  便是赵导这样向来被外界誉为天才的大导演; 对林知言惊人的进步速度也不免震惊。
  当初他靠着一部处女作《红灯笼》成名,但直到拍摄了好几部电影; 个人风格才慢慢稳定成熟。
  现在林知言才拍了第二部 电影,就赶上他拍好几部的水平了。 
  对于林知言这样年轻的天才导演; 赵导不免见猎心喜。
  已经将他当成可以提携的后辈,想要多照顾着点。
  也是因此; 他才会这么给林知言面子; 喊了好些圈内的老朋友过来给他捧场。
  旁边跟赵导同时期成名的于导这两年一直在国外; 刚回国就被赵导拉来参加首映,对林知言自然是不太了解的。
  “你就这么看好他?他不过才二十岁出头; 也太年轻了些。第一部 电影能成功; 大概率是运气和天赋灵光一闪,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很不该选这种战争题材。” 
  于导的观念有些偏保守; 总觉得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 需要岁月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
  像林知言这样年轻的导演拍摄这种战争大片; 于导并不觉得他能够驾驭的住。
  “我已经看过电影成片了,对片子质量如何还能不清楚?真要拍的不好看; 我肯定不会把你们拉来,等看完首映后,你们可要记得跟记者多捧一捧小林; 咱们第五代全都一大把年纪了; 还能拍几年?后辈导演要是还接不上的话; 这对咱们国内的电影圈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国内的电影拍摄本来就比国外差了不少,是靠着他们这些第五代导演不断在国际上争荣誉,才勉强没掉队。
  等他们彻底退下来,新一代导演没人能接得了班,赵导都不敢想那个结果会如何惨烈。
  “那也得他经得住捧,不然名不副实还要硬捧,那就是捧杀了。”
  “你可别小看小林,这年轻人的天赋可比你我还高,等看完《老兵》你就知道了。”
  赵导跟身旁的几个朋友信誓旦旦的道。
  眼看着首映马上就要开始,他这才坐正身体,安静的看向前方的大屏幕。
  电影画面徐徐展开,年仅十六岁的宋长征听自己爷爷说,他的名字是当年从家门口路过的红军取的,便对成为一名军人充满了执着。
  后来半岛战争爆发,国内要派遣大批志愿军前往半岛作战,听到消息后的宋长征踊跃报名,终于成了一名新兵。
  刚参军的宋长征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便被分配到一个曾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无数功劳的英雄连。
  然后由于半岛战场形势越发严峻,匆匆跟随大部队前往北方边境。
  在一群老兵的带领下,宋长征熬过了一段艰难的战场适应期。
  不再畏惧对抗和隆隆枪炮声,学会了如何跟敌人战斗,也学会了如何在战场生尽可能的活下来。
  只是那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打的太过惨烈。
  经历了数场残酷的战役,身边的老兵们一个个倒下。
  受到他们不少照顾的宋长征,倒是侥幸的活了下来,并将自己也磨练成了一名合格的老兵。
  等到战争结束,从半岛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宋长征,抚摸着一只只已经失去了主人的军帽,沉默着敬礼。
  电影进行到尾声,跟随着年迈的宋长征的回忆,一个个牺牲战友的身影开始褪色,最终变成了一排排烈士碑上的黑白照片。
  他们或是青春洋溢,或是成熟稳重,他们操着天南地北完全不同的口音,家中有妻有子,还有年迈的父母。
  每个战士都是从新兵期开始的,能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称之为老兵。
  而阵亡的,则称之为烈士。
  林知知跟几个朋友也来参加了首映会。
  她出生的时候,家中就已经富裕了起来,她根本没吃过什么苦。
  且国内和平已久,她也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对老一辈军人的印象就跟时下的年轻人一样,颇有些无感。
  除了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会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前往烈士墓祭拜。
  等到大了些,连这种祭拜都没了。
  可此时看着电影里那一个个老兵们牺牲倒下的画面,还有那一排排烈士墓碑,林知知连忙用纸巾擦了擦流出来的眼泪鼻涕,忽然就很想去烈士陵园看看。
  林知知的小姐妹们也跟她差不多,看着电影里那些老兵们顶着严寒,啃着冻硬的的土豆,最终却惨烈牺牲的画面,心生触动。
  想到正是这些前赴后继的战士们铸成的血肉长城,才换来了她们今日和平美好的生活,感性的小姑娘们纷纷擦起了眼泪。
  那些战士们静静地躺在墓地里,再也看不到和平到来的那天,再也看不到盛世是何种模样。
  而更不应该的是,她们这些后辈承平日久,竟也慢慢遗忘了他们。
  她们是受了林知知的邀请,特地前来给林知知的小哥捧场的,本来对这种战争片并没有什么兴趣,哪知道却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一群学音乐的小姑娘,此时心中再无风花雪月和无病呻吟,反倒是军乐的音符开始不断在她们脑中激荡,真恨不得马上回家弹一首钢铁洪流进行曲抒发心情。
  跟林知